提升亲子关系建设的秘诀(余杭区加强亲子关系建设)

admin by:admin 分类:做dna亲子鉴定多少钱 时间:2024/03/24 阅读:84 评论:0

提升亲子关系建设的秘诀(余杭区加强亲子关系建设)

各镇人民政策、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现将余杭区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余杭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杭州余杭区人民政策

(此件公开发布)

余杭区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

余杭区人民政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2022年4月

序 言

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总体目标

第二部分 优先发展领域、主要目标与主要措施

一、妇女与家庭建设

二、妇女与身心健康

三、妇女与教育科技

四、妇女与经济

五、妇女参与决策与管理

六、妇女与社会保障

七、妇女与

八、妇女与环境

一、妇女创业就业项目

二、妇女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31

三、“舒心养老”项目 31

四、妇女保健水平提升项目 31

五、女性健康知识普及服务项目 32

第四部分 组织实施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三、强化规划落实

四、健全工作机制

五、加大保障力度

六、注重工作创新

第五部分 统计监测和评估督导

一、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

二、加强监测评估

四、做好统计监测评估工作及成果转化

序 言

妇女发展的水平是评估一个地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十三五”期间,余杭区委、区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国内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妇女发展事业,积极贯彻平等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余杭区妇女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妇女规划的实施作为贯彻落实“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政策各有关部门的职能范围和政策财政预算,纳入公共政策和重大项目管理,形成了统筹发展机制、部门协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全区城乡妇女事业的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区妇女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妇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6.49岁;所有女性都能平等接受各个阶段的教育;女性就业率不断提高,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管理,区人大女性代表人数比例为32%、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为31%、女性党代表人数达到36.65%;妇女社会保障进一步强化,养老品质得到提高;妇女的保护进一步完善,家庭暴力得到遏制;妇女友好型社会环境正在逐步形成。通过五年的努力,妇女发展规划各领域的主要目标全部得以实现,监测指标落实情况良好,实事项目成效显著,生活和工作环境持续优化,妇女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妇女发展事业进展良好。

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妇女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实施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挥妇女作用,增强妇女整体素质,优化妇女发展环境,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妇女权益高水平保障,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妇女全面发展、两性平等发展、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为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国内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贡献巾帼力量。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政策责任。坚持和加强党对妇女事业的领导,把握妇女事业正确发展方向,坚决落实党、省区委关于妇女工作的战略部署,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妇女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明确妇女工作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区人民政策负责实施本规划,政策各部门、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的职责,承担落实规划中的目标任务。区政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简称:区妇儿工委)具体负责纲要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促。

(二)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为导向,有效解决制约妇女发展的重难点问题,消除妇女发展障碍,努力实现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注重社会公平,尊重妇女主体地位,依法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权利,进一步缩小城乡妇女发展差距,保障妇女共享发展成果。

(三)坚持科学统筹、促进创新协调发展。坚持妇女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政策主导作用与全社会参与,增强妇女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坚持城乡统筹与协调,鼓励城乡妇女参与政治,发挥妇女在文化传承、家庭建设、基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

三、总体目标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线、基本方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妇女发展为主题,把握好浙江省建设共同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贯彻平等基本国策,支持引导妇女在经济与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进一步优化妇女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环境,推进妇女在经济参与、政治和社会参与、身心健康、科教文化、福利保障、家庭建设、保护、社会环境等方面获得更加平等、全面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余杭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高余杭妇女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到2025年,余杭妇女发展综合水平达到国内。

余杭区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指标目标表

领域主 要 统 计 指 标2025年

余杭区目标数据来源

妇女与健康1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岁)提高卫健部门

3婚前医学检查率(%)>80

妇女与教育4高中阶段女性教育毛入学率(%)≥99教育部门

5妇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万人)提高人社部门

6已就业残疾妇女占全部就业年龄段残疾妇女的比例(%)提高残联

妇女与决策管理7各级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提高人大

8各级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提高政协

9各级党委、政策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有女干部的班子比例(%)提高组织部门

妇女与社会保障10城镇职工医保女性参保人数(万人)应保尽保医保部门

1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人社部门

12城镇女性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万人)

妇女与环境14建立区妇女活动中心(个)1妇联

第二部分 优先发展领域、主要目标与主要措施

一、妇女与家庭建设

主要目标

1、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2、倡导构建平等、相互尊重、文明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

3、促进夫妻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形成良好的尊老爱幼家庭环境。

4、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5、推动妇女积极参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动文化赋能在引领家庭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6、鼓励妇女参与基社会治理,实现农村(社区)婚姻调解工作全覆盖。

主要措施

1、发挥妇女在家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坚持培育新时代家庭观,鼓励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建设,引导家庭成员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推进家庭成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促进妇女引导家庭成员构建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体现新时代家庭观的深厚内涵。

3、推动平等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加强平等婚姻关系的宣传,弘扬家庭美德、树立优良家风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促进婚姻关系的稳定和谐。完善支持家庭生育、服务家庭养老育幼、家政服务提质扩容等的家庭公共政策。合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推动完善支持家庭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创新家庭公益服务模式,为困难家庭、单亲家庭等提供实实在在的关爱帮扶,推动家家幸福安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推进优秀文化对家庭文明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好良渚古城遗址与大运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鼓励妇女引导家庭积极参与文化传承活动,不断放大家庭效应,形成对安康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文化自信。鼓励妇女利用“茶日”及“禅宗主题论坛”资源,传播径山禅茶文化。全面提升家庭道德和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妇女参与文化事业更加主动,妇女文化形象更加鲜明,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家庭文化文明影响力进一步显现。

6、鼓励支持妇女成为幸福家庭建设的领跑者。深入实施家庭文明创建、家庭教育推进、家庭平安保障、家庭发展共促、家庭服务提升等五项行动计划,扎实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更美家庭、绿色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各类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支持妇女带领家庭成员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发挥妇女在垃圾分类、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中的积极作用。

7、加强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健全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将婚姻家庭纠纷化解纳入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工作内容中,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更多跑一地”;加强婚姻家庭纠纷预测预防预警,探索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三色”工作法,深入排查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等不稳定因素,避免家庭小矛盾演变成社会大舆情。

8、增强夫妻共担家庭教育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宣传贯彻落实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推动夫妻共同创造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加强对农村家长和外来务工人员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鼓励家长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品行示范引导和影响未成年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禁止对未成年子女实施殴打、体罚、虐待等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

二、妇女与身心健康

主要目标

1、推动城乡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平衡,加强基服务能力建设。

2、提高孕产妇系统化管理水平,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

3、加强妇女心理健康管理,实现孕产期心理健康保健服务全覆盖。

4、提高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筛查水平。

5、完善更年期妇女健康保健管理网络建设。

6、提高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

主要措施

1、进一步加强基保健队伍建设。规划建设一所区妇女儿童保健院,推动城乡优质妇女医疗保健卫生资源平衡供给,开展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人员系统化培训,为基妇女保健提供进修机会,提升妇女保健。加强农村妇女保健工作管理,推进优质医疗保健资源下基,满足基农村妇女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积极创建保健星级门诊工作,改善妇女保健硬件建设,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品质。

2、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品质和水平。完善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的质量,规范化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从怀孕三个月到产后一个月时间段内的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加强专注化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保障孕产妇安全。推进孕产妇“五色”智控码应用工作,实现全区数据共享,高度重视妊娠风险为“橙色”“红色”“紫色”的孕产妇的管理,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保证专人、专案、“一对一”个性化管理。设置危重孕产妇救治专项基金,确保贫困危重孕产妇能得到及时救治。加强妇女再生育的服务和指导,保持适宜生育间隔,控制剖宫产率。

4、提高妇女“两癌”防控水平。加强对妇女进行“两癌”防控知识的宣传,鼓励妇女积极参加“两癌”筛查,提高筛查率。开展适龄妇女“两癌”检查项目,配合省、制定出台相关文件,认真实施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工作,落实免费政策,实现城乡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全覆盖。重视对宫颈癌的防控工作,开展适龄妇女免费子宫颈TCT检查,提高筛查准确率。多渠道保障HPV预防疫苗的供给,到“十四五”末努力实现HPV9价疫苗供给有保障,提高妇女HPV4价与HPV2价疫苗的接种率。

5、大力推进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网络建设。重视在综合性和区保健院开展更年期保健规范化专科建设,构建区保健院与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更年期妇女保健服务网络。加强对基妇女保健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辖区内更年期保健工作水平。到2025年底,全区二级以上设置更年期保健规范化专科门诊,基卫生院定期开设更年期门诊,为更年期妇女提供健康保健服务。

三、妇女与教育科技

主要目标

1、加强从幼儿园到高中各个教育阶段的平等基本国策教育。

2、提高小学高年龄段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普及率。

3、提高妇女接受职业教育的水平。

4、促进妇女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满足妇女到老年学习的需要。

5、提升女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水平。

主要措施

2、重视小学高年龄段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根据女性第二性征成熟的时间特点,从小学高段开始对女生进行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为进入青春期的女生传授必要的生殖健康知识;统筹设计开设青春期女生生殖健康课程,建立科学的、针对进入青春期女性的生殖健康的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学校生殖健康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青春期女生对生殖健康的自我管理能力。

3、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水平。鼓励女生积极报考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女生在职业技术方面的就业能力。重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全力做好中职教育专注调整工作,健全专注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鼓励职业学校依托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特点,打造具有余杭特色、国内的职业学校、骨干专注,提高职业技术学校中适合女性的专注比例。建设好主体专注群,使我区女性职业教育品牌专注、特色专注、新兴专注健康发展,专注特色日渐鲜明。

4、提高女性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水平。高度重视城化进程中农村妇女就业技能问题,加强对妇女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完善成人教育制度,构建灵活开放的教育体系,为女性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和资源,满足女性多样化学习需求。关注职业女性的发展需求,搭建全民学习平台,建成覆盖全区的成人教育网络。重视妇女终身教育的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建设各种类型的老年等学习基地,满足老年妇女终身学习的需要。

5、提高女性的科学素养。加强对在校女生的科学知识普及,引导中小学女学生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培养她们的科学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在校女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她们爱科学、讲科学的行为习惯,鼓励她们树立远大的理想。重视对女性科学素质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加大面向女性的科学知识教育及传播力度,重视对妇女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妇女在反对伪科学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妇女与经济

主要目标

2、推动女毕业生充分就业。

3、改善妇女就业结构,提高妇女就业次。

4、推动农村妇女结合乡村振兴,积极创业就业。

5、保障残疾妇女平等就业的权利。

主要措施

3、努力实现女生充分就业。围绕“数字经济先行区”建设,鼓励广大女生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创业就业。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开办巾帼就业创业主题沙龙,组织女生参加创业培训,加强女生创业的能力建设,提高创业成功率。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无差别落实各项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女生通过乡村振兴计划、直播带货等,实现自主创业和再就业,促进妇女增收致富。

4、提高女性职业技能水平。重视对妇女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各类适合场需求的专注设置,多渠道开发培训内容和课程体系;支持女性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女性人才和能工巧匠,满足就业场对妇女职业技能不断提高的要求。鼓励用人单位加大职工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组织女职工参加各类学历、技能培训,扩大女职工接受职业学校教育和培训的覆盖面。切实增强妇女职业技能水平,使妇女在职场竞争中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5、不断提高妇女就业的次。重视发挥高次女性人才、女性专注技术人才在余杭区未来建设中的作用,在人才招聘中重视女性专注人才的引进工作,不断提高女性在公务员队伍、上公司和企业中高管理人员中的比例。重视对女性高次技术人员的培养,鼓励女性积极参与科学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投身科技创新研究,提高女性高级职称专注人才的比例。

6、发挥妇女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多渠道引导和扶持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向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领域发展,为农村妇女提供更紧迫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根据镇街的产业特色,推进仁和花卉园艺、良渚蔬菜种植、瓶窑竹产业系列化、径山茶艺师等妇女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工业化。重视农村三产的发展,为农村从事民宿、农家乐产业的妇女提供培训和资金扶持,拓宽妇女就业途径,提高就业次,真正形成农村、二、三产融合,增加农村妇女的收入。

五、妇女参与决策与管理

主要目标

1、加强国内共产党女党员的发展工作,逐步提高区党党代会中女性代表的人数比例。

2、各级人大代表和常委中的女性比例逐届提高、各级政协委员和常委中女性比例逐届提高。

3、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比例逐步提高,担任正职的女干部占同级正职干部的比例逐步提高。

4、村(社)党组织成员、书记中女性比例逐步提高。

5、加强女性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发挥女性科学家在余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措施

1、加强女性共产党员的发展工作。重视对妇女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妇女,提升她们执行党的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把广大妇女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激发妇女积极要求入党的政治热情,从各行各业优秀的青年女性中发展党员,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重视女性党员在党内的话语权,在党代表候选人酝酿过程中,发现和培养优秀女性,党代会女代表比例不少于本地区或本单位女性党员的比例,逐步增加区党代会女代表人数比例。

2、提高人大代表、政协中女性比例。落实人大代表选举规则和程序,在选区划分、代表名额分配、候选人推荐、选举等环节,保障妇女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重视从基、生产一线推荐女人大代表候选人,候选人中女性比例逐届提高。提名推荐、协商确定政协委员建议名单时,重视女性的参与性,保障提名一定比例的妇女。充分发挥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平等事业中的积极作用。

3、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工作力度。将培养选拔女干部目标和要求列入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总体规划,贯彻落实相关法规、政策、规划中关于女干部培养选拔和配备的要求,做到应配尽配。着力打破体制、部门、条块、行业等壁垒,推动女干部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担任主要领导职务。重视对年轻女干部的培养,鼓励她们到一线接受锻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基管理能力,培养能够独当一面的工作技能。

4、完善高学历女性人才培养机制。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制订余杭区女性人才发展实施意见,优化各类女性人才成长的综合环境,鼓励女性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鼓励女性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线,重视发挥她们的积极作用。掌握女性人才成长规律,建立有效的机制帮助知识水平高、能力强的女性发挥作用,推动女性专注技术人员进入企业决策管理。

5、提高妇女参与基管理的水平。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和培训,尤其要重视毕业回乡创业女性的培养,提高妇女的政治素质、民主理念及政治参与能力。在村(社)选举中对女性实行适度保护, 改善女性参政的软环境,调动妇女参政热情,保证其在政治生活领域的发言权,不断提高基女性干部比例。在村(社)换届选举中,重视推荐优秀妇女担任村(社)正职,保证妇女中的精英进入基权力机构,逐步提高妇女担任村(社)正职的比例。加大对女性社会工作人才培育。通过培育和选拔社区领才、更美社工、社会工作督导等,提高女性社会工作者地位。

6、完善妇女人才引进、培养等机制。加强对妇女人才引进的评价、激励和服务机制,鼓励优秀的妇女人才投身余杭建设。在启动实施“未来之星”计划过程中,重视引进女性顶尖人才和海内外高次人才,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的权利。在1000名以全球名校优秀博士、博士后为代表的领才,1万名以全球名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人才,20万名各类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储备人才中,应有一定比例的女性。加大优秀女性科学家等引育并举工作力度,形成一支结构优化、创新活力强大的妇女人才队伍。

7、发挥妇联组织在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妇联组织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代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充分吸收妇联组织参与有关妇女法规政策和重大公共政策的制定,反映妇女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充分听取妇联组织在推荐女干部和女性优秀人才以及推动妇女参政议政、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六、妇女与社会保障

主要目标

1、完善妇女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

3、全面实现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对符合当地城乡更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家庭和妇女予以保障。

4、关爱残疾妇女,基本实现拥有人口1万人以上的乡镇()建有1家规范化“残疾人之家”。

5、实现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提高妇女养老服务品质。

主要措施

5、提高老年妇女的养老品质。建立健全为老服务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不断夯实养老服务基础,扩大养老服务受益面。提升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增加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数量,持续深化原居安养模式。重视发挥辖区有医疗资质的卫生服务机构作用,提供派驻服务,探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着力抓好养老机构建设,到2025年底全部实现医养结合,逐步增加机构养老与社会化养老床位数。提高强化老年食堂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利用信息优势,建立民卡养老专户,实现全区养老服务统一支付结算,为养老服务补贴使用及助餐服务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和资金管理监督。

6、加快老年和残疾妇女对现代服务的可及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注化、高端化、化转型,实现老年和残疾妇女对信息服务、服务、智慧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的可及性,更好地发挥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多样化、便利化升级,加快文化创意、家政服务、体育健康、养老育幼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推进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更好地满足老年和残疾妇女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七、妇女与

主要目标

2、推进数字化健全法治建设,保障妇女各项权益。

3、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的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

4、严厉打击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和性侵害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

5、提升妇女预防和制止性骚扰的法治意识,有效遏制针对妇女的性骚扰。

6、对符合条件妇女的救助和援助申请受理率达到100%。

7、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妇女拥有平等家庭财产权。

主要措施

2、发挥“整体智治”在妇女权益保障中的积极作用。以共建共治理念重塑城治理程序,创新妇女社会组织参与机制,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完善“三源融合”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民主化水平。健全政策购买、社会投入、公益赞助和场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推进智慧公安、智慧检察、智慧法院、智慧隐私、智慧矫正、智慧执行,保障妇女权益。

6、加大对妇女性骚扰行为的打击力度。多形式、多渠道传播防治性骚扰知识,提升妇女防范和制止性骚扰的意识能力。打击和处理违背妇女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对妇女的性骚扰行为,健全预防和制止性骚扰工作机制,建立相关评估标准,切实解决性骚扰立案难、取证难、赔偿难等问题。预防和减少公共场所和工作、学习等场所的性骚扰,预防、制止和依法严处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的性骚扰行为。

7、维护妇女在婚姻家庭和财产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促进涉及妇女权益的婚姻案件和继承案件的及时审理,切实保护妇女平等享有家庭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益,以及依法享有夫妻互相继承遗产、子女平等继承妇女遗产的权利;保障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知情权、处理权,认定和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认定和清偿夫妻共同债务时,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离婚时,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依法维护女方诉求,保障负担较多家庭义务的妇女获得补偿以及无过错妇女依法获得损害赔偿。

8、为妇女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好“援助惠民工程”。促进公共服务供给惠及城乡妇女,重点保障低收入妇女、老年妇女、单亲困难母亲等群体获得公共服务;加大隐私救助力度,保障经济困难或因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救助的妇女能够获得隐私救助;在针对妇女的故意伤害、故意杀人、遗弃、虐待等案件办理过程中,应注意人文关怀,优化办理绿色通道,保护受害妇女儿童隐私,防止二次伤害。

八、妇女与环境

主要目标

1、推动妇女友好型城区环境建设。

2、推动妇女在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的作用。

3、发挥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妇女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

4、规划建设现代化多功能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提高中心的服务能力建设。

5、妇女用化妆品和卫生用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

主要措施

1、建设平等的社会环境。加强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推动将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培训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和各级干部培训规划。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平等基本国策,提高基本国策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知晓率。推动新时代女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鼓励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宣传优秀女性典型,推动平等理念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4、提升妇女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通过政务信息、新闻等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知识,提高妇女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妇女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能力,促进妇女主动参与节能减排,崇尚绿色消费,践行低碳生活。围绕美丽创建,推进美丽庭院治理,打造美丽庭院精品。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发挥“巾帼宣讲团”的作用,打造区垃圾分类巾帼宣教基地,对在垃圾分类、推进三个全域建设心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女能手、女能人加以典型报道,发挥妇女在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村社、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和杜绝餐饮浪费、实施垃圾分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妇女成为生态文明的引领者和建设者。

6、发挥妇联组织在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环境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余杭区妇女活动中心建设,按照浙江省、杭州妇儿工委的要求,在我区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妇女活动中心,为妇女提供创业、就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进行知识宣传;充分利用妇女活动中心平台,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重要论述,宣传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妇女“半边天”作用、宣传优秀妇女形象,积极正面引导舆论,加强妇女舆情尤其网络舆情监测,为依法维护妇女权益及时发声、亮剑,为妇女生存与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妇女创业就业项目

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区党群服务中心、区人社局、区民政局的相关资源,联合打造“余”她共创应用场景——具有余杭区特色的女性创业帮扶管理一体化平台,以女性社会组织孵化和小而美的女性创业项目扶持的方式,为广大女性提供更多更符合实际需求的再就业创业机会。利用各类职业培训学校,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针对妇女就业需求,设立适合妇女的培训工种,并在后续创业服务上(创业担保贷款等)提供帮助。联合举办有关促进妇女就业主题的专场招聘会,为全区有就业愿望的妇女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做好用工信息的收集和发布,畅通求职渠道,降低妇女求职成本。

二、妇女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将余杭区妇女活动中心建设列入区委区政策的建设项目,选址在区政策驻地周边,场地面积不小于0方,并设置社会组织活动区、巾帼大师工作、童心园、健身房、“余”她剧场等功能区块。

三、“舒心养老”项目

打造“舒心养老”智慧养老应用项目,由“一码两网N场景”为主要架构,上线云上预约、智慧监护、无忧游览、远程医疗、无感出行等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建设高品质老年公寓,加快区域性养老综合体建设。推进区老年(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老旧小区和家庭“适老化改造”,补齐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基础薄弱短板。到2025年,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护理员数达25人。

四、妇女保健水平提升项目

建立一家公立保健专科,依托浙一余杭分院,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联合区急救中心建立救治网络,优化健全救治工作机制和流程,完善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协同救治水平,规范产后康复,加强出生缺陷筛查与综合防治。2025年前建3家更年期妇女保健规范化专科门诊。

五、女性健康知识普及服务项目

第四部分 组织实施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国内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坚决贯彻党关于妇女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促进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规划组织实施全过程。

二、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妇女发展规划是区政策与区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区妇儿工委负责本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责,承担落实本规划中相应的目标任务,加强跟踪分析,全力推进实施各项工作。

三、强化规划落实

区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妇女发展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纳入政策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政策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职责,按照任务分工,制订实施方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四、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政策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各部门要加强依法行政,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完善目标考核、督办督导、统计监测、调研评估、培训交流等制度,注重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和交流。对妇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动解决。区妇儿工委成员单位每年向杭州政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报告规划实施情况。区妇儿工委对实施余杭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五、加大保障力度

区妇儿工委设办公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并为其履职创造条件。将实施本规划和妇女儿童工作机构开展工作所需经费按规定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全社会支持妇女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注重工作创新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实施项目、为妇女办实事等运作方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注重发挥妇女的作用,听取妇女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妇女参与规划实施,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实现自身发展。

第五部分 统计监测和评估督导

一、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

运用大数据有效监测,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反映妇女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动态反映规划目标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评价规划目标达标状况,评判规划策略措施和规划实施工作的效率、效果、效益,预测妇女发展趋势。通过监测评估,准确掌握妇女发展状况,制定和调整促进妇女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规划目标的实现,为规划未来妇女发展奠定基础。监测评估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政策财政预算。

二、加强监测评估

区妇儿工委负责组织领导规划的监测评估工作,审议规划的统计监测评估督导方案,审核、发布监测评估报告等。各级妇儿工委下设统计监测组和评估督导组。

统计监测组由统计部门牵头,负责规划统计监测工作,研究制订监测方案;收集、分析数据和信息,撰写年度、中期、终期统计监测评估报告。

评估督导组由区妇儿工委办事机构牵头,负责评估督导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研究制订评估方案;审评年度、中期、终期统计监测评估报告,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各地开展评估督导工作。

四、做好统计监测评估工作及成果转化

余杭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

余杭区人民政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2022年4月

序 言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安康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余杭区委、区政策一直高度重视儿童发展事业,“十三五”期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和实施余杭区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定的任务目标,儿童事业不断发展。

“十三五”以来,区委、区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国内特色社会主义儿童发展道,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将儿童规划的实施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政策各有关部门的职能范围和政策财政预算,纳入公共政策和重大项目管理,形成了统筹发展机制、部门协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十三五”期间,我区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儿童受教育更为均衡;儿童福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了未成年人的保护,儿童成长环境得到优化。通过五年来的努力,儿童发展规划各领域的主要目标都得以实现,各项监测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实事项目成效显著,儿童生活和学习环境持续优化。

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儿童事业的领导,高举国内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国内特色社会主义儿童发展道;强化政策职能,落实儿童优先原则,依法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事业繁荣发展,推动儿童事业与余杭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政策责任。坚持和加强党对儿童事业的领导,把握儿童事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坚决落实党关于儿童工作的战略部署,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儿童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明确儿童工作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区人民政策负责实施本规划,政策各部门、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的职责,承担落实规划中的目标任务。区政策妇儿工委具体负责本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促。

(二)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坚持尊重儿童意愿,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在制定政策规划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求。促进儿童在健康、教育、安全、福利、家庭、、环境各领域的全面发展。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处理与儿童相关的具体事务,保障儿童利益更大化。

三、总体目标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线、基本方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好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机遇,以促进余杭区儿童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为总目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儿童发展同步纳入发展体系,实施与余杭区地位相匹配的儿童发展战略。坚持儿童优先原则,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优化儿童生存、发展、保护和参与的社会环境,推动儿童事业在城区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完善依法保障儿童权益的机制,依法制订更细、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切实维护儿童的各项权益。进一步加强社会软环境建设,构建儿童友好型社会文化,满足儿童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高儿童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到2025年,余杭区儿童发展的主要指标全国水平。

余杭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监测指标

领域序指 标2025年

余杭区目标数据来源

康1严重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1/万)下降卫健部门

2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数(人)1.94

3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4.6

儿童与教育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0教育部门

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

儿童与

福利6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人数(人)增加残联

7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个)保持民政部门

儿童与

保护8获得机构援助的未成年人数(人)应援尽援隐私部门

9未成年人罪犯占同期犯罪人数的比例(%)控制法院

儿童与

社会环境10未成年人参观科技馆(万人次)增加科协

11村(社区)建立儿童之家(个)应建尽建妇联

12建立儿童活动中心的县(、区)比例(%)1共青团

第二部分 优先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主要措施

一、儿童与家庭

主要目标

1、落实家庭德育教育的首要作用,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建立健全支持家庭养育儿童的基础建设,提高农村、社区家长学校的覆盖率。

3、提高优秀安康传统文化普及率,引导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操。

4、增进亲子互动,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主要措施

1、促进家庭将儿童的“立德树人”教育放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明确家长在儿童“立德树人”教育和家庭监护中负有主要责任。重视儿童发展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首要问题,将“立德树人”放在儿童培养的首位。加强宣传和教育,以习近平总书记“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思想作为儿童教育的出发点,鼓励父母用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儿童。促进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儿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建立健全家庭教育的教学体系。认真贯彻和实施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按照要求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网络,逐步解决城区与农村家庭教育指导资源不平衡问题。建立和健全教学和课程体系,构建教育、健康、社会福利、安全、保护、环境、家庭等领域的标准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家庭教育的专注化、体系化。推进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的标准化,逐步设计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使家庭教育指导能更贴近实际、更容易操作、更容易被家长接受。建立科学家庭教育教学方法体系,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形成家庭教育教学内容讲解的底线标准,为家长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提供指导。

3、坚持用文化自信引导和教育儿童。重视利用我区世界文化遗产良渚文化的资源,逐步植入适合儿童成长的家庭元素,将良渚文化打造成家庭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品牌。加强对我区几千年来沉积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文化名人等资源的利用,挖掘适用于儿童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发挥其在家风、家教中的作用,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重视我区各乡镇()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形成特色,增加家庭元素,完善成为集教育、动手、玩耍等为一体的场所和区域,为家长进行亲子教育等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4、引导家庭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促进父母承担教养责任,增加陪伴时间,提高陪伴质量。重视亲子关系平台建设,为家庭开展亲子游戏、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亲子出游等活动提供场所。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礼堂、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规定上述场馆每年至少开展3次家庭教育亲子活动。深入开展亲子阅读工程,定期向家长推荐适合儿童阅读的优秀图书,鼓励多读书、读好书。完善儿童社区阅读场所和功能,社区图书馆设立亲子阅读区比例达到90%以上。

6、提高父母的监护责任意识和能力。深入贯彻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强化父母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引导父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应该对父母进行教育和指导,鼓励创造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安全、适宜的家庭环境,满足儿童身体、心理、情感、社会性发展需要。培养儿童优良品质、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加强对家庭落实监护责任的支持、监督和干预,强化父母的监护意识,根据不同需求为家庭提供指导和服务。

二、儿童与健康

主要目标

1、高质量推进健康余杭建设,提升儿童医疗保健水平。

2、推进高品质保健院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儿童健康服务体系三级网络建设。

3、提高0—6岁儿童健康管理水平。

4、降低儿童总体视力不良发生率。

5、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实现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全覆盖。

6、实现全区每千人拥有4.6个0—3岁儿童的普惠型托幼位。

主要措施

1、优化儿童医疗保健卫生资源配置。深化“健康余杭”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推动区保健院项目建设,提高区保健院的硬件建设,在推进“名医名护名科”培育工程中重视对儿科专家的引进和培养,提升保健和计生,提高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到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整合型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健康制度。全区至少拥有2家三甲,每千人口床位数达5.1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数达3.5人以上,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数达到1.94人以上。

2、健全三级服务网络。保障儿童健康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发挥区保健院“龙头”作用,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网的功能,借助省专家的力量,全面做好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加强基服务能力建设,对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人员系统化培训,加强我区基,尤其是农村儿童保健队伍建设,增强全区儿保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制度,不断提升。积极创建保健星级门诊工作,改善儿童保健服务环境、提升服务品质,推动城乡优质儿童保健均衡发展。

3、加强儿童健康管理。严格执行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有效落实各项保健工作,保障新生儿访视率、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早孕建册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产后访视率达到90%及以上。巩固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加强对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的管理,提升0—6岁儿童健康水平。持续开展产前筛查工作,免费为妇女提供产前筛查,降低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深化拓展保健服务内涵,规范开展多项筛查服务,在全区进一步实施0—3岁儿童发育监测与筛查项目,对0-6岁儿童规范开展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对发育偏异儿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和治疗。

4、将儿童视力保护纳入城区健康战略。加强儿童近视综合防控,积极普及用眼卫生科学知识,指导家长从0岁开始的婴幼儿阶段就开始重视保护儿童视力。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制订在校生近视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电子档案,确保各中小学、幼儿园每学期开展1—2次与近视相关的视功能和视觉健康检查。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监督学生每天一小时以上外运动,纠正不良读写姿势,保障内采光、照明、课桌椅、黑板等达到规定标准。实施家庭护眼工程,促进家长培养儿童正确的读写姿势,减少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鼓励儿童每天多开展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到2025年底,实现全区中小学生近视率明显下降。

6、构建多元的0—3岁儿童托幼服务体系。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建立健全政策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托育服务机制,建立多样化、多次、覆盖城乡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建设,设立1—2家幼儿发育行为成长中心,积极发展公益性、普惠性的儿童托育服务机构。建立以幼儿园和社区为依托的早教服务网络,提高城镇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覆盖率、幼儿园托班设置率,婴幼儿入托率明显提高,到2025年,全区实现城区人口每千人拥有5个托幼位。加快培养0—3周岁儿童早期教育专注化人才,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持证率不断提高,为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

7、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培养儿童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达标率。普及儿童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和体育活动时间,确保中小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校外2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完善儿童体质健康评价、监测和公布制度。全面实施学生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巩固儿童运动圈特色教学基地,加强村(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不断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

三、儿童与安全

主要目标

1、积极普及儿童安全教育,降低和避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

2、普及急救知识,保障儿童在遭遇意外伤害时能得到及时处置。

3、提升儿童用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开展儿童产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4、加强儿童食品和药品管理,儿童食品质量抽查批次在100批次以上。

5、提高儿童通校交通安全水平,积极防范交通事故对儿童的伤害。

6、完善和健全儿童在学校期间保护制度,科学规范儿童安全防护预案。

主要措施

1、将儿童安全教育纳入公共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对家长的儿童安全管理教育,指导家长对儿童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环境的重视,提高家长防范儿童安全的意识,减少和预防儿童家庭伤害事件的发生。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安全管理教育,提高教职人员防范儿童意外伤害的意识和能力,保障儿童在校园期间拥有安全的学习环境,避免学校意外伤害的发生。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儿童防范意外伤害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儿童养成在日常生活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回避不安全的环境,减少因缺乏知识导致的意外伤害发生。

2、积极普及儿童意外伤害急救助知识。建立和健全有效措施,积极为家长普及急救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安康确应对的习惯,保障儿童在遇到意外伤害时在时间内得到救助。加强对学校、游乐场所等容易发生儿童意外伤害场所的管理,为教师和提供意外伤害急救技术的培训,保障儿童发生意外时能在时间得到帮助和处理。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将急救知识培训纳入儿童科学教育中,培养儿童在遇到紧急事件时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更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件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3、加强对儿童用品的监测和管理。开展儿童产品安全风险监测,建立产品伤害监测制度和完善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加强儿童用品、玩具、电子产品和游乐设备生产和销售运营的监督管理。加大场净化力度,实施召回、改进不合格产品标准,组织不定期的抽查,完善检测标准和质量认证工作。正确引导儿童使用旋转门、自动开关门、地铁复合门、自动扶梯等设施设备,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的意外伤害事件。

5、强化儿童校园食品的安全监管。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增加校园用餐卫生设施投入。严格执行儿童食品、用品的国家标准,强化生产儿童食品、用品相关企业的质量意识,建立健全儿童食品安全监测、检测和预警机制。强化校园饮水和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儿童的健康餐饮,积极打造全链条追溯、全过程监管的智慧监管模式,实施“护校安园”行动,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6、健全儿童的学校保护制度。全面落实学校等教育机构安全工作主体责任,整合、完善学校保护制度体系,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活动场地设备无安全事故隐患。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对儿童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升儿童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更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减少意外伤害事件对儿童造成的伤害。开展反欺凌、交通安全、应急避险自救、防范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等安全教育。重视学校校车安全管理和使用。严厉打击涉及学校和学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7、深入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完善学校、幼儿园伤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教师应急能力培训,建立预案,保障儿童在发生问题时即使得到有效的帮助。加强对校园周边的安全管理,严格按规定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和安全设施,在上学和放学时间,派民警或协管员维护地处交通复杂段的幼儿园、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加强对学生通校的安全管理,对校车进行安全检查,严查超载和故障车上问题,保障儿童上学和放学上的交通安全。

四、儿童与教育

主要目标

1、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

2、推动学前和义务教育平衡布局,全区普惠型幼儿园达到90%以上。

3、保障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4、推进职业教育为余杭经济建设服务,打造职业教育品牌专注。

5、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

6、保障残疾儿童公平地接受各个阶段教育的权利。

7、加强小学高段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

8、培养儿童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10、推动家长学校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主要措施

1、高水平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区建设。全面实施教育高品质发展奋进计划,建设品质一流、资源充裕、选择多元、公平开放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区。落实普通高中“高水平发展攻坚计划”,促进普通高中高位特色发展。实施中职教育“领航计划”,不断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师资,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中职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比例,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4、深化教育治理体系及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探索解决儿童发展过程中问题的新方式,加快建立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的新机制,为我区儿童营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保障财政资金投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根据区域人口分布,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尽早谋划,以教育的优质公平均衡为目标,规划新建学校项目;落实土地指标,加快项目的新建、改建进程,增加我区教育资源总量,均衡配备教师,消除热点学校,满足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需要。

5、精准扶持,抬高基础教育底部水平。实施公办中小学“强基计划”和初中“提质强校行动”,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以标准化学校创建为契机,对乡村学校精准帮扶,增加音乐、美术教师的编制,确保义务教育的底部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加强镇街联动,强化考核、落实责任、传导压力,将标准化学校的创建工作列为镇街和学校考核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好属地镇街在创建标准化学校过程中的主体功能。制订和实施创建计划,一校一策,改造相关学校硬件,提升师资水平,确保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的达标。

6、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再上台阶。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逐步增加中小学教育资源,努力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压力,破解“上学难”问题。实施中小学教师流动机制,让优质教育师资在全区范围内流动起来,资源共享,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促成长。继续开展城乡互助共同体活动,通过名校和弱校、农校、民校的结对互助,达到在管理、教育、教学、教科研、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理念认同,共同提升办学质量。继续推进高中课改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加强职业高中建设,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特色专注建设,努力改善职高的硬件条件。

7、扎实做好“双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精神,充分认识“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学校在“双减”工作中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准确把握学校在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实行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五项管理”要求,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9、促进普通高中高质多元发展。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积极应对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强化教育质量过程管理。优化质量评估体系,加强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评价和考核,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持续、全面、快速提升。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拓展课程资源,建立多次、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结合省深化课程改革以及深化高考改革要求,鼓励学校根据实际综合构建较为完备、且具有一定区域特点的精品课程群。推进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与学分管理制度,为全体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推动特殊教育有序发展。继续加强对残疾儿童受教育工作的管理,引进培训资源,组织实施随班就读教师专注培训,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注成长。建立专职教师“校本研修”模式和专任教师“定向培养”模式,组建康复教师专注团队,鼓励学校选派教师参加专注培训,系统培养特殊教育专注人才。出台并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保障特殊教育教学机制,通过特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确保“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100%。加快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步伐,满足部分学前和高中段学生特教需求。积极探索残疾少年职业教育创新模式,推进幼儿园、高中特殊教育资源教建设,认真做好随班就读(资源教)单位年度评估工作。

五、儿童与福利

主要目标

1、建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体系。

2、保障困难家庭儿童得到应有的帮扶。

3、提高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率。

4、加强对困境儿童的保护,逐步扩大帮扶范围。

5、流浪儿童接收、救助率达到100%。

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切实转变儿童福利保障理念,完善儿童福利制度体系,采取各种有效儿童福利保障措施,关怀儿童的成长。加强专注化、职业化的儿童福利队伍建设,加快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工作,更好地保障广大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不断改善困难儿童的生活保障水平。坚持以“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更大化”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措施,保障全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及孤儿基本生活,推动区关爱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事业发展。加强儿童督导队伍建设。落实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儿童队伍建设,开展全区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儿童专注培训。健全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的氛围。

3、积极开展对0—6岁残疾儿童的抢救性康复工作。开展新发疑似残疾儿童信息监测工作,按照“发现一例、报告一例、康复一例”的原则,利用保健、计生、残联等工作网络,加强对0-6周岁儿童进行疑似残疾信息监测,及时掌握新发残疾儿童信息,进一步跟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开展0-6周岁儿童残疾筛查诊断补助,鼓励复筛阳性的疑似残疾儿童接受残疾诊断,及早确诊,及时纳入治疗,尽早减轻残疾程度甚至实现完全康复。落实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跟踪服务记录表,对我区14周岁以内残疾儿童,特别是0-6周岁的残疾儿童进行跟踪服务,确保每一个有康复需求和指证的残疾儿童都能得到相应的康复服务。

六、儿童与保护

主要目标

1、加强未成年人的普及教育工作,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2、全面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依法依规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

3、依法加强社会治理,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严厉打击、猥亵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5、禁止使用童工和违规使用未成年工,严格监管安排未成年人参与商业活动的行为。

6、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高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帮教水平。

主要措施

1、贯彻落实安康人民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儿童优先原则,促进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全面普及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干预制度的意见(试行),通过各类媒体加强宣传,推动全社会公众了解强制报告与干预的内容、发现未成年人遭受伤害时按照强制报告和干预的要求,及时向公安机关等报告并采取干预。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执法工作,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保障未成年人获得有效监护。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社会观察员制度,聘请相关人员担任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社会观察员,形成未成年人全方位隐私保护合力。

2、积极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法制教育,发挥“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的优势,创建“全国零犯罪学校”,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实施家校共治;完善学校教师、学生申诉制度,依法处理相关申诉事项。保障未成年人隐私权益,提升未成年人的素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全社会公众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鼓励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依法执教,时刻关心爱护学生,一旦发现有虐待幼儿、校园欺凌、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等情况,及时开展先期调查,有违法犯罪情形的,应当马上向公安机关报案。落实教师入职查询及从业禁止制度,严格落实外籍教师无犯罪证明备案制度。

3、推进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工作。结合“八五”普法,发挥辖区内学校兼职法治副校长的作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知识,提高学生的意识。广泛开展青少年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主题班会、模拟法庭等活动,创新和丰富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加强“零犯罪学校”“零犯罪社区(村)”“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三级联合创建工作,构建国家机关、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青少年普法教育网络。按照国家和浙江省相关部法规的要求,依法建设标准化的普法教育课程体系,组成普法宣讲团,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不断提高我区未成年人普法教育的水平,让儿童从小养成懂法、尊法、守法的习惯。

5、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成长社会环境治理。构建未成年人成长社会环境治理联合执法机制,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未成年人入住旅馆、宾馆、酒店的核查与报告制度,依法惩处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以及向未成年人销售烟(含电子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的行为。对儿童专门用品依法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安全。做好未满16周岁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加大对未成年人违法婚姻的治理力度,防止未成年人早婚早育现象。

6、预防和打击对未成年人的性侵犯罪。加强宣传教育,构建家长、学校、社会等共同参与的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害保护体系,提高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区识别防范性侵害和发现报告的意识和能力。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根据规定对被告人从重处罚,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重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保护,加强对家长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了解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二次伤害。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信息资料的保护,严防泄露。

7、创新管理,提高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矫治水平。采取积极措施,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帮教和行为矫治,对其父母家长进行相应的指导,不断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提高其不再犯罪的比例。充分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完善社会化帮教预防体系。按照安康人民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要求,公安机关、人民、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七、儿童与社会环境

主要目标

1、积极推进儿童友好性社会环境的建设。

2、提高儿童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3、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社会化儿童之家建设,实现全区儿童之家服务全覆盖。

4、普及科技知识,推动城乡儿童参与科技活动的比例不断提高。

5、提高儿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

6、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点关注儿童的特殊需求。

主要措施

1、将儿童友好纳入城区环境建设工作中。在公共政策建立过程中,重视体现儿童友好理念,配置儿童友好的服务资源,在城规划、隐私、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等公共政策制定时,应保障儿童的权益不受影响。在城区建设中,重视体现儿童的空间友好,从城区、街区和社区三个不同维度出发,建设能够让儿童健康安全成长、公平享受社会服务、更好玩耍休闲的城区与社区环境,保障儿童拥有良好活动环境。鼓励大型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旅游景区景点等设置母婴、婴儿护理台以及方便幼儿使用的坐便器、洗手台等卫生设施,为未成年人提供便利。加强对儿童参与机制领域的建设,重视培养和增强儿童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在关系到儿童利益的问题上,认真听取并采纳儿童的合理意见,提高儿童的社会参与率。

3、推进儿童之家规范化建设。加强儿童之家建设,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则,按照有活动场地、有设施设备、有工作队伍、有基础服务、有常态管理“五有”建设标准,打造建设标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儿童之家,到2025年底实现村(社)基础型儿童之家服务全覆盖,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完善儿童之家运行工作机制,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文化家园、农村文化礼堂等设施,推动与乡村学校少年宫、“春泥计划”实施点、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儿童之家建设更规范、管理更科学、使用更有效。整合社会各方资源,采取政策购买服务的形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儿童之家的建设与服务,鼓励支持退休老师、生等社会力量组成专兼职教师队伍,为广大儿童和家庭提供多种形式服务,让儿童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4、提高儿童科学技术素养。重视对儿童进行科教兴国宣传的意义,开展多形式的科普和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科学发明和科学家精神,鼓励和培养儿童科学兴趣、科学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奠定基础。加强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的硬件建设,为儿童提供科学实践机会。重视因地制宜地对儿童开展教育,利用农村、企业等环境,引导儿童对农业生产知识、工业制造技术的兴趣,鼓励儿童观察科学现象,解决科学问题。加强科普网络建设,鼓励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建立科普基地,加强科普志愿者和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儿童科学实践的参与水平。

5、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儿童成长的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领青少年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重视对儿童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在学校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等环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融入。加强对儿童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能力,结合儿童的实际,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鼓励青少年在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参与植树造林、护鸟等活动,把生态文明教育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的理念,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形成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每一张纸的行为习惯。

6、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积极利用良渚和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引导儿童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鼓励各类媒体创作面向儿童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文化产品。鼓励和支持优秀儿童图书、影视、歌曲、童谣、舞蹈、戏剧、动漫、游戏等创作、生产和发行,大力培育优秀的儿童文化品牌。鼓励儿童参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净化儿童文化场,让更多更好的书刊画报成为儿童的精神食粮。

7、在应急管理中贯彻儿童优先原则。制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定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优先考虑儿童的特殊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全方位提高教职工、儿童及其监护人识别灾害风险和应对灾害的能力。加强对危机干预队伍的能力建设,为他们提供专注化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儿童心理危机的干预水平。加强儿童心理危机热线建设,重视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的保护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保护儿童身心安全,杜绝极端事件的发生。

一、儿童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推进基础性和示范型儿童之家建设,以“1+N”的方式,即1个示范型儿童之家联结N个基础型儿童之家,至2025年实现镇街示范型儿童之家全覆盖,基础型儿童之家服务全覆盖。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建立多样化、多次、覆盖城乡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二、困境儿童关心关爱项目

三、“舒心育儿”项目

四、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人工智能服务项目

借助人工智能服务,数字化管理服务线上平台和社会心理服务线下实体平台互相补充,完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和工作流程,畅通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公益平台、医疗机构心理健康促进与精神障碍发现、转介、诊断治疗渠道,及时开展儿童青少心理危机识别、筛查、专注评估和干预工作,形成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闭环。

五、教育高质量发展奋进计划

推进学前教育“蔚蓝计划”,实施公办中小学“强基计划”和初中“提质强校行动”,实施中职教育“领航计划”,创建现代化社区学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到2025年,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100%,优质高中段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区。努力实现余杭教育“三年大变样、五年攀高峰”。

第四部分 组织实施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国内特色社会主义儿童发展道,坚决贯彻党关于儿童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纲要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推进纲要实施。

二、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儿童发展规划是区政策与下属相关部门的职责。区政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简称:区妇儿工委)负责本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各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承担落实本规划中相应的目标任务,加强跟踪分析,全力推进实施各项工作。

三、强化规划落实

区政策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儿童发展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纳入政策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各政策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职责,按照任务分工,制订实施方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四、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政策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各部门要加强依法行政,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完善目标考核、督办督导、统计监测、调研评估、培训交流等制度,注重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和交流。对儿童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动解决。区妇儿工委成员单位每年向杭州妇儿工委报告规划实施情况。对实施余杭区儿童发展规划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五、加大保障力度

区妇儿工委设办公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并为其履职创造条件。将实施本规划和妇女儿童工作机构开展工作所必需的经费按规定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全社会支持儿童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注重工作创新

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在规划实施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实施项目、为儿童办实事等运作方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注重发挥儿童的作用,听取儿童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儿童参与规划实施,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实现自身发展。

第五部分 统计监测和评估督导

一、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

运用大数据有效监测,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反映儿童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动态反映规划目标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评价规划目标达标状况,评判规划策略措施和规划实施工作的效率、效果、效益,预测儿童发展趋势。通过监测评估,准确掌握儿童发展状况,制定和调整促进儿童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规划目标的实现,为规划未来儿童发展奠定基础。监测评估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加强监测评估的领导

区妇儿工委负责组织领导规划的监测评估工作,审议规划的统计监测评估督导方案,审核、发布监测评估报告等。区妇儿工委下设统计监测组和评估督导组。

统计监测组由各级统计部门牵头,负责规划统计监测工作,研究制订监测方案;收集、分析数据和信息,撰写年度、中期、终期统计监测评估报告。

评估督导组由区妇儿工委办事机构牵头,负责评估督导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研究制订评估方案;审评年度、中期、终期统计监测评估报告,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做好统计监测评估工作及成果转化

:本文有删减

“我的宝宝刚满25个月,这是他次参与运动会。本来我还担心他会哭闹,好在运动会的项目既丰富又有趣,不仅吸引他投入比赛,还教他和其他小朋友合作,特别有意义!”日前,余杭区首届婴幼儿体能运动会在余杭“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举行。来自沈家店社区的宝妈龚女士带着儿子来参赛,共同感受运动的乐趣。

“不少宝爸宝妈对婴幼儿照护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简单的物质满足上。实际上,宝宝的手眼协调、精细动作发展、大肢体发展都需要合适的锻炼辅助。”余杭“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借这次机会,我们向参赛父母们普及了更科学的婴幼儿照护方法,帮助家长提升婴幼儿养育照护能力。”

眼下,余杭区内0至3岁婴幼儿有3.6万人,双职工家庭对婴幼儿照护有着很大的需求。近年来,余杭区卫生健康局立足“七优享”工程及“舒心就医工程”516专项行动,以余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积极打造集儿科医疗、预防保健及养育照护于一体的“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创新推出“24小时养育云服务”。同时,余杭区卫生健康局还积极落实普惠托育机构、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乳儿班等建设,组建“舒心育儿”帮帮团,普及优生优育知识,不断擦亮“善育在杭”金名片。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儿童健康管理中心,进一步开展舒心育儿系列讲座、营养膳食厨房等活动,落实‘医育结合’,持续提高基‘医、防、护’队伍服务能力,完善多样化、多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为辖区儿童提供高质量、专注化和精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余杭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社区是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几大板块之一。未来社区,有了更具浙江特色的新使命。在未来社区的建设中,杭州余杭区紧紧围绕居民实际需求,对标“三化九场景”全力以赴加快建设、加快落地、加快见效。其中,社区的精神文化建设始终是构建以人为核心的城现代化平台、满足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

“让社区拥有属于自己的社区文化,我们依托不同主题场景,提升硬件、升级服务、造浓文化氛围,积极构建有特色、有温度、接地气、受欢迎的优质民生服务未来社区。”余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历史文化浸润打造儿童“文化友好”社区

近期,与端午有关的亲子活动在余杭区瓶窑镇里窑未来社区热闹上演:包艾草花束、手编五彩绳、制作粽子香囊、写端午心愿卡……活动现场其乐融融,不仅增进了邻里友情、亲子关系,还激活了蕴藏在安康儿女心底的爱国基因。

一直来,里窑未来社区以历史文化浸润童心、科普文化启迪童心、非遗文化涵养童心等方式和途径,致力于打造儿童“文化友好”社区。

将铭记本地历史文化贯穿到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中,还原瓶窑老街历史风貌,保留具有时代印记的电影院、新华书店、图书馆等历史建筑,打造时光长廊,恢复瓶窑传统手工艺作坊、传统风味特色等,充分展现瓶窑当地人文特色,让青少年看得见、记得住“瓶窑韵味”。

该社区深挖非遗文化,依托余杭纸伞、瓶窑玉雕、瓶窑陶艺、风筝灯彩等本土非遗文化,开发非遗体验项目,设立非遗研学第二课程。依托辖区文旅和自然优势资源,设计文化研学游、老街风情游、窑山健康游等旅游线。累计开展“书法之道”“剪纸之巧”“玉雕之精”“陶艺之乐”“纸伞之美”等名师公益系列课程51场次,全面建成未来社区“家门口的幸福乐园”。

共享社群文化“点亮”老年文化生活

傍晚时分,在余杭区翡翠未来社区中心,这里的人流开始密集,上熟识的业主互相寒暄完后便各自前往约定的健身场馆、球类场地、瑜伽……走进舞蹈教,一群阿姨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跳民族舞。“社区为我们考虑得周到,安排了老师,又提供了地方。”即将跨入古稀之年的刘奶奶兴奋地说,“我们这里的文化氛围特别好,社区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像跳民族舞、时装走秀,大家都抢着参加,每个人的精气神都很足。”

在翡翠社区,有了精神文化的加持,未来社区的万般美好生活模式得以落地,上升为和睦有趣的邻里关系,成为一种社群文化、一种精神力量。与大多数都人的闲暇时光“一个人的狂欢”状态不同,生活在翡翠城的人们更爱“聚在一起”。

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精神文化上的需求,翡翠社区每周开展各类邻里活动,如开展十多年的“海豚计划”,已为千人次小业主提供免费的游泳生存技能培训,“一碗长寿面”“邻里节百家宴”等在内的邻里特色活动帮助业主们打破邻里间的疏离感,发自内心的快乐,实现和他人的连接,让生活变得充实美好,社区也变得愈发有爱有温度。

在空间配置上,翡翠社区东南区的文化家园、党群文化服务驿站、文化长廊等;公益文化领域,设立颐乐学堂、共享书吧、乒乓球教等;娱乐休闲文化方面,引入绿橙超、绿城社区音乐教、幼芽儿童中心等,不仅强有力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邻里活动空间,更满足了居民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

多元文化融合滋养百姓生活

建设未来社区,是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深刻革命。良渚文化村社区通过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未来治理场景,让多元文化不断生根,让社区精神成为这里更美的风景。良渚文化村的“业主”们,自称村民,他们享受着这种沉浸式的精神洗礼,并延伸出更多创新和美的未来模式。

以村民公约正式发布为起点,良渚文化村不断推进社区建设,在上百个居民微信群里,大家共议社区大小事,还一起团购、讨论生活话题,邻里间“亲上加亲”。村民文化的悄然生长,让村民的归属感和舒适感得到提升,也为良渚文化村社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活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我们已成功举办5届村民日活动,孵化出众筹书会、众筹邻里晚宴、众筹集、众筹年夜饭等21个自有文化品牌。”良渚文化村社区党委书记徐一峰说,一系列的活动让邻里关系回归温度、味道和色彩,也让社区既有田园式熟人社会的特点,又有现代公共自治的理念。

余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文化是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实质上是地方文化的具体表现,是一种“家园文化”。发展社区文化可以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接下来,余杭区住建局在牵头未来社区建设过程中,将始终把社区文化品牌塑造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梳理社区发展沿革、挖掘历史记忆、提炼文化元素等方式聚焦文化认同,引领社区居民思想共识提升。

亲子活动调研第1篇

亲子活动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幼儿与家长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创造、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帮助孩子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一种活动。

亲子活动的形式很多,如成人和孩子一起郊游、参观、学习、生活、游戏等等,其中亲子游戏是更受孩子喜欢的一种形式。

幼儿园只有预先实施父母教育,提供一系列合理、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协助父母教养他们的子女,才能提高家庭亲子游戏的频率及质量,促进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

我园地处小城镇,将近一半的孩子来自农村。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低、业余时间少,特别是一些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交给了祖父母,老人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其它无所谓。笔者认为幼儿园有责任指导家庭开展亲子活动,我园尝试对此课题进行研究。旨在帮助家长正确认识亲子活动的意义,提高亲子活动的水平。

二、亲子活动的现状

从上表可以看出,很多父母对亲子活动缺乏了解,没有认识到亲子活动的重要性。在“您在平时与孩子游戏或对孩子进行指导的时候存在什么困难?”这一栏里,许多家长填的是“自己水平有限,不会指导”、 “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听不懂话”,有的则说不知道如何开展亲子活动。这说明家长对孩子的身心特点缺乏认识,对孩子的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部分家长表示“没有这么多时间去陪孩子玩”,有的家长仅认识亲子活动的娱乐性,忽视了教育性,反而使亲子活动成了溺爱孩子的机会,如有的家长对孩子言听计从,孩子要玩骑马时,他(她)就乖乖地让孩子骑在背上等。

三、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

在分析家庭的背景情况和调查问卷的结果时,我们发现,家庭在亲子活动上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1、家长对孩子的身心特点缺乏认识。

2、开展亲子活动的家庭不多,家庭中进行的亲子活动多为智力活动,对幼儿的情感、情绪、兴趣、表达的方式等关注较少。

3、家庭中对幼儿的教育以母亲为主,其他家庭成员参与的比较少。家长普遍认为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情,和孩子玩谁都一样。

4、家庭亲子活动种类比较单一,家长掌握的亲子活动很少。

四、转变策略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专家讲座、半日开放活动,帮助家长认识孩子的身心特点。家长通过观察和学习,逐步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的特点。3至6岁孩子是个性倾向开始萌芽的时期,感知觉逐渐完善,对生动、形象的事物和现象容易认识,注意力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孩子的情感常受外界情境所支配,情感容易激动、变化、外露并且不稳定,在个性方面逐渐表现出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人特点。在亲子活动中要注意遵循这些规律,使用适合孩子特点的科学方法。

2、通过请家长来园参加家长交流会、参与班级的各种类型的亲子活动等形式,转变家长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其他教育,“孩子的教育是妈妈的事情”等观念。让家长明确地认识到亲子活动过程中,除了发展孩子的认知、良好个性以外,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应该成为游戏的更重要目的,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获得良好情感体验是其成长、发展的基础,孩子需要的是爱而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灌输。亲子活动应更加富于感性,而不是知识性和系统性。

家长在活动中应注重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培养技能和技巧。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通过尝试、体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在活动中还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积极和孩子进行交流,提高孩子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孩子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3、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来幼儿园参加亲子活动,对亲子活动的具体实施进行指导,帮助家长进一步学习亲子游戏的方式、方法,鼓励家庭其他成员也加入到与孩子一起游戏中来。家长到幼儿园来进行集体的亲子活动,从而使家长对亲子活动的目的、准备、过程有更详尽的了解。家长观察、亲身体验,感受如何引导孩子参与亲子活动。我们不仅设计了孩子和父母的活动,还特地设计了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的活动,使之认识到教育孩子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主动地参与到亲子活动中来。同时教师对家长给予一定的提示和指导,让家长转换行为和引导语,形成亲子活动中的互动,逐步提高亲子活动的质量。

4、通过家长园地,每周向家长推荐1~2个亲子游戏、把一些家庭的好的做法及时在家长园地里张贴出来,供其他家庭借鉴,逐步帮助家长丰富亲子活动的内容。

五、亲子活动初见成效

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发现一段时间之后,家庭开展亲子活动的情况有了显著的变化,其中家庭开展亲子游戏的频率、种类、参加人员等变化显著。通过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如下:

1、家庭开展亲子活动的频率呈显著增长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开展亲子活动的频率通过指导有了显著提高,多数偶尔进行游戏的家庭转变为经常进行亲子游戏,活动的次数上升。由于研究带来了家庭成员对亲子活动的认识的转变,从而改变了家庭教育的方式和习惯。

2、家庭开展的亲子游戏中智力游戏上升趋势不明显;体育游戏、行为习惯游戏、娱乐游戏有显著提高,而其他类型的游戏也呈上升趋势。

表2中调查结果说明一些家长转变了传统教育观点中重智力轻其他教育的观念,逐步认识到游戏主要目标是情感、态度、习惯的培养和体验,认知不是其主要目标。体育游戏、行为习惯游戏、其他游戏比例变化显著(其他游戏包括创编游戏、根据社会生活中热点问题进行的游戏、亲子电子游戏等)。

3、家庭成员都经常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频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亲子活动调研第2篇

【关键词】3~6岁幼儿 亲子活动 现状 问题 建议

亲子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开展亲子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3~6岁幼儿基本上都在幼儿园进行学习,幼儿园亲子活动是这些孩子接触到的亲子活动的主要形式。调查亲子活动的时间、频率、参加人员等可以了解亲子活动开展的现状,有助于发现其中的问题,促进亲子活动更好地进行,确保3~6岁幼儿健康成长。

一 3~6岁幼儿亲子活动开展的现状

第二,亲子活动时间分布情况。根据调查发现,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时间并不统一,开展时间基本上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的,调查的情况具体如下:有48.3%的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时间是无法确定的,有3.3%的亲子活动在学期初开展,有40%的亲子活动在学期中开展,有8.4%的幼儿园在学期末开展亲子活动。整体上看,亲子活动开展的时间分布比较分散,这也说明了亲子活动的开展是根据各个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也结合了教学的特点。如小班多在学期初开展亲子活动,因为班级学生多是初次进入幼儿园,学期初开展亲子活动,能够降低学生的恐惧感,让幼儿更好地融入新的生活。

第四,亲子活动的主要内容。根据活动内容来看,亲子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分成两个大类,即单领域的亲子活动,如亲子语言游戏、亲子科学活动、亲子健康游戏、亲子艺术活动等,另一种是多领域亲子综合活动。根据调查的结果发现,大多数亲子活动的内容都是单领域内容。从调查中发现,单领域亲子活动内容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中亲子健康活动的开展数量更多,紧接着是亲子社会活动以及亲子艺术活动,而亲子科学活动以及亲子语言活动则相对较少。

二 3~6岁幼儿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

,家长的态度问题。对于3~6岁幼儿的教育问题,家长普遍认为教育应当由幼儿园进行负责,也有部分家长认识到了参与亲子活动的重要性,所以在面对亲子活动时主要表现出三种态度,推卸责任的态度、力不从心的态度以及积极参与的态度。同时,孩子的父亲较少参与到亲子活动中,这对于孩子健全人格品质的全面培养会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幼儿园的问题。根据调查发现,仍然有多数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的次数过少,一方面是由于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幼儿园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是由教师发起,经过幼儿园领导审批后进行开展的,这也说明了幼儿园领导没有意识到亲子活动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三 3~6岁幼儿亲子活动开展的建议

,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家长、教师以及幼儿园均是如此。教师要具有责任感,主动要求家长参与到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中来,要明白亲子活动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以及方案,设计合适的活动主题,丰富亲子活动的内容。

第二,在亲子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发挥出家长的作用。引导家长看到亲子活动的意义,认识到父母参与幼儿亲子活动的价值,转变家长观念。

第四,应为幼儿亲子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幼儿园而言,要加强亲子活动的管理,将亲子活动纳入到教育工作中,同时加大教师培训,帮助教师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四 结束语

亲子活动是由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的活动,3~6岁的幼儿通过亲子活动能够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健康茁壮地成长。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必须动员各方力量,转变家长和幼儿园的观念,为幼儿亲子活动的开展提供保证,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亲子活动调研第3篇

关键词:3~6岁;家庭体育;亲子体育游戏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家庭体育的价值是不仅仅丰富与补充了全民健身体育,其同时也是家庭和谐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手段。相关研究证明有效的进行家庭亲子体育活动游戏也是提高孩子与家长间感情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相互合作进行亲子体育活动,能有效地增进亲子感情,培养孩子对身体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家庭亲子体育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活动形式,而是家长与孩子之间以实现身心的活动形式健康共同发展为目的,利用相应的体育运动或体育游戏加以实现,其也是家长与孩子进行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实践证明,在3~6岁的幼儿家庭中,其亲子体育活动主要是以体育游戏方式实现的。我们所说的家庭亲子体育游戏是指以家庭空间为活动场所,以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完成的体育游戏活动。在亲子体育游戏的认识上,刘焱认为“学前期是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运动发展与游戏发展之间存在着阶段一致性的对应关系。”①尹芳认为“亲子游戏在促进儿童发展尤其是心理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②,但是,母顺碧却认为“目前我国亲子体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以经验为主,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少。”③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余杭区城镇幼儿园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现状调查与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其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幼儿园和家长间的合作办学,指导家长科学有效地进行亲子体育活动。

二、亲子游戏概念界定

本研究中的家庭亲子体育游戏基于以上的理解,将其界定为父母与孩子之间以满足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有明确的活动目的(体质健康)、时间(活动连续不少于10min)、活动形式(走、跑、跳、掷、爬等)、人员(爸爸或妈妈和孩子)、地点(家中或户外),以体育运动或体育游戏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是余杭区乔司下属幼儿园,其中包括中心幼儿园、南街分园、冯金分园、胜稼分园、三角幼儿园,良福幼儿园、永西幼儿园、大井幼儿园共8所。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内知网文献数据库以本研究的题目进行模糊检索,共检测到2篇,分别是王凯珍、周志雄、任弘、桑凤英、刘秀梅、王利红等共同研究与撰写的发表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上的影响3~6岁幼儿家庭体育活动行为和活动量的因素及径分析一文和王凯珍、周志雄、桑凤英、刘秀梅、李琳共同研究撰写的发表在体育学刊上的北京3~6岁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现状一文。笔者下载并对其进行了研读与分析,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参考。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笔者设计了乔司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活动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幼儿的家庭成员、出生年份、学历、工作类型、住房面积、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家长对亲子体育游戏的认识与游戏存在的问题等。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100%。

(3)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2007软件对所有问卷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四、结果与讨论

亲子活动调研第4篇

可见,亲职教育可以协助父母亲形成良好的教养行为,提高父母的效能感,促进亲子关系,也能帮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然而,由于现代社会以核心家庭为主,多数家长缺乏教养经验,对亲职角色与教养能力都深感困扰,他们学习亲职知识与技能的方式大多以 听亲友的经验为主,辅之以一般常识性的专家讲座和教学参观。这些活动忽略了亲职教育的延续性与深入性,难以协助家长建立适当的教养方式,由此可能衍生出种种负面问题,需要我们关切与重视。国外关于亲职教育的研究为了确定家长从亲职教育计划中到底想获得什么,研究者通常会对家长实施需求评估。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可知,我国学前儿童家长的亲职教育需求是非常高的。如东北师范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76.4%的家长认为自己需要接受专门的家庭教育知识培训,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学前儿童家长亲职教育的研究多是理论探讨,研究热点集中于描述亲职教育的现状、反思亲职教育的实施方式、推进亲职教育的策略,等等,且大多以专家意见为取向,鲜少站在家长角度,关注其对亲职教育的需求。其次,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已有研究多以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为主,缺少大样本的量化研究。再次,从研究对象来看,大部分已有研究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及青少年的家长,而对于处在亲职教育更佳实施阶段的学龄前儿童家长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

为弥补以往研究的这些不足,本研究拟以杭州学前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进行大样本的实际调查,希望能够通过对家长参与亲职活动现状及其对亲职教育活动内容的需求的考察,为我国今后针对学前儿童家长的亲职教育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 家长参与亲职活动的现状

1、家长亲职活动参与情况与满意程度分析。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可知,目前幼儿园内常举办的亲职活动有 家长会 游园会 亲子活动等。根据与家长的访谈亦知,家长也常常参与园外早教机构的亲职活动,如 专家讲座 家长经验交流会等。因此,本研究将亲职活动分为如表3 所示的8 种常见类型。依照不同参与情形,将选项分为 经常参加 偶尔参加 很少参加 从未参加 未曾举办五个等级,对应赋值为5 分、4 分、3 分、2分、1 分,中等平均分为3 分,得分越高表示家长参与度越高。由表3 可知,整体而言,各项活动合并 经常参加与 偶尔参加等达37%,显示整体的参与度不高。其中 亲子活动( M=3.83) 与 游园会( M=3.82) 为家长参与度更高的亲职类活动,而 父母成长团体( M=1.71) 与 家长经验交流会( M=1.57) 的参与度则较低,并且选择 未曾举办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1.39%与52.71%。进一步分析可知,排在前4 位的活动类型均属于亲子实地参与的亲职教育活动,而参与度较低的活动型态则是以家长为主的偏静态类活动。此外,表3 亦反映了家长参与亲职活动的情况与园方是否举办该类活动有密切关系,如 亲师沟通 专家讲座 父母成长团体与 家长经验交流会这些家长参与度相对较低的活动,幼儿园未曾举办的比例均高于总体平均值。这也反映出亲职教育的举办主体仍为幼儿园,家长在园外可获得的资源与支持则较少。

四、讨论

( 一) 学前儿童家长参与亲职活动以幼儿园为主要载体,形式比较单一本研究显示,各类亲职活动因其属性与举办单位不同,家长表现出的参与度也不同。例如 亲子活动是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和组织形式,每个学期幼儿园会开展2~3 次,有的甚至会开展4 次以上。 家长会 游园会 家长参观日为幼儿园固有的常规性活动,教师鼓励,幼儿亦希望家长陪同,因此此类活动的参与情况较为乐观。而 亲师面谈作为较私人化的沟通方式,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共同配合,存在双方顾虑多、由祖辈代为传达等问题,参与度相对较低。 专家讲座 家长经验交流会与 父母成长团体是幼儿园 未曾举办的活动的前三位,同时家长在园外获得这方面的支持也相对较少,因此参与率明显偏低。总体来看,家长选择 偶尔参加 很少参加 从未参加的比例明显高于 经常参加,究其原因在于当前的亲职活动多以园方及教师为主体,对家长的个别化需求关注甚少,使得家长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无法有效表达自身需求。此外,园方在举办亲职活动时,存在活动内容单一、追求形式热闹等问题,忽略了活动的深入性与有效性,一些大型的亲职活动看似办得红红火火,但无法解决家长现实存在的亲职问题。

( 四) 家长亲职教育需求在部分维度上表现突出,行为、沟通和危机处理更为关键在家长 教养知能需求维度上,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项目得分更高,说明家长十分渴望寻求这方面的专注帮助。当前社会,由于工作压力,父母大多将孩子托给祖辈照顾,隔代教养的更大问题在于容易对孩子表现出溺爱与迁就,关注重点在孩子的衣食住行,而对行为习惯和情绪控制的关注甚少,这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诸多不良行为问题,带给父母巨大的亲职压力和强烈的亲职需求,是今后亲职教育应重点关注的主题。在家长 沟通与调适需求维度上, 亲子互动沟通方式与 获得家人帮助支持的沟通技巧两项排在更前,说明家长急需与幼儿建立平等、有效的沟通方式,以此提升亲子关系质量。此结果与徐贵莲的研究相似,后者指出学前儿童家长在 亲子调适与沟通方面的需求较为迫切。此外,父母的亲职压力不仅来源于幼儿,也来源于家人,由于一个家庭中常常存在不同的教养方式,如何获得家人支持也是家长关注的重点。在家长 家庭管理需求维度上, 家庭危机处理需求更高,这一结果与陈贞妃的研究类似,后者也提到 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和 家庭调适是父母与祖父母的亲职需求。可见,亲职教育的外延正在不断扩大,家庭管理作为较为私人的领域,仅靠幼儿园或园外机构推进是不够的,更需社区资源的支持。袁婷婷的研究指出目前各国的亲职教育或家庭教育都趋向于更重视社区教育,因此幼儿园应尽量结合社区资源,形成伙伴关系,共同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为家庭关系质量的提升打造一个更优质的大环境。

五、推进亲职教育的建议

( 二) 重视亲职活动的实用性与即时性,提升家长满意度本研究显示,家长参与亲职活动的情况与其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可见,家长确实可以从这类亲职教育活动中获得有用的知识与技能,提升自身亲职能力,但活动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家长对亲职活动的满意度。 林家兴曾指出 有效的亲职教育包含两大要素实用性与即时性,其中实用性指让父母能够学以致用,即时性指帮助父母解决当下所面临的一些教养问题。因此,幼儿园在实施亲职教育时,应尽可能做到:在教养儿童方面,为家长提供有关儿童发展规律、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等专注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方面,与家长一起探讨当前面临的特殊难题,并助其谋得解决之道;在沟通技巧方面,帮助父母了解亲子互动沟通的方式,同时增进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在家庭管理方面,促使父母建立正确的婚姻观念,了解和谐的家庭关系对于子女成长的重要意义。

亲子活动调研第5篇

一、亲子游戏与亲子关系的内涵

(一)亲子的概念

“子”是指孩子,“亲”就是指孩子以外的家庭内部成员,主要指孩子的双亲。亲子教育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以家长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教育”,其核心内容是父母与其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长。

(二)亲子游戏的内涵

亲子游戏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和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的游戏行为。它是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进行的,是亲子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及主要元素,也是实施亲子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亲子游戏的发生先于其他游戏,即孩子一生下来就与父母和看护人有了直接接触,从而发生了更早的亲子游戏。

二、当前亲子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开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研究将选取我园50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文献研究法,让成人充分认识到婴幼儿时期亲子游戏活动对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寻找到更多好的亲子游戏活动或有效的对策来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2、调查方法:(1)文献研究法(2)调查研究法

(二)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问卷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开放式及半封闭式问题为辅。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家长、幼儿对亲子游戏活动的态度,亲子游戏活动的类型、条件创设及指导策略等方面的情况。初测问卷编制完成后,在随机选取的对象中进行试测,请有关专家对问卷的每个问题打分,问卷回收之后,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修改,然后请专家进一步矫正,更后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

(三)调查结果

1、家长与幼儿对亲子游戏活动的态度

(1)幼儿对亲子游戏活动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在家庭中,幼儿常常喜欢与父母亲一起玩,而且幼儿常常要求父母陪他们一起玩,这表明多数幼儿都有与父母一起游戏的意愿,他们的游戏态度是积极的。

(2)家长对亲子游戏活动的态度。

99.3%的家长认为“与孩子一起玩,可以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又可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密切家庭关系”;在问到“在空闲的时候,是否经常与孩子一起玩”时,6.1%的家长选择“总是”,45.4%的家长选择“经常”,46.7%的家长选择“有时”,1.8%的家长选择“偶尔”;当孩子要求和家长一起玩时,68.9%的家长“先答应孩子,忙完自己的事情后,再与孩子玩耍”,29.6%的家长“欣然接受,立刻与孩子玩耍”,1.5%的家长“不想与孩子玩耍,会找各种理由加以拒绝”。

2、亲子游戏活动条件的创设

(1)亲子游戏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2)亲子游戏活动的类型

(四)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亲子教育的研究在我国起步时间还比较短,亲子教育的理论还不很完善,许多儿童家长对亲子教育、家庭教育对其社会的意义等问题还不十分明确;很多教育机构对亲子游戏活动如何开展还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理论上,对亲子关系、亲子教育、亲子游戏活动以及有关家庭教育中的种种文化现象没有进行详细的、动态的、情境化的描述;亲子游戏活动的主体,家长还普遍存在着缺乏科学的育儿经验,对亲子游戏活动认识不足以及不清楚如何开展积极、有意义的亲子教育等问题。常常有如下表现:

,家庭中房屋的面积很大,儿童的活动空间很大,为了孩子的智力开发,提供给儿童的图书、玩具也很多。

第二,家长往往因为没有时间或对亲子游戏活动不屑一顾的缘故,忽视甚至拒绝亲子游戏活动,而满足于孩子的单独游戏,从没有或极少参与孩子的游戏。

三、关于幼儿园开展亲子游戏活动的对策

(一)主观面上

1、正确认识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游戏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经验的过程。在游戏中,幼儿一方面主动地去探索环境,并以原有经验为基础理解环境中新信息的意义,另一方面又主动地作用于环境、改造环境,实现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使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经验变得更为精确,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先前经验意义的理解。

2、正确认识成人在幼儿游戏中的价值。

首先,成人参与游戏,无形中给幼儿以支持,这种支持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无言的沟通;其次,参与幼儿的游戏是与幼儿建立融洽关系的更好方法;再次,成人参与幼儿游戏,可以减低幼儿游戏时的不专心,延长游戏的时间。但是,成人的参与必须是正确的、适当的,过多地干预或纠正幼儿的玩法,可能会妨碍幼儿的创造或干扰幼儿游戏的进行,产生反效果。

(二)行为面上

1、家长要为孩子选择玩具

玩具是开发幼儿智力的天使,它是为特定年龄阶段的婴幼儿设计和制造的。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正确选择玩具。科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的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所需要的玩具也不同。

2、推广亲子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亲子教育的理念凸显。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内涵的深化和发展,它包含亲职教育和亲情教育两个主要部分。前者是指“怎样做父母”的尽职教育;后者是指父母“如何与子女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的高情感教育。

亲子活动调研第6篇

关键词:家庭体育;亲子体育游戏;幼儿;北京

中图分类:G8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1006-7116(2010)10-0056-03

家庭体育是全民健身运动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家庭亲子体育活动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以满足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以体育运动或体育游戏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在3~6岁幼儿家庭中,亲子体育活动主要以体育游戏方式为主。家庭亲子体育游戏是指为了增进幼儿身心健康和促进家庭和睦发展,以父母和亲子为活动主体进行的体育游戏活动。

学前期是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运动发展与游戏发展之间存在着阶段一致性的对应关系。亲子游戏在促进儿童发展尤其是心理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是,目前我国亲子体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以经验为主,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少。为此,本研究的体育活动游戏是指有明确的活动目的(体质健康)、时间(活动连续不少于10 min)、活动形式(走、跑、跳、掷、爬等)、人员(爸爸或妈妈和孩子)、地点(家中或户外)等条件,而不包括其它智力或生活性游戏。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京3-6岁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活动现状,为家庭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

1)问卷的设计。

2)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5名专家对本课题研究的调查问卷内容效度进行检查:3位专家很满意,2位专家比较满意。因此,本研究调查问卷设计和内容效度基本上是有效的。

本课题研究采用重测信度的方法估计调查问卷的信度,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相隔时间为4周。从次被测者中抽取46名幼儿家长再次填写问卷,然后将两次填写问卷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根据学者Gay的观点,任何测验或量表,信度系数若在0.85以上,表示测验和量表的信度颇佳。本研究中幼儿家长调查问卷的重测信度系数均在0.85以上,因此本课题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3)抽样。

本课题采用非等比例分抽样的方法,按照社会学随机抽样经验确定样本数范围的要求确定问卷调查抽样人数,从北京抽取16所一级一类幼儿园的幼儿家长,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8份。

2 结果与讨论

2.1 幼儿家长基本信息

在问卷调查对象中,幼儿的父母各占24.3%和75.7%。从学历结构来看,幼儿家长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占88.3%,这表明大部分幼儿家长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学历。这可能与本研究抽样所选取的一级一类幼儿园等级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北京教委公布的数据,北京现有一级一类幼儿园281所。由于一级一类幼儿园不仅在办学条件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在学费上也比较高,在此类幼儿园上学的幼儿家庭一般具备较好经济条件。

幼儿亲子体育游戏的环境主要包括外部环境(社区、郊外自然环境等)和家庭环境。调查结果表明,社区体育场地、家庭的客厅、附近公园是体育游戏活动开展比较多的地点。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颁布施行,社区健身场地和器材得到较大的改善,这为社区居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为开展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是,目前我国社区体育健身场所健身器材主要以成人为主,很少摆设幼儿或儿童体育健身的器材。

幼儿游戏的方式方法、活动的内容与环境(空间密度、空间安排等)之间有密切的依存关系…。本研究相关分析表明,家庭亲子体育游戏活动量(每周游戏活动频率×每次活动时间)与家庭客厅面积显著相关(1=-0.503、P=0.006)。

2.3 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活动时间

亲子体育游戏的活动量包括每周活动的次数和每次活动时间两个变量。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频率为每周2.61次,每次活动时间平均为36.27min。幼儿家庭体育游戏活动时间基本有保障。

2.4 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内容

在3~6岁幼儿家庭中,游戏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积木游戏和规则游戏是幼儿游戏的典型样式,这些主要是以表征思维为基础的象征性游戏活动。幼儿在游戏表达自己对于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体验和感受,表现着自己内心的担忧和冲突、快乐和困惑、期望和愿望。调查结果表明,在各类家庭幼儿游戏中,以积木、沙子等进行建筑构造的结构游戏,以发展运动素质、增强体质的体育游戏,以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智力游戏所占的比例都高于60%,父母与孩子分别扮演不同游戏的角色、根据故事和童话中情节进行的表演游戏、音乐伴奏下进行的音乐游戏约占1/3、

从幼儿体质健康全面发展角度来看,幼儿体育游戏应当包括跑爬、跳跃、投掷、平衡、耐力、灵敏协调等几大类,以全面发展幼儿相应的运动素质和机能水平。虽然亲子体育游戏在家庭游戏中所占比例较大,但是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内容相对比较单调。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内容主要有球类游戏、追逐跑类游戏、投掷游戏、跳跃类游戏等。其中,以球类游戏和追逐跑类游戏为主,不利于幼儿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可能与体育游戏场地、器材和缺乏科学指导等因素有关。

2.5 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指导方式

亲子体育游戏始终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家长的陪伴和支持会使孩子在游戏时心情更轻松、更

投入,获得更多的快乐。在家庭亲子体育活动中,家长既是游戏的组织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更是孩子游戏的伙伴。调查结果表明,在家庭体育亲子游戏活动中,主要是以孩子为主导和与亲子共同商量两种方式为主,占73.9%。从现代心理学和教育理论角度来看,在3~6岁幼儿体育游戏中,幼儿应是体育游戏活动的主体,家长是体育游戏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所决定的。一些研究指出,游戏组织和指导能力也是父母应具备的良好个性特征,父母的游戏性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条件。幼儿父母游戏性水平也影响幼儿的游戏性和创造性发展,因为与游戏具有较高相关的创造性的表现和发展也需要适宜的环境,需要幼儿心理上的安全和自由及成年人的理解与支持。

2.6 家长对亲子体育游戏价值的认识

家长对体育游戏价值认识的正确与否,往往影响着家庭亲子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表明,3~6岁幼儿家长绝大部分都能认识到亲子体育游戏对幼儿的身体素质、体质发育、智力和社会适应性等的促进作用。

然而,幼儿家长对体育游戏价值的认识,只是为他们参与体育游戏奠定思想意识的基础,而不能成为他们体育活动行为的必然动力,因为影响开展亲子体育游戏的因素主要是由家长和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内部需要和开展体育游戏外部条件所决定的。内部需要主要指影响家长体育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意识、兴趣爱好、需要动机、心理障碍等)和生理因素(主要包括生理需要、生理障碍和生理特征等)。外部条件主要是指促使体育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行为环境(亲子体育游戏的知识、场地、器材、时间等)和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家庭环境等)。

根据对幼儿家长的调查结果,他们认为家庭亲子本育游戏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工作忙或家务忙没有时间、家庭居住面积小、体育游戏项目少、社区缺乏体育活动场地等。其中,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工作忙或家务忙而没有时间的比例较大,分别为59%和56.8%,这二者都是影响他们体育行为的行勾环境。

1)北京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地点主要在社区体育场地、家庭的客厅、附近公园。

2)幼儿家庭体育游戏活动时间基本有保障,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每周2-3次,平均每次时间为36.27min。

3)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内容主要有球类游戏、追逐跑类游戏、投掷游戏、跳跃类游戏等,其中,以球类游戏和追逐跑类游戏比较集中,幼儿体育游戏的内容比较单调。

亲子活动调研第7篇

主题词:父亲;幼儿园;亲子活动;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的参与。”这充分体现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和组织形式。我园非常重视亲子活动的开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亲子活动的有效性,例如开设相关讲座提高家长对亲子活动的认知以及家长的教育技能;对老师进行培训提高其组织活动的能力等。我园开展亲子活动的形式也很多样,有园级的亲子活动(春游秋游);有幼儿园家委会组织的亲子活动(亲子运动会);有班级自主开展的亲子活动(双休日亲子活动)。内容也很丰富,亲子写生、亲子采草莓、亲子做蛋糕等。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大部分家长都自主自愿参与活动。但我园亲子活动大都是母亲以及祖辈家长参与,父亲参与的程度比较低。

为了更清楚、客观的了解父亲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本研究在我园随机抽取了小中大三个班,一共向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90份,并要求由父亲填写完成。回收了问卷85份,并挑选了有效问卷80份。通过对80份问卷的分析和统计,发现我园父亲在参与亲子活动方面既有优势也存在不足:

1 优势

1)父亲们的兴趣爱好广泛

调查显示父亲的兴趣爱好中,喜欢球类运动的占到40%,喜欢棋类活动的占到20%,喜欢钓鱼的占到20%,还有一些涉及到汽车、围棋、游泳等。广泛的兴趣爱好为我们开展以父亲为主要参与对象的亲子活动提供了内容依据。

2)父亲们的可利用资源丰富

调查显示,我园的父亲来自各行各业,有、工程师、教师、警察、保安、个体经营户、快递员、工人等。我们知道每一种职业都有着它独特的知识结构、技能、经验及人生感悟等,如果善加运用,这些将会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

2 不足

1)父亲的教育观念比较传统

调查显示,父亲们对“赚钱养家、孩子的精神导师”认同度比较高,而对开放性问题“您知道父亲在孩子成长道上有哪些独特的影响”回答甚少。由此可见父亲对自身独特教育作用的认识不够。传统观念中,父亲的主要职责是赚钱养家,认为孩子在学校主要由老师负责,孩子在家里则主要由母亲负责。这些传统的教育观念直接制约了父亲们参与亲子活动的热情。

2)父亲空闲时间与活动开展时间不匹配

调查显示时间是制约父亲们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更多的父亲充当家庭经济支持者的角色,大部分父亲的工作比较繁忙,而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往往会占用家长半天以上的时间,且许多活动开展的时间与父亲有限的空闲时间不匹配,所以父亲很少参与到活动中来。

3)父亲对亲子活动内容不感兴趣

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大都是老师发起和组织的,老师们在组织亲子活动时会习惯性地选择幼儿感兴趣以及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活动,而很少关注到幼儿父亲们的兴趣。这就导致了父亲们对于老师精心组织的亲子活动不感兴趣。调查显示,父亲参与春游秋游以及双休日亲子活动的比例较高,而对于家长开放日、亲子制作等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可见父亲们对于活动性比较强的,在幼儿园外部环境中发生的亲子活动比较感兴趣。

二、文献综述

1 关于父亲对幼儿发展影响力的理论依据

2)促进幼儿积极个性品质的形成

3-6岁幼儿是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期,此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若在这个时期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孩子从母亲那学到温柔、善良、富有同情心等个性品质,但勇敢、坚强、刚毅、豁达等积极个性品质则需要从父亲那习得。父亲在与孩子的不断交往、相互作用中,将自身特有的个性品质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孩子。

2 关于父亲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实践依据

1 设立“父亲学校”,促进观念转变

幼儿园开展的各项家庭教育指导活动都是针对父母亲的,鲜少有专门针对父亲的教育指导活动。鉴于父亲的重要教育作用,可以专门开设父亲学校,在这样的学校里为父亲们提供丰富的活动。

1)创设“父亲节”

父亲学校里面可以每月选定一天作为“父亲节”,这一天只邀请父亲来园参加一系列的活动。“大力士爸爸”、“爸爸擂台”、“父子反串”、“亲情对对碰”等有趣的亲子活动深受父亲和孩子的喜爱。还有一些与特定的节日相结合的活动也很精彩,例如:

①我和爸爸过端午

“父亲节”这一天可以与特定的节日相结合。例如端午节时开展“我和爸爸过端午”的活动,活动中爸爸和孩子一起开心的包粽子,孩子们一边认真的向爸爸学习包粽子,一边听爸爸讲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现场氛围非常温馨。孩子们在活动中既增进了与父亲的亲情,也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

②我和爸爸庆新年

元旦到来时老师可以组织一次“我和爸爸庆新年”的活动,活动中爸爸和孩子一起DIY新年礼物,孩子们在设计、制作礼物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新年的快乐又提高了艺术创造能力。

2)开设“父亲教育系列”专题讲座

父亲学校里面可以专门针对父亲们开设一些讲座,例如“父亲独特影响力”、“如何做个好父亲”、“幼儿教育新理念”等专题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将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之风吹响保守的父亲们。父亲们认识到了自身对孩子独特的影响力,这将激励父亲们参与到亲子活动中来。

3)发放“亲子活动”宣传册

父亲学校还可以定期向父亲们发放亲子活动宣传册,宣传册内容可以包括父亲参与亲子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近期父亲参与亲子活动的精彩瞬间,下次亲子活动内容的预告,父亲参与亲子活动的优秀案例以及孩子们召父亲参加亲子活动的演讲。通过这些宣传册的发放来吸引父亲参与到亲子活动中来。

2 设计调查表,建立有效沟通渠道

1)时间调查表

由于时间是影响父亲们参与亲子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师在组织亲子活动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组织活动前,老师应先发放一张调查表,调查一下父亲们更近的空闲时间,然后在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出一个大部分父亲都空闲的时间,这个时间就可以作为亲子活动开展的时间。

2)合作调查表

老师是亲子活动的主导者,但同时也需要家长们的倾力合作。有些亲子活动需要大量的材料,这些则需要父亲们帮忙收集,有些活动需要专注的知识,这些则需要父亲们提供相关信息,有些亲子活动则需要大力气的父亲们帮忙安排场地。因此在活动正式开展之前,老师可以发放一份“你愿意合作吗”的调查表,邀请父亲们合作开展活动。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实现与父亲之间的有效沟通,吸引父亲们参与到亲子活动中来。

3 关注父亲兴趣,拓展活动内容

研究表明,如果亲子活动的内容与父亲们的兴趣爱好相契合,父亲参与到活动中的热情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那么老师在组织活动时就要多关注一下父亲们的兴趣爱好。

1)业余爱好

父亲们的业余爱好是丰富多彩的,例如父亲们对于球类运动的热情是很高的,老师们可以策划一次关于球类的亲子游戏,比如球儿进筐、赶“小猪”、运“西瓜”等;父亲们对于爬山的热情也很高,老师可以策划一次亲子爬山活动;父亲们对于汽车的热情也比较高,可以创设一次亲子汽车设计大赛等。

2)职业特长

父亲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对于自己职业的专注知识比较感兴趣。例如有的父亲是开水果店的,老师可以创设关于水果知识的亲子竞赛;有的父亲是建筑师,老师可以创设小小建筑师的亲子活动;有的父亲是,老师则可以创设小的亲子游戏等。

四、研究成效

1 树立父亲正确教育观,家园合作紧密无间

2 优化亲子活动资源库,为后期活动提供支持

我园通过开展一系列以父子为主要参与对象的亲子活动,逐步丰富了亲子活动的资源库。资源库中包括精彩的亲子活动方案、指导父亲参与亲子活动的策略、父亲参与活动的优秀案例集等。亲子活动资源库为引导父亲参与亲子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使父亲参与活动的比例逐渐上升。

近日,余杭区社科联召开社科普及宣讲备课会。余杭区首批社会科学普及宣讲团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区社科联专职副主席桂祖武主持。

9名社科普及宣讲团成员分别就“更多跑一次”改革、基社会治理、王阳明心学及应用、中医药文化解析、企业风险防控、特色鲜明的径山文化、如何防止意外伤害、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等主题进行说课。杭州社科联党建研究所所长肖剑忠、原余杭区委党校校长陈志敏两位嘉宾对说课情况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区社科普及宣讲团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各个课程从主题选择、内容安排、论证方法、课件制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区社科联主席陈宏指出,本次备课会非常成功。一是总体创作水平很高,让人眼前一亮;二是总体内容把握精到,很有吸引力;三是课件样式新颖,有对比、有案例、有数据、有互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四是感受到宣讲团成员执着的态度和充沛的感情。并强调下一步要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提高社科普及宣讲工作水平:一是抓住内容建设这个根本,把握正确导向,拿出精典作品。二是把握宣讲者自身建设这个关键,加强学习练好内功,厚积薄发做好转化。三是突出受众特点,关注社会热点议题,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突出宣讲工作的品牌化、团队化建设,力促精品库建设,推动成果应用和宣传推广。

本次社科普及宣讲备课会是余杭区社科联推动社团宣讲队伍建设的一次尝试。会议有效检验了区级社科普及宣讲团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效,促进了各宣讲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进一步打磨精品、提高水平,推动成果应用和宣讲团自身的品牌化建设奠定基础。

(余杭区社科联)

以上关于“余杭区加强亲子关系建设的建议”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提升亲子关系建设的秘诀(余杭区加强亲子关系建设)

余杭区黄湖镇:党群亲子活动 提升服务吸引力

余杭区黄湖镇:党群亲子活动 提升服务吸引力

2023年12月20日 10:52:09

来源:

杭州余杭区黄湖镇

作者:

杭州余杭区黄湖镇

“平时上班都没时间陪伴孩子,今天的闯关赛活动内容丰富,考验了我和孩子之间的默契,很有意义。”参加“陪伴成长 携手同行”亲子趣味闯关赛活动的家长在游戏结束后着活动感受。近日,余杭区黄湖镇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亲子趣味闯关赛活动,秉着“密切亲子关系 提升亲子合作能力”原则,活动收到了家长的和积极反馈。

蒙眼越障碍、过河拆桥、你划我猜、挑战垃圾分类、迎面颠乒乓球五大环节,家长和孩子们有商有量、密切配合,现场欢笑声不断。“你划我猜游戏锻炼了我的表演能力和胆子,垃圾分类还要加强学习,回家也要和妈妈继续做垃圾分类的题目。”参赛选手高梓妍表示。今年,黄湖镇党群服务中心推出过亲子水果采摘、亲子“益”起跑、手绘贺卡、共做中秋冰皮月饼、趣味闯关等活动,旨在让大家接触新知识、玩新游戏,丰富家长和孩子的周末生活。在活动的设计中也更多考虑让亲子家庭获得愉快的体验、在共同协作参与完成任务中密切亲子关系。“我们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在周末才有时间休息,党群服务中心也贴心地调整活动时间,让更多家庭有参与时间。”说。

接下来,镇党群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创新活动类型,提升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开展精彩的亲子活动,给亲子家庭打造好“携手同行”加油站。

施安南

“我的宝宝刚满25个月,这是他次参与运动会。本来我还担心他会哭闹,好在运动会的项目既丰富又有趣,不仅吸引他投入比赛,还教他和其他小朋友合作,特别有意义!”日前,余杭区首届婴幼儿体能运动会在余杭“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举行。来自沈家店社区的宝妈龚女士带着儿子来参赛,共同感受运动的乐趣。

“不少宝爸宝妈对婴幼儿照护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简单的物质满足上。实际上,宝宝的手眼协调、精细动作发展、大肢体发展都需要合适的锻炼辅助。”余杭“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借这次机会,我们向参赛父母们普及了更科学的婴幼儿照护方法,帮助家长提升婴幼儿养育照护能力。”

眼下,余杭区内0至3岁婴幼儿有3.6万人,双职工家庭对婴幼儿照护有着很大的需求。近年来,余杭区卫生健康局立足“七优享”工程及“舒心就医工程”516专项行动,以余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积极打造集儿科医疗、预防保健及养育照护于一体的“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创新推出“24小时养育云服务”。同时,余杭区卫生健康局还积极落实普惠托育机构、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乳儿班等建设,组建“舒心育儿”帮帮团,普及优生优育知识,不断擦亮“善育在杭”金名片。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儿童健康管理中心,进一步开展舒心育儿系列讲座、营养膳食厨房等活动,落实‘医育结合’,持续提高基‘医、防、护’队伍服务能力,完善多样化、多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为辖区儿童提供高质量、专注化和精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余杭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

4月16日,项目首场活动在仓前的仓南社区举行。春日午后,孩子们相聚在阳光下,通过仔细观察、相互协作,在游戏中结识新的伙伴,启发创造性思维,解码叶子图谱中不同的叶形,在没有围墙的课堂上,孩子们开启了探索的闸门,共创童年美好时光。

第二场活动中,瓶窑镇的孩子们领略了大自然生命的丰富和多样,感受生命的奇迹。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发现了事物具有多面性,经常以负面标签出现的词语“哭”“反应慢”“内向”等被一一正名,被梳理出了许多优点。

4月22日,在仓前乾仓党群服务中心,家长们体验了项目首场父母效能训练沙龙。活动现场,秦博士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带领家长们探讨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孩子的自驱力。

下一步,“伴你成长”项目将陆续走进余杭区12个镇街,通过亲子户外体验、儿童身心共育夏令营、文化艺术巡回展、家庭教育直播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为儿童身心健康全面赋能。

未来社区是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几大板块之一。未来社区,有了更具浙江特色的新使命。在未来社区的建设中,杭州余杭区紧紧围绕居民实际需求,对标“三化九场景”全力以赴加快建设、加快落地、加快见效。其中,社区的精神文化建设始终是构建以人为核心的城现代化平台、满足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

“让社区拥有属于自己的社区文化,我们依托不同主题场景,提升硬件、升级服务、造浓文化氛围,积极构建有特色、有温度、接地气、受欢迎的优质民生服务未来社区。”余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历史文化浸润打造儿童“文化友好”社区

近期,与端午有关的亲子活动在余杭区瓶窑镇里窑未来社区热闹上演:包艾草花束、手编五彩绳、制作粽子香囊、写端午心愿卡……活动现场其乐融融,不仅增进了邻里友情、亲子关系,还激活了蕴藏在安康儿女心底的爱国基因。

一直来,里窑未来社区以历史文化浸润童心、科普文化启迪童心、非遗文化涵养童心等方式和途径,致力于打造儿童“文化友好”社区。

将铭记本地历史文化贯穿到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中,还原瓶窑老街历史风貌,保留具有时代印记的电影院、新华书店、图书馆等历史建筑,打造时光长廊,恢复瓶窑传统手工艺作坊、传统风味特色等,充分展现瓶窑当地人文特色,让青少年看得见、记得住“瓶窑韵味”。

该社区深挖非遗文化,依托余杭纸伞、瓶窑玉雕、瓶窑陶艺、风筝灯彩等本土非遗文化,开发非遗体验项目,设立非遗研学第二课程。依托辖区文旅和自然优势资源,设计文化研学游、老街风情游、窑山健康游等旅游线。累计开展“书法之道”“剪纸之巧”“玉雕之精”“陶艺之乐”“纸伞之美”等名师公益系列课程51场次,全面建成未来社区“家门口的幸福乐园”。

共享社群文化“点亮”老年文化生活

傍晚时分,在余杭区翡翠未来社区中心,这里的人流开始密集,上熟识的业主互相寒暄完后便各自前往约定的健身场馆、球类场地、瑜伽……走进舞蹈教,一群阿姨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跳民族舞。“社区为我们考虑得周到,安排了老师,又提供了地方。”即将跨入古稀之年的刘奶奶兴奋地说,“我们这里的文化氛围特别好,社区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像跳民族舞、时装走秀,大家都抢着参加,每个人的精气神都很足。”

在翡翠社区,有了精神文化的加持,未来社区的万般美好生活模式得以落地,上升为和睦有趣的邻里关系,成为一种社群文化、一种精神力量。与大多数都人的闲暇时光“一个人的狂欢”状态不同,生活在翡翠城的人们更爱“聚在一起”。

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精神文化上的需求,翡翠社区每周开展各类邻里活动,如开展十多年的“海豚计划”,已为千人次小业主提供免费的游泳生存技能培训,“一碗长寿面”“邻里节百家宴”等在内的邻里特色活动帮助业主们打破邻里间的疏离感,发自内心的快乐,实现和他人的连接,让生活变得充实美好,社区也变得愈发有爱有温度。

在空间配置上,翡翠社区东南区的文化家园、党群文化服务驿站、文化长廊等;公益文化领域,设立颐乐学堂、共享书吧、乒乓球教等;娱乐休闲文化方面,引入绿橙超、绿城社区音乐教、幼芽儿童中心等,不仅强有力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邻里活动空间,更满足了居民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

多元文化融合滋养百姓生活

建设未来社区,是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深刻革命。良渚文化村社区通过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未来治理场景,让多元文化不断生根,让社区精神成为这里更美的风景。良渚文化村的“业主”们,自称村民,他们享受着这种沉浸式的精神洗礼,并延伸出更多创新和美的未来模式。

以村民公约正式发布为起点,良渚文化村不断推进社区建设,在上百个居民微信群里,大家共议社区大小事,还一起团购、讨论生活话题,邻里间“亲上加亲”。村民文化的悄然生长,让村民的归属感和舒适感得到提升,也为良渚文化村社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活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我们已成功举办5届村民日活动,孵化出众筹书会、众筹邻里晚宴、众筹集、众筹年夜饭等21个自有文化品牌。”良渚文化村社区党委书记徐一峰说,一系列的活动让邻里关系回归温度、味道和色彩,也让社区既有田园式熟人社会的特点,又有现代公共自治的理念。

余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文化是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实质上是地方文化的具体表现,是一种“家园文化”。发展社区文化可以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接下来,余杭区住建局在牵头未来社区建设过程中,将始终把社区文化品牌塑造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梳理社区发展沿革、挖掘历史记忆、提炼文化元素等方式聚焦文化认同,引领社区居民思想共识提升。

各镇人民政策、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现将余杭区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余杭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杭州余杭区人民政策

(此件公开发布)

余杭区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

余杭区人民政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2022年4月

序 言

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总体目标

第二部分 优先发展领域、主要目标与主要措施

一、妇女与家庭建设

二、妇女与身心健康

三、妇女与教育科技

四、妇女与经济

五、妇女参与决策与管理

六、妇女与社会保障

七、妇女与

八、妇女与环境

一、妇女创业就业项目

二、妇女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31

三、“舒心养老”项目 31

四、妇女保健水平提升项目 31

五、女性健康知识普及服务项目 32

第四部分 组织实施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三、强化规划落实

四、健全工作机制

五、加大保障力度

六、注重工作创新

第五部分 统计监测和评估督导

一、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

二、加强监测评估

四、做好统计监测评估工作及成果转化

序 言

妇女发展的水平是评估一个地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十三五”期间,余杭区委、区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国内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妇女发展事业,积极贯彻平等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余杭区妇女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妇女规划的实施作为贯彻落实“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政策各有关部门的职能范围和政策财政预算,纳入公共政策和重大项目管理,形成了统筹发展机制、部门协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全区城乡妇女事业的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区妇女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妇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6.49岁;所有女性都能平等接受各个阶段的教育;女性就业率不断提高,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管理,区人大女性代表人数比例为32%、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为31%、女性党代表人数达到36.65%;妇女社会保障进一步强化,养老品质得到提高;妇女的保护进一步完善,家庭暴力得到遏制;妇女友好型社会环境正在逐步形成。通过五年的努力,妇女发展规划各领域的主要目标全部得以实现,监测指标落实情况良好,实事项目成效显著,生活和工作环境持续优化,妇女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妇女发展事业进展良好。

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妇女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实施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挥妇女作用,增强妇女整体素质,优化妇女发展环境,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妇女权益高水平保障,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妇女全面发展、两性平等发展、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为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国内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贡献巾帼力量。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政策责任。坚持和加强党对妇女事业的领导,把握妇女事业正确发展方向,坚决落实党、省区委关于妇女工作的战略部署,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妇女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明确妇女工作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区人民政策负责实施本规划,政策各部门、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的职责,承担落实规划中的目标任务。区政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简称:区妇儿工委)具体负责纲要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促。

(二)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为导向,有效解决制约妇女发展的重难点问题,消除妇女发展障碍,努力实现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注重社会公平,尊重妇女主体地位,依法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权利,进一步缩小城乡妇女发展差距,保障妇女共享发展成果。

(三)坚持科学统筹、促进创新协调发展。坚持妇女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政策主导作用与全社会参与,增强妇女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坚持城乡统筹与协调,鼓励城乡妇女参与政治,发挥妇女在文化传承、家庭建设、基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

三、总体目标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线、基本方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妇女发展为主题,把握好浙江省建设共同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贯彻平等基本国策,支持引导妇女在经济与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进一步优化妇女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环境,推进妇女在经济参与、政治和社会参与、身心健康、科教文化、福利保障、家庭建设、保护、社会环境等方面获得更加平等、全面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余杭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高余杭妇女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到2025年,余杭妇女发展综合水平达到国内。

余杭区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指标目标表

领域主 要 统 计 指 标2025年

余杭区目标数据来源

妇女与健康1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岁)提高卫健部门

3婚前医学检查率(%)>80

妇女与教育4高中阶段女性教育毛入学率(%)≥99教育部门

5妇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万人)提高人社部门

6已就业残疾妇女占全部就业年龄段残疾妇女的比例(%)提高残联

妇女与决策管理7各级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提高人大

8各级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提高政协

9各级党委、政策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有女干部的班子比例(%)提高组织部门

妇女与社会保障10城镇职工医保女性参保人数(万人)应保尽保医保部门

1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人社部门

12城镇女性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万人)

妇女与环境14建立区妇女活动中心(个)1妇联

第二部分 优先发展领域、主要目标与主要措施

一、妇女与家庭建设

主要目标

1、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2、倡导构建平等、相互尊重、文明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

3、促进夫妻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形成良好的尊老爱幼家庭环境。

4、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5、推动妇女积极参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动文化赋能在引领家庭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6、鼓励妇女参与基社会治理,实现农村(社区)婚姻调解工作全覆盖。

主要措施

1、发挥妇女在家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坚持培育新时代家庭观,鼓励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建设,引导家庭成员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推进家庭成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促进妇女引导家庭成员构建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体现新时代家庭观的深厚内涵。

3、推动平等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加强平等婚姻关系的宣传,弘扬家庭美德、树立优良家风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促进婚姻关系的稳定和谐。完善支持家庭生育、服务家庭养老育幼、家政服务提质扩容等的家庭公共政策。合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推动完善支持家庭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创新家庭公益服务模式,为困难家庭、单亲家庭等提供实实在在的关爱帮扶,推动家家幸福安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推进优秀文化对家庭文明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好良渚古城遗址与大运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鼓励妇女引导家庭积极参与文化传承活动,不断放大家庭效应,形成对安康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文化自信。鼓励妇女利用“茶日”及“禅宗主题论坛”资源,传播径山禅茶文化。全面提升家庭道德和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妇女参与文化事业更加主动,妇女文化形象更加鲜明,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家庭文化文明影响力进一步显现。

6、鼓励支持妇女成为幸福家庭建设的领跑者。深入实施家庭文明创建、家庭教育推进、家庭平安保障、家庭发展共促、家庭服务提升等五项行动计划,扎实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更美家庭、绿色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各类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支持妇女带领家庭成员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发挥妇女在垃圾分类、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中的积极作用。

7、加强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健全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将婚姻家庭纠纷化解纳入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工作内容中,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更多跑一地”;加强婚姻家庭纠纷预测预防预警,探索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三色”工作法,深入排查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等不稳定因素,避免家庭小矛盾演变成社会大舆情。

8、增强夫妻共担家庭教育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宣传贯彻落实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推动夫妻共同创造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加强对农村家长和外来务工人员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鼓励家长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品行示范引导和影响未成年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禁止对未成年子女实施殴打、体罚、虐待等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

二、妇女与身心健康

主要目标

1、推动城乡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平衡,加强基服务能力建设。

2、提高孕产妇系统化管理水平,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

3、加强妇女心理健康管理,实现孕产期心理健康保健服务全覆盖。

4、提高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筛查水平。

5、完善更年期妇女健康保健管理网络建设。

6、提高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

主要措施

1、进一步加强基保健队伍建设。规划建设一所区妇女儿童保健院,推动城乡优质妇女医疗保健卫生资源平衡供给,开展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人员系统化培训,为基妇女保健提供进修机会,提升妇女保健。加强农村妇女保健工作管理,推进优质医疗保健资源下基,满足基农村妇女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积极创建保健星级门诊工作,改善妇女保健硬件建设,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品质。

2、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品质和水平。完善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的质量,规范化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从怀孕三个月到产后一个月时间段内的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加强专注化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保障孕产妇安全。推进孕产妇“五色”智控码应用工作,实现全区数据共享,高度重视妊娠风险为“橙色”“红色”“紫色”的孕产妇的管理,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保证专人、专案、“一对一”个性化管理。设置危重孕产妇救治专项基金,确保贫困危重孕产妇能得到及时救治。加强妇女再生育的服务和指导,保持适宜生育间隔,控制剖宫产率。

4、提高妇女“两癌”防控水平。加强对妇女进行“两癌”防控知识的宣传,鼓励妇女积极参加“两癌”筛查,提高筛查率。开展适龄妇女“两癌”检查项目,配合省、制定出台相关文件,认真实施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工作,落实免费政策,实现城乡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全覆盖。重视对宫颈癌的防控工作,开展适龄妇女免费子宫颈TCT检查,提高筛查准确率。多渠道保障HPV预防疫苗的供给,到“十四五”末努力实现HPV9价疫苗供给有保障,提高妇女HPV4价与HPV2价疫苗的接种率。

5、大力推进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网络建设。重视在综合性和区保健院开展更年期保健规范化专科建设,构建区保健院与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更年期妇女保健服务网络。加强对基妇女保健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辖区内更年期保健工作水平。到2025年底,全区二级以上设置更年期保健规范化专科门诊,基卫生院定期开设更年期门诊,为更年期妇女提供健康保健服务。

三、妇女与教育科技

主要目标

1、加强从幼儿园到高中各个教育阶段的平等基本国策教育。

2、提高小学高年龄段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普及率。

3、提高妇女接受职业教育的水平。

4、促进妇女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满足妇女到老年学习的需要。

5、提升女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水平。

主要措施

2、重视小学高年龄段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根据女性第二性征成熟的时间特点,从小学高段开始对女生进行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为进入青春期的女生传授必要的生殖健康知识;统筹设计开设青春期女生生殖健康课程,建立科学的、针对进入青春期女性的生殖健康的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学校生殖健康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青春期女生对生殖健康的自我管理能力。

3、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水平。鼓励女生积极报考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女生在职业技术方面的就业能力。重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全力做好中职教育专注调整工作,健全专注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鼓励职业学校依托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特点,打造具有余杭特色、国内的职业学校、骨干专注,提高职业技术学校中适合女性的专注比例。建设好主体专注群,使我区女性职业教育品牌专注、特色专注、新兴专注健康发展,专注特色日渐鲜明。

4、提高女性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水平。高度重视城化进程中农村妇女就业技能问题,加强对妇女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完善成人教育制度,构建灵活开放的教育体系,为女性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和资源,满足女性多样化学习需求。关注职业女性的发展需求,搭建全民学习平台,建成覆盖全区的成人教育网络。重视妇女终身教育的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建设各种类型的老年等学习基地,满足老年妇女终身学习的需要。

5、提高女性的科学素养。加强对在校女生的科学知识普及,引导中小学女学生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培养她们的科学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在校女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她们爱科学、讲科学的行为习惯,鼓励她们树立远大的理想。重视对女性科学素质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加大面向女性的科学知识教育及传播力度,重视对妇女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妇女在反对伪科学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妇女与经济

主要目标

2、推动女毕业生充分就业。

3、改善妇女就业结构,提高妇女就业次。

4、推动农村妇女结合乡村振兴,积极创业就业。

5、保障残疾妇女平等就业的权利。

主要措施

3、努力实现女生充分就业。围绕“数字经济先行区”建设,鼓励广大女生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创业就业。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开办巾帼就业创业主题沙龙,组织女生参加创业培训,加强女生创业的能力建设,提高创业成功率。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无差别落实各项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女生通过乡村振兴计划、直播带货等,实现自主创业和再就业,促进妇女增收致富。

4、提高女性职业技能水平。重视对妇女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各类适合场需求的专注设置,多渠道开发培训内容和课程体系;支持女性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女性人才和能工巧匠,满足就业场对妇女职业技能不断提高的要求。鼓励用人单位加大职工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组织女职工参加各类学历、技能培训,扩大女职工接受职业学校教育和培训的覆盖面。切实增强妇女职业技能水平,使妇女在职场竞争中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5、不断提高妇女就业的次。重视发挥高次女性人才、女性专注技术人才在余杭区未来建设中的作用,在人才招聘中重视女性专注人才的引进工作,不断提高女性在公务员队伍、上公司和企业中高管理人员中的比例。重视对女性高次技术人员的培养,鼓励女性积极参与科学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投身科技创新研究,提高女性高级职称专注人才的比例。

6、发挥妇女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多渠道引导和扶持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向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领域发展,为农村妇女提供更紧迫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根据镇街的产业特色,推进仁和花卉园艺、良渚蔬菜种植、瓶窑竹产业系列化、径山茶艺师等妇女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工业化。重视农村三产的发展,为农村从事民宿、农家乐产业的妇女提供培训和资金扶持,拓宽妇女就业途径,提高就业次,真正形成农村、二、三产融合,增加农村妇女的收入。

五、妇女参与决策与管理

主要目标

1、加强国内共产党女党员的发展工作,逐步提高区党党代会中女性代表的人数比例。

2、各级人大代表和常委中的女性比例逐届提高、各级政协委员和常委中女性比例逐届提高。

3、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比例逐步提高,担任正职的女干部占同级正职干部的比例逐步提高。

4、村(社)党组织成员、书记中女性比例逐步提高。

5、加强女性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发挥女性科学家在余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措施

1、加强女性共产党员的发展工作。重视对妇女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妇女,提升她们执行党的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把广大妇女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激发妇女积极要求入党的政治热情,从各行各业优秀的青年女性中发展党员,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重视女性党员在党内的话语权,在党代表候选人酝酿过程中,发现和培养优秀女性,党代会女代表比例不少于本地区或本单位女性党员的比例,逐步增加区党代会女代表人数比例。

2、提高人大代表、政协中女性比例。落实人大代表选举规则和程序,在选区划分、代表名额分配、候选人推荐、选举等环节,保障妇女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重视从基、生产一线推荐女人大代表候选人,候选人中女性比例逐届提高。提名推荐、协商确定政协委员建议名单时,重视女性的参与性,保障提名一定比例的妇女。充分发挥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平等事业中的积极作用。

3、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工作力度。将培养选拔女干部目标和要求列入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总体规划,贯彻落实相关法规、政策、规划中关于女干部培养选拔和配备的要求,做到应配尽配。着力打破体制、部门、条块、行业等壁垒,推动女干部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担任主要领导职务。重视对年轻女干部的培养,鼓励她们到一线接受锻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基管理能力,培养能够独当一面的工作技能。

4、完善高学历女性人才培养机制。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制订余杭区女性人才发展实施意见,优化各类女性人才成长的综合环境,鼓励女性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鼓励女性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线,重视发挥她们的积极作用。掌握女性人才成长规律,建立有效的机制帮助知识水平高、能力强的女性发挥作用,推动女性专注技术人员进入企业决策管理。

5、提高妇女参与基管理的水平。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和培训,尤其要重视毕业回乡创业女性的培养,提高妇女的政治素质、民主理念及政治参与能力。在村(社)选举中对女性实行适度保护, 改善女性参政的软环境,调动妇女参政热情,保证其在政治生活领域的发言权,不断提高基女性干部比例。在村(社)换届选举中,重视推荐优秀妇女担任村(社)正职,保证妇女中的精英进入基权力机构,逐步提高妇女担任村(社)正职的比例。加大对女性社会工作人才培育。通过培育和选拔社区领才、更美社工、社会工作督导等,提高女性社会工作者地位。

6、完善妇女人才引进、培养等机制。加强对妇女人才引进的评价、激励和服务机制,鼓励优秀的妇女人才投身余杭建设。在启动实施“未来之星”计划过程中,重视引进女性顶尖人才和海内外高次人才,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的权利。在1000名以全球名校优秀博士、博士后为代表的领才,1万名以全球名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人才,20万名各类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储备人才中,应有一定比例的女性。加大优秀女性科学家等引育并举工作力度,形成一支结构优化、创新活力强大的妇女人才队伍。

7、发挥妇联组织在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妇联组织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代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充分吸收妇联组织参与有关妇女法规政策和重大公共政策的制定,反映妇女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充分听取妇联组织在推荐女干部和女性优秀人才以及推动妇女参政议政、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六、妇女与社会保障

主要目标

1、完善妇女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

3、全面实现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对符合当地城乡更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家庭和妇女予以保障。

4、关爱残疾妇女,基本实现拥有人口1万人以上的乡镇()建有1家规范化“残疾人之家”。

5、实现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提高妇女养老服务品质。

主要措施

5、提高老年妇女的养老品质。建立健全为老服务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不断夯实养老服务基础,扩大养老服务受益面。提升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增加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数量,持续深化原居安养模式。重视发挥辖区有医疗资质的卫生服务机构作用,提供派驻服务,探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着力抓好养老机构建设,到2025年底全部实现医养结合,逐步增加机构养老与社会化养老床位数。提高强化老年食堂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利用信息优势,建立民卡养老专户,实现全区养老服务统一支付结算,为养老服务补贴使用及助餐服务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和资金管理监督。

6、加快老年和残疾妇女对现代服务的可及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注化、高端化、化转型,实现老年和残疾妇女对信息服务、服务、智慧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的可及性,更好地发挥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多样化、便利化升级,加快文化创意、家政服务、体育健康、养老育幼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推进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更好地满足老年和残疾妇女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七、妇女与

主要目标

2、推进数字化健全法治建设,保障妇女各项权益。

3、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的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

4、严厉打击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和性侵害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

5、提升妇女预防和制止性骚扰的法治意识,有效遏制针对妇女的性骚扰。

6、对符合条件妇女的救助和援助申请受理率达到100%。

7、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妇女拥有平等家庭财产权。

主要措施

2、发挥“整体智治”在妇女权益保障中的积极作用。以共建共治理念重塑城治理程序,创新妇女社会组织参与机制,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完善“三源融合”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民主化水平。健全政策购买、社会投入、公益赞助和场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推进智慧公安、智慧检察、智慧法院、智慧隐私、智慧矫正、智慧执行,保障妇女权益。

6、加大对妇女性骚扰行为的打击力度。多形式、多渠道传播防治性骚扰知识,提升妇女防范和制止性骚扰的意识能力。打击和处理违背妇女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对妇女的性骚扰行为,健全预防和制止性骚扰工作机制,建立相关评估标准,切实解决性骚扰立案难、取证难、赔偿难等问题。预防和减少公共场所和工作、学习等场所的性骚扰,预防、制止和依法严处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的性骚扰行为。

7、维护妇女在婚姻家庭和财产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促进涉及妇女权益的婚姻案件和继承案件的及时审理,切实保护妇女平等享有家庭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益,以及依法享有夫妻互相继承遗产、子女平等继承妇女遗产的权利;保障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知情权、处理权,认定和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认定和清偿夫妻共同债务时,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离婚时,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依法维护女方诉求,保障负担较多家庭义务的妇女获得补偿以及无过错妇女依法获得损害赔偿。

8、为妇女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好“援助惠民工程”。促进公共服务供给惠及城乡妇女,重点保障低收入妇女、老年妇女、单亲困难母亲等群体获得公共服务;加大隐私救助力度,保障经济困难或因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救助的妇女能够获得隐私救助;在针对妇女的故意伤害、故意杀人、遗弃、虐待等案件办理过程中,应注意人文关怀,优化办理绿色通道,保护受害妇女儿童隐私,防止二次伤害。

八、妇女与环境

主要目标

1、推动妇女友好型城区环境建设。

2、推动妇女在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的作用。

3、发挥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妇女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

4、规划建设现代化多功能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提高中心的服务能力建设。

5、妇女用化妆品和卫生用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

主要措施

1、建设平等的社会环境。加强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推动将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培训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和各级干部培训规划。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平等基本国策,提高基本国策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知晓率。推动新时代女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鼓励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宣传优秀女性典型,推动平等理念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4、提升妇女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通过政务信息、新闻等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知识,提高妇女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妇女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能力,促进妇女主动参与节能减排,崇尚绿色消费,践行低碳生活。围绕美丽创建,推进美丽庭院治理,打造美丽庭院精品。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发挥“巾帼宣讲团”的作用,打造区垃圾分类巾帼宣教基地,对在垃圾分类、推进三个全域建设心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女能手、女能人加以典型报道,发挥妇女在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村社、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和杜绝餐饮浪费、实施垃圾分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妇女成为生态文明的引领者和建设者。

6、发挥妇联组织在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环境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余杭区妇女活动中心建设,按照浙江省、杭州妇儿工委的要求,在我区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妇女活动中心,为妇女提供创业、就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进行知识宣传;充分利用妇女活动中心平台,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重要论述,宣传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妇女“半边天”作用、宣传优秀妇女形象,积极正面引导舆论,加强妇女舆情尤其网络舆情监测,为依法维护妇女权益及时发声、亮剑,为妇女生存与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妇女创业就业项目

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区党群服务中心、区人社局、区民政局的相关资源,联合打造“余”她共创应用场景——具有余杭区特色的女性创业帮扶管理一体化平台,以女性社会组织孵化和小而美的女性创业项目扶持的方式,为广大女性提供更多更符合实际需求的再就业创业机会。利用各类职业培训学校,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针对妇女就业需求,设立适合妇女的培训工种,并在后续创业服务上(创业担保贷款等)提供帮助。联合举办有关促进妇女就业主题的专场招聘会,为全区有就业愿望的妇女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做好用工信息的收集和发布,畅通求职渠道,降低妇女求职成本。

二、妇女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将余杭区妇女活动中心建设列入区委区政策的建设项目,选址在区政策驻地周边,场地面积不小于0方,并设置社会组织活动区、巾帼大师工作、童心园、健身房、“余”她剧场等功能区块。

三、“舒心养老”项目

打造“舒心养老”智慧养老应用项目,由“一码两网N场景”为主要架构,上线云上预约、智慧监护、无忧游览、远程医疗、无感出行等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建设高品质老年公寓,加快区域性养老综合体建设。推进区老年(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老旧小区和家庭“适老化改造”,补齐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基础薄弱短板。到2025年,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护理员数达25人。

四、妇女保健水平提升项目

建立一家公立保健专科,依托浙一余杭分院,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联合区急救中心建立救治网络,优化健全救治工作机制和流程,完善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协同救治水平,规范产后康复,加强出生缺陷筛查与综合防治。2025年前建3家更年期妇女保健规范化专科门诊。

五、女性健康知识普及服务项目

第四部分 组织实施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国内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坚决贯彻党关于妇女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促进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规划组织实施全过程。

二、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妇女发展规划是区政策与区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区妇儿工委负责本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责,承担落实本规划中相应的目标任务,加强跟踪分析,全力推进实施各项工作。

三、强化规划落实

区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妇女发展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纳入政策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政策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职责,按照任务分工,制订实施方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四、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政策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各部门要加强依法行政,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完善目标考核、督办督导、统计监测、调研评估、培训交流等制度,注重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和交流。对妇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动解决。区妇儿工委成员单位每年向杭州政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报告规划实施情况。区妇儿工委对实施余杭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五、加大保障力度

区妇儿工委设办公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并为其履职创造条件。将实施本规划和妇女儿童工作机构开展工作所需经费按规定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全社会支持妇女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注重工作创新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实施项目、为妇女办实事等运作方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注重发挥妇女的作用,听取妇女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妇女参与规划实施,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实现自身发展。

第五部分 统计监测和评估督导

一、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

运用大数据有效监测,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反映妇女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动态反映规划目标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评价规划目标达标状况,评判规划策略措施和规划实施工作的效率、效果、效益,预测妇女发展趋势。通过监测评估,准确掌握妇女发展状况,制定和调整促进妇女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规划目标的实现,为规划未来妇女发展奠定基础。监测评估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政策财政预算。

二、加强监测评估

区妇儿工委负责组织领导规划的监测评估工作,审议规划的统计监测评估督导方案,审核、发布监测评估报告等。各级妇儿工委下设统计监测组和评估督导组。

统计监测组由统计部门牵头,负责规划统计监测工作,研究制订监测方案;收集、分析数据和信息,撰写年度、中期、终期统计监测评估报告。

评估督导组由区妇儿工委办事机构牵头,负责评估督导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研究制订评估方案;审评年度、中期、终期统计监测评估报告,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各地开展评估督导工作。

四、做好统计监测评估工作及成果转化

余杭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

余杭区人民政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2022年4月

序 言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安康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余杭区委、区政策一直高度重视儿童发展事业,“十三五”期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和实施余杭区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定的任务目标,儿童事业不断发展。

“十三五”以来,区委、区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国内特色社会主义儿童发展道,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将儿童规划的实施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政策各有关部门的职能范围和政策财政预算,纳入公共政策和重大项目管理,形成了统筹发展机制、部门协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十三五”期间,我区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儿童受教育更为均衡;儿童福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了未成年人的保护,儿童成长环境得到优化。通过五年来的努力,儿童发展规划各领域的主要目标都得以实现,各项监测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实事项目成效显著,儿童生活和学习环境持续优化。

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儿童事业的领导,高举国内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国内特色社会主义儿童发展道;强化政策职能,落实儿童优先原则,依法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事业繁荣发展,推动儿童事业与余杭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政策责任。坚持和加强党对儿童事业的领导,把握儿童事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坚决落实党关于儿童工作的战略部署,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儿童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明确儿童工作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区人民政策负责实施本规划,政策各部门、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的职责,承担落实规划中的目标任务。区政策妇儿工委具体负责本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促。

(二)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坚持尊重儿童意愿,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在制定政策规划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求。促进儿童在健康、教育、安全、福利、家庭、、环境各领域的全面发展。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处理与儿童相关的具体事务,保障儿童利益更大化。

三、总体目标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线、基本方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好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机遇,以促进余杭区儿童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为总目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儿童发展同步纳入发展体系,实施与余杭区地位相匹配的儿童发展战略。坚持儿童优先原则,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优化儿童生存、发展、保护和参与的社会环境,推动儿童事业在城区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完善依法保障儿童权益的机制,依法制订更细、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切实维护儿童的各项权益。进一步加强社会软环境建设,构建儿童友好型社会文化,满足儿童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高儿童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到2025年,余杭区儿童发展的主要指标全国水平。

余杭区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监测指标

领域序指 标2025年

余杭区目标数据来源

康1严重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1/万)下降卫健部门

2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数(人)1.94

3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4.6

儿童与教育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0教育部门

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

儿童与

福利6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人数(人)增加残联

7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个)保持民政部门

儿童与

保护8获得机构援助的未成年人数(人)应援尽援隐私部门

9未成年人罪犯占同期犯罪人数的比例(%)控制法院

儿童与

社会环境10未成年人参观科技馆(万人次)增加科协

11村(社区)建立儿童之家(个)应建尽建妇联

12建立儿童活动中心的县(、区)比例(%)1共青团

第二部分 优先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主要措施

一、儿童与家庭

主要目标

1、落实家庭德育教育的首要作用,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建立健全支持家庭养育儿童的基础建设,提高农村、社区家长学校的覆盖率。

3、提高优秀安康传统文化普及率,引导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操。

4、增进亲子互动,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主要措施

1、促进家庭将儿童的“立德树人”教育放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明确家长在儿童“立德树人”教育和家庭监护中负有主要责任。重视儿童发展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首要问题,将“立德树人”放在儿童培养的首位。加强宣传和教育,以习近平总书记“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思想作为儿童教育的出发点,鼓励父母用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儿童。促进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儿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建立健全家庭教育的教学体系。认真贯彻和实施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按照要求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网络,逐步解决城区与农村家庭教育指导资源不平衡问题。建立和健全教学和课程体系,构建教育、健康、社会福利、安全、保护、环境、家庭等领域的标准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家庭教育的专注化、体系化。推进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的标准化,逐步设计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使家庭教育指导能更贴近实际、更容易操作、更容易被家长接受。建立科学家庭教育教学方法体系,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形成家庭教育教学内容讲解的底线标准,为家长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提供指导。

3、坚持用文化自信引导和教育儿童。重视利用我区世界文化遗产良渚文化的资源,逐步植入适合儿童成长的家庭元素,将良渚文化打造成家庭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品牌。加强对我区几千年来沉积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文化名人等资源的利用,挖掘适用于儿童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发挥其在家风、家教中的作用,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重视我区各乡镇()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形成特色,增加家庭元素,完善成为集教育、动手、玩耍等为一体的场所和区域,为家长进行亲子教育等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4、引导家庭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促进父母承担教养责任,增加陪伴时间,提高陪伴质量。重视亲子关系平台建设,为家庭开展亲子游戏、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亲子出游等活动提供场所。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礼堂、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规定上述场馆每年至少开展3次家庭教育亲子活动。深入开展亲子阅读工程,定期向家长推荐适合儿童阅读的优秀图书,鼓励多读书、读好书。完善儿童社区阅读场所和功能,社区图书馆设立亲子阅读区比例达到90%以上。

6、提高父母的监护责任意识和能力。深入贯彻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强化父母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引导父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应该对父母进行教育和指导,鼓励创造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安全、适宜的家庭环境,满足儿童身体、心理、情感、社会性发展需要。培养儿童优良品质、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加强对家庭落实监护责任的支持、监督和干预,强化父母的监护意识,根据不同需求为家庭提供指导和服务。

二、儿童与健康

主要目标

1、高质量推进健康余杭建设,提升儿童医疗保健水平。

2、推进高品质保健院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儿童健康服务体系三级网络建设。

3、提高0—6岁儿童健康管理水平。

4、降低儿童总体视力不良发生率。

5、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实现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全覆盖。

6、实现全区每千人拥有4.6个0—3岁儿童的普惠型托幼位。

主要措施

1、优化儿童医疗保健卫生资源配置。深化“健康余杭”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推动区保健院项目建设,提高区保健院的硬件建设,在推进“名医名护名科”培育工程中重视对儿科专家的引进和培养,提升保健和计生,提高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到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整合型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健康制度。全区至少拥有2家三甲,每千人口床位数达5.1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数达3.5人以上,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数达到1.94人以上。

2、健全三级服务网络。保障儿童健康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发挥区保健院“龙头”作用,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网的功能,借助省专家的力量,全面做好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加强基服务能力建设,对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人员系统化培训,加强我区基,尤其是农村儿童保健队伍建设,增强全区儿保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制度,不断提升。积极创建保健星级门诊工作,改善儿童保健服务环境、提升服务品质,推动城乡优质儿童保健均衡发展。

3、加强儿童健康管理。严格执行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有效落实各项保健工作,保障新生儿访视率、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早孕建册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产后访视率达到90%及以上。巩固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加强对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的管理,提升0—6岁儿童健康水平。持续开展产前筛查工作,免费为妇女提供产前筛查,降低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深化拓展保健服务内涵,规范开展多项筛查服务,在全区进一步实施0—3岁儿童发育监测与筛查项目,对0-6岁儿童规范开展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对发育偏异儿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和治疗。

4、将儿童视力保护纳入城区健康战略。加强儿童近视综合防控,积极普及用眼卫生科学知识,指导家长从0岁开始的婴幼儿阶段就开始重视保护儿童视力。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制订在校生近视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电子档案,确保各中小学、幼儿园每学期开展1—2次与近视相关的视功能和视觉健康检查。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监督学生每天一小时以上外运动,纠正不良读写姿势,保障内采光、照明、课桌椅、黑板等达到规定标准。实施家庭护眼工程,促进家长培养儿童正确的读写姿势,减少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鼓励儿童每天多开展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到2025年底,实现全区中小学生近视率明显下降。

6、构建多元的0—3岁儿童托幼服务体系。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建立健全政策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托育服务机制,建立多样化、多次、覆盖城乡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建设,设立1—2家幼儿发育行为成长中心,积极发展公益性、普惠性的儿童托育服务机构。建立以幼儿园和社区为依托的早教服务网络,提高城镇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覆盖率、幼儿园托班设置率,婴幼儿入托率明显提高,到2025年,全区实现城区人口每千人拥有5个托幼位。加快培养0—3周岁儿童早期教育专注化人才,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持证率不断提高,为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

7、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培养儿童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达标率。普及儿童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和体育活动时间,确保中小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校外2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完善儿童体质健康评价、监测和公布制度。全面实施学生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巩固儿童运动圈特色教学基地,加强村(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不断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

三、儿童与安全

主要目标

1、积极普及儿童安全教育,降低和避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

2、普及急救知识,保障儿童在遭遇意外伤害时能得到及时处置。

3、提升儿童用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开展儿童产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4、加强儿童食品和药品管理,儿童食品质量抽查批次在100批次以上。

5、提高儿童通校交通安全水平,积极防范交通事故对儿童的伤害。

6、完善和健全儿童在学校期间保护制度,科学规范儿童安全防护预案。

主要措施

1、将儿童安全教育纳入公共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对家长的儿童安全管理教育,指导家长对儿童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环境的重视,提高家长防范儿童安全的意识,减少和预防儿童家庭伤害事件的发生。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安全管理教育,提高教职人员防范儿童意外伤害的意识和能力,保障儿童在校园期间拥有安全的学习环境,避免学校意外伤害的发生。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儿童防范意外伤害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儿童养成在日常生活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回避不安全的环境,减少因缺乏知识导致的意外伤害发生。

2、积极普及儿童意外伤害急救助知识。建立和健全有效措施,积极为家长普及急救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安康确应对的习惯,保障儿童在遇到意外伤害时在时间内得到救助。加强对学校、游乐场所等容易发生儿童意外伤害场所的管理,为教师和提供意外伤害急救技术的培训,保障儿童发生意外时能在时间得到帮助和处理。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将急救知识培训纳入儿童科学教育中,培养儿童在遇到紧急事件时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更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件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3、加强对儿童用品的监测和管理。开展儿童产品安全风险监测,建立产品伤害监测制度和完善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加强儿童用品、玩具、电子产品和游乐设备生产和销售运营的监督管理。加大场净化力度,实施召回、改进不合格产品标准,组织不定期的抽查,完善检测标准和质量认证工作。正确引导儿童使用旋转门、自动开关门、地铁复合门、自动扶梯等设施设备,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的意外伤害事件。

5、强化儿童校园食品的安全监管。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增加校园用餐卫生设施投入。严格执行儿童食品、用品的国家标准,强化生产儿童食品、用品相关企业的质量意识,建立健全儿童食品安全监测、检测和预警机制。强化校园饮水和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儿童的健康餐饮,积极打造全链条追溯、全过程监管的智慧监管模式,实施“护校安园”行动,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6、健全儿童的学校保护制度。全面落实学校等教育机构安全工作主体责任,整合、完善学校保护制度体系,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活动场地设备无安全事故隐患。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对儿童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升儿童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更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减少意外伤害事件对儿童造成的伤害。开展反欺凌、交通安全、应急避险自救、防范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等安全教育。重视学校校车安全管理和使用。严厉打击涉及学校和学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7、深入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完善学校、幼儿园伤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教师应急能力培训,建立预案,保障儿童在发生问题时即使得到有效的帮助。加强对校园周边的安全管理,严格按规定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和安全设施,在上学和放学时间,派民警或协管员维护地处交通复杂段的幼儿园、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加强对学生通校的安全管理,对校车进行安全检查,严查超载和故障车上问题,保障儿童上学和放学上的交通安全。

四、儿童与教育

主要目标

1、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

2、推动学前和义务教育平衡布局,全区普惠型幼儿园达到90%以上。

3、保障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4、推进职业教育为余杭经济建设服务,打造职业教育品牌专注。

5、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

6、保障残疾儿童公平地接受各个阶段教育的权利。

7、加强小学高段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

8、培养儿童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10、推动家长学校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主要措施

1、高水平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区建设。全面实施教育高品质发展奋进计划,建设品质一流、资源充裕、选择多元、公平开放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区。落实普通高中“高水平发展攻坚计划”,促进普通高中高位特色发展。实施中职教育“领航计划”,不断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师资,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中职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比例,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4、深化教育治理体系及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探索解决儿童发展过程中问题的新方式,加快建立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的新机制,为我区儿童营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保障财政资金投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根据区域人口分布,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尽早谋划,以教育的优质公平均衡为目标,规划新建学校项目;落实土地指标,加快项目的新建、改建进程,增加我区教育资源总量,均衡配备教师,消除热点学校,满足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需要。

5、精准扶持,抬高基础教育底部水平。实施公办中小学“强基计划”和初中“提质强校行动”,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以标准化学校创建为契机,对乡村学校精准帮扶,增加音乐、美术教师的编制,确保义务教育的底部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加强镇街联动,强化考核、落实责任、传导压力,将标准化学校的创建工作列为镇街和学校考核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好属地镇街在创建标准化学校过程中的主体功能。制订和实施创建计划,一校一策,改造相关学校硬件,提升师资水平,确保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的达标。

6、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再上台阶。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逐步增加中小学教育资源,努力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压力,破解“上学难”问题。实施中小学教师流动机制,让优质教育师资在全区范围内流动起来,资源共享,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促成长。继续开展城乡互助共同体活动,通过名校和弱校、农校、民校的结对互助,达到在管理、教育、教学、教科研、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理念认同,共同提升办学质量。继续推进高中课改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加强职业高中建设,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特色专注建设,努力改善职高的硬件条件。

7、扎实做好“双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精神,充分认识“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学校在“双减”工作中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准确把握学校在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实行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五项管理”要求,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9、促进普通高中高质多元发展。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积极应对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强化教育质量过程管理。优化质量评估体系,加强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评价和考核,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持续、全面、快速提升。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拓展课程资源,建立多次、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结合省深化课程改革以及深化高考改革要求,鼓励学校根据实际综合构建较为完备、且具有一定区域特点的精品课程群。推进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与学分管理制度,为全体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推动特殊教育有序发展。继续加强对残疾儿童受教育工作的管理,引进培训资源,组织实施随班就读教师专注培训,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注成长。建立专职教师“校本研修”模式和专任教师“定向培养”模式,组建康复教师专注团队,鼓励学校选派教师参加专注培训,系统培养特殊教育专注人才。出台并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保障特殊教育教学机制,通过特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确保“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100%。加快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步伐,满足部分学前和高中段学生特教需求。积极探索残疾少年职业教育创新模式,推进幼儿园、高中特殊教育资源教建设,认真做好随班就读(资源教)单位年度评估工作。

五、儿童与福利

主要目标

1、建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体系。

2、保障困难家庭儿童得到应有的帮扶。

3、提高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率。

4、加强对困境儿童的保护,逐步扩大帮扶范围。

5、流浪儿童接收、救助率达到100%。

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切实转变儿童福利保障理念,完善儿童福利制度体系,采取各种有效儿童福利保障措施,关怀儿童的成长。加强专注化、职业化的儿童福利队伍建设,加快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工作,更好地保障广大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不断改善困难儿童的生活保障水平。坚持以“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更大化”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措施,保障全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及孤儿基本生活,推动区关爱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事业发展。加强儿童督导队伍建设。落实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儿童队伍建设,开展全区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儿童专注培训。健全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的氛围。

3、积极开展对0—6岁残疾儿童的抢救性康复工作。开展新发疑似残疾儿童信息监测工作,按照“发现一例、报告一例、康复一例”的原则,利用保健、计生、残联等工作网络,加强对0-6周岁儿童进行疑似残疾信息监测,及时掌握新发残疾儿童信息,进一步跟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开展0-6周岁儿童残疾筛查诊断补助,鼓励复筛阳性的疑似残疾儿童接受残疾诊断,及早确诊,及时纳入治疗,尽早减轻残疾程度甚至实现完全康复。落实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跟踪服务记录表,对我区14周岁以内残疾儿童,特别是0-6周岁的残疾儿童进行跟踪服务,确保每一个有康复需求和指证的残疾儿童都能得到相应的康复服务。

六、儿童与保护

主要目标

1、加强未成年人的普及教育工作,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2、全面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依法依规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

3、依法加强社会治理,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严厉打击、猥亵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5、禁止使用童工和违规使用未成年工,严格监管安排未成年人参与商业活动的行为。

6、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高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帮教水平。

主要措施

1、贯彻落实安康人民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儿童优先原则,促进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全面普及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干预制度的意见(试行),通过各类媒体加强宣传,推动全社会公众了解强制报告与干预的内容、发现未成年人遭受伤害时按照强制报告和干预的要求,及时向公安机关等报告并采取干预。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执法工作,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保障未成年人获得有效监护。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社会观察员制度,聘请相关人员担任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社会观察员,形成未成年人全方位隐私保护合力。

2、积极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法制教育,发挥“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的优势,创建“全国零犯罪学校”,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实施家校共治;完善学校教师、学生申诉制度,依法处理相关申诉事项。保障未成年人隐私权益,提升未成年人的素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全社会公众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鼓励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依法执教,时刻关心爱护学生,一旦发现有虐待幼儿、校园欺凌、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等情况,及时开展先期调查,有违法犯罪情形的,应当马上向公安机关报案。落实教师入职查询及从业禁止制度,严格落实外籍教师无犯罪证明备案制度。

3、推进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工作。结合“八五”普法,发挥辖区内学校兼职法治副校长的作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知识,提高学生的意识。广泛开展青少年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主题班会、模拟法庭等活动,创新和丰富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加强“零犯罪学校”“零犯罪社区(村)”“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三级联合创建工作,构建国家机关、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青少年普法教育网络。按照国家和浙江省相关部法规的要求,依法建设标准化的普法教育课程体系,组成普法宣讲团,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不断提高我区未成年人普法教育的水平,让儿童从小养成懂法、尊法、守法的习惯。

5、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成长社会环境治理。构建未成年人成长社会环境治理联合执法机制,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未成年人入住旅馆、宾馆、酒店的核查与报告制度,依法惩处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以及向未成年人销售烟(含电子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的行为。对儿童专门用品依法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安全。做好未满16周岁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加大对未成年人违法婚姻的治理力度,防止未成年人早婚早育现象。

6、预防和打击对未成年人的性侵犯罪。加强宣传教育,构建家长、学校、社会等共同参与的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害保护体系,提高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区识别防范性侵害和发现报告的意识和能力。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根据规定对被告人从重处罚,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重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保护,加强对家长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了解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二次伤害。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信息资料的保护,严防泄露。

7、创新管理,提高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矫治水平。采取积极措施,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帮教和行为矫治,对其父母家长进行相应的指导,不断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提高其不再犯罪的比例。充分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完善社会化帮教预防体系。按照安康人民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要求,公安机关、人民、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七、儿童与社会环境

主要目标

1、积极推进儿童友好性社会环境的建设。

2、提高儿童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3、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社会化儿童之家建设,实现全区儿童之家服务全覆盖。

4、普及科技知识,推动城乡儿童参与科技活动的比例不断提高。

5、提高儿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

6、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点关注儿童的特殊需求。

主要措施

1、将儿童友好纳入城区环境建设工作中。在公共政策建立过程中,重视体现儿童友好理念,配置儿童友好的服务资源,在城规划、隐私、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等公共政策制定时,应保障儿童的权益不受影响。在城区建设中,重视体现儿童的空间友好,从城区、街区和社区三个不同维度出发,建设能够让儿童健康安全成长、公平享受社会服务、更好玩耍休闲的城区与社区环境,保障儿童拥有良好活动环境。鼓励大型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旅游景区景点等设置母婴、婴儿护理台以及方便幼儿使用的坐便器、洗手台等卫生设施,为未成年人提供便利。加强对儿童参与机制领域的建设,重视培养和增强儿童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在关系到儿童利益的问题上,认真听取并采纳儿童的合理意见,提高儿童的社会参与率。

3、推进儿童之家规范化建设。加强儿童之家建设,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则,按照有活动场地、有设施设备、有工作队伍、有基础服务、有常态管理“五有”建设标准,打造建设标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儿童之家,到2025年底实现村(社)基础型儿童之家服务全覆盖,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完善儿童之家运行工作机制,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文化家园、农村文化礼堂等设施,推动与乡村学校少年宫、“春泥计划”实施点、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儿童之家建设更规范、管理更科学、使用更有效。整合社会各方资源,采取政策购买服务的形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儿童之家的建设与服务,鼓励支持退休老师、生等社会力量组成专兼职教师队伍,为广大儿童和家庭提供多种形式服务,让儿童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4、提高儿童科学技术素养。重视对儿童进行科教兴国宣传的意义,开展多形式的科普和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科学发明和科学家精神,鼓励和培养儿童科学兴趣、科学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奠定基础。加强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的硬件建设,为儿童提供科学实践机会。重视因地制宜地对儿童开展教育,利用农村、企业等环境,引导儿童对农业生产知识、工业制造技术的兴趣,鼓励儿童观察科学现象,解决科学问题。加强科普网络建设,鼓励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建立科普基地,加强科普志愿者和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儿童科学实践的参与水平。

5、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儿童成长的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领青少年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重视对儿童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在学校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等环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融入。加强对儿童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能力,结合儿童的实际,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鼓励青少年在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参与植树造林、护鸟等活动,把生态文明教育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的理念,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形成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每一张纸的行为习惯。

6、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积极利用良渚和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引导儿童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鼓励各类媒体创作面向儿童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文化产品。鼓励和支持优秀儿童图书、影视、歌曲、童谣、舞蹈、戏剧、动漫、游戏等创作、生产和发行,大力培育优秀的儿童文化品牌。鼓励儿童参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净化儿童文化场,让更多更好的书刊画报成为儿童的精神食粮。

7、在应急管理中贯彻儿童优先原则。制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定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优先考虑儿童的特殊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全方位提高教职工、儿童及其监护人识别灾害风险和应对灾害的能力。加强对危机干预队伍的能力建设,为他们提供专注化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儿童心理危机的干预水平。加强儿童心理危机热线建设,重视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的保护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保护儿童身心安全,杜绝极端事件的发生。

一、儿童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推进基础性和示范型儿童之家建设,以“1+N”的方式,即1个示范型儿童之家联结N个基础型儿童之家,至2025年实现镇街示范型儿童之家全覆盖,基础型儿童之家服务全覆盖。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建立多样化、多次、覆盖城乡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二、困境儿童关心关爱项目

三、“舒心育儿”项目

四、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人工智能服务项目

借助人工智能服务,数字化管理服务线上平台和社会心理服务线下实体平台互相补充,完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和工作流程,畅通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公益平台、医疗机构心理健康促进与精神障碍发现、转介、诊断治疗渠道,及时开展儿童青少心理危机识别、筛查、专注评估和干预工作,形成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闭环。

五、教育高质量发展奋进计划

推进学前教育“蔚蓝计划”,实施公办中小学“强基计划”和初中“提质强校行动”,实施中职教育“领航计划”,创建现代化社区学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到2025年,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100%,优质高中段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区。努力实现余杭教育“三年大变样、五年攀高峰”。

第四部分 组织实施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国内特色社会主义儿童发展道,坚决贯彻党关于儿童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纲要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推进纲要实施。

二、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儿童发展规划是区政策与下属相关部门的职责。区政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简称:区妇儿工委)负责本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各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承担落实本规划中相应的目标任务,加强跟踪分析,全力推进实施各项工作。

三、强化规划落实

区政策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儿童发展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纳入政策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各政策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职责,按照任务分工,制订实施方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四、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政策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各部门要加强依法行政,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完善目标考核、督办督导、统计监测、调研评估、培训交流等制度,注重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和交流。对儿童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动解决。区妇儿工委成员单位每年向杭州妇儿工委报告规划实施情况。对实施余杭区儿童发展规划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五、加大保障力度

区妇儿工委设办公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并为其履职创造条件。将实施本规划和妇女儿童工作机构开展工作所必需的经费按规定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全社会支持儿童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注重工作创新

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在规划实施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实施项目、为儿童办实事等运作方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注重发挥儿童的作用,听取儿童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儿童参与规划实施,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实现自身发展。

第五部分 统计监测和评估督导

一、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

运用大数据有效监测,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反映儿童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动态反映规划目标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评价规划目标达标状况,评判规划策略措施和规划实施工作的效率、效果、效益,预测儿童发展趋势。通过监测评估,准确掌握儿童发展状况,制定和调整促进儿童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规划目标的实现,为规划未来儿童发展奠定基础。监测评估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加强监测评估的领导

区妇儿工委负责组织领导规划的监测评估工作,审议规划的统计监测评估督导方案,审核、发布监测评估报告等。区妇儿工委下设统计监测组和评估督导组。

统计监测组由各级统计部门牵头,负责规划统计监测工作,研究制订监测方案;收集、分析数据和信息,撰写年度、中期、终期统计监测评估报告。

评估督导组由区妇儿工委办事机构牵头,负责评估督导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研究制订评估方案;审评年度、中期、终期统计监测评估报告,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做好统计监测评估工作及成果转化

:本文有删减

以上关于“余杭区加强亲子关系建设项目”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提升亲子关系建设的秘诀(余杭区加强亲子关系建设)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更新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亲子活动策划方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1

人生没有第二个童年。童年时期来得快,也去得快。成长中的孩子对于他目前的需要常是迫不及待的希望立刻得到,过些时候有些事就会显得太晚了。若在童年时,未获得充分的食物和良好的保育,他将无法面对未来我们所期望他接受的一切事物。若在他童年早期即缺乏正常发展个人的智力、生理以及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的机会,往后将难以弥补这份遗憾。这段他印象更深刻、更渴望学习以及已经准备好学习的时刻将不复重视。

亲子教育是在一种真实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参与指导,是实现活动与指导的融合。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相处,遇到具体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帮助。亲子活动中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每一刻更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的,立体的,丰富的,实现这种发展是我们开展亲子活动的根本目的。

策略一:做好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

1、召开亲子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亲子活动的目的、意义、在活动中家长应承担的角色以及需要家长配合和注意的事项等内容。另外,我们还将我园开展亲子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和办学特色向家长做了说明,恳求得到家长们的配合幼儿园小班。

策略二:利用访谈形式了解家长教育观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我们利用访谈的形式尽可能多的了解看护者在亲子教育中的种种信息,通过对35名幼儿看护者的了解,我们看到了他们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困惑,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指导策略,从而帮助家长尽快提高教养水平,为孩子终生教育的基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谈到自己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如何处理时,我们的谈话是这样的:玉儿的妈妈说:“我先不理她,等她冷静下来再给她讲道理”。“她只有2岁,你跟她讲道理,她能听懂吗”?“她能听懂,能接受,我觉得比直接说她有效。你要当时训她,她肯定特别宁,而且不接受,会哭闹,非这样不行。然后,我就先不理她或等过了这件事以后,我再给她慢慢讲道理。”我说:“您这样做特别好,对于孩子有一个等待,孩子有一个发泄,等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再讲道理”。以上谈话内容,帮助家长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哪些是成功的经验,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增强家长科学育儿的信心。

策略三:开发家长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整合。

1、利用身边的资源,用家长教育家长,用家长启发家长。

如:一次,壮壮和妈妈玩串珠子的游戏,妈妈在引导宝宝的过程中,利用游戏的方法将这种玩具的玩法进行了变化,如:认识颜色、数量、数数、比较多少,使宝宝的兴趣持续很长时间。这种一物多玩的引导方法体现了家长的先进教育理念。于是,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请这个家庭给全体家庭做了一次示范,使其他家长从中受到了启发。

另外,发现问题,我们请家长参与讨论,集思广益。如: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孩子在交往中被打这个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之间打闹是正常现象,孩子哪有不挨打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挨打时家长应该及时制止,或帮助解决;还有的家长认为,要给孩子讲道理等等。家长对于这种现象纷纷发表了看法,但并没有看到孩子间打闹原因何在。于是,老师帮助家长分析孩子间打闹原因可能是:孩子语言发展晚于动作发展,孩子只能用争抢或打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或是孩子经常感受到成人在不满意时用打闹来宣泄情感等。教师与家长对于同一个问题说出了多种看法,帮助家长从生理、心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使家长能从多种角度去看待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

2、手递手主题经验交流会

手递手经验交流活动的开展源于我在进行访谈时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许多优于我们的经验,他们的经验是通过自己的尝试得到的并且是有效的,因此,我们想这种宝贵的经验应介绍给更多的家长,这样既可以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有可以弥补我们在教育中的不足。于是,我们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有效事例记录下来,如:有家长尊重孩子,与孩子能平等相处的,有如何培养孩子意志力方面的等,请他们分别介绍给所有亲子园的家长,使他们在今后教育孩子方面能有所启发和借鉴。另外,老师和家长们还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如:当孩子任性怎么办?当孩子在外人面前不听话是给孩子面子,还是给孩子面子等。家长们各抒己见,老师还针对如何培养情感智力,关注孩子情绪、情感的重要性做了阐述。活动结束后,家长们表示愿意与教师共同探讨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也愿意共同科学育儿的经验。

策略四: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教育环境幼儿园小班亲子活动学习活动方案幼儿园小班亲子活动学习活动方案。

1、感受身边处处是教育——远足。

陈鹤琴老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于是,我们将环境创设的空间扩展到大自然中。我们定期带幼儿去公园或社区去参观,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摸、去看、去闻、去听,用他们亲身的体验感受这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世界。在组织亲子班的活动中,我们主动将早期亲子教育送到社区,带领幼儿和家长到龙山的龙恩木屋游玩。游玩之前,我们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联系旅游公司的汽车,发告家长书,签订安全责任状等等,让孩子和家长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尽情游玩,尽情感受自然环境中的教育。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帮助家长捕捉身边的教育契机。如:在去公园的上,教师发现树根处长出一些小蘑菇,于是请孩子们观察,并让孩子们观察蘑菇的形状、请他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这时家长还说:你看小蘑菇长得多向小伞呀?另外,到了公园后,一个叫多多的小朋友很想去看小鸭子,妈妈为我们小朋友带了一些食物,来到湖边和孩子们一起喂鸭子,臧老师边喂鸭子请孩子学鸭子的叫声,观察鸭子的外形。来到岸上,老师请孩子一起学习小鸭子走。(在石子的坡上)等等。以上这两个小案例是我们在计划中没有想到的,但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然发生了,教师便及时的捕捉教育契机,使家长和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我想教育活动的空间不仅要在固定地幼儿园内,要充分的挖掘环境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接受适合他的教育,同时也让家长亲身感受到身边处处是教育。

在亲子活动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在活动中,我们看到的多是家长的手,即使能够看到孩子的手,也是在家长的手牵引下。这种现象令我们担忧:孩子的手哪去了?孩子天生好动的手脚被家长畸形的教育理念捆住了。家长怕孩子失败、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不行……诸多的担忧使孩子健全的手萎缩了,以至于出现了孩子任性、胆小和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调整了亲子活动的内容和指导策略,将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融入到我们的亲子活动中,并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赏识自己的孩子,如何给孩子提供获得成功和自信的机会。

在亲子活动中,我发现萧萧妈妈的手始终拉着萧萧或抱着萧萧,我问妈妈:“您为什么不让萧萧自己动手做?”“我怕他做不好。再说,孩子那么小,他也做不了呀?”听了萧萧妈妈的话,我开始反思我们亲子活动内容是否合理与全面,孩子自我认知、自理能力的培养同样是我们亲子活动不可忽视的内容。所以我们调整了周末亲子班的活动时间,由原来1小时延长到2小时;活动内容增加了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如:搬小椅子,收放玩具,洗手、加餐等。我们通过这些活动指导家长解放孩子的小手,并通过这些活动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赏识孩子。引导家长尽可能的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并能够逐步认识到身边处处是教育。

3、感受身边处处是教育——立足本园实际,开展大带小的主题活动。

策略五:亲子活动中的示范、指导更多的是指向家长。

亲子活动中,加强了对家长和幼儿的随机指导,及时将幼儿园和家庭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做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迁移。使家长感受到亲子教育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它是随时可见的,不需要家长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只需要一颗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的心。如在教育技能方面:教师在组织用小沙锤给音乐配节奏的活动时,教师在对家长的指导时很自然地告诉家长,回家后,可用小瓶子装上豆子或米,然后在将瓶子封好就可以进行这个游戏了。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缩短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使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地处理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在培养孩子情感方面,教师会情绪饱满的面对家长和孩子,当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会用语言、表情、拥抱等方式告诉孩子我们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同时对孩子确立自信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当孩子出现某些行为问题时,教师会主动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可能存在的情绪问题或技能问题等。如:孩子在玩搭积木时,孩子可能会反复搭高、推倒,搭高、推倒,面对这种现象,家长会认为孩子在搞破坏,其实,孩子是对推这个动作感兴趣,在反复搭高、推倒这个动作中发现、感受一些变化等。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2

亲子活动主要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孩子们跟家长的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放孩子的多种能力,帮助孩子们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度的一种活动。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亲子互动往往被爸爸妈妈所忽视。这对于密切亲子关系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是极大的损失。为了帮助家长进一步学习亲子游戏的方式、方法,我决定开展亲子运动会来为孩子们带来一份美好的回忆。活动主题: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

活动时间:20--年-月-日

活动场地:--商业中心

活动目标:

1、通过孩子和家长的游戏,增进孩子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2、让孩子们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3、通过活动来宣传知名度

活动准备:

1、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工作,招募参加活动的家庭

做活动宣传海报、宣传册,可在各个小区发宣传单等,在设立报名点;

2、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

3、布置活动场地

4、设置奖品

可以自行购置奖品或是赞助商消费劵、消费劵等。人员分工:

总负责:

具体负责:

具体实施:

活动具体内容

活动主要流程

一、1、主持人致欢迎词:

1)在活动中请注意看好您的孩子,以免发生事故。

2)在活动中请遵守游戏规则。

3)在游戏中请勿拥挤,应相互谦让。

4)每个参加活动的家庭都会有精美的小礼品,在游戏中表现优异的孩子能够获得特别礼品。

二、介绍游戏名称:

游戏开始:

活动1

运球走(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材料准备:乒乓球、乒乓球板和瓶盖、计时器

游戏玩法:孩子和家长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游戏开始,家长手持乒乓球拍,托球跑到孩子处将乒乓球放在孩子的瓶盖上,孩子手托瓶盖将球运到终点,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活动2

带你走(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材料者准备:报纸

游戏方法:家长把两张报纸依次铺在地上,让幼儿从报纸上走到对面。以计时的方法评比,先跑完的队伍为胜。

活动3

运球跑(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游戏方法:家长好孩子面对面或背对背,把一个球夹在中间,合作把球运到指定对地点,更先运到的家庭获胜。在运球的过程中,手不许碰到球。途中如球掉下或破碎,则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活动4

踩气球(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材料准备:气球、绑绳

游戏方法:在一个5平方米的区域内用脚踩破他人脚上绑的气球,直到游戏时间结束。一个小朋友和一个家长分别脚上绑3个气球,每个人不能出圈,只能用脚,否则视为违规,取消继续比赛的资格。在比赛时间内踩别人的气球,并躲开别人不让踩破自己脚上的气球,剩下多的2个小朋友获得奖励。

三、抽奖活动

在设立一个填写抽奖区域在活动开始时结束填写。每个活动结束后由活动胜利家庭抽取幸运观众,并发奖品。

四、为孩子和家长颁奖:

对各家庭活动进行评价,由活动主办方为获奖的孩子和家长搬出相应的奖励。可引导孩子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如:

1、今天你快乐吗?为什么?

2、你觉得你和家长今天表现怎么样?

3、下次你想玩什么游戏?为什么?

五、活动结束:

由于活动全程都要摄影师的跟踪,每个家庭所付出的汗水都记录在我们的摄影和录像中,我们会送每个家庭一张甜美的全家福照片以及精美小礼品。

六、活动应急措施:

1、事先熟悉活动地点的环境,了解周围是否有安全隐患,若有应及时整改。

2、做好活动组织工作,强化活动纪律,确定负责人,事先制定好。照顾孩子的安全,注意孩子活动时的安全。

3、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游戏活动强度应适中,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关注。

4、活动时,要及时提醒孩子安全,比赛第二。

5、随时供应孩子饮水,在活动过程中,安排孩子适当休息。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3

亲子活动主要是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孩子跟家长的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多种能力,帮助孩子们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的一种活动。孩子的早期教育尤为重要,要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情商的培养。为了推动计生早教育,做好优生优育宣传工作,帮助家长进一步学习亲子游戏的方式、方法,我系决定开展亲子运动会来为孩子们带来一份美好的回忆。

一、活动主题:

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快乐家庭日

二、活动时间:

20--年--月--日

三、活动场地:

某大型商场或儿童游乐场

四、活动目标:

通过孩子和家长的游戏,增加孩子的体质,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发展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让孩子们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五、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时间、场地,布置好活动场地,对开幕式场地进行安排。

2、做好领导邀请函,通知家长到场时间。

3、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工作。

4、设置奖品。

5、活动前动员准备会议,确定相关。

六、活动主要流程

社区成员入场。新开苏等领导致词。主持人宣布活动注意事项并介绍游戏名称。每个家庭分别上台进行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并给予每个家庭奖励一包糖等小礼品。游戏开始。

(1)踩气球

(2)乒乓球拍托球快步走

(3)套圈圈

(4)运球

(5)贴鼻子

(6)跳圈圈

(7)拼图

(六)为孩子和家长颁奖

(七)主持人致词,活动结束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4

这次母亲节活动是由老师和家长代表一起策划的。其他的家长朋友们可以在看过策划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活动时间

20--年-月-日。

二、活动地点

--幼儿园。

三、活动流程

1、小朋友集体唱歌我的好妈妈送给自己的妈妈。

2、亲子唱歌pk大赛

本活动的目的: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一件事情,让孩子体验一下和妈妈一起完成任务,宝宝和妈妈一起出谋划策准备节目。增进母子(女)之间的感情,而且能够锻炼孩子的胆量。

3、妈妈/宝宝在哪里

把全班的妈妈和宝宝分成两组。

组:蒙住组妈妈们的眼睛,然后请妈妈们摸组宝宝们的脸,猜猜哪个宝宝是自己的宝宝。

第二组:蒙住第二组宝宝的脸,请第二组的妈妈站好,老师介绍妈妈穿的衣服颜色和某些特征让宝宝猜谁是自己的妈妈,如果宝宝没有猜出来,就请妈妈说一句话让宝宝来猜谁是自己的妈妈。

本活动目的:增进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了解,通过某些特征来记住自己的妈妈(宝宝),用蒙眼睛的形式进行活动,让孩子们更能体验到妈妈的好,增进母子(女)之间的感情。

4、我爱妈妈,妈妈爱我

请妈妈们在老师准备好的心型纸上写出对宝宝的心愿,装饰在本班教墙上的大树上,作为“心愿树”,然后请宝宝送给妈妈自己亲手准备的“小小礼物”。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5

亲子活动主要是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孩子跟家长的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多种能力,帮助孩子们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的一种活动。孩子的早期教育尤为重要,要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情商的培养。为了推动计生早教育,做好优生优育宣传工作,帮助家长进一步学习亲子游戏的方式、方法,我系决定开展亲子运动会来为孩子们带来一份美好的回忆。

一、活动主题: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快乐家庭日

二、活动时间:20--年月日

三、活动场地:某大型商场或儿童游乐场

四、活动目标:

1、社区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2、通过孩子和家长的游戏,增加孩子的体质,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发展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让孩子们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五、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时间、场地,布置好活动场地,对开幕式场地进行安排。

2、做好领导邀请函,通知家长到场时间。

3、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工作。

4、设置奖品。

5、活动前动员准备会议,确定相关。

六、活动主要流程

社区成员入场。新开苏等领导致词。主持人宣布活动注意事项并介绍游戏名称。每个家庭分别上台进行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并给予每个家庭奖励一包糖等小礼品。游戏开始。

(1)踩气球

(2)乒乓球拍托球快步走

(3)套圈圈

(4)运球

(5)贴鼻子

(6)跳圈圈

(7)拼图

为孩子和家长颁奖

主持人致词,活动结束

七、活动过程

以每个家庭为单位,活动均分为N组,每组4个家庭。(一)活动1踩气球(家庭中一大一小)

材料准备:气球、绑绳

游戏方法:在一个5平方米的区域内用脚踩破他人脚后跟上绑的气球,直到游戏时间结束;一个小朋友和一个家长分别脚上绑3个气球,每个人不能出圈,只能用脚,否则视为违规,取消继续比赛堵的资格;在比赛时间内(5分钟)踩别人的气球,并躲开别人不让踩破自己脚上的气球,剩下多得3个家庭获胜;获胜者分别获得一套家庭套装的洗发用品、家庭装洗洁精及牙膏和香皂作为奖励。

(二)活动2乒乓球拍托球快步走(家庭中一大一小)

材料准备:乒乓球拍、乒乓球

游戏方法:家长和孩子各自站在标示线相对的两头,孩子利用乒乓球拍拖着球赶到家长那里;家长接住球拍继续托着球赶到小朋友的一端,交给本组的下一个家庭,全组跑完,游戏就结束;在比赛过程中球掉地上的须停止后托好球方可继续行走,如有违规者当输;以先跑完的队获胜,获胜那一组的每个家庭奖励一套家庭套装的洗发用品。

(三)活动3套圈圈(孩子和双亲)材料准备:套圈数个、饮料数瓶(罐、盒)

游戏方法:把饮料排成两排,每排有10瓶(罐、盒);在比赛时间内(10分钟)家长和小孩在规定的距离外利用套圈圈饮料,圈中的饮料更多的前三个家庭分别奖励牙膏和香皂。

(四)活动4、运球(家庭中一大一小)材料准备:篮球数个

游戏方法:4个家庭为一组,家长和孩子背对背,把一只球夹在两人身体中间,合作把球运到指定的地方,更先运到的家庭获胜。

规则:在运球的过程中,手不许碰到球;途中如球掉下,则捡起球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五)活动5贴鼻子(家庭中一大一小)材料准备:动物贴图

游戏方法:将家长的眼睛蒙上,原地转三圈,请小朋友用语言指挥家长将鼻子贴到动物的准确位置即获成功。

规则:家长要将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儿只能用语言指挥。

(六)活动6跳圈圈(家庭中一大一小)材料准备:呼啦圈数个

游戏方法:准备两个圈,孩子从一个圈里跳到另一个圈里,家长赶快从孩子后面将圈拿到前面,依次类推,直到终点。

规则:孩子自己跳圈,家长不得推、抱孩子。

(七)活动7拼图(孩子和双亲)

材料准备:拼图

游戏方法:家长和孩子把打散的拼块重新拼回原来的图形。更先拼完的前三个家庭获胜。获奖者分别奖励一套家庭装沐浴用品和一大袋洗衣粉。

八、颁奖仪式

由主办方相关领导为获奖的孩子和家长颁发相应的奖励。九、应急措施

为了我系举行亲子活动中发生一些特殊情况时,我们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作出相应处理,

更大限度控制特殊情况造成的损害,维护本次活动的稳定和有序地开展,作出以下活动安排:

1、事先熟悉活动地点的环境,了解周围是否有安全隐患,若有应及时整改。

2、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强化活动纪律,确定负责人,事先制订好计划,照顾孩子的安全,注意孩子活动时的安全。

3、活动时,要及时提醒孩子安全,比赛第二。

4、随时供应孩子饮水,在活动过程中,安排孩子适当休息。

5、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伤害,每轮比赛之前都有相应的人员作出游戏示范。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相关文章:

以上关于“增进亲子关系的活动方案”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以上关于“提升亲子关系建设的秘诀(余杭区加强亲子关系建设)”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www.yuefachezhuang.com/news/1026.html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