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亲子关系的秘诀(实用方法分享)

admin by:admin 分类:亲子鉴定可以悄悄做吗 时间:2024/04/23 阅读:29 评论:0

培养亲子关系的秘诀(实用方法分享)

怎样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怎样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和睦与否

每个家长都需要掌握这方面

的技巧,

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样对孩子对家庭来讲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方法。

一、多做换位思考。

家长要想和孩子建立好和谐的关系,就需要家长对孩子多做了解

不要对孩子

进行强硬教育

当孩子出现什么状况和问题的时候,家长要多做换位思考,从孩子

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做到相互理解。

二、多和孩子进行沟通。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更好基础,只有良好的沟通

才能真正的了解问题,对于培

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如此的,所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家长要利用多种时间和机

和孩子进行简单的沟通,真正做到对孩子的了解

三、亲子游戏必不可少。

和孩子的闲暇时光如何度过,那就进行亲子游戏吧,不仅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

获得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

它会让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亲子

关系会因为这样的小游戏而得到改善

助。

亲子关系向来是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如何培养亲子关系也是云鲸灵听过更多的问题,小编今天就拿一下这个案例来给大家举例并教大家使用三句话拉进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一次课间休息,我跟班上的小朋友聊天,问他们:“如果你们犯错了、不开心,爸爸妈妈会说什么呢?”

“你能不能懂事一点!”

“事情做不好,要求还这么多。”

“你下次再这样,就别想……”

“别跟其他人说我是你妈妈/爸爸!”

他们其中的几个还学起了大人的动作、神态,让人忍俊不禁,但我心底不免也产生出一些忧虑。

因为他们的表情当中都透露出,对这些言语的排斥,可见,很多父母连说话的方式都不能被孩子接受,更何况想要告诉他们某个道理呢?所以当孩子闹脾气的时候,这些父母只能仰天长叹:跟娃沟通真是一门难懂的技术活!

孩子一犯错就讲道理?大错特错!

8岁的俊俊生性活泼,口齿伶俐,几句话就能把大家逗乐,是同学们眼中的“金句小王子”,可另一方面,俊俊还总跟老师“抢话”,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上“接茬”,严重影响了上课进度,后来,俊俊被班点名批评,但是他还跟班顶嘴,说“觉得数学老师上课太无聊了”。不得已,老师只好给俊俊妈妈打电话,希望家长可以好好劝劝他。

回到家里,妈妈把俊俊拉到一边,开始了长达四十分钟的“思想教育课”,内容不外乎以后一定要听老师的话,不要打扰同学们听课,不要让老师操心,不要搞小团体,不要……

然而俊俊还是觉得自己没做错,甚至感到很委屈,认为连妈妈也不理解他,于是,平日挺乐观的孩子当场放声大哭,让妈妈更是火冒三丈,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更后,这场谈话只能用“先去把作业写了”草草收尾。

回到学校,俊俊依旧“我行我素”,老师也无可奈何,只能隔三差五地把俊俊妈妈叫到学校。

除了俊俊,还有很多“令父母头疼的孩子”:7岁的晓晓一心只想玩手机、看动画片时,根本不想写作业;9岁的小果只要一考试,就会粗心大意,犯错的数量是平时的好几倍;10岁的阿黎周末耍赖不去辅导班,甚至还为此撒谎,装肚子疼;8岁的陶陶上课老是走神、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

……

孩子有了不良习惯,说也说了,罚也罚了,但还是没什么效果,那还能怎么办?

如何培养亲子关系?先学会这三句话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所以云鲸灵亲子关系测评师一再跟家长们强调:“沟通出现问题,看上去责任在于孩子,实际上责任在于父母。”

为此,我建议您试试以下这几句话:以拥抱、拍拍肩作为谈话的开头,接纳孩子的情绪:被批评时,大多数孩子都会比较失落,甚至出现反抗的行为,家长可以等他冷静下来之后,再好好沟通。

以“我知道……”为话题开头,表达家长的理解: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此时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支持。

以“其实,你可以这么说出来……”为话题开头,教孩子正确表达:鼓励孩子用语言、句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孩子天生的性格各不相同,父母只有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实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想知道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吗?想摆脱孩子不听话的局面吗?专注的亲子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通过云鲸灵亲子关系评估测评,评估孩子家庭关系融洽程度,从家庭模式、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父母关系、父亲角色及母亲角色六个维度全面扫描亲子关系。使家长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为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提供依据,达到使孩子身心平衡发展,并取得更好成绩的目的。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培养亲子关系的关键。父母应该尽量多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2

给予关注和支持:父母应该尽量多关注孩子的生活和成长,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包括陪伴孩子、鼓励他们、给予他们自由和信任等。

3

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父母应该尽量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关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重视。这可以通过亲密的身体接触、肯定的话语、共同的活动等方式实现。

3

4

建立清晰的规矩和界限:父母应该建立清晰的规矩和界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自由和权利。这可以避免孩子的不良行为和误解。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需求,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权。这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END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1

作为公众明星,梦鸽的一言一行似乎引发了更多的公众探讨。像她更近一次接受媒体专访时就表示,如果法院给她儿子定罪,“这不仅会造成国内影响,也会造成世界影响”。显然,这一次梦鸽为儿子的发声、辩解,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舆论风波。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讨论转向呢?我们不如从有别于视角之外的家庭治疗角度来分析此案中的母亲梦鸽。

我们大多都生活在家庭中,几乎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必须经过家庭的栽培和养育,有美满健康家庭的人也更容易拥有幸福满意的人生,每个人都关心如何建立并且维护健康的家庭,家庭更重要的功能之一是生养子女,培养下一代,不论人类的本质上发生怎样的变迁,孩子始终需要依赖家庭的环境及条件长大。

我们可以还原一下媒体所描述的李双江和梦鸽的“幸福家庭”――这是一个典型的国内式独生子女家庭,家境优越,父母倾注了大量的金钱培养孩子,但李某某的现实表现并未如梦鸽夫妻所描述的那般优秀。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梦鸽的家庭满足了提供养育李某某生活的功能,但从社会立场管制家庭成员的行为表现和辅导传递文化方面来观察,梦鸽的家庭却有着重大的缺失。

回到梦鸽的家庭,虽然公众无法了解他们真实的家庭生活,但是从媒体不同角度的曝光,我们看到了一对关系非常密切的母子关系。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梦鸽身为母亲,为儿子的案件抛头露面、四处求援,也确实令人怜悯。但是作为母亲,应该给儿子怎样的爱,她却并未深思。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2

〔中图分类〕 G610 〔文献标识码〕 A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搞好亲子关系,做好有效的亲子沟通,对幼儿早期性格的形成、各种能力习惯的培养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能帮助幼儿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

一、亲子教育的概念

“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护基础的教育。按照我国多数的家庭情况,这种关系被扩展为所有与幼儿密切接触的人――即看护人与幼儿之间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 “亲子教育”是以爱护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潜能,培养幼儿早期性格、各种能力习惯为目标,以提高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亲子教育强调父母和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使父母和孩子能够更好地沟通。

二、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十分复杂与微妙,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能增进亲子沟通,促使子女心理健康。那么,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呢?

1、 自身的提高。幼儿天生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是幼儿的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身为人父人母,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的修养。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水平会影响亲子的关系,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更倾向用理性的方式去对待子女,理性地去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很少粗暴地对待幼儿。所以,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2、转变态度。不良的亲子关系一般是由于父母对幼儿错误的认识造成的,错误的认识务必导致父母对幼儿的态度异常,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良性亲子关系的形成。家长说话做事要站在幼儿的立场去想,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获得幼儿的尊重和信任。父母和幼儿是两个个体,两者有不同的思维,父母一般是强势思维,所以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成年人的思维强加给幼儿。

3、亲子沟通。要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使用定时沟通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每周确定固定的沟通时间,建议每周沟通两到三次,每次沟通一至两小时。每天晚上睡觉前,用十五分钟和幼儿说说当天的事情,说说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心事是十分必要的。沟通的内容可以事先设计,也可以随机。沟通时,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鼓励幼儿毫无顾虑地表达,这样才能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从而形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三、亲子游戏

为了消除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隔膜,有效地增进亲子沟通,还可以尝试做一些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是亲子教育活动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根据0岁到5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而成的,不但可以促进幼儿身体成长,而且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的情绪。亲子游戏是教育幼儿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人和幼儿的一种交往方式,有助于亲子沟通,密切亲子关系。

1、家长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遵守游戏规则,不要耍赖。玩完了要自己收拾玩具,物归原处;安排合理的游戏时间,不能没完没了地玩,更不能玩得忘了吃饭和睡觉。

2、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游戏。如三四岁的幼儿离不开玩具,家长选择玩具要考虑到其教育意义与艺术性。可以让幼儿自造玩具和自找玩具,这样有助于发挥幼儿的智力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3、玩游戏中,家长应该鼓励幼儿独立游戏。家长应鼓励幼儿与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和交往,培养幼儿玩游戏的兴趣、独立能力和交往能力。尽量玩需要合作性的游戏,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3

培养考察表

(仅供参考)

姓 名:XXX

(党支部名称以成立支部时党章全称为主,不可写简称)

说 明

一、凡向党组织正式提出入党申请并列为积极分子的填写此表。

二、表中栏目一律由积极分子所在党支部和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负责如实、及时填写。

三、此表均应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清楚。

四、凡未填写此表或发展之前临时填表者,概不审批。

五、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在未批准入党前,此表一律由党支部妥为保存,入党后将此表连同入党志愿书一并存入本人档案(农民存入农民党员档案)。

姓名

张一

半年内

2寸正面免冠照片

民族

出生年月

入 团 时间

文化程度

本科、专科、中专等(获得的更高学历)

(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的时间,或填无)

单位职务

XXX公司XX经理(职员)、XX区XX社区(村)(务农)(和材料上单位职务保持一致,有工作单位的发展人员却从村、社区发展的,要提供单位无党支部证明)

申请入党时间

身 份 证

培养人

姓名

职务

说明:1.从上小学时填起;

2.起止年月前后要互相衔接;

3.“何地、何部门”应写全称;

4.“证明人”应填写更熟悉本人情况的人或在一起学习、工作的人,但不应填写本人的亲属。学校经历填所在班级班姓名,期间填辅导员姓名。

5、长时间没有工作是也要写进去,可写待业在家,对于未毕业时的实习时间不写。

家庭主要成员情况

关系

姓名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单位、职务或职业

父亲

中共党员

单位和职务要写清楚

母亲

群众

兄弟(姐妹)

群众

支委会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决定

党支部盖章:此处盖章支部书记签名亲笔签字

(支委会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

基党委对入党积极分子情况的备案

基党委盖章党委书记签名党(工)委书记签字

(见文本资料积极分子备案报告上的落款时间)

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公示情况记载

公示

时间

(公示时长 7天)

公示

地点

群众

反映

主要

意见

公示期间未收到投诉电话和其他情况反映。

调查

核实

情况

公示期间,未收到不良反映;

(支部委员或负责党建工作的人员)(落款时间为公示结果后天)

党支

部意

党支部盖章:支部书记签名亲笔签字

培 养 考 察 记 载

(2名培养人亲笔签字)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后,半年内)

考察内容:主要考察培养对象的思想、工作、学习、完成任务以及存在主要问题等情况,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考察。

填写考察意见注意事项

(1)要根据本人的实际表现,客观描述培养对象在培养阶段的思想、工作、学习、完成任务等情况,内容要具体,分析要深刻,避免脱离实际,应付了事,或说些空话、套话。

(2)考察意见要抓住重点,有所侧重,体现培养对象本人的特点,写谁象谁。

(3)要坚持一分为二,写出其优点和缺点。

(4)考察意见应由培养联系人填写,严禁培养对象本人填写考察意见。

(5)考察可通过谈话、分配任务、党课培训、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等形式进行。

(6)考察意见是对积极分子某一阶段进行考察的综合意见,避免将考察意见写成某一次谈话的内容。

能够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我,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用心向党组织靠拢,坚持个人利益服从群众利益。在日常生活中团结同事,职责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并且乐于助人,起到了模范作用。今后要以党员标准更加严格要求自我,用心向组织靠拢。(政治品质、思想觉悟、入党动机和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有何成绩或进步,缺点改进如何)

不足之处:在工作任务繁重时,有时存在急躁情绪,今后要制定好工作计划,把握好工作节奏。(供参考,切勿照搬照抄)

(亲笔签字填写) (日期应于考察人1的日期相同,或晚几天)

XXX同志在这半年里,积极主动学习党的有关会议精神和党章,关心党和国家大事,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不断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学习体会。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身边同事的批评。

(写清经过下个半年的培养和考察,培养对象的政治品质、思想觉悟、入党动机和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有何成绩或进步,缺点改进如何。注意,考察人2和考察人1应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评价)

征求党员和群众对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记载

报告上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时间)

主持人:(支部书记)记录人:李四

党员代表签名:

(参与意见征求的党员同志逐一在此手写签名且务必需要书记签名)(3-5人即可)

群众代表签名:

(参与意见征求的群众逐一在此手写签名)(3-5人即可)

发言记录:(供参考,切勿照搬照抄)

作上认真负责,为人热心,团结同志,我同意其加入党组织。

(参会的每个人都要发言)

支委会确定发展对象的决定

党支部盖章:此处盖章 支部书记签名亲笔签字

基党委对发展对象情况的备案

基党委盖章(此处党(工)委盖章)党委书记签名党(工)委书记签字

党支部对发展对象的公示情况记载

公示

时间

(公示时长7天)

公示

地点

群众

反映

主要

意见

公示期间未收到投诉电话和其他情况反映。

调查

核实

情况

公示期间,未收到不良反映;

作的人员即可)(落款时间为公示结果后天)

党支

部意

党支部盖章:支部书记签名亲笔签字

发展对象集中培训情况记载

何级党组织组织培训

培训时长

培训内容

学习情况

年 月 日

至 月 日

合格

附:结业证书

政 治 审 查 情 况 报 告

党支部同郭曼迪同志进行了谈话,查阅了郭曼迪同志有关档案材料,与郭曼迪同志所在单位有关人员了解了其基本情况,并对其直系亲属和关系密切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函调。

经审查,郭曼迪同志拥护党的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国内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政治表现较好。政治历史清楚,在重大政治斗争中,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政治上比较成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纪守法,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政治审查中,郭曼迪同志的直系亲属及主要社会关系拥护党的领导,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政治历史清楚。

经过政治审查,没有发现郭曼迪同志在政治上存在问题,也没有发现郭曼迪同志直系亲属和现有社会关系存在影响其加入党组织的问题,同意其加入党组织,拟支部大会讨论表决。

支部书记签名: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4

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矛盾,我校申报成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并成立了德阳级课题家庭教育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课题组,在各级专家的指导下,重点研究指导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式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指导家长正确开展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因为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否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否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又在于家长与孩子能否进行良好的沟通,因此,我们课题组侧重对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进行培训,主要形式是开展“父母效能训练营”系列培训,目前已经举办三期30次培训,参训家长普遍反映获益匪浅,与孩子的沟通效果及亲子关系得到很大改善。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植入新观念,营建新关系

父母与孩子沟通乏力甚至无效,孩子对父母不尊敬、不孝顺的现象多数是源于父母的教育观念比较陈腐和落后,如“打是亲,骂是爱,孩子不打不成器”,“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有权威”,“孩子的成绩是父母的脸面”,“好父母就是把子女照顾得无微不至……” 殊不知这些观念往往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会削弱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严重伤害亲子关系。

因此,“父母效能训练营”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给家长植入与孩子和谐相处的新观念,如“提升父母亲子沟通能力是人生更有价值的投资”;“用沟通滋养心灵,让真爱完善人格”;“孩子生来就具备无限的潜能”;“无条件的爱,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别拿想象当标准要求孩子”;“温暖来自父母的尊重与关心”……这些新观念让家长改变自己的同时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如一位参加过“父母效能训练营”的母亲在培训感想中说:“以前我奉行的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孩子居高临下,觉得孩子就应该听从父母的安排去做,不然的话就是一顿训斥。但这样往往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自从参加了‘父母效能训练营’后,我学习到如何用孩子的心去看整个世界,如何了解孩子并鼓励他。如何发现孩子的长处,如何换位思考,处处为孩子着想。孩子也开始体谅、尊重我们,现在我们父母与孩子都能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彼此。”

二、培训知行合一,注重实践体验

目前很多家长也能意识到教育理念与方法的重要性,也在通过学习一些有关书籍或听讲座等途径来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但不少家长感觉零散而混杂的理念与方法常令自己困惑,在应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意外的情况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感觉所学的理念与方法很难执行到位而半途而废。因此“父母效能训练营”采用系统主题讲座与体验式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学习—练习—反思—的过程来提高父母亲子沟通能力与家庭教育水平,父母感觉这一培训模式很有实效。

如一位参训母亲在培训感想中说:“培训中,老师通过以阅读、讲课、讨论、自由参与角色扮演等方式对我们进行教学,让我们试着用学到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和孩子交流。通过边学习边运用,我发现孩子的话渐渐多了,自信心增强了,学校里发生的大事、小事都乐于说给我听了,还有他的感受和评价。让我知道他平时在想些什么,对各种事物的看法等,使我及时掌握了他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对他进行引导和提醒。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孩子的培养和教育不仅需要老师的教诲,孩子自身的努力,更加需要我们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正确引导。通过学习让我学会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沟通方式,在获得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进步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成长。”

三、重视孩子的主体作用,促进亲子双向互动

父母是成熟的个体,是教育者、监护人,是社会价值观、信仰与社会行为的直接传播者和体现者,在亲子关系中负有重要责任,起主导作用。调适、建设良好亲子关系,关键在于提高父母的综合素质。然而,孩子的主体作用也不可忽视,因为亲子关系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亲子双方的各种态度和行为有着相互的影响。

我校除了对父母开办“父母效能训练营”系列培训课程,还对学生举办“搭建心的桥梁”等活动课与讲座,让学生懂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促使学生反省自己在处理父母关系时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帮助学生改善与父母交往的方式、方法,增进对亲情的感受和体验,促进亲子关系。学生在讲座反馈中写道:

“我明白了应该与父母架起沟通的桥梁,当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承担自己的一半责任,这样才是积极、正确的态度。” “我们要经常与父母沟通,有时要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思考、理解父母,要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要培养自觉性,不让父母为我们担忧。”“我们在与父母交流时,应注重自己的态度,使自己的语气较为平缓,不要过激,要和父母将心比心,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父母意见交换。”

四、指导家庭教育个案,推动家教良性发展

如有一个女生,因为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不佳等问题成绩下滑很快,还经常因纠结于与同学的矛盾而情绪烦乱、睡眠困难。女生向老师求助,老师了解到其母亲对孩子期望较高,认为孩子纠结于同学矛盾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可理喻,多次训导却无效。孩子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很少与孩子有沟通和交流,母亲期望父亲能够参与到对孩子的教导中,但父亲总说:“孩子有你管就行了。”对此,老师先劝导其母亲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然后指导其多倾听孩子的诉说而少评判和教导,并与其父亲取得联系,建议他多关注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孩子的父母听取了老师的建议。据孩子的反馈,现在母亲能常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父亲也常与孩子电话联系,倾听孩子诉说烦恼并给出自己的意见,孩子觉得从父亲那里得到很多启发,现在能够比较平和地看待与同学的矛盾,情绪和睡眠都好了很多,成绩也逐步提升。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5

关键词:父母效能团体训练;亲职教育

一、父母效能团体训练模式简介

二、如何开展父母效能团体训练

(一)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旨在让家长相互认识,明确团体目标并形成团体共识和规范。学员互动和亲职教育的成效有间接的关系,团体动力的营造关系到整个父母效能训练的成败[4]。因此,在团体活动开展之初,建立起家长之间的相互信任,促使家长形成互相帮助以满足共同的需求的意识在营造团体动力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无论是首次培训的人际破冰主题活动,还是往后每次培训前的热身活动,都选用多种形式进行,如:围绕相关教养主题开展的开放式讨论、团体竞赛游戏、动态热舞、家庭愿景彩绘以及引导式幻游等。

(二)主题演练

这一环节是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的核心部分,同样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家长的参与性,如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经验等形式,目的是让家长借助亲身体验,激发教养反思,学会自我改变,从根源上自主解决问题。

以“角色扮演:教育幼儿遵守行为规范”为例,导师提供案例:“铭铭和好朋友嘉嘉在玩耍过程中发生冲突后,铭铭把口水吐到嘉嘉身上。铭铭不仅拒绝向嘉嘉道歉,还对妈妈撒谎,否认事实。”并轮流邀请三位家长分别扮演铭铭、嘉嘉和铭铭妈妈,分别体验在不同应对策略下,孩子的心理感受以及问题行为的纠正成效有何区别。比如,有的家长可能会严厉呵斥孩子,甚至体罚孩子。但是,孩子可能既不清楚被打骂的原因,又不能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而且,亲子间的关系也可能将因此变得越来越疏远。上述案例中,事件的处理重点应该是教育幼儿遵守行为规范,纠正撒谎的不良行为。家长在处理过程中应以温和但坚定的语气向孩子说明,他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应该如何改正。同时,还应该引导其学会自我反省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角色扮演是一项改变人的观念行为的有效策略。通过角色扮演,家长能够产生共鸣,切身体会到孩子的心理感受。分组讨论和经验等活动形式也同样具有角色扮演形式的效果,让家长在感同身受的体验中激发对以往教养行为的反思,达到练习沟通技巧,提高教养效能,促进亲子关系的目的。

每个主题教育活动结束后,导师一般以温和的活动结束当次训练课程,例如导师梳理归纳当次主题的要点和沟通技巧、团体答疑、引导家长以冥想的方式回顾当次主题、导师针对当次主题布置作业等。父母效能团体训练注重在家庭作业环节对家长进行当次主题内容巩固。一般来说,家庭作业包括阅读相关亲职教育材料、预习下次主题内容和当次主题实操。主题实操旨在鼓励家长把握教育契机,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场景中进行探索实践,及时对所学的沟通技巧进行巩固演练,并在实际演练中不断改进。

三、开展父母团体效能训练须注意问题

,虽然父母效能团体训练具有实践价值,但其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如P。E。T。课程过分注重技巧,忽视了父母教养的本质,使得亲子互动变得有些技术化;S。T。E。P。课程存在隐蔽的权力使用等问题。此外,现时的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课程大多由西方国家引入,中外国情和教养方式差异可能会引发价值观的冲突,增加父母效能训练实施的难度,影响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开展父母团体效能训练时要综合考虑国情和文化背景,对各种取向的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进行去粕存精的修整。

第二,如前所述,团体动力的营造关系到整个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的成败。廖永静强调,团体领导者是团体动力的关键因素,是整个团体进程的引导者和推进者。导师需要时刻察觉团体的动力和发展,为家长提供一个安全、轻松、值得信赖的环境。因此,开展父母效能训练前,对导师的挑选和培训工作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台湾国立嘉义家庭教育研究所。家庭教育学[M]。台湾: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12、

[2]许璐颖,周念丽。 学前儿童家长亲职教育现状与需求[J]。 学前教育研究, 2016(3):57-66、

[3]咸金花。父母团体训练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改变之效果研究[D]。 哈尔滨工程, 2010、

[4]林家兴。哪些因素更能预测亲职教育团体的效果[J]。 教育心理学报, 2010、 41(41:4):847-858、

[5]袁萍华。父母效能训练(P。E。T。)的心理学研究[D]。 南京师范, 2007、

[6]廖永静。亲职教育的方案设计:一个团体动力取向[A]家庭教育课程规划与方案推展研讨会[C].2000、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6

论文:养成教育是亲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实现途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养成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习能力养成教育、创新精神养成教育、审美情趣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要遵守严格,持之以恒,“苦练”与“趣练”相结合的原则。养成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榜样法和训练法。

一 亲职教育与养成教育

亲职教育这一称谓为西方诸国20世纪三十年代所倡导,这种教育在德国称为“双亲”教育,俄罗斯学者称之为“家长教育”或“家长的教育”。我国台湾学者译为“亲职教育”,其含义为对家长进行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亲职教育是从家庭教育演变而来的新概念,但二者又有所差别,亲职教育是通过教育和学习的方式,而使父母成为称职父母的角色,并协助父母了解子女的身心发展需要,了解子女不适应的行为,与子女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它包括了父母的教育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两个方面。简而言之,亲职教育就是“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使为人父母者明了如何尽父母职责与职份的教育。亲职教育是归属于成人教育的范围,因为父母都已成年。此外,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由社会来教育其家长,有时又被列为社会教育的范畴。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家长学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亲职教育水平的素质提升。尤其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亲职教育体系正在形成特色,为当今世界各国教学者所赞赏,符合教育起始于家庭、形成于学校、完成于社会的终身教育的亲职教育的走向规律。

亲职教育是终生的功课,因为在家庭每一阶段,亲子关系面临的挑战不同,亲职教育水平要求亦不同。社会发展加速度,家庭教育常处于焦虑与矛盾之中,既想依恋传统又欲追新,如何处置,只有接受亲职教育,使之明了追新求异并非丢掉传统,只有学会因时空改变需求必须相应做出调整的本领,才能不辜负新时代赋予父母肩上的神圣使命。当今许多家庭教育的困惑迫切需要亲职教育的推行,真正从根本上提升家长的亲职教育素质,这也是当前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课题。

亲职教育的落实在于学习者愿意面对亲职教育的挑战,明了处理亲子关系中亲职教育水平的主导地位,明了任何教育过程学习者都是接受人格先于接受观点的规律,如何使子女先接受你这双亲的人格,而后接受双亲的各种教诲。在你心里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长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巧岁或更早的时候就愿意把自己当作大人来考虑,这时家长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谈话方式和孩子讨论问题,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长”作风。把孩子当作朋友,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

养成教育是亲职教育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搞好养成教育也是搞好亲职教育的极其重要的途径。那么什么是养成教育呢?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教育。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洛的伟大。”亲职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命运取决于性格,性格又取决于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蕴涵了足以改变孩子一生命运的巨大能量。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倾向。习惯形成是指长期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模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习惯具有后天性、稳固性、可变性、自动性、下意识性和情境性的特征。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知、情、意、行”,履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习惯常常让孩子受益终生,坏习贯往往使孩子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

二 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养成教育要序列化,因为孩子成长是个有序的过程。任何一个孩子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妨碍孩子成长。所以在教育中,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由易到难安排内容。养成教育是计划性很强的工作,培养什么习惯,用什么方法培养,都要事先计划好。教育内容、教育时间、教育空间都要按科学序列安排,使其横向一体化,纵向序列化。为了克服养成教育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必须制订序列化方案。制订序列化方案的依据有两条:一是国家和未来社会对青少年一代的要求;二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和思想实际。

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一)心理养成教育。心理养成教育,这是养成教育首要的基本的任务与内容。人的学习能力及其他素质的提高,既包含智力因素,也包含非智力因素。在智力相当的条件下,成功的概率更倾向于那些非智力因素。心理方面的养成教育就重在此方面能力的培养。根据孩子心理的结构特点,家长应主要从四个方面养成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一要注意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二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动机、意志、情感、信念等;三要鼓励孩子自尊、自重、自爱、自信,培养其自我意识;四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气质和个性品格。

(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这是心理养成教育的必然结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训练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基础和前提,这方面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于孩子学会做人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一要用社会的标准来规范孩子,二要用时代的要求来衡量孩子,三要继承并且发扬国内及民族和家族的优良传统。

(三)学习能力养成教育。是否会学习可以说是素质教育成败的一个观察口,因此,家长应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作业,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考试,尤其要注意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能力。

(四)创新精神养成教育。这是心理养成的一个内容,但又不能把它看成简单的心理品质。“推陈出新”、“求异思维”、“化腐朽为神奇”,培养孩子的挑战精神,是时代赋予当今教育的一项新鲜活泼的内容。

(五)审美情趣养成教育。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对促进孩子智力发展,能力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因此,家庭的审美情趣养成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一般孩子存在的对艺术的不同程度的神秘倾向,导致了对艺术学习的生疏和畏惧,家长应该通过自己高雅的审美情趣去引领孩子走向高雅、和谐、美好。

三 养成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一)养成教育的原则

1.严格遵守,不能放松不同行为习惯有不同的标准,确定标准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任何训练的过程都是痛苦的,即使孩子不愿意,也要鼓励他咬着牙坚持下去。

训练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好的习惯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问来巩固,不可能一蹴而就。严格的训练要避免情绪化。千万不要一高兴就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或者是因为心情不好而对一个小细节斤斤计较。没有相当的磨炼,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

3.掌握“苦练”与“趣练”相结合的原则。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但要养成好习惯,把不经常出现的行为训练成经常出现的行为,则是一个十分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过程,需要咬着牙战胜许多困难,更要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的练习。特别是针对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矫正起来颇有些“难于上青天”的味道,要克服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不少人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虽然如此,我们并不提倡苦行僧式的训练,如果孩子光是苦练,过不了多久就会感到厌烦。所以,不妨“苦练”与“趣练”相结合,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通过游戏、活动、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

(二)家庭养成教育的方法

1.榜样法。l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强的,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孩子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他也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他们以英雄人物、伟人、智者、科学家等为榜样,就可能找到动力和方向,成为有用的人;当他们结交小人、盲目追星、盲目攀比、从父亲那里学会吸烟等,结果将非常糟糕。父母自身给孩子树立榜样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养。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父母不管做什么,不管有意无意,对孩子都是榜样。孩子更善于模仿,父母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小节,言行举止不当,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

(2)欲正人,先正己。就是说,父母要求孩子做到什么,自己首先要做到。一个言而有信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孩子,一个邋里邋遢的父母很难培养出喜好整洁的孩子。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学习、生活,都应该先用同样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再去要求孩子。否则,让孩子做这做那,自己却得过且过,孩子怎么会愿意听你的话呢?

(3)身教重于言传。很多时候,孩子更愿意看看父母足怎么做的,而不是听父母说。因此父母更好少“说”多“做”,父母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更重要。比如要教育孩子诚实,父母首先做一个诚实的人,比说一千遍、一万遍的大道理有用得多。父母身体力行,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再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而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好的榜样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把握好交往的“度”,找到合适的榜样呢?

(4)全方位了解孩子,跟孩子交朋友。父母要明确:孩子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在哪些方而有待改进?对什么更感兴趣?比如孩子在清洁卫生方面有待改进,不妨让孩子交一些卫生习惯很好的朋友作为榜样;孩子喜欢阅读,不妨让他们与那些同样具有阅读兴趣的伙伴多交往,在交往中交流读书心得,等等。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对方的情况。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了解一下对方的家庭背景。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通过他的家庭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朋友。一般情况下,父母不应轻易反对孩子的正常交往,不过很多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与“好孩子”多交往。但是,孩子的衡量尺度可能和父母有所偏差,但他们的意见也值得考虑。如果孩子不听父母的意见,父母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他们好。一般而言,父母觉得孩子的朋友坏,无非是因为他们身上缺点较多,怕他们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父母完全可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说明自己的担忧,表明立场,只要态度真诚,孩子是会考虑父母的意见的。其次,可以见见孩子的朋友。也许你并不喜欢孩子的朋友,但硬要强行阻止他们交往是不好的。你可以请孩子到家里来,近距离地了解他,然后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况给孩子的行为加以指导。

(5)为孩子规定一些行为原则。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还有限,而父母又不可能一直跟着他们,所以,父母有必要告诉孩子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比如,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可以请朋友到家里来玩,但是不要随便翻家里的东西,要往意用电安全,等等。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7

关键词:戒备心理; 展现自我; 竞争意识; 信息网络; 评价策略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得以健康成长的主要场所。建设好一个班集体,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历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

一、亲近、了解、研究学生

爱是相互的,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班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关心孩子,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亲近和爱,这是班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我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但在交流中我发现,许多同学在与我交流过程当中,有一种戒备心理,很难使他们说出心里话。因此我就让全班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把自己更想说的心里话用文字的形式写在日记本中,每周五把日记本交给我批改。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使我对全班学生的思想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我还对全班学生的家长姓名,文化次,教育子女的方法进行逐一登记分析,找到他们亟待纠正的弱点,研究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以便对他们“对症下药”。

二、班应善于展现自我,树立威信

班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对班崇高的威信,那么你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班委会的组建和班干部的培养

一个班集体的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是班的“左右手”。有许多班级事务,班不必事事亲自过问,可大胆地交给这些“小助手”、“小秘书”去处理。因此只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工作才能从繁重走向简单和轻松。

班应该选那些具有较强的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干部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必须精心培养。其一,班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

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五、协调与各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建立丰富的信息网络

班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必须与各授课教师和家长进行广泛接触。目前有些家长只管孩子的吃穿,不问孩子在校的情况;有的家长只要求孩子学习好,不要求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些态度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班必须力争本班各任课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可利用家长会,家访和电话等方式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耐心做家长工作,引导家长多关心孩子,多鼓励孩子,较全面的要求孩子,以便孩子健康成长,适用社会需要,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统一起来。

六、建立合理的评价策略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8

(一)家庭教育定义

关于家庭教育的界定每个学者因其角度不同而不同,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家庭教育的深入研究,家庭教育不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本文采用了邹强在国内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中提出的家庭教育概念“,家庭教育是指在人类社会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主要是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活动,它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自觉的或非自觉的、经验的或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多重水平上的影响,也包括家庭环境对其成员产生的无主体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目的

二、文献回顾

随着人类家庭文明形态产生和确立,家庭教育活动也随之产生,我国学者在中外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的思想基础上,积极地探索与思考了如何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一)国内思想对家庭教育启示的简述

(二)国外思想对家庭教育启示的简述

三、萨提亚基本三角关系理念

(一)萨提亚的基本信念

萨提亚相信每个人都是由相同的生命力量所组成的,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永远根植在我们的心底,我们培养的是如何去发现它、承认它并体现它,达到表里一致。这也正是家庭教育所要达到的更终的目标,而这一艰难旅途的就从更初的基本三角关系出发。

(二)萨提亚基本三角关系理念

从我们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成了某个基本三角关系的一部分:父亲、母亲和孩子。“我们日后感知世界的方式更初来源于这个基本三角关系,它对我们也是更具影响力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一个怎样的家庭中长大。因此,萨提亚对个体的原生家庭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萨提亚提出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所有信息,没有任何保护,我们会通过照顾者的呼吸、触摸和各种动作中进行学习,相反,照顾者也会通过我们的哭喊来揣测我们的需要,正是这样的互动,孩子的脑中所接收到的信息,就不加区别的积累起来了,形成了有关自我的意象。当我们在学习走时所获得的经验,会持续巩固和强化自身的躯体感受。在这些早期阶段,我们需要外界来肯定自己,在我们做一件事时,父母会根据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经验肯定或者否定我们并传授给我们知识。正是这样的反复实践,我们了解到什么事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如何与他人交往,以及对自己的期待等等。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就这样通过非自觉地、意识地,无形地把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传授给孩子,教给孩子行为的准则,在这个由三个人组成的学习情境中,孩子有了或高或低的自我体验,孩子形成了自己的身份。个体在更初的基本三角关系中的经历可能会对他产生持续的影响,长大之后的我们,也许不需要旧的应对方式也可以很好地处理问题,但有的模式在我们生命中已根深蒂固,这就可能导致我们出现情绪困扰、内心困惑,更终引发心理问题。

四、个案分析

案主,女,23岁,大专生毕业,现于家所在城的一家公司从事会计行业。父母经商,家中有三个孩子,姐姐、弟弟和她。案主从小就不喜欢父母,对家庭没有归属感,现在总想离开这个家,经常闷闷不乐的。案主在儿童时期中得知自己曾有被父亲送走的经历,案主并没有区别信息的能力,父亲也没有给予正确的解释,使得案主得不到父亲的肯定,觉得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产生低自尊的体验。父亲年轻时的经历使其觉得应该对孩子严格管教,以实现他早年没有达到的愿望,所以父亲采取了强制性教养方式,规定案主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案主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在父亲的掌控之中,案主一旦有自己的声音就会被打压下去,案主从小到大没有得到父亲的一句赞扬和认同。母亲也是站在父亲一边,经常说案主的不是。经过反复的实践,案主很快地发展出了应对父母的一种比较安全舒适的反应,即不向父母说关于自己的感受,因为案主始终觉得那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案主对于改变现状的方式采取了逃避式的应对方式,即离开这个家,案主不愿意改变,她觉得自己没有勇气和能力去改变。这正是萨提亚所说的那些应对方式存在问题的人,常常会是因为缺乏自我价值感到遇到困难。这个家庭的基本三角关系处于不健康的状态,案主的父母处于权威地位,没有看见案主自身的价值,忽视案主的个人感受,不让案主有表达自我的机会,使得案主感受不到家庭的爱,不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压力面前不能很好应对,而是采取逃避的消极应对方式,没有达到表里一致的健康状态。

五、萨提亚基本三角关系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通过萨提亚基本三角关系的介绍和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萨提亚所提倡的合理的基本三角关系对于实现家庭教育终极目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首先,父母应分析自己的原生家庭的互动模式。萨提亚认为家庭中三角关系的互动常常是可以重复父母双方在成长过程中熟悉的家庭模式,即便这种模式是功能不良的。在互动过程中,遇到不良的互动时,如果父母不愿意改变,继续维持着原有的家庭模式,那么这样的问题解决方式不改变,问题也就解决不了。所以在孩子出生之前,父母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模式是如何的,分析自己与父母是否有矛盾,矛盾的根源在哪里,采取行动积极地去处理和改变,以防同样的问题不自觉地出现在未来的家庭教育中。其次,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首先更重要的一点是认识到自己与孩子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平等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相信孩子的内在潜能。每个孩子都是有其自身的价值,是有能力去面对一些事情的,父母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引导孩子如何去做,而不是一味地用父母的权威性去要求或者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父母总是这样按照自己意愿严格要求孩子,那么孩子会渐渐地丧失自我认同,对自己的认识完全来自于他人的准则,内在的自我价值无法被挖掘,产生低自尊的体验。第二,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会认为孩子生活阅历少,对很多事情都不懂,所以自然地很少让孩子发表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意见。这样做往往抑制了孩子表达内心想法的愿望,阻断了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途径。家庭是一个给人以安全感的地方,可以自由地感受自我和体现自我,家庭也是我们从小开始体验自我价值的源泉。父母可以通过询问你觉得某某事或物怎么样,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或者提供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让其学会发现自己的内在需要并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那么他在对待其他人的时候也会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性,容易接纳他人。

以上关于“如何培养亲子关系”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培养亲子关系的秘诀(实用方法分享)

相关推荐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精选16篇)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是的小学教学地,家长要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入学的学业。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好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小家庭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家长应注重家庭的教育,提升家庭教育的育儿水平。在这次培训中,专家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

通过此次的培训,我们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对我们日常工作有很大的启发。我们要把学到的观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要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欢乐中学到知识。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2

一、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平时来到我总是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的小朋友喜欢老师,有的小朋友喜欢同学玩,我也喜欢他,我觉得她对的生活非常好,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的热爱。有一次她在园外面玩,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们一起游戏,这让我很感动,我觉得她有点像个小女孩,她也非常热爱,在里面玩耍,这是个很快乐的事情。

二、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从来到了家里,他们也是非常的开心,我觉得她对自己的父母也非常的热爱,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的爱妈妈,有一次我在做家务,她们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了,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爱自己的父母,我就在她们小的时候给她们讲一些她们小时候在家吃饭、睡觉、玩耍、玩耍的事情,让小朋友们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做的事情要学会自己去做,不能做的要学会自己去做。

四、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非常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我觉得她对我们的生活非常的好,有一个非常明快,非常好动,非常爱发言和动手的地方,有一次妈妈带她去玩乐,小山的妈妈告诉我,她在家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孩子,妈妈告诉她,她很爱学习,我们不用学习也可以自己学习,不用学习也可以自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五、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3

人们在面对其它事情时,如果做不成就会改变方法,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永远不知道改变方式,然而无效的重复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往往孩子发展顺利的`家庭,是父母学会了示弱。

国内的父母往往不善于表达感情,尤其不会表达对自己孩子的鼓励,支持和爱。过去的误导是对孩子越严厉他们才会越有出息,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父母对孩子的爱能表达出来,其实就是对孩子更大的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成长中需要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只有父母给了,他才会觉得足够。我们表达爱的时候,为什么会不科学?错的不是爱,而是爱的方式。

生命可以是玻璃,也可以是水晶。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头,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我们期望:每一个生命,都能超越自己,不再像玻璃一样脆弱,而更终如水晶般明澈和坚韧。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4

曾经有人说过“我是次做孩子,我是次做父母,如有不妥,请多多关照,让我们一起成长吧。”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小朋友健康学习的开始。不管是普通孩子,还是特殊孩子,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只是教育的方式方法略有差异。以下几点,从书中汲取的,觉得很有道理。

、不与时间赛跑,只和过去的自己比较,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我们就应该为孩子感到欣喜。不少家长,总是盯着孩子弱项,以为孩子停步不前,总是不停的责备,使得孩子对学习兴趣越来越淡。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孩子的优点,或是进步的地方,每天夸赞孩子,具体的事情完成不错。如果孩子确实状态不好或是能力不足,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目前的\'问题,和一起解决的方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尽量给予孩子更多的生命体验,不要去做破坏孩子学习兴趣的事情。

第二、让孩子掌握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事情,是非对错,对于孩子来说,她们的认知能力不足,从而导致情绪问题的产生。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家中规则。例如,希望孩子做到几点,孩子完成有什么奖励,没有完成有什么结果。孩子做的时候,家长一定以榜样示范,和孩子共同完成家中规则。有些人会说,特殊孩子不明白,其实我们把他们想的太弱,持之以恒坚持,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亲子关系是永远需要学习的课题,愿我们的孩子可以在一个健康,幸福的氛围里,快乐长大。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5

感谢两位专家联手为广大家长们奉献上一堂精彩的家庭教育公开课,观之颇受启发。孩子生来就像一张白纸,未来描绘其上是五彩斑斓抑或阴暗扭曲的人生画卷,童年生长环境之优劣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总是偏向于感性,因此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影响更为深远的一部教科书;而家庭作为生活的主场,父母的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带来的影响毋庸赘述。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6

家庭教育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正确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在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首先,生活教育不是一个例外的事情,本来就需要这样成长,没有生活教育是不可能出现优秀人才的的,更不可能有幸福的未来;其次,强调生活教育会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增强会有助于孩子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就是解决复杂事情的能力提升,能够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对于每一个人的德、智、体的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别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的展水平有决定作用,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作为家长,必须以教育子女为天职,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家长。做父母的,必须象法官和传教士那样忠于职守。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7

:要拥有相亲相爱家庭和睦的生活关系,因为孩子的生活非常简单,主要就是学校和家里两个地方。学校主要是教书育人增加知识,而家庭则是在更多方面更多级给予孩子素质,心理,良好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造成影响。一个和睦的。,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孩子每天愉悦身心,开朗的心情。带着美好心情的孩子也会互相影响,对学习,人际交往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二:家庭要秉持儿童优先的观念,儿童优先指对孩子的成长培养优先,除了给孩子创造美好的家庭生活物质条件外,还要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心理引导,做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引导,包括价值观,人生观等。正确的灌输和引导,可以让孩子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8

我们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也从小学会孝敬父母、爱护和尊敬他人。这些日子,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相处的幸福,同时也学会了去帮助人类的一些事情。

在一个炎热的夏季的时候,我和妈妈来到了敬老院,我们的老师是一位长年在外打工的奶奶。刚到敬老院门口的时候,我的妈妈就问我说:“你是不是很辛苦呢?我说:“你是爸爸妈心血啊!”我说:“那就先来说,我妈妈是个好儿女啊!”妈妈说:“那你就先给你买个儿子吧!”我妈妈说:“你要跟他们说说话,我们就不会说话。”“那我就先给你买个儿子吧!”我就跟妈妈说,我妈妈听了我的话我妈妈也听了,我们就走了。我坐在老师身边,我妈妈走了,我妈妈也跟我说了很多关于他们的话,我们要尊敬他们。

我们在这之前都不知道要怎样尊敬老人,因为只知道一些小事、大事,不知道该怎样去爱他人。现在看来,我们不知道要怎样去爱他人,只知道给别人带来快乐,这些小事、大事,就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温暖。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孩子,我们要从小养成尊敬他人的好习惯。

我们要珍惜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了,那我们一定会长大的,我们一定要去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9

说到教育孩子,家长多在怎样“教”上下功夫,例如,讲道理、教知识等。合理的“教”是需要的,这些属于“显性”的家教,是比较明显的、外在的,然而,家教绝不止于显性的。相对于“显性”而言就是“隐性”,隐性家教是比较隐蔽的、渗透的。隐性家教在每个家庭中都存在,无论家长是有意还是无意,隐性家教都会紧密地包围着孩子。

隐性家教主要指的是:家庭的物质环境、家庭的精神环境、家庭的氛围、家长的素质、家长的教子观念、家长和孩子关系的类型等。隐性家教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家庭之中,不管孩子和家长愿意还是不愿意,孩子都会像呼吸空气一样,将这些影响吸进体内,融化在“血液”中。日积月累的“熏陶”和“渗透”,造就出了孩子的品行、素质和个性。可见,隐性家教对于培养孩子,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其中,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作用是多方位的,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而“心态”是形成个性的核心因素。国外的一些专家曾做过“亲子关系对孩子个性作用”的调查,通过对众多家庭的\'调查显示,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对孩子形成不同个性特征有直接的作用,如下:

迁就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执拗的、主观的、自我中心的、积极的等。

保护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依赖的、胆怯的、神经质的、温和的等。

忽视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冷漠的、勇敢的、创造性的、率性的等。

专制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顺从的、逆反的、被动的、消极的等。

民主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开朗的、自主的、积极的、独立的等。

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其一,在不同类型亲子关系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其二,一些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作用是有利有弊的;其三,民主的亲子关系有明显的优越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

亲子关系的主要方面是家长,那么,决定家长对待孩子的想法与行为的关键是什么?是家长的教育观念,这就是:怎样看待儿童?怎样看待对儿童的教育?

例如,过度保护孩子,从表面上看是“爱子心切”,但实质上是出于消极的“儿童观”。他们认为:儿童是软弱的,是无能的,是依附于大人的,是任人摆布的。所以,他们要处处代替孩子,时时控制孩子,总是采取包办和限制的做法把孩子握在手心里,置于温中。长期处于这种关系中的孩子,怎会不依赖,不怯懦呢?

西方国家的家庭,很重视孩子的独立性,这不是西方的家长爱子不如东方的家长,而是西方的家长对儿童的看法不一样。他们认为,儿童是有潜能的,是自主发展的,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他们对孩子的爱就表现在促使孩子独立、自主地发展。

我们家是力争民主,但是这个度把握起来很难;在这个过程中,家人的观点一致至关重要,有时我觉得我可以理解孩子的地方,毛爹认为我是在迁就他,我管教孩子的地方,毛爹觉得可以理解他。

有时,我也在给这些矛盾找借口,毕竟我们不是完人,能做80分的父母就已经不错了,吼吼,是不是有点儿不求上进啊。所以说,什么样的家庭养什么样的孩子。

大毛小时候,毛爹对他有点儿严格,这两年他跑,和儿子聚少离多,心里难免愧疚,现在毛爹对儿子更多的是疼爱;记得有一次,毛爹回国,跟毛妈说:“儿子被你带得真的很好“,其实我知道因为疼爱,他看儿子的角度变了,当然这也是对毛妈的鼓励。有一次我跟毛爹说:“你现在对儿子没那么严厉喽“,他说:“我觉得儿子很好啊,没什么问题,干吗要对他严厉“。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所以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要以身作则。而我们的阅历经常让我们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这也是不合适的我的一个亲戚,是留德的博士,这种家庭的孩子自然要求学业上上进,但是有一天,亲戚的儿子对他说:“爸爸,你读了博士,但是你不能要求我也读到博士“,亲戚愕然。这件事情告诉我“孩子的人生由他自己选择“。

我个人一直秉承”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的问题”的原则,只有读懂孩子,才能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0

一、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家庭关系和积极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影响家庭生活教育的两大要素,良好的生活教育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有助于孩子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好的家庭生活是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生活,在亲子关系中具有四个特点,

1、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相亲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3、是自立自强,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学业自己负责,从小鼓励和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

4、是共同成长,家庭教育既是长辈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2、是不要求繁重但要求持之以恒,只有坚持才能养成习惯。

通过本期的学习,获益良多。深感在教育孩子时,需与生活相结合,以实际行动促进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相互学习,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1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更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孩子从小培养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小学教育,可以促使孩子们将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甚至。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关难”,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那么,怎样搞好小学生的教育呢?关键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小学生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对小学生施教,作为家长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为家长要放下架子,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平时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的语言,比如可以说“来,爸爸跟你一起想看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来一起画画好不好!”等等。因为孩子胆小,如果家长经常教训孩子,势必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不敢亲近你,同时还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爱听你的话,就连学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为家长,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不能随便乱来,因为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时分辩是非能力差,在家里,家长们都教育孩子,到学校后要听教师的话,所以孩子们都认为老师的话永远是对的,老师做的永远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无形已经树立了伟大的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们模仿学习的榜样,所以在孩子们面前,

家长要像教师一样,言谈举止要文明得体。因为父母是孩子更好的学习榜样,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的成长影响深远。

再次,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善于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动、贪玩,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他才会真正认真去学,认真去做,自觉地做。否则,对他们不感趣的事,他们死活都不愿去做,赶鸭子上架在孩子们身上行不通。只有善于引导孩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们学得更多,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游戏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要有极大的忍耐力和足够的耐心对待孩子。切莫把工作生活当中遭遇到的烦恼向孩子倾诉,甚至把孩子当成发泄桶,人们常说“六月的天气,孩子的脸”说明孩子们的表情变化无常,经常说变就变,一会儿笑哈哈,一会儿又哭又闹,刚刚还是很乘很听话的,一下子就调皮起来,说什么也不听了。常常让家长无名火生,恨不能伸手就给两巴掌。当然,这时做为家长是不能乱发脾气的,只能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更多也只能温柔的说一声“你再这样,我真的生气了”,然后还是耐心地引导,说服。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2

长久以来,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是家长更关心也是更困惑的一个问题。作为培训机构的老师,不论从目前的工作上还是以后的家庭方面考虑,了解家庭教育的方面的知识都是很有必要的。上周,听了钱老师和陈老师的讲座后,让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聆听讲座,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更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

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

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每周在校的五天教育,老师都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兴趣等等,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成长。可是周末的两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没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把在学校五天培养出来的好习惯给忘掉了。作为家长,应该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梁之才。

二、几种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言传身教法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更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

口声声地教育孩子,这种效果明显不会有效。你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自己却惬意地看着烂俗的电视剧,玩着网游,这让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则,比千言万语都更管用。

2、学会赏识教育

都说孩子还是自己的好。所以说,从内心赏识自己的。孩子,应该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只是,家长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当,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的不如意就苛责孩子,更不要因为工作压力等原因而迁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孩子的诚实、善良、守信,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备的。能一口气说出孩子10条以上优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从小树立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3、学会有效地与孩子沟通

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其次,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如果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冠冕堂皇的教育大道理我相信咱们家长们都了解的很清楚,也为孩子初中阶段做足了功课。

今天我就简单跟大家交流三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家庭一直以来从小到大对孩子的教育准则。当然,教育方式方法比较局限性,不一定适用于全部,也希望家长们结合自己的事迹情况借鉴与调整。

一、掌握孩子每一个年龄发展阶段的需求

步入了初中生活以后,我们的孩子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青春期,这一阶段很关键,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以及良好的人格特征的形成(诚实品质)。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更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孩子与成人交流的话语逐渐减少,对周围环境、事件的感知能力急速敏感加强,那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是属于自身通过感受外界来获取信息,从而做出判断的,孩子在这个逆反期,需要父母帮助,安抚的时候,可能不一定通过语言,特别是同一件事同一句话在他们耳边回响无数次,有时她们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能理解了,去及时的亲他抱她一下或提供适时的帮助,他们可能会很感动,这点特别考验我们家长的洞察力与应变能力,当然更重要的耐心(忍耐)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他们也不会通过语言去表达这种感动,心灵深处的那种默许是要靠心灵去感应的。

二、家庭教育观念统一化

1、情感投射的一致性

情感投射的一致性是指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对其子女、晚辈都应具有同样程度的爱,怀有相似的感情,持趋于一致的教育态度。也是情商体现的一种方式,这种爱、感情、态度通过成人对子女的言行表现出来。如果对孩子情感投射的幅度、强度不一致,会导致孩子对有的家庭成员亲近,对有的家庭成员疏远、回避,甚至产生敌对心理。

2、教育思想的一致性

一致性教育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及成员之间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方法上保持一致的做法。然而,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家庭不同成员之间,常常因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别而形成不一致。家长的要求不一致,常常会伴随着家长之间的分歧和争吵,这种争吵和分歧会给孩子造成教育的真空,并且孩子对家长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态度。

思想不一致的危害:

(1)造成孩子双面性格

(2)使父母的威信降低,破坏家庭教育的成果

(3)消弱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4)使孩子不明是非,影响心理健康

3、教育过程的一致性

家长由于各人经历不同,文化水平互有差异,性格更不可能完全一样,因而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产生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要求是很自然的。一旦出现分歧,不要争吵,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可以心平气和地弄清情况.找出原因,想出办法。如果没有原则分歧,就完全可以求大同存小异,克服分歧,协调解决。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商量,取得共识是很重要的。

我们家长有时候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就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难教育,其实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就会变成作为现在我们这些家长们越来越不会教育孩子了,那这究竟是谁的错呢?其实我们都没有错,作为成功的教育,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大到环境,小到遗传基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有很多,同样,我们需要学习的也有很多,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所以我们家长只要彼此统一教育步伐、与学校的教育一致,孩子的进步一定是突飞猛进。

三、所有的教育为了同一个目标――人格的完善

有句话我很喜欢:人格决定了知识的使用方向。健全人格的养成其实相当复杂,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熏陶逐渐形成的,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因此健全的人格应该是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诚实作风、仁爱品德、忠诚敬业的综合体现。为了这一更终目标,我们与孩子可能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让这三年的初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他的人生中积攒下美好的回忆。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4

起早期教育,你会更先想到哪些呢?是琴棋书画类型的古风传统?还是肆意生长的野蛮放养?还是中规中矩的顺其自然?……其实这样都是不全面的,在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孩子各年龄的特征、个体情况、已形成的习惯及健康状况等,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教育,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由于孩子早期的模仿能力很强,家庭可以说是奠定孩子成长学习和人格魅力的基础。孩子的成长,父母是关键,那么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呢?

一、持恒是更好的爱心

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关键的就是教育方法要应始终如一,切不可朝三暮四。孩子的思维起初很简单,如果父母一直飘摇不定、容易善变,那么孩子除了养不成良好的长期习惯,还很有可能变得善变。甚至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也是需要一致的,不要让孩子养成亲近一方、疏远一方,或者是执拗任性的坏脾气。

要使孩子养成某种习惯,父母必须采用持之以恒、一致如初的方法,以便形成条件反射。比如让孩子养成独自睡觉习惯,当孩子离开妈妈时,自己也就能安然入睡,而不至于哭闹。比如让孩子养成不吃零食的习惯,孩子慢慢也就不会在长大后的某一天一边做作业一边吃东西。

二、条件是更好的保障

父母对于孩子更基本的爱就是创造孩子接受教育的良好条件。除了培养孩子的智力,在孩子的德育、体育和审美等方面,也要有所重视。毕竟孩子的智力教育大多数是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会重视的,而孩子的人格魅力还是得靠家庭去培养。

比如应该从小注意发展孩子的视、听觉和各种微细动作能力,应提供图画、玩具等,让孩子去更全面、更细致接触这个世界,而不是从小就厌烦学习。再比如在孩子小时候开始学说话时,大人要引逗和教话,以便提供接受教孩子语言能力的条件。

三、约束是更好的榜样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需要的就是做好自我约束,因为孩子一直都是在学习着父母的模样。同时,父母要以模范行为影响孩子,让自己成为更好的榜样。比如平时大人说话要和蔼可亲,处事礼貌待人,不当孩子面撒谎、欺孩子,不要以粗暴的态度大声训斥孩子,或当别人面训斥孩子。

教育更是需要注重细节的,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餐桌上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大人除了注意这些细节,平时还应弄清事情缘由后再说服教育孩子,不能见错迁就,让小孩为所欲为。

四、耐心是更好的养料

出于好奇心,孩子遇到事情总会不由自主地提出许多问题,常常是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习惯性常识性的问题。父母无论问题大小,都要耐心回答,不要拒绝。父母更首要去做的就是不要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做事失败时要鼓励他重做、做对了要夸奖再接再厉。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任何相处,都是在进行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其实就蕴含于家长同孩子日常相处、沟通交流的点滴之中;明智的家长,亲子教育无需刻意为之,而是潜移默化、自然达成。借此机会,谈三点体会,与寿茂家人们、交流。

一、的学区房就是你家里的书房。

顾名思义,学区房就是附近有学校的住房,因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择校,价格相对较高。但就孩子的学习而言,住房等因素皆属外因,更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因、即孩子自身。解决孩子学习的内因问题,主要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学习氛围。兴趣是的老师,如果做父母的爱读书、爱学习,书房藏书汗牛充,孩子通常也容易爱上读书、爱上学习,从而成为书香之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不成问题。如果当家长的回到家里不是刷手机就是看电视、打牌,却又赶着孩子学习、做作业,效果可想而知。

二、做好亲子教育的关键是共情。

共情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同理心的意思。好的亲子教育的前提是有好的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的前提是家长能与孩子时时共情,即能够与孩子换位思考、常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如此,就容易赢得孩子的爱、信任与尊敬。世上本无叛逆的孩子,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为缺少爱。家长总是认为足够爱孩子,但这爱含了很多条件,共情不足,从而难以得到孩子的认可,于是表现为叛逆、“不听话”。与此同时,家长却认为自己很辛苦、付出很多,而孩子“不领情”、不以“好好表现”回报,亲子矛盾就产生了。其实,只要家长能够真正做到无条件地爱孩子,共情自然存焉,亲子关系就不可能不好,亲子教育就没有问题,孩子的学习等方面也不会有大的问题。

三、适当的游戏与玩耍也是一种学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学龄前时期、即0-6、7岁期间,主要任务就是玩耍、做游戏,德国不允许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安排课程、布置作业。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分别负责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或者分别掌管学习事务与游艺事务;大脑的两个半球只有均衡、共同使用及开发,人的大脑功能才能整体提升。所以,对孩子来说,游戏与玩耍也是一种很有必要的学习,孩子该玩的年龄一定要让他(她)玩,特别是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才是孩子应有的成长规律。当然,孩子到了中小学阶段沉迷于手机游戏则弊大于利,另当别论。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6

儿童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性、阶段性,早期教育应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发育的特点,循序渐进,在儿童发育不同时期,施行不同的早期教育内容。

1、一岁以内。感知觉的训练,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知觉等。婴儿期视觉、听觉发育迅速,可以在宝宝的前面放置有色、有声的玩具,促进听视觉的发育;4-5个月为味觉发育的关键期,添加不同味道的食物,促进味觉的发育;6个月能听懂自己的名字,9个月能听懂简单的词意,要不断的和宝宝交流,对宝宝自发的表达,给予及时的应答,促进语言的形成;可以让宝宝抚摸玩具或者日常物品,同时配以解释,增强感知能力。

2、1-2岁。以语言训练为主。1岁以后宝宝进入语言表达阶段,开始先说单词,后组成句子。先会用名词,然后才会用代词、动词等。可以先通过实物、图片学习单词,并给于解释,随着词量的增多,逐渐组成句子,连贯起来。学习过程中先以清楚、理解为主,慢慢提高速度。同时可以训练宝宝自己拿取日常用品,如自己的衣服、鞋子,促进运动和认识能力以及听力。

3、2-3岁。认识能力的培养。2岁以后宝宝爱表现自己,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可以执行简单的命令,对外界充满好奇。父母可以根据宝宝的这一特点,让宝宝接触感兴趣的事物,增强记忆,培养兴趣。对宝宝的提问,尽量给于正确的回答,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启发思维,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

4、3-4岁。思维、想象的。训练。3岁时神经细胞70-80%已经形成,宝宝开始思考问题,辨别不同的事物;肢体运动迅速的发展。多鼓励宝宝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唱歌、跳舞,让宝宝更多的展示自己才能。可以给宝宝讲故事,让宝宝对故事中的情节、人物辨别分析,提高思维能力。

5、4-5岁。培养阅读、背诵及数学能力。可以让宝宝背诵诗词、练习讲故事、学看图画书,锻炼记忆、思考能力,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这一时期运动能力发展也很快,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学习兴趣;指导宝宝与小朋友团结友爱,提高与小朋友相处的能力;在文化教育的同时,注意培养宝宝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6岁开始进行学前教育。

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于恰当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促进智力的发展,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1、你们是公司还是个人?

公司

2、如果被黑客攻击你们会处理吗,是否还需要另收费

有技术不用担心,不需要

3、我不懂直销但是很想做直销,你们能否提供制度设计

可以的,制度设计是直销中更重要的一环,如果设计的不合理就会导致项目失败,有很多客户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随便套用一下别家公司的制度就能做起来,如果真有那么简单人人都可以做了,这里我要说明一点我们这项服务是要收费的,没有免费的希望有些客户不要老是在这上面纠缠,如果你不想花钱那就自己设计,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案例供你参考

4、我没有直销牌照能否从事直销

现在做直销的很多,有牌照的毕竟是在少数,绝大多数企业是没有牌照的,现在传统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很多传统的企业都加入到直销行业来,希望通过直销模式来改变企业现状,直销其实并不可怕,它只不过是个工具而已,看用在谁身上,只要不人问题都不大

5、如何识别正规公司

方法有很多种,主要靠个人经验判断,比如可以看一下对方手否有营业执照,手续是否齐全,网站是否备案,其次可以看对方手否可以提供上门考察,如果不提供就要小心,正规的公司应该是可以提供上门考察,再有就是与对方客服进行交谈,通过交谈可以了解该公司的实际情况、专注度,然后再做研判

6、如何判断公司的实力

7、升级的费用怎么算

相当于重新做另外还要增加导入数据的费用,不过做大了这点钱不算什么

8、我看网上有很多做直销的公司,有的价格还比你们便宜

每个公司的收费标准都不一样,做系统更忌讳的就是贪便宜,很多公司就是因为贪便宜吃亏上当,做系统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公司,这样售后才有保障

亲子教育论文篇(1)

一、做亲子操的10个健身法则

1、增进亲子关系的大好时机

亲子健身操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宝贝的动作技能得到锻炼,而且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大好时机。在做操的同时,和宝宝聊聊天,和颜悦色地问问他:“宝宝舒服吗?”“宝宝真乖。”即使给几个月的小宝宝做体操时,也和他说说笑笑,虽然看起来宝宝还不理解父母的话,但是他会看到父母的表情,懂得父母传递给他的情绪,这种情绪也会感染他,他就会有回应,笑着享受着。

2、锻炼必须持之以恒

有的父母,春暖花开的时候把宝宝抱出去晒晒太阳,冬天就不再去锻炼了;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和宝宝做做操,有烦心事时就不做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做不但起不到一点效果,而且会把原来锻炼的收获也丢掉的。宝宝对某些动作的条件反射是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的,如果不坚持经常锻炼,不反复练习,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也会消退,所以只有持之以恒才不会前功尽弃。

3、做亲子健身操需要循序渐进

做亲子健身操需要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来做,这样才不会对宝宝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随着宝宝不断地长大,每项活动的量可以逐渐加大,但不能操之过急,因为宝宝的肌肉柔嫩,耐力差,心脏负荷小,所以带宝宝做操时,强度不宜太大。只要看到宝宝有些微汗,面部微红,不气喘,就说明活动量较为合适。否则活动量过度了,对宝宝的身体有害无益。

4、做亲子操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动作姿势

在做操过程当中,学习各种动作一定要姿势正确,每个动作达到一定部位。父母可以按照图示和文字的要求,一板一眼地做。如两臂侧平举时就要胳臂伸直举平;双脚跳时就要用力蹬地跳起,落地时要轻。每个动作做得正确、有力,才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此外,父母还应注意给宝宝养成好的动作习惯。如坐立要端正,不左右歪斜,不曲腰不驼背。身体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宝宝骨骼的生长发育,所以父母们得仔细研究动作呦。

5、做操过程中应鼓励宝宝的创造性动作

大一些的宝宝做会了一些动作,就会不满足于这些动作,自己创造几个小动作,父母这时要因势利导,怎样做才会更好,让宝宝在安全的范围内体会到自己“编操”的乐趣。宝宝就会对运动更感兴趣。

6、做操前的准备工作

做亲子健身操前,父母应把手洗干净,指甲不宜过长,摘掉手表或者首饰,以免划伤宝宝的皮肤。

7、做健身操的更佳时间

做亲子健身操更好在哺乳后(饭后)和睡觉前的游戏时间,这时宝宝情绪好,吃的食物又消化了一段时间。切忌哺乳后(饭后)立即做操。

8、动作的程度

做亲子健身操时父母的动作要轻柔、缓慢,不能用力过度牵拉。做操前抚摸宝宝全身,使他全身放松。如果有条件,放一些轻松而优美的音乐更好。

9、“运动服”的配备

宝宝的“运动服”应轻便、宽松,做起操来舒适自如。

10、不开心时不宜进行锻炼

宝宝情绪低落或哭时不宜立即做操,因为宝宝不开心时,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安慰。更何况这时宝宝也会拒绝进行健身运动。

二、推荐三种水中亲子操

炎炎夏日,带宝宝去游泳既能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又能锻炼身体,可谓一举两得。而在水中嬉戏前的时间,顺便做做简单的水中体操,不仅增进感情,对身体筋骨也有不少好处!

在水中做亲子体操,借助水的阻力,能够训练父母与孩子躯干左右侧的稳定度、下肢内外侧以及肩部的肌力,还有宝宝手脚的协调性。这些动作同时也可以消除赘肉,紧实小腿肌。而水有浮力,可以支撑身体,不易造成运动伤害。不必太多花俏的步骤,就可以达到训练肢体稳定、消除赘肉、亲子同乐的效果。

装备:

亲子操部分动作为了增加阻力效果,建议每个人左右手各拿一个空塑料瓶,父母亲适合大一点的,宝宝则用小一点的。

1、螃蟹走

1)父母与宝宝面对面、手牵手,在父母带领下,两人于游泳池中横向跨步走。行进间,父母可以用口令‘跨、并、跨、并’吸引孩子注意力。

2、蜻蜓点水

1)父母与小孩面对面,手拿宝特瓶,两人先将两手伸直向前。

2)保持身体正直,手臂伸直,将宝特瓶向池底压,在45度角停5秒。然后慢慢将肩部肌肉放松,让宝特瓶恢复原位。重复5次循环。

3、金鸡独立

1)父母与宝宝肩并肩,在游泳池中站好,两手臂向前伸直,做为平衡身体之用。

2)两人先将外侧的腿向前抬起,在水中执行这个动作的时候,父母亲要留心孩子是否会突然失去中心而站不稳,站稳后停留5秒。

3)收腿,换两人内侧的腿向前抬起,站稳后停留5秒。

4)两人外侧的腿向外摆30度,站稳后停留5秒。

5)亲子一起转身,同样将两人外侧的腿向外摆30度,站稳后停留5秒,总共5次循环。

贴心

亲子教育论文篇(2)

开展“亲子教育”活动时,父母通过自身具有的良好感应性和创造力,创设一种适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特长的育人环境,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性潜能。在“亲子班”活动中,对于幼儿每次活动的表现,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功的喜悦。另外,在“亲子班”活动中让孩子通过与小伙伴的接触与交往,培养其交往能力,以促进孩子适应能力的提高,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能力和需求,捕捉更佳教育时期。

在开展亲子活动中,家长要与孩子共同讨论、确定活动主题,通过讨论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从而尊重与满足孩子的要求。确定主题后,准备活动材料,布置活动环境,以及在以后的活动中家长和孩子要在一起想办法,共同商量、一起动手,这样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活动能力和存在的问题,便于捕捉更佳教育时机,及时给予必要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三)亲子活动有利于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

因孩子的家长平时只注重自己的事物或忙于家务,与孩子的交往有所减少,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体验。而开展“亲子”活动后,作为父母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参与此项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与父母充分的交流,使其感受家长之爱,体会到家长的关心,以增加家长与孩子的亲情,使亲子关系更融洽。在活动中父母的参与状态和表现,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不仅能促进其适应社会能力的发展,还能帮助其更好地发展认知能力。因此,我们说“亲子班”的建立,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发展。

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后,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家庭指导,使家园共同配和搞好幼儿教育。幼儿在家的表现往往是园内学习、活动的反应,从中家长可以发现许多问题或不足,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家长还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教师,使两者的教育互补,并取得教育的实效。

二、亲子活动的教育效果

亲子教育活动的开展,便于家长指导幼儿在家的游戏活动,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活动天地,对于煅炼幼儿地独立操作能力、促进幼儿地情感发展、丰富幼儿想象力方面都有一定帮助。如有一名小朋友,怕生、不敢大生说话、胆子小,参加亲子活动以后,性格开朗了许多,在人多的场合也不会惧怕,会大声的说话介绍自己,并能勇敢地表现自己,增强了自信心。

亲子教育论文篇(3)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是让父母感到幸福和骄傲的事。但是许多家长却为此伤透了脑筋:孩子叛逆;孩子喜欢玩;孩子不愿意努力学习,成绩上不去……为什么在这些孩子和家长之间仿佛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呢?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呢?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好的关系本质特征就是和谐,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

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曾一度走入误区,认为教育孩子就是管教孩子,孩子必须听父母的,孩子必须要学习好等等……给孩子造成很大的思想压力。上会犯错,何况是孩子呢?要允许孩子犯错,知错后改正就好。父母要学会享受孩子,向孩子学习。我们离孩子近一些,或许就是离现代化近一些。

为了女儿将来能书挺拔秀气的毛笔字,一年级起我就给她报了书法班,更初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每天至少练一个小时,认真书写老师留的每一项作业量,虽然天天都是点、横、竖、撇、捺,女儿依旧努力地练习。。。。。。爷爷每周带着女儿去上一次书法课,回到家里,爷孙俩练得不易乐乎,一个学期下来,女儿高涨的热情开始慢慢降温。学书法是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因为每天都要练习,这样就减少了孩子玩的时间,孩子是不情愿的;而且练习书法是枯燥乏味的;在后来的练习时间里,女儿开始磨磨蹭蹭,应付了事。我看了很生气,很严肃的批评她说:“不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有耐心,你不能光看到别人家写得作品好就羡慕,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谁知女儿硬硬的来了一句:“本来学书法就不是我自愿的,是你非要给我报班!为什么小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安排?”我听了女儿的话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没动,是啊!女儿长大了,不再是那个我说什么就听什么的小孩子了。兴趣是更好的老师,家长不能把自己的一些意愿强加给孩子,这样会适得其反。上周在体育馆陪女儿打球和一位家长闲聊时,她说:“以前我们小的时侯生活条件不好,可是我们个个都有很快乐的童年,大人由着我们疯,由着我们玩。现在一家一个孩子,生活条件也好了,可是孩子反而不快乐了,为什么?是家长干涉的太多了,逼着上课外班,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占得满满的。对孩子不肯放手,怕冻着怕饿着怕累着……”仔细一想,可不是家长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吗?孩子只是借助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上,而我们却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我们是在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实现自我,而不是在改造孩子。

之后,我和女儿进行了一次愉快的谈话,妈妈不再逼着她练书法,她在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尽力就好,既使不是,照样是爸妈更爱的孩子。女儿更后表示她自己也不是愿意放弃书法,只是不愿意每天练那么多,我心中释然。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心中有很多想法是父母不了解的,父母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多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对孩子的教育才可能到位,产生积极的效果。当父母觉得孩子有问题的时侯,千万不要灰心,更不要训斥孩子,要用足够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成长,等待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美。

亲子教育论文篇(4)

杨宝忠教授认为“是家长的教育素养,即家长所具有的教育科学知识以及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教育态度和教育期望。”而关颖研究员则从教育社会学视野出发,指家长教育素质是作为父母特定角色的特殊素质”,包括家长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等。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家长教育素质的统一体。华东师范学者莫建秀在毕业论文学前儿童母亲教育素质及其开发研究中将母亲的教育素质分为教育品质、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四个方面。学者李俐心在其毕业论文小学生家长素质对家校合作影响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家长的教育素质分为动力系统、知识系统、操作系统三个方面。其中动力系统包括家长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和家长教育观念;知识系统包括家长对儿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卫生保健知识以及常识的了解;操作系统包括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两个方面。

二、关于母亲的教育素质现状的研究

三、提高母亲的教育素质策略的理论研究

从成人教育的角度出发,莫建秀在其论文学前儿童母亲教育素质的开发对策中建议,母亲教育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从思想对母亲教育进行合理的定位,包括:对母亲教育的重要价值的肯定,将母亲教育纳入成人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从母亲教育的管理体制上加强,具体包括:完善的规章制度、固定的教育基地、权威的管理机构、专门的师资队伍、合适的教学材料、充足的经费投入。吕秋芬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在其毕业论文0—3岁农村幼儿母亲育儿素养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提出了提高农村幼儿母亲育儿素养的对策和建议:社会各相关部门积极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农村幼儿母亲育儿素养教育的提高;为农村幼儿母亲创造业余学习条件;农村幼儿母亲要积极提高育儿意识和相关素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母亲育儿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黄跃洪提出改善城乡中小学生父母教育素质的建议及对策: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普及改进家长学校,加强家校合作,积极构建学习化社区,鼓励家庭创建学习型家庭,借鉴国内外优秀家教经验,探求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

四、影响母亲的教育素质的因素的研究

综合以上关于母亲教育素质的研究的所有成果,可以看出当前母亲教育素质的研究现状主要呈现出这几个特点:

亲子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母教文化;精髓;当代价值。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安康民族经过不断创造与积累,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丰富璀璨的传统文化,母教文化是安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母教文化的内涵阐释。

母教文化是关于母亲教育的文化。目前,我国学者对“母亲教育”的界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母亲的教育”,认为母亲是人生的位教师,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二是“教育母亲”,即通过对母亲实施教育,提高母亲的素质,从而提升母亲的教育质量。母教文化包含的是母亲的教育,是指母亲这一社会群体在抚养教育子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经验等精神文化成果以及与此有关的人文景观等物态文化现象的总和。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对精神面的“母教文化”进行探讨。

二、国内传统母教文化的精髓。

国内有着悠久的母教传统,历来重视母亲对子女的养育作用,韩诗外传卷九说“贤母使子贤也”,说的是贤良的母亲重视教育,使孩子长大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安康民族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贤母名母,她们深明“妇道”,教子有方,培养出众多的杰出人才,充分显示了母亲教育的力量。‘古代安康女杰中的“周三母”,可称为国内更早的家庭女教师。据列女传·母仪传记载:“三母者,太姜、太任、太姒……君子谓太姜广于德教……太任为能胎教……太姒仁明而有德……颂曰:周三母,太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

太姒更贤,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的母亲,更是母教文化的典范。国内母亲在长期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形成了具有安康民族特色的母教文化。

(一)“重德”“勉学”的教育内容。

古代女性被限制在家庭中,承担着“女儿、妻子、母亲”三重角色。“母以子贵”的现实使女性不仅要去创造生命,还要含辛茹苦地去培育这些生命,使他们成为“贵人”以光宗耀祖,显示自身的价值。为此,母亲从小就按“德才兼备”的目标去教育子女,在教育内容上表现出“重德”“勉学”的特点。

“以德为本”,是国内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我国传统母教非常重视对子女“德”的培养,教子为善、诫子勤俭,倡导信实爱人、忠孝仁义,造就出许多仁人志士。“岳母刺字”已家喻户晓,岳母姚氏从小教育儿子“以身许国,报效国家”,还亲自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儿子背上,使岳飞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

“陶母退鱼”也广为流传,据世说新语记载:“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饷母。母封?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母湛氏身为女流,却深明大义,见利而不忘义,退回了儿子尽孝的腌鱼,并训导儿子要清白做人,廉洁奉公。陶侃遵循母亲教导,一生清正廉明、勤于政事。

我国传统母教除注重德性培养,还把“勉学”作为教子的重要内容。古代母亲们深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的道理,通过各种方式勉励、鞭策孩子勤奋读书,刻苦学习,锲而不舍,学有所成。孟母仉氏为给孟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长学习环境,曾三次迁居。

(二)“说理”“垂范”的教育方法。

我国古代社会奉行的“男尊女卑”思想,特别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妇礼,使女性受到各种约束和压制,她们无论是作女儿、妻子还是母亲,都要服从男性。虽然,儿子为了尽孝,不得不听从母亲的管教,母亲教育子女成为理所应当之事。

我国传统母教善用言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寓教于喻,循循善诱,使孩子领悟其中的道理,自觉去践行。孟母“断机教子”已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孟母看到孟子逃学回家,没有打骂,而是通过“断其织”告诫儿子“: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从母亲的话语中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从此发奋勤学,做事有始有终,成为天下之名儒。

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说的是善果官至三品,但是其母崔氏仍坚持每天纺纱织布,夜深才睡,善果不解,其母对儿子说:“你的俸禄是皇上对你祖辈以身殉职的报答,应用以赡养亲属,我们怎可独自享用,作为富贵的资本呢!况且纺线织布,是妇女的本职,我不做这些事,就是骄奢淫逸了。”善果深受母亲良好品行的影响,一生为官清廉不奢。

三、国内传统母教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强化母亲意识。

当代女性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质,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本应使她们在教养子女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但是,母亲教育并没有引起女性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致使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母教危机”。现代社会提倡平等,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参与越来越多,有些女性特别是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年轻女性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过分看重自己的职业角色而忽视甚至放弃母亲角色。有些女性虽已成为母亲,但是生而不养或养而不育,孩子出生几个月就丢给老人或保姆照顾,即使把孩子留在身边也因工作压力而无暇顾及。

据国内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有66.47%的祖辈照看孙辈。在我们进行的“城小学生母亲教育现状”调查中,只有35.66%的母亲认为“母亲的重要工作是养育子女”,55.49%的母亲不完全同意这一观点,还有7.51%的母亲持反对态度,由此可见,多数母亲对养育子女的职责认识还不到位。

古代妇女“相夫教子”,心甘情愿地为丈夫和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精心养育子女,并以此为幸福。我们应该继承这一母教传统,这并不是让女性放弃自我,回归家庭,而是要她们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多一些时间与精力去教育子女,展示更全面的自我。让女性成为母亲,不是自我价值的否定,而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方式。弘扬国内优秀传统母教文化,与历史上众多的贤母名母零距离接触,感受其人格魅力,有助于当代女性深刻认识母亲角色的意义,强化母亲意识,自觉承担起母亲的职责,乐于做母亲。

(二)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提升母教质量。

在当今社会,不管母亲是否意识到母亲职责,是否乐意承担母亲职责,客观上她们都扮演着子女的主要照顾者和主要教育者的角色。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80.16%的母亲和75.58%的学生认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亲照顾子女,71.31%的母亲和59.74%学生认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亲负责子女的教育。比例如此之高,认识如此相似,表明了母亲在家庭中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不可否认的是,母亲在培育人才方面确实发挥着独特作用,每个人的生命都毫不例外地由母亲孕育,来到世界上接触到的个人也是自己的母亲,在婴幼儿时期任何人都不能替代母亲的作用,体现了母亲教育的唯一性;母亲不仅能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饥饿,还是孩子灵魂的塑造者和人生的引人,对孩子智能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和行为模式的养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体现了母亲教育的全面性;母亲与孩子血脉相连,息息相关,这种亲子依恋关系使孩子乐于听从母亲的教育,体现了母亲教育的权威性;母亲与孩子朝夕相处,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这种自然的教育方式易于被子女所接受,体现了母亲教育的高效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您在工作岗位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造性,您都要记住:在您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这就是教育孩子。”但是,目前很多母亲还是“自然母亲”,凭着感觉、本能或老辈的经验来养育孩子,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子方法,存在着“重教不会教”的现象。天津儿童发展中心针对天津5000名0-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的“母亲教育需求问卷调查”显示,家长普遍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和知识,对母亲教育有需求的有4991名,占被调查人数的99%。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43.43%的母亲认为自己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效果不佳。59.52%的母亲非常希望、39.95%的母亲希望掌握更多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方法。弘扬国内优秀传统母教文化,能使当代母亲更多了解母教文化的精髓,学习母教经验,掌握有效的育儿和教子方法,提升母教质量,由“自然母亲”成为“合格母亲”“优秀母亲”。

(三)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

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发展的人才,人才的成长由母亲把好关,母亲的综合素质与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如果一个人自幼得到母亲良好的教育,使之将来步入社会成为一个具备良好素质和修养的公民,这是一个家庭的幸事,也是社会的幸事。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弘扬国内优秀传统母教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母、爱母,重视母亲教育的社会风尚,必将造就更多健康的个体,促进家庭的完美和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3]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国内文史出版社,2003、

亲子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母教文化;精髓;当代价值。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安康民族经过不断创造与积累,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丰富璀璨的传统文化,母教文化是安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母教文化的内涵阐释。

母教文化是关于母亲教育的文化。目前,我国学者对“母亲教育”的界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母亲的教育”,认为母亲是人生的位教师,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二是“教育母亲”,即通过对母亲实施教育,提高母亲的素质,从而提升母亲的教育质量。母教文化包含的是母亲的教育,是指母亲这一社会群体在抚养教育子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经验等精神文化成果以及与此有关的人文景观等物态文化现象的总和。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对精神面的“母教文化”进行探讨。

二、国内传统母教文化的精髓。

国内有着悠久的母教传统,历来重视母亲对子女的养育作用,韩诗外传卷九说“贤母使子贤也”,说的是贤良的母亲重视教育,使孩子长大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安康民族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贤母名母,她们深明“妇道”,教子有方,培养出众多的杰出人才,充分显示了母亲教育的力量。‘古代安康女杰中的“周三母”,可称为国内更早的家庭女教师。据列女传·母仪传记载:“三母者,太姜、太任、太姒……君子谓太姜广于德教……太任为能胎教……太姒仁明而有德……颂曰:周三母,太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

太姒更贤,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的母亲,更是母教文化的典范。国内母亲在长期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形成了具有安康民族特色的母教文化。

(一)“重德”“勉学”的教育内容。

古代女性被限制在家庭中,承担着“女儿、妻子、母亲”三重角色。“母以子贵”的现实使女性不仅要去创造生命,还要含辛茹苦地去培育这些生命,使他们成为“贵人”以光宗耀祖,显示自身的价值。为此,母亲从小就按“德才兼备”的目标去教育子女,在教育内容上表现出“重德”“勉学”的特点。

“以德为本”,是国内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我国传统母教非常重视对子女“德”的培养,教子为善、诫子勤俭,倡导信实爱人、忠孝仁义,造就出许多仁人志士。“岳母刺字”已家喻户晓,岳母姚氏从小教育儿子“以身许国,报效国家”,还亲自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儿子背上,使岳飞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

“陶母退鱼”也广为流传,据世说新语记载:“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母湛氏身为女流,却深明大义,见利而不忘义,退回了儿子尽孝的腌鱼,并训导儿子要清白做人,廉洁奉公。陶侃遵循母亲教导,一生清正廉明、勤于政事。

我国传统母教除注重德性培养,还把“勉学”作为教子的重要内容。古代母亲们深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的道理,通过各种方式勉励、鞭策孩子勤奋读书,刻苦学习,锲而不舍,学有所成。孟母仉氏为给孟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长学习环境,曾三次迁居。

(二)“说理”“垂范”的教育方法。

我国古代社会奉行的“男尊女卑”思想,特别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妇礼,使女性受到各种约束和压制,她们无论是作女儿、妻子还是母亲,都要服从男性。虽然,儿子为了尽孝,不得不听从母亲的管教,母亲教育子女成为理所应当之事。

我国传统母教善用言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寓教于喻,循循善诱,使孩子领悟其中的道理,自觉去践行。孟母“断机教子”已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孟母看到孟子逃学回家,没有打骂,而是通过“断其织”告诫儿子“: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从母亲的话语中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从此发奋勤学,做事有始有终,成为天下之名儒。

“教者必先正己”是古代家训的明理。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贤良之母,正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她们自身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言行率先垂范,做出榜样,影响子女发展的。隋书·郑善果母传记载“: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兒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济乎?

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枲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说的是善果官至三品,但是其母崔氏仍坚持每天纺纱织布,夜深才睡,善果不解,其母对儿子说:“你的俸禄是皇上对你祖辈以身殉职的报答,应用以赡养亲属,我们怎可独自享用,作为富贵的资本呢!况且纺线织布,是妇女的本职,我不做这些事,就是骄奢淫逸了。”善果深受母亲良好品行的影响,一生为官清廉不奢。

三、国内传统母教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强化母亲意识。

当代女性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质,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本应使她们在教养子女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但是,母亲教育并没有引起女性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致使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母教危机”。现代社会提倡平等,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参与越来越多,有些女性特别是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年轻女性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过分看重自己的职业角色而忽视甚至放弃母亲角色。有些女性虽已成为母亲,但是生而不养或养而不育,孩子出生几个月就丢给老人或保姆照顾,即使把孩子留在身边也因工作压力而无暇顾及。

据国内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有66.47%的祖辈照看孙辈。在我们进行的“城小学生母亲教育现状”调查中,只有35.66%的母亲认为“母亲的重要工作是养育子女”,55.49%的母亲不完全同意这一观点,还有7.51%的母亲持反对态度,由此可见,多数母亲对养育子女的职责认识还不到位。

古代妇女“相夫教子”,心甘情愿地为丈夫和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精心养育子女,并以此为幸福。我们应该继承这一母教传统,这并不是让女性放弃自我,回归家庭,而是要她们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多一些时间与精力去教育子女,展示更全面的自我。让女性成为母亲,不是自我价值的否定,而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方式。弘扬国内优秀传统母教文化,与历史上众多的贤母名母零距离接触,感受其人格魅力,有助于当代女性深刻认识母亲角色的意义,强化母亲意识,自觉承担起母亲的职责,乐于做母亲。

(二)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提升母教质量。

在当今社会,不管母亲是否意识到母亲职责,是否乐意承担母亲职责,客观上她们都扮演着子女的主要照顾者和主要教育者的角色。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80.16%的母亲和75.58%的学生认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亲照顾子女,71.31%的母亲和59.74%学生认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亲负责子女的教育。比例如此之高,认识如此相似,表明了母亲在家庭中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不可否认的是,母亲在培育人才方面确实发挥着独特作用,每个人的生命都毫不例外地由母亲孕育,来到世界上接触到的个人也是自己的母亲,在婴幼儿时期任何人都不能替代母亲的作用,体现了母亲教育的唯一性;母亲不仅能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饥饿,还是孩子灵魂的塑造者和人生的引人,对孩子智能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和行为模式的养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体现了母亲教育的全面性;母亲与孩子血脉相连,息息相关,这种亲子依恋关系使孩子乐于听从母亲的教育,体现了母亲教育的权威性;母亲与孩子朝夕相处,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这种自然的教育方式易于被子女所接受,体现了母亲教育的高效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您在工作岗位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造性,您都要记住:在您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这就是教育孩子。”但是,目前很多母亲还是“自然母亲”,凭着感觉、本能或老辈的经验来养育孩子,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子方法,存在着“重教不会教”的现象。天津儿童发展中心针对天津5000名0-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的“母亲教育需求问卷调查”显示,家长普遍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和知识,对母亲教育有需求的有4991名,占被调查人数的99%。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43.43%的母亲认为自己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效果不佳。59.52%的母亲非常希望、39.95%的母亲希望掌握更多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方法。弘扬国内优秀传统母教文化,能使当代母亲更多了解母教文化的精髓,学习母教经验,掌握有效的育儿和教子方法,提升母教质量,由“自然母亲”成为“合格母亲”“优秀母亲”。

(三)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

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发展的人才,人才的成长由母亲把好关,母亲的综合素质与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如果一个人自幼得到母亲良好的教育,使之将来步入社会成为一个具备良好素质和修养的公民,这是一个家庭的幸事,也是社会的幸事。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弘扬国内优秀传统母教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母、爱母,重视母亲教育的社会风尚,必将造就更多健康的个体,促进家庭的完美和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3]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国内文史出版社,2003、

亲子教育论文篇(7)

1 亲子教育的内涵

所谓的“亲子”中“子”是指孩子,“亲”主要是指孩子的双亲。事实上,亲子话题受到关注的内在原因是现代父母对亲子教育的接纳与重视。

1.1 亲子教育的含义

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是以亲子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的,意在研究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及其教育。亲子教育是依据“PATP”(Parents as Teacher and Partner)的教育理念,提出“父母是幼儿早教中更重要的老师和玩伴”的理念。与传统家庭教育相比,亲子教育不再是长辈对孩子的单向教育,而是把“亲”与“子”两者都视为被教育的对象,提倡父母与孩子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中互动,达到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通过亲子教育达到的目的有双重性:

(1)对父母的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父母来讲,孩子像一面镜子,会映射出自己的优点,同时也会折射出自己的缺点。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够在性格等方面有好的发展,很多父母选择亲子教育就是为了通过提升自己的言行等来更好地影响孩子。另一方面,通过亲子教育,让父母更懂得如何科学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实现家庭教育的目的。

(2)对孩子的教育。亲子教育注重对孩子右脑和早期智力的开发。其中可以分为智力和智能两方面:1)智力方面,主要包括对孩子观察、想象、思维、记忆、创造、注意力等能力的开发与培养。2)智能方面:主要包括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和言语能。动作能即大运动及手指能力;应物能即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分析和综合能力;应人能即生活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言语能即孩子的听、理解、语言表达能力。

2 亲子教育的理论基础

亲子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从诸多经典教育理论演变而来,而亲子游戏、亲子产品等都是以这些理论为基础汲取设计依据。其中,更著名的要属蒙特梭利教育理论。

2.1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含义

蒙氏教育理论的精华主要有四个方面:

(1)自发性活动有助于儿童独立。蒙氏教育认为儿童自发性的活动能够培养他们逐渐走向独立。有些儿童表现出独立能力弱多数是因为成人的妨碍。而自发性活动法则提倡孩子的自主学习,以及成人对孩子的这种自主性、自发性不能给予强迫或压抑。

(2)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理论。蒙特梭利博士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期间,会对某种特定技能表露出强烈的兴趣及学习能力,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称这种现象为学习和教育的关键期。例如,儿童6个月至一岁期间是辨音敏感期。儿童敏感期具有暂时性,以及个体差异性。如果能够抓住儿童的敏感期给孩子提供与其敏感期相适应的条件,便可以加强教育效果。

(3)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孩子自出生便通过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等开始感知和吸收环境中的信息。因此,蒙氏教育认为孩子的教育应从一出生就开始。通常0~3岁的儿童属于潜意识吸收性心智,有比喻说此时的孩子像照相机,对身边的事物就像拍照一样无意识、无选择地吸收;3~6岁的儿童属于有意识吸收性心智,在吸收的同时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兴趣,也就是敏感期的出现。父母要学会观察和判断。

(4)儿童的成长要有适宜的环境。儿童的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和自发性活动都属于内部因素。这些内部因素要发展,需要与环境相互作用。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喜欢探索环境,并很容易吸收环境中的各种印象来建构其心智。因此,一个充满爱与快乐的环境非常重要。其次要开放和自由,自由的环境可以使孩子放松并显露本性,也就是释放天性。

3 基于亲子教育理念的亲子产品设计要点

亲子产品是指父母与子女一起参与并共同提高的一种育儿产品,也可理解为是适应十八岁以下儿童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并能满足父母与儿童在生活、娱乐、学习和交往之间交流活动的产品。[1]以蒙氏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产品设计原则,推出亲子产品设计中的几个要点:

3.1 产品的设计要同时满足孩子与父母的需求

亲子产品的使用者不仅是孩子,同时也包括父母。在父母与孩子共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仅通过互动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而大人也可以从这个过程中得到享受与娱乐,这样也将把枯燥的“哄孩子”转变为有趣的亲子体验。因此,务必要将亲子产品与儿童玩具区分开,在设计前期,做好产品定位,找到孩子和大人的共同频率是亲子产品设计的要点。

产品的使用过程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下进行,所以必定会创造出某种情境,或温馨,或安静,或激烈,或热闹。不论怎样,在设计时,要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将为父母和孩子营造怎样的气氛与环境,不能局限于产品本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孩子体验某种亲感,这是教育工作中更困难的事”,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产品使用方式的设计先为父母与孩子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气氛。

3.3 设计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符合其敏感期特点

儿童的敏感期为亲子产品设计提供了直接而有效的设计依据,不同年龄的儿童敏感范围不同,因而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可以抓住儿童敏感期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帮助父母找到引导孩子的方向,同时也符合孩子的成长需求。从儿童敏感期图示可以看出,不同敏感范围会同时出现在某个年龄段。因此,产品设计可以兼具这些敏感范围,从而更加丰富有趣。

3.4 产品的使用给孩子提供发挥的空间

根据儿童行为自发性理论,我们了解到鼓励孩子自主的行为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所以在产品设计中,使用的方式不应太局限或死板,在设计的时候能够预留一定的想象空间或自主发挥的余地,同时这种发挥的空间又不是漫无目的的,是在设计的掌控之中。因此,把握这样的尺度很重要。

亲子产业的热潮体现出现代父母对亲子教育的重视,而亲子产品作为亲子产业中的一个领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为父母提供亲子互动与亲子教育的便捷。好的亲子产品不仅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更能为父母与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

参考文献:

亲子教育论文篇(8)

1.亲子教育的活动结构及其对教师的要求

根据笔者上述对亲子教育的概念界定,亲子教育活动涉及三方主体:幼儿(在幼儿园普遍的亲子教育实践中,主要针对0~3岁婴儿)、家长(孩子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教师。教师是双重指导者和示范者,一方面直接设计、组织、指导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在活动过程中对家长进行教养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指导;家长同时扮演学习者和指导者双重角色,作为学习者,在教师设计的活动中接受教师的示范指导,学习教养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者,在活动中按照教师的示范和要求指导自己的孩子进行活动;幼儿主要扮演活动参与者的角色,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影响下积极活动,获得身心发展。这一复杂的活动要求亲子教师担负多方面的任务,在活动前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的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亲子活动方案,在活动中则要不断变换角色,特别要注意对幼儿的指导语和对家长的指导语之间的差异,做到适时变换、准确使用。

2.亲子教师应该具备的专注素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亲子教师的多重角色和复杂的工作任务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专注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储备。亲子教师需要牢固掌握关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卫生保健、饮食营养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实践中幼儿园亲子教育中涉及的主要是0~3岁婴儿,因此亲子教师需要特别掌握3岁前婴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熟悉每个阶段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并了解每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能力结构。亲子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与幼儿和家长进行沟通,且其所面对的家长文化水平各异、职业种类不同,这要求亲子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同时,由于面对的幼儿和家长各具特殊性,要求亲子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在交流和活动中发现家长的教养问题和幼儿的特殊发展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3)技能要求。亲子教师需要具备夸张的情绪表达技能,如此才能吸引幼儿和家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此外由于亲子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设计的亲子活动来实施的,因此活动中涉及的各种艺术技能如唱歌、跳舞、器乐演奏等也是亲子教师需要掌握的。

除此之外,基于一些幼儿园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性格开朗、活泼外向、善于交流的亲子教师更容易赢得幼儿和家长的欢迎,因此具备这些个人特质,也有利于成为优秀的亲子教师。

二、幼儿教师与亲子教师专注素养要求有异,但幼儿教师具有转型优势

1.幼儿教师与亲子教师的专注素养差异

理论分析和实践反馈的信息都表明,幼儿教师与亲子教师在专注素养方面的要求是不尽一致的。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未必就是一个优秀的亲子教师,反之亦然。我们可以通过幼儿教师与亲子教师的不同工作要求和工作特点间接反映其专注素养方面的不同要求。首先,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主要交流对象是幼儿,亲子教师在工作中的交流对象则同时包含幼儿和家长双方。其次,幼儿教师的工作目的主要是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亲子教师的主要工作目的则是提升家长的教养水平。再次,幼儿教师面对的主要是3~6岁的幼儿,亲子教师面对的主要是0~3岁的婴儿。更后,幼儿教师的每日工作周期往往比较长,通常是半天或一天,其与幼儿相处的时间比较多,更有利于充分观察和了解幼儿的特点,亲子教师每日工作周期往往比较短,通常是一个亲子活动的时间(半小时左右),其与幼儿相处的时间较短,不利于进行充分的观察和了解。

2.幼儿教师转型为亲子教师所具备的优势

虽然幼儿教师与亲子教师在专注素养要求方面存在差异,但仍有许多共通之处,这使得幼儿教师在转型为亲子教师时具备了更多优势。首先,幼儿教师学过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等理论课程,还学过音乐、美术、舞蹈等专注技能课程,而且通常有教育幼儿的经验,幼儿教师可以把与幼儿打交道的这些经验迁移到婴儿身上。其次,家长工作是幼儿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教师与各种类型家长交流的经验也可以迁移到亲子教育过程中与家长的交流方面。再次,幼儿教师在多年工作经历中,往往逐渐变得更加开朗、活泼、善于表达、情感丰富,这些个人特质都有助于成为优秀的亲子教师。

三、幼儿园亲子教育的师资宜以内培为主,走专职化和专注化道

从以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幼儿园要实施专门化的亲子教育,在现有幼儿教师中选拔培养亲子教师是一条可行且有效的道。事实上,这条道可能比外聘教师或录用应届毕业生更为经济、有效,且更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四川省直属机关东通顺幼儿园的经验就表明,外聘亲子教育机构教师不太好管理且往往由于教育理念不一致等原因,难以形成本幼儿园的亲子教育特色,而录用应届“亲子教育专注”及“早期教育专注”师范毕业生则感觉到他们明显缺乏实践经验,不容易得到家长的认可,且培养周期较长。在内培亲子教师时,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力争走专职化道

亲子教师是一个专注性很强的工作,其与幼儿教师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教师本人要完成专注化的过程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目前的幼儿教师一般工作琐碎而繁忙,如果采取兼职的办法顾及两头,往往难以在亲子教师的专注方面有所突破(至少也需要很长的周期,且使教师非常疲惫)。很多幼儿园的实践经验也表明,让部分幼儿教师兼职从事亲子教师工作,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而安排教师专职担任亲子教师后,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专注发展表现出重大进步。可以说,专职化是专注化的基础条件。

2.严格选拔,加强培训,突出重点

亲子教师的工作要求与幼儿教师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教师本人有转型的意愿,并同时具备一定的素质基础和人格特质,选拔工作至关重要。可供参考的做法是:首先,教师自愿报名;其次,按照亲子教师专注素养标准进行选拔,主要考虑教师的业务素质、人格特点、理论修养、学习潜力等,更终挑选出一批优秀的教师担任专职亲子教师。

3.重视实践,充分交流,以研究促发展

四、幼儿园亲子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注意梯队化和多元化

如上所述,幼儿园亲子教育有着多种多样的实施途径,本文着重分析的只是在幼儿园中以亲子班或亲子园为载体的专门化亲子教育的师资问题,这乃是由于幼儿园附设亲子园已是一种普遍行为,因为其较好的社会效应,在部分地区已将此作为政策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种教育发展规划,成都便是例子。从研究的角度看,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幼儿园服务社区的职能,更好地提升家长的教养素质进而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幼儿园在举办亲子园的同时,仍然应该重视其他多种多样的亲子教育形式,诸如幼儿园开放日、幼教专家进社区、亲子活动日、家长学校、妈妈俱乐部,甚至幼儿园网站和宣传栏以及每一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日常交流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亲子教师,都肩负着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养知识和方法,以及现代教育观念的任务。因此,鼓励幼儿园教师不断学习,全面掌握0~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更新的教育思潮、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幼儿园可以构建起一个亲子教师梯队,专注的和专职的亲子教师是这个梯队当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而广大幼儿教师则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和补充力量。

(作者单位:成都学前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106)

参考文献:

[1][3]胡育。试论亲子教育的内涵与功能[J]。教育科学,2002(3)。

[2]熊鸣婷,卢清。亲子教育精神之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14)。

亲子教育论文篇(9)

记者:您特别看重和关注家庭教育,我国家庭教育现状如何?

彭佩云:安康民族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各级党委和政策的重视支持下,在妇联组织、教育部门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家庭教育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家庭教育的水平逐步提高。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比如,孩子及其家长、老师大多是独生子女;电脑、电视的普及减少了亲子沟通时间;网毒网瘾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带来许多问题;离婚率持续递增,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子女教育令人担忧;某些领导干部、富人和社会名流子女的不良行为引起公愤等。另外,近年来,未成年人性行为的随意与多发,引发了少女流产现象增多,不仅危害了她们的身体健康,也使青少年性犯罪增加。

记者: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彭佩云:首先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必须以德为先、以德为重,明确。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为此,要普及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育能力,使家庭与学校、社会紧密协作,帮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特别要关爱和帮助各种困难家庭。希望各有关方面深入调查研究新时期家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政策决策提供对策和建议。

记者: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比例越来越大,您对目前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怎么看?

彭佩云: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已经出现代独生子女养育第二代独生子女的情况。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过高期望、过分溺爱、过度保护、压力过重、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养轻教现象相当突出,不利于孩子养成健全人格、提高全面素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与家长缺乏正确的育儿观、教子观密切相关。希望家长都能发挥言传身教作用,用正确的观念、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亲子教育论文篇(10)

国内从亲子教育概念的提出到亲子园、亲子中心的兴办也不过才二十多年的时间。幼儿园的蓬勃发展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但是,无论是幼儿园的教育还是亲子教育,我们都有太多的问题需要细细地思考。切不说近年来西方的众多教育模式蜂拥而致,也不说深圳到底有多少家亲子园?有多少家幼儿园?幼儿园中又有多少开办了亲子班?先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朋友在深圳南山区某家幼儿园做亲子老师,幼儿园并设有专门的亲子教,生员也不错。但是亲子班几乎属于幼儿园中独立的机构,和其他班级没有任何联系,甚至亲子班的家长也认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节庆和他们没有关系。只等孩子到上小班的年龄,父母一丢手就把孩子放到小班,认为孩子已经熟悉幼儿园了,可还是和其他的新生一样哭闹。如果是这样,家长为什么非要到幼儿园上亲子班呢?或者说家长带孩子上亲子班到底学到了什么呢?我有些想不通,家长天天陪着孩子上幼儿园,孩子怎么会不熟悉幼儿园的老师和其他孩子?怎么会不熟悉幼儿园的各个环境?怎么会不熟悉幼儿园的常规?于是我逐渐清晰的认识到亲幼衔接是存在的,而且是非常明显的。

在幼儿园以外的亲子园(亲子中心)大都没有开展专门的亲幼衔接教育。虽然也有一些打出了“亲幼衔接课程”的噱头,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内容。主要原因是亲子园和幼儿园整体环境的脱离。两家都不在一起,所谓亲幼衔接也只是空口说说。幼儿园和小学也是整体环境脱离的。亲幼衔接和幼小衔接之间有什么不同吗?首先,儿童到了入学年龄时,对外界环境已经有了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自我判断和调节的能力,所以对环境的改变能够在教短的时间熟悉和适应。而3岁前的幼儿依赖性很强,对陌生环境会因缺少安全感而产生抵触,适应较慢。其次,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已经离开父母,独自进行一日的学习。而亲子园的亲子教育是一直都有家长陪同的,到了幼儿园后,幼儿则需要脱离父母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一日教育生活,落差是很大的。所以整体环境的脱离,幼儿的年龄越小,影响越大。所以幼儿园的亲子班在亲幼衔接教育上是有很大的资源优势的。

幼儿园的亲子班和幼小班之间存在的亲幼衔接,从宏观可以看做是“亲幼衔接”的概念下正需要逐渐统一的课程建构,也就是在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之下需要去逐渐完善的特色的亲子课程。从场看幼儿园只所以办亲子班,更初考虑是亲子班的生员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幼小班,储备后续生源,而同时又提升幼儿园的竞争力(毕竟多了一项服务)。幼儿园在场中的竞争力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幼儿园的硬件环境设施、课程特色、师资团队、管理理念、宣传等。如果幼儿园的生员爆满,不存在招生的压力的话,无疑亲子班少了一种支撑点。在幼儿园整体竞争力提升的前提下,幼儿园的亲子班不免出现了视觉的盲点,容易被忽略,更多的人会把注意力放置在幼小班上。因为亲子班在原本的幼儿园教育体系中是新的添加剂,而早教课程和幼教课程又有很多的不同,管理和实施起来自然会有厚此薄彼的情况。许多幼儿园的亲子班或多或少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亲子班也没有幼儿小中大班之间联系的那么密切,从上课的模式和幼儿园也有不同。亲幼衔接在幼儿园失去了真正价值,也失去了意义。这就很容易造成亲子班和幼儿园的脱节,其结果亲子班和幼儿园的课程也逐渐脱节,幼儿园的亲子班和幼儿园以外的亲子中心相比也逐渐失去了亲幼衔接的优势。实际上,这是一种很普遍的事情,因为很多幼儿园还没有把亲幼衔接作为幼儿园建构课程中的一部分去考虑。而“亲幼衔接”作为课程去实施是有一定的难度。亲子早期教育不同于幼儿园教育,从课程模式、实施方式、能力评估等也幼儿园的课程也有很大的差别,需要有熟悉亲子和幼儿园课程设计能力的专注教师共同完成。但是,亲子早期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可以运用相同的教育理论理念。所以,在幼儿园建构适合本园理念的特色的亲子课程是可以的。

在幼儿园的亲子班建构具有“亲幼衔接”特色的亲子课程。就必须更正亲子班和亲子中心是有本质性的不同,亲子中心是独立的教育单位,而亲子班属于幼儿园的一个班级,和大中小班是一样,它遵循于幼儿园统一的教育理念,服从于幼儿园统一的管理,虽然在活动组织上和参与群体上有一些差别。但在课程的设计中要结合和把握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这些是前提。之后要从几个方面思考,并进行实施尝试。首先,在亲子班各个年龄段的活动组织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常规培养都要和幼儿班的常规完全统一。比如,排队,喝水盥洗,取放玩具图书等。使亲子班孩子升如小班后会很快适应班级生活。其次,在课程组织和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小小班和小班的课程,找寻彼此间的联系,使孩子在上小班后,即便没有父母陪同,也会很快的适应班级的教学。再次,加强亲子班和幼儿班之间的互动,让亲子班的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和幼儿。特别是引导亲子班的孩子熟悉幼儿园的教职人员,在训练孩子礼貌问好的同时,有利于消除孩子对环境和人的陌生感。再四,对于即将要上小班和小小班的亲子班幼儿可以尝试开展无家长陪同的教学活动,对上幼小班有一个过渡。等等。即便做到了这些,还不能算做好了亲幼衔接,更何况要建立一个以“亲幼衔接”为概念的亲子课程。笔者早先虽然也在幼儿园带过小中大班,后又在亲子教育结构做亲子老师,现在又在幼儿园做亲子老师,也有一些经验。但是从事目前的亲子教学工作也只是结合着自己以前的经验进行教学,还是延伸着亲子中心的教学模式。为此,笔者请教过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很有经验的朋友。朋友给了我一些建议:首先建构一个以幼儿园教育理念为指导的亲子班教学大纲。在大纲中逐渐细化亲子班活动开展的模式、活动方案的书写表格、积累教育笔记和观察记录、及时反思每次的活动等等。而更重要的就是文案的积累和反思。通过每次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加之反思和讨论,逐渐清晰积累出亲子班的课程。也许朋友说的很轻描淡写,但是我知道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教育部副部长在全国幼儿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特提出:“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人们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接受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需求也在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从过去一段时间主要发展3―6岁的幼儿教育,延伸至0―3岁婴幼儿的教育,既是我国早期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是必然趋势。“十五”期间我们在提出目标任务时,特别提出了0―3岁的早期教育目标”。幼儿园发展亲子教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如何使幼儿园的亲子班发挥其作用形成特色,我相信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而“亲幼衔接”作为笔者尚不成熟的思考,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渐发现更多的问题,寻求出更多的答案,为0―7岁的教育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2] 刘文。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

[4] 育儿网()。

亲子教育论文篇(11)

公元前2100年前后,古代巴比伦人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君主专制的确立促进了宗教神学的重大发展。专制君主需要借助神灵的威力巩固自身的统治,希望出现一个众神之首。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的一神教,便应运而生,这正是犹太教产生的基础。后来犹太人(希伯来人后裔)的民族领袖摩西,在带领部落迁徙的过程中,创立了犹太教,尔后,犹太人的一支——以色列人,又将它带回巴勒斯坦。更后于公元前6世纪,犹太教作为一个具有完整教义、教规和礼仪的一个大宗教确立了下来。

一、犹太教义中体现出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关于教育目标

传统的犹太教教义中并没有专门明确地论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或章节。其中也没有一个系统的教育理论。但是,圣经原文中一些章节,反映了犹太教义中有两种基本的教育目标:

其一,教导孩子敬畏上帝。犹太典籍中多处提到了要对上帝报敬畏之心。例如“智慧的开端是对上帝的畏惧。”[3]“你应该全心全意地爱你的上帝,用你所有的心血,所有的精神,所有的力量。认真对待今天我告诫你的这些话。让你的孩子们也深深铭记住这些话语。”[4]

其二,应该教导孩子们学习圣训,按照圣训所说去做事。例如,有文章说“遵循上帝的指示,做正确而合理的事情”[5]。“对上帝的敬畏使人心情愉悦,这种敬畏之情带给人快乐和长生”[6]。相似的论述还有“没有比敬畏上帝更好的事,没有比遵从上帝的圣训更美好的事”[7]。

(二)关于教育内容、方法及要求

犹太教教育的内容,在教育目标中其实已经提到了,就是圣训。所谓圣训就是犹太人认为从上帝那里获得的两种启示录——手写的和口述的。概括起来就是:摩西五经、先知书、神圣著作、塔木德。

1、学习圣经是义务

2、枯燥的方法和内心热爱结合

犹太教义的学习方法非常枯燥,甚至很残酷,犹太人不以这种枯燥为苦,还把它视为上帝对人们的磨练。“每天的第四个小时,上帝在教孩子们犹太哲学——拉比哈姆比亚德(HaimBeyad)把这理解为折磨儿童”[9]。

犹太教强调口头传授,注重记忆就不足为奇了。圣经中多处提到记忆的重要,例如,“认真对待今天我告诫你的这些话。让你的孩子们也深深铭记住这些话语。当你在家和外出的时候,当你躺下和起床的时候背诵它们”。[10]

但同时,犹太教义也强调学习者要发自内心地热爱所学的内容。这二者怎样统一起来呢?从圣经中一些描述集体活动的故事,我们能找到家长怎样教育孩子的例子。例如出埃及记中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记载了祭祀礼仪法典的重新制度的过程、祭祀礼仪的每个步骤,还记载了父母亲和孩子就上述两个方面讨论的内容。孩子们见证了祭祀礼仪的过程,询问礼仪的意思,大人们就告知他们一些相关的故事。例如在逾越节时,人们要吃未经发酵的硬面包,当孩子们询问这是为什么,“……你应该解释给你的儿子听‘正是因为上帝为我做的一切,我才得以从埃及逃出来,恢复自由’”[11]。

在塔木德中说到“如果孩子不会提问,父母要教他们,要用孩子的理解能力能理解的答案去教他们。”[12]

(三)关于教育角色

1、父母亲都应承担教育的责任

家庭教育中主要的教育人员当然是家长,是父母亲。父母是年轻人们模仿的典范。希伯来语中“教师”和“父母亲”的词根是一样。在希伯来圣经中,有许多句子是要求父母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的训诫:

“更大限度地关注那些你自己的眼睛所看到而且没有遗忘的事物……把这些事物全都教给你的孩子和你的孩子的孩子们。那一天你在何烈山,站在你的君主——上帝的面前时,上帝说‘把人们召集到我面前来,我要让他们听到我的话,这样当他们生活在地球上的时候就能学着去敬畏我,并这样教育他们的孩子们。’”[14]

2、父亲有特别的责任

在孩子开始学习圣训时,父亲担负着特别的责任,例如,要介绍他的儿子们参加戒律的仪式。“询问你的父亲,他将会告知你。”[16]

3、父母有相等的教育地位

除了上述这些,教育孩子是父母双方的责任。这一点,我们在不忠诚的并反叛的儿子的例子中发现了一个暗示:

二、犹太人家庭教育的特点

从上述关于犹太教义中家庭教育思想近乎零散的论述中我们能概括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注重学习

为了让孩子热爱书,热爱上帝,据说在每个犹太人的家庭,当小孩稍微懂事的时候,母亲就会滴一滴蜂蜜在圣经上,让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22]

(二)注重思考和理性分析

从上文我们发现,犹太人的阅读量非常大,孩子们要记诵典籍,而典籍的覆盖面非常广,既有上帝的训诫,还有先贤圣人们对训诫的注释和理解,有流传下来的犹太法典,还有对法典的认识和评述。尤其是圣经和塔木德。以塔木德为例,它几乎是一部犹太人的百科全书,从宗教典礼怎么进行,到伦理道德、医学、魔术、星相、民间故事、公共事务、谜语、笑话、数学、生活饮食、穿着、宗教生活细节、教育、经商、、婚姻、神话、信仰以及社会责任等等,几乎无所不包。犹太拉比不断的对一个论点进行论证,和其他书籍不同的是,塔木德中很少会存在一个完全确定的单一的论点。例如当一个拉比说“的职业是崇高的”,会有另外一个拉比说“是罪恶的”,并举证说明。但塔木德更终不会告诉你,哪个论点会是正确的,而它更吸引人的地方也在这里:拉比们永远不会就一个论点达成一致。这给人一个感觉:世界上永远没有固守的东西,论点可能因为人的理解力和审视角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23]

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献资料,犹太人重视思考,不追求问题的唯一答案,而是强调说出自己的观点。拉比赖施(Rashi)在他对圣经的经典注释中提出:人们与生俱来就已经理解了圣经原文中的问题,他们要做的是说出自己的答案。[24]

(三)有家庭集体学习的氛围,父母是孩子学习的典范

公元前5世纪,以斯拉(Ezra)和尼希米(Nehemia)使摩西五经的公共阅读制度化,即定在每周一、周四和安息日为公共阅读时间。这种全家,甚至整个社区一起学习的氛围一定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圣经还强调孩子从父母亲身上学习,把父母视为学习的典范。有些情况下,父亲甚至被视为或等同于神父。[25]

(四)父母共同承担责任,具有相同地位

犹太典籍中专门提到父母亲具有同样重要的教育地位。这使孩子养成尊重父母双方的习惯,有助于发挥教育的合力。

注释:

[3]诗篇Psalms 111:10

[4]申命记Deuteronomy 6:4-5

[6]德训篇Ecclesiastics 1:12

[7]德训篇Ecclesiastics 23:27

[10]申命记Deuteronomy 6:6—7

[12]米示拿Mishinah Pesahim 10:4

[14]申命记Deuteronomy 4:9-10

[16]申命记Deuteronomy 32:7

[21]箴言Proverbs 1:8; 6:20;23:22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1

一、目标任务

二、培训内容

(一)通用课程(适用所有年龄阶段孩子母亲的必修课)如下:

1、如何做一位成功的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长教子观念,传授科学教子方法,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质,帮助孩子成功。

2、家庭教育的误区。走出家庭教育误区,探索家教成功之。

3、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的方法。教给子女沟通的更有效方法,消除您与孩子的情感隔阂,让您的家庭充满欢乐与笑声,让您的家庭阳光绽放。

4、做孩子廉洁的表率告诉家长如何做廉正的表率,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诚实的美德。

5、发现孩子潜能,发展孩子智慧。了解多元智能理论,使母亲善于根据孩子特点发展孩子潜能。

6、现代妈妈的仪表美。学习美容,礼仪知识,提高母亲自我形象设计能力。

7、现代孩子的成才途径。介绍现代人才观,正确帮助孩子成长、成才。

8、妈妈理财经。学习理财知识,培养孩子理财素养。9、家庭教育经验介绍通过成功家长的经验介绍,改进家教方法。

(二)幼儿家庭教育(适用0-6岁孩子的母亲)

必修课包括:1、让孩子与书交朋友,了解早期阅读的特点,培养孩子的阅读的习惯;孩子上小学了,你准备好了吗;了解小学教育特点,懂得如何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准备;让健康伴随您的孩子了解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学习儿童保健知识。

选修课包括:1、走进艺术的宫殿从小发展婴幼儿的艺术兴趣,培养艺术修养;2、亲子游戏活动通过亲子游戏,增进母子感情,使母亲学会如何与幼儿做游戏;如何培养儿童良好习惯学习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

(三)小学生家庭教育(适用小学生的母亲)

必修课包括:1、让健康伴随您的孩子了解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点,了解儿童保健知识;怎样培养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了解儿童成和发展特点,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选修课包括:1、呵护儿童心灵成长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儿童心理健康;2、儿童一生有用的书推荐儿童一生有用的书,丰富人生。

(四)初中生家庭教育(适用初中生母亲)

必修课包括:1、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了解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育特点,关注初中生健康成长;2、如何正确对待考试了解初中学习特点,学习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选修课有:战胜挫折学习如何开展挫折教育,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五)高中生家庭教育(适用高中生母亲)

必修课包括:1、如何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生活了解高中学习特点,帮助孩子顺利适应高中生活;2、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高考关科学看待高考,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考关。

选修课包括:如何帮助孩子选择职业学习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职业道。

三、培训方式

根据母亲群体分布、地区差异等实际情况,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坚持点面结合,上下结合的原则,采取集中面授、自主学、远程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评选程序及办法

1、申报阶段。2009年4月底前,参评点上报申报表(见附件)至县妇联备案。

2、评选及奖项设置。2009年12月,县妇联、县教育局联合成立考评组对申报点进行评审、认定,确定、命名6个优秀培训点(服务站),纳入县妇联、县教育局对下属单位的目标管理考核加分范围,由县妇联、县教育局授予匾牌,颁发奖金5000元。设立优秀奖、入围奖和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并对所有入围作品颁发荣誉证书。

五、工作要求

六、联系方法

联系人: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2

您好!我家孩子3岁半了,非常懂事,大人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大家都觉得她很乖。但我害怕这个孩子缺乏自己的判断与主意,将来在社会中会吃亏。不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如何培养,希望您能给讲一下。桂子妈妈

桂子妈妈:

您好!

有些家长嫌孩子太顽皮,有些家长却嫌孩子太老实,孩子的人格有一部分取决于孩子的天性,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良好的亲子教育是让孩子们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健康人格,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对于3岁半的儿童,过于听从或完全服从父母的教导,显然存在着问题。不加以干预,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社会交往。0~3岁是重要的服从期,在这个阶段,母亲充当了孩子的“权威人”角色,母亲提出的要求不应随意更改,因为“服从”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3岁之后,儿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协商期。他们开始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需要以一个“独立人”的姿态出现在家庭生活中。这时候,他们的角色是家庭成员,而不是“被照顾对象”。6岁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孩子的独立水平取决于6岁前的亲子教育,而3~6岁实际上是独立生活的预备期,父母应该在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充分的社交训练与兴趣培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协商或商谈的交流形式

该如何与孩子进行对话呢?如果说3岁之前,我们更多采取的是命令与教育的口吻,那么,在3~6岁我们应该采取的是“协商”的口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体会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家庭成员的权利,如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建议、倾听等。从本质上来说,商谈是以双方互相尊重与信任为基础的。

丰富亲子活动,感受

发现孩子的兴趣,进行排序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3

【关键词】亲子共育;幼儿教育;自理能力;家庭教育

儿童心理学认为,3岁儿童的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比较协调,也有了自理的愿望,出现了独立的倾向与需求,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同时,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已发展得比较自如,他们已能够掌握各种运用大肌肉的动作和某些运用小肌肉的精细动作,这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而且他们自身也产生了独立地进餐、盥洗、睡觉、穿脱衣服的愿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与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一、在合作与互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主题活动的设计,班级的主题墙饰,区域活动材料的准备与添置,游戏活动的组织等都是家长可以充分参与并与幼儿园合作的领域。在这一合作过程中,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收集一些材料,共同制作一些手工艺品,发挥想象并进行创造活动。比如:在“我有一双小小手”主题活动中,有一项制作“娃娃衫”的活动要求。为搞好这项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设计和制作。结果,很多家长与孩子共同合作,他们选择了许多不同质地的材料,设计出诸多不同风格的图案和造型设计,制作出一件件很有意思的,精美的“娃娃衫”。这样的活动既可以让幼儿发展自理能力,充分体验与父母在一起游戏的乐趣,又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动作变化和能力的提高。

游戏是幼儿更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处结合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外,还抓住幼儿好玩的心理特点,把洗手、穿鞋、收拾玩具等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主动地去想、去动、去干,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较好地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例如:我利用娃娃家的游戏教幼儿学习有序地穿脱衣服。我请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喜爱的娃娃,我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娃娃的衣服:裙子、上衣、裤子等,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布娃娃穿衣服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让小朋友知道衣服各部位的名称,如衣领、衣袖、裤腿、钮扣等,并告诉小朋友穿每一部位的方法。经过反复练习,幼儿很快掌握了诀窍,这时候我再教他们自己穿衣服。为了让小朋友们穿的又好又快,我还组织小朋友玩穿衣比赛的游戏,小朋友们为了争,都在认真的练习,通过这次活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家园同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家园亲子活动是平时诸多亲子活动的一个整合,如何通过亲子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我们选择适合的题材,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如,在迎新年家园亲子活动“我帮妈妈穿鞋子”的一个游戏中,游戏的目的是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灵活运用系鞋带的方法,培养母子亲情。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有鞋带的旅游鞋。活动过程中,妈妈和幼儿分别在场地的两端,幼儿手拿鞋子跑向妈妈,为妈妈穿好鞋子,系好鞋带后妈妈抱着孩子跑回终点。在活动中,一种特有的亲情对孩子的行动有极大的鼓舞性,使得孩子的行动更加灵活,更加轻松,更加协调。实际上,我们是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营造了一个特别和谐的心理环境,使得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自理。一般情况下,运用家园同乐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选择一个晴朗且温度比较适宜的天气,准备一块场地,能够容纳整个班级的幼儿及家长,游戏所需要的器材,物品要充分准备。至于主题的确定,一定要新颖突出,有情有趣,难度适宜这有利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在多渠道亲子交流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实际中我们发现,一种特有的亲子交流亦有利于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提高。如,幼儿园举办“家庭运动会”、“亲子联欢会”、“学做小帮手”等活动,就是以一种特有的行为语言交流而达到培养其自理能力的效果的。我们为了提供多渠道的亲子交流,充分利用了不定期的教育讲座,亲子教育宣传,家庭辅导站等阵地,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特点设计适合促进自己孩子发展的游戏。如,当自己的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相当较弱时,可多设计一些语言环境比较浓厚的动手游戏,在非常轻松和谐的亲子活动中,有意识的借助手动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如自己的孩子语言发展比较好而手动能力比较差时,可多设计些“说话与动手”相结合的游戏,让孩子一边说一边动手做。通过亲子游戏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比较好的弥补孩子的不足。这样,也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发展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4

关键词:亲子教育;大班;学习习惯;养成;研究

大班幼儿处于幼儿和小学生过渡之间,如何让幼儿和小学生的角色有效的转换,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班幼儿家长很关心的问题,结合我多年从事幼儿和小学教育的经验,对大班幼儿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培养幼儿学习习惯提出一些建议。

一、定位――家长困惑的问题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搭桥

任何家长对幼儿在幼儿园学什么、干什么,都是十分关注的。所以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经常有家长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并且不时提出自己的困惑问题,比如,为什么我的孩子回家不知道留了什么小任务?为什么孩子画画马马虎虎?为什么晚上完成任务总是要催?……一连串的为什么。这些都是因为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家长们明白了孩子身上的问题是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这就使家长的困惑问题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搭起了桥。同时家长和老师都明确了培养目的,那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共育――亲子教育活动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同行

1、学习习惯培养的核心点来源于家长集中困惑的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困惑的问题很多,我们保留有共性的问题作为亲子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解决绝大多数家长的困惑。比如,家长发现孩子每次在家学习姿势很不好,家长怎么提醒效果都不好,我们结合这些共性的问题确定了亲子教育活动的内容,比如开展绘本故事阅读活动、加减法运算活动等,每个内容指向不同的习惯培养目标。

2、家长明确亲子教育活动中学习习惯目标的指向

在设计亲子教育活动方案的时候,教师都会邀请部分家长参加活动设计,尤其是在设计观察表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共同讨论观察的指标,分别列出项目,在亲子教育活动中家长有目的地去观察。

3、家长成为幼儿共同的学习者,深入了解幼儿学习习惯

亲子教育活动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情趣的、有实效的亲子游戏活动,使广大家长掌握现代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比如,在绘本阅读活动中,为了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积极提问的学习习惯,家长成为了幼儿共读的伙伴,坐在幼儿身边同上一节课,孩子们看书并绘画出问题的标记,家长为其书写出问题。在记录的过程中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学习习惯中的问题。

三、思考――亲子教育行为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对接

我们从三个角度进行思考:一是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有利于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是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否有利于支持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幼儿的学习行为为什么时好时坏。而且我们每进行完一个活动,都会结合家长填写的观察记录表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优势与不足,分析原因。比如在“好玩的数字玩具”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幼儿表现较好的几个方面:认真倾听、互相学习、提问与思考等习惯都很好。分析其主要原因是:(1)活动内容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2)活动中环节设置以及环境的创设较适宜幼儿活动,满足幼儿喜欢交往学习的愿望;(3)教师能够结合幼儿提建议的难点问题进行示范讲解,为幼儿树立了榜样,使幼儿会做,所以幼儿能够动脑筋大胆地为小伙伴提出建议。

四、拓展――亲子教育方法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同化

幼儿的学习习惯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实践、反复培养。现代教育观提倡全程教育、全程发展,所以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样需要体现亲子教育方法的全方位融入,全时段的跟进,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拓展亲子教育方法,同化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良好学习习惯更加持久。具体落实亲子教育方法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同化分为两个方面:

1、针对已经养成指定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幼儿进行习惯的拓展

每次在亲子教育活动后都有部分幼儿家长反馈幼儿学习习惯都很好,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这时家长就要结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育方法尝试落实巩固幼儿好习惯,然后再结合孩子的表现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并尝试新的方法进行培养。

2、针对未养成指定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幼儿进行亲子教育方法的拓展

每次在亲子教育活动之后都有个别家长感觉自己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学习习惯还较差,这时我们就会根据该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亲子教育方法,比如,发现胡竟颢小朋友倾听、交流的习惯很好,而大胆自然表达的习惯不够好的时候,我们就结合孩子表达习惯设计相应的亲子教育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首先创造在三人以上的环境中独立讲话的机会:其次家长为孩子做榜样,使幼儿在家也有模仿的对象;更后发现有进步及时鼓励表扬。在幼儿园里教师也有意识地为胡竟颢创造锻炼的机会,促进幼儿良好的表达习惯的养成。

利用亲子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充分发挥了家长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中的作用,使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在活动中支持幼儿更好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5

【中图分类】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1004―0463(2016)16―0031―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离婚率越来越高,接踵而来的是一个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校园中单亲家庭子女数量逐年上升。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就像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如果领航员能正确引导,他们就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岩石,安全抵达明净的港湾。但是如果引导不正确,那留给大家的只有遗憾。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对单亲家庭学生施教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关爱单亲家庭学生

对于单亲家庭学生,帮助他们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指导学习方法,让他们跟上教学的步伐是转困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可以通过结对帮扶、小组互助、教师面辅等形式给他们补缺补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单亲家庭学生要做到“四优先”,即“优先提问,优先质疑,优先批改作业,优先辅导”。这不仅能帮助单亲家庭学生学习,而且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本身,尽可能地讲慢一点、细一点,同一个问题尽可能从多方面、多角度阐述,对某些推理一定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切记不可对中等以上学生显而易见的问题一带而过或减少分析或跳过步骤。要求学生将老师讲的和课本不尽相同或比课本更细致的地方或增加的内容记到笔记本上,以便课后整理或复习巩固,对于教材难度较大的内容要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或降低难度讲解。通过这些努力,使中下生也能跟上教学,既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法,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造成单亲家庭学生学习成绩低下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学不得法是一个主要原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要让学生能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作为教师应针对初中数学在学习方法上的不同,根据情况对学生加以个别指导,指导他们如何记忆、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如何听课等。例如,我曾指导过一个学生这样学习:首先做好课前预习。预习不是仅仅浏览一下书本上的内容,而是在看完书本后,整理出这一节知识的总体结构,画出示意图,标明每个分支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对于比较明确的知识,打“√”,对于不明确的画“?”并简明写出自己迷惑的地方和自己的有关想法,然后做一两道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虽然花费的时间略长些,但在上课听讲时就可以主动地掌握听讲的重点和节奏,而不是盲目跟着老师走。对于自己所不懂的则要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思考,但一定要沿着老师的思走,尽量放弃课下预习中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迅速解决自己的疑问。

三、尝试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是一种荣誉,更是一股激励学生上进的强在精神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单亲家庭学困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甜头。如,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使优等生高有所攀,学困生有望进步。学困生往往害怕老师提问,我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提问的技巧和内容,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且让学困生回答问题不感到吃力,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答错了,也尽力引导,启发学生自己纠正过来,逐步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多鼓励,少批评,使其建立自信

马卡连柯曾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多数单亲家庭学生没有摆正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总是想到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不像别人那样拥有美满的家庭。常常表现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或不相信自己也能行。因此,教师要用心启迪学生的进步,首先注意寻找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要吝啬“表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格外的表扬,多鼓励,少指责批评,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多温情,切忌冷漠,使他们与老师的距离更贴近。其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动力,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培养和树立自信心。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挖掘和培养,就会失去教育转化使其发挥特长的机会。因此,教师可多与学生一起做做有趣的游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使其逐步养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6

母亲教育包含母亲对子女进行的家庭教育以及自身所应接受的成人教育。本文基于成人教育的视野,阐述母亲教育的意义,从女性心理、孕期保健、婴幼儿护理、幼儿及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母教典范五个面构建母亲教育的内容体系,提出政策与社会相结合、公益与自费相结合、培训与活动相结合、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母亲教育原则和创建母亲学校、举办母亲教育讲座、组织母亲教育活动、建立母亲教育网络的母亲教育途径。

关键词:

成人教育;母亲教育;内容;途径

一、母亲教育的意义

母亲素质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母亲素质是指母亲在服务社会、完善自我、经营家庭、养育子女等方面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包括一般素质(作为一位社会公民应具有的素质)和特殊素质(作为一位母亲应具有的素质)。狭义的母亲素质是指母亲这一特定群体养育子女、经营家庭所应具有的特殊素质,包括女性素质(健康的女性心理和良好的母亲意识等)和教育素质(养育子女的教育观念、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等)。母亲教育关注的是狭义的母亲素质,即母亲的女性素质和教育素质(见图1)。

(一)母亲素质是影响家庭教育的关键因素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家庭是孩子的母育学校,母亲是孩子的位也是终身的教师,母亲教育修养的重要性是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的”。[2]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素质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笔者在山东省8个地随机选取已婚育龄妇女500人进行母亲教育状况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潜母亲(已婚育龄但还未生育的妇女)、准母亲(准备生育个孩子并已怀孕的妇女)和真母亲(已生育子女的妇女),获取有效问卷423份。统计结果表明,虽然调查对象的母亲意识有所提高,已经认识到自己作为母亲应尽的职责及其对子女成长的重要影响,但是多数母亲对育儿知识处于基本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状态,在养育子女过程中倾向于采用干涉保护的教养方式。[3]教育知识的匮乏使母亲常常在家庭教育中处于教子乏力的窘境,教养方式的不当则使母亲往往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阻力军”。所以,提高母亲的家庭教育质量要从提升母亲素质入手。

(二)母亲教育是完善母亲素质的必要途径

二、母亲教育的内容

母亲教育既不同于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的公民教育,也不同于侧重职业能力培训的妇女教育,它关注的是狭义的母亲素质,着眼于母亲意识的提升、母教观念的更新、养育知识的完备和教育能力的增强,帮助母亲由“自然母亲”转变为“合格母亲”。因此,笔者从女性心理、孕期保健、婴幼儿护理、幼儿及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母教典范五个面构建母亲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女性心理

(二)孕期保健

(三)婴幼儿护理

(四)幼儿及中小学生家庭教育

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他们的成长不再局限于家庭,而是家园共育或家校共育。在绝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和教育者,母亲持有的教育理念、具备的教育知识和采用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母亲要做一位合格的家庭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包括“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儿童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儿童观,“孩子全面发展,才能稳健地走好人生之”的发展观,“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国家的未来”的亲子观,“树大并非自然直,要靠家校共培育”的教养观。[4]其二,知晓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等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知晓孩子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质。其三,掌握家庭教育艺术。学会合理施爱、因势利导、言传身教、平等交流、善用奖惩等,在了解学校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做好个性化的补充教育。其四,扮演好家长角色。做孩子成长道上的关心者、指导者、鼓励者和规范者,帮助孩子确立人生方向,发现真正适于自己、属于自己的发展领地。

(五)母教典范

国内有着悠久的母教传统,历来重视母亲对子女的养育作用,古今中外也流传着无数的“名母教子”典故。学习母教典范,不仅能使母亲与众多贤母名母零距离接触,感受母亲角色的价值,乐于去做母亲,还能使母亲从具体的教子经验和生动的教子故事中受到启发,深刻感悟为母之道,做好母亲。母教典范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介绍国内外优秀母亲的教子理念和经验,如“儿童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重德”、“勉学”的教育内容,“说理”、“垂范”的教育方法等。二是讲述古今中外经典的母教故事,如国内古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退鱼”、“欧母画荻”的故事,国外爱迪生之母、居里夫人、斯托夫人等母亲的教子故事。当今社会涌现出的众多优秀母亲在教子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做法和成功经验,这些极富时代性和实用性的教育实践会给母亲更大的启发。

三、母亲教育的原则

母亲教育属于成人非学历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特定性、教育内容的复杂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教育时间的长期性,在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一)政策与社会相结合

要确保母亲教育的质量,政策应发挥主导作用,在制度和政策方面予以保障。一是实行母亲证书制度。在当今社会,有技术含量的岗位都要进行岗前培训,而以孕育生命、教育子女为职责的母亲上岗前却没有任何“技术”要求。政策应规定女性生育前不仅要办理“计划生育服务证”,还应接受正规培训获得“母亲证”。二是建立母亲教育管理机构。目前除幼儿园、中小学的家长学校外,母亲教育主要由孕妇学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进行,质量难以保证。政策应明确由各级妇联或教育局负责母亲教育的实施与管理,组织和协调社会多方面力量参与母亲教育工作。

(二)公益与自费相结合

(三)培训与活动相结合

(四)强制与自愿相结合

我国目前实施的母亲教育是母亲自愿参加的,教育成效主要取决于她们的认识和自觉性。一些母亲意识差、母教认识不正确的女性会因各种理由放弃学习机会,即使参加母亲教育活动也是敷衍了事。所以,要真正发挥母亲教育的作用,提升母亲整体素质,实施母亲教育仅靠自愿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强制措施。比如政策强制要求女性适时到各类母亲学校按规定接受一定时限的教育,毕业合格获得“母亲证”,这样才具有做母亲的资格。

四、母亲教育的途径

虽然社会对“通过母亲教育来完善母亲素质,提高母教质量,造就更多有用之才”已达成共识,妇联、学校等相关部门也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母亲的教育与指导,但是整体看来,目前母亲教育仍处于自流状态,缺乏专门的教育机构、适宜的教育形式、稳定的专注师资和相应的制度保障。

(一)创建母亲学校

(二)举办母亲教育讲座

为满足不同次、不同类型母亲的家庭教育需求,依靠发动社会各部门力量举办形式多样的母亲教育讲座是易行而又有效的途径。等医疗卫生机构可面向准母亲举办孕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讲座;幼儿园、中小学可依托各自的家长学校举行不同专题的家庭教育讲座;各级妇联和教育局还可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根据母亲需求因时因地举办各类家庭教育讲座,为母亲介绍科学的教育理念、丰富的育儿知识和实用的教育方法,促进母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组织母亲教育活动

(四)建立母亲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

[4]张桂敏,李 群,李连英.现代家庭教育导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3.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7

案例一:不孝子为何虐打偏瘫老母

胡某说:“我妈瘫痪后大小便都是在床上,我每天给她洗好的床单、被套她都踢到床下,我还要给她做饭。”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他开始殴打不听话的母亲。他当庭供述说:“我妈身上的伤都是我打的,我打我妈时是用劲打的,每天只让我妈吃两顿饭。”

母亲去世后,他本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母亲火化了,然而殡仪馆发现老人满身伤痕,非常可疑,及时报了警。

公安机关查明,胡某的母亲在去世前,被多次用脚踢打、用竹条抽打,造成被害人头面部、躯干、四肢软组织挫伤淤血,双侧6根肋骨骨折,颅内硬膜下少量出血,蛛网膜下腔弥漫性出血。

案例二:5个儿子拿不出100元?

老于和杨老太太是同村村民,双方原本都有各自的家庭,老于和前妻生有两个儿子,杨老太太和前夫生有3个儿子。后来,双方的配偶相继去世,两位老人就在上世纪60年代重组了新的家庭。40多年过去了,5个儿子早已成家立业,两位老人也子孙满堂。早该颐养天年了,却事与愿违,5个儿子在对待两位老人的赡养费问题上不断地踢皮球,谁也不愿意“吃亏”,各有各的理由。

“我考虑了一下,同意赡养他们两人,但我觉得100块钱太多了!”一个儿子说。“我很早就自己赚钱了,他们只对我尽了一部分抚养义务,而要我现在一直养他们,我太亏了吧!”另一个儿子称。

“我10岁的时候,母亲就把我丢下改嫁走了,现在她老了,凭什么让我来养他们?”说这番话的是杨老太太的儿子郭亮。当年杨老太太改嫁时,迫于无奈,只带走了两个儿子,而把郭亮留在了前夫家,委托他的爷爷奶奶抚养。

法庭上,杨老太太面对坐在被告席上的儿子,泪流满面。而老于在听了几个儿子的辩解理由后,拍案而起,大骂儿子。

更后,在法院的介入下,两位老人才拿到了赡养费。

案例三:为还款就要弑父砍母?

“小伙子长得很帅,毕业,身高1米8以上,皮肤白白的,眉清目秀,说话也是彬彬有礼。”办案检察官感慨地说,“你很难想象他会做这样的事,在同事印象里,他是个勤快、能吃苦、爱说笑话的人。”

张某毕业找不到工作,张父多方托关系,费尽周折,让儿子进了当地一家知名保险公司工作。工作没多久,儿子提出要买车。 张母说,开始他们并不同意给儿子买车,因为儿子工资花光,每个月还要问家里拿700到800元,买车开销更大,养不起。

见父母不同意,儿子脾气上来,在家里乒乒乓乓摔东西,不说话,和父母冷战。母亲说,儿子脾气很大的。

更后,父母妥协,买了一辆马自达轿车给他。

案发前几天,儿子回家吃晚饭,对父母说,自己的信用卡透支了4万多,又跟同事借了6000元,还款期限快到了,让父亲去把钱都还上。

父亲听了,责备了几句,儿子扔下碗筷,摔门进了房间。儿子后来交代,当时很生气,觉得父亲对自己不好,加上还款期限快到了,如果还不了同事的钱,会很没面子,感觉被逼上绝,心情很差。

他闷头想了几天,起了个念头——杀掉父母,既能摆脱他们的管束,又能用父母的遗产还债。

某天凌晨,儿子回家,见父母熟睡,就进厨房拿了把菜刀,走进父母房间,向父母正规、身上猛砍……

父亲被当场砍死,母亲头上多处裂伤,肩胛骨骨折,浑身是血。

然而,事发后,张母向法官请求:“我只有这一个亲人了……他做错了,请法官给他一个机会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专家观点:三类父母易养不孝子

著名心理专家尹邓安说,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易在孩子心中埋下不孝的火种。孩子潜意识里仇恨、埋怨父母,平时不会表现出来,只有受到某些事情的触发后才会爆发出来。

尹邓安说,不孝子完全是父母培养出来的。特别是以下几种类型的父母更容易养出不孝子:

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孩子挨了父母的打,心理会反感、仇恨父母,以后容易以暴易暴,主动去打别人。特别是孩子在五六岁时被父母影响更深远。因为五六岁是个体心理成长的关键期。

啰嗦的父母。“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妈妈的心里,失败的孩子失败在妈妈的嘴里。”父母的啰嗦容易使孩子反感,认为父母不值得尊重,进一步就会顶撞父母。

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在单位必须要将各种个性和情绪收起来。这种压抑积压到一定的程度,必会寻找宣泄的出口。工作中低调而温和,而面对更亲密的家人,却无法再继续“自我压抑”下去。

尹邓安说,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可以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

怜悯弱者与孝顺父母其实是一回事。当孩子长大后,父母逐渐老去,也会成为一个弱者。对社会来说,弱者是索取少、奉献多的一群人,而对孩子来说,父母也属于索取少、奉献多的人。所以,不尊重穷人的人往往不孝顺父母。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8

孩子来自于父母的有缘结合,孕育于母体,从自然状态来说孩子应该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所以,当我们父母把孩子带到人世间来的那一刻就应该把孩子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用更自然的情感去接纳孩子,用期待花开的美好心情去等待和陪伴孩子的成长。而事实上,我们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忽略了这一点,往往更重视物质上对孩子的满足而忽视孩子在情感上的需要。孩子在情感上对父母的依赖从很早就开始了,当孩子还不会讲话时候,他们的每次哭闹并不只是因为饥饿或者尿湿,有时也是因为想要大人抱一抱,或者对他笑一笑、说一说话。有过育儿经验的父母会发现很多孩子都喜欢大人抚摸或者抚摸大人,这种被称为“皮肤饥渴”的现象其实就是孩子对成人的原始情感需要。现在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带着他们上早教课程,这种亲子互动的课程除了一些能力的培养外,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帮助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亲密的依恋关系。韩国早教专家申宜珍指出,在孩子周岁以内父母和孩子建立起依恋关系至关重要。孩子和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信任和需要,这样的孩子在今后的教育中更容易接纳成人的指导和帮助。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更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当我们用爱的眼神去注视孩子的时候,孩子就是我们眼里的天使;当我们用爱的怀抱去接纳孩子的时候,孩子就是这世上更幸福的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更幸福的人呢?所以让我们从无条件爱孩子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用这种人类更美好的感情温暖孩子的一生。既然孩子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作为父母应该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无条件地去爱我们的孩子。美国亲子教育专家盖瑞•查普曼和罗斯•甘伯认为:“无条件的爱就是无论孩子的情况如何,都爱他们。即不管孩子长相如何,天资、弱点或缺陷如何,也不管我们的期望多高,还有更难的一点是不管孩子的表现如何,都要爱他们。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喜欢孩子的所有行为,而是意味着我们对孩子永远给予并表示爱,即使他们行为不佳。”就像我们无从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们也一样无从选择自己可以拥有一个怎样的孩子,不管你的孩子长相如何,能力如何,他都是上天赐予你的宝贝,你要爱他的一切,对他的一切充满爱。

二、教育方式上无条件接纳孩子

1、尊重孩子

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在教育的同时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高兴打就打,高兴骂就骂。作为21世纪的家长,我们的家庭教育已经不能再是权威式的家长教育,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当发现孩子的某一行为有变化的时候,或者不符合我们成人要求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去了解孩子这一时期的成长规律,找到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当家长粗暴地教育孩子时,孩子已经从家长的身上学会了粗暴。如果家长能努力做一个理性的人,能够用恰当的方法去教育孩子,那么家长会发现在教育孩子成长的同时孩子也在帮助自己成长,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家庭会越来越幸福。

2、关爱孩子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穷的。如果用家长的威严去教育孩子,孩子也只会被动地接受教育,如果离开了家长的视线管辖范围,孩子很容易就放纵自己,变回原样。有句俗语叫“狠人手里出妖怪”,意思就是大人对孩子教育用狠的手段,那么孩子也会变着法子去应付大人,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更多地学会的是歪招,也就成了“妖怪”。可想而知,这样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来!如果我们用爱去教育孩子,那么我们在收获教育成果的同时也将收获孩子对父母的爱。可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往往就会被我们家长忽视了,我们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和孩子好好分析犯错原因,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劈头盖脸地打骂。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会为了逃避惩罚而学会撒谎、疏远家长,家长和孩子之间会越来越难交流,形成恶性循环,很多失败的家庭教育就是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形成的。

3、对孩子的教育德智兼顾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方法则有所区别。婴幼儿时期,家庭负有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各种行为习惯,这是婴幼儿家庭教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倒了过来,幼儿教师虽强调这个问题,但不少幼儿家长却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后总要会的,因而很少注意培养。这里主要还是观念、价值观问题。首先,家长没有认识到婴幼儿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具有学习做事的主动性、可塑性,如果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自然养成其依赖性。其次,家长对婴幼儿习惯的价值认识不足。婴幼儿时期为个体生活行为开始的阶段,也是各个方面发展更为迅速的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的行为指导,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儿的一切已定型,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也不容易被纠正。

成人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培养习惯的敏感期、关键期,使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同时,幼儿基本习惯的养成不仅有益于个体生活,也有益于社会生活和幼儿人格、性格的发展。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在一定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一定安详快乐。

一个人有良好的习惯,别人就愿意和他接近,容易获得朋友,受到接纳,能够适应社会从而美满地生活。另外,在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幼儿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某些事情幼儿必须亲自去做,如亲自洗脸、刷牙、穿衣、饮食、自动收拾整理房间、自己上洗手间等,同时他必须长期不断地重复与练习,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动自发、自信心、独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学头脑、负责任守纪律、爱整洁的习性,因此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幼儿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在家里,父母必须抓住幼儿各阶段的发展心理,顺应着他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同时,应注意与幼儿园取得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收到教养的更佳效果。幼儿的个性、道德面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9

现在台湾很多职业女性都有婚姻问题,主要是没有处理好夫妻关系,虽说我是__的民意代表,在外表上看我是很强的,但在家里我很依赖丈夫显得很弱,都说我是先生的第4个女儿。家庭教育我们夫妻俩相互配合,他扮黑脸我扮白脸。

我们遵循以下原则共同教育好孩子:1、以身作则。在做民意代表前,我是中学老师,担任民意代表后,根据有关规定不能从事第二职业,但我仍然义务每周兼任4节课;在__,学校一般都要以自愿为原则组织家长维持孩子晚自修的秩序,我主动报名,承担家长应尽的义务,孩子也从中养成了承担社会义务的意识。2、言而有信。无论多忙,在周六下午这半天我一定和孩子共同度过,一起清理卫生、包饺子等,这一习惯我们一直坚持下来。3、注重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不太关心,主要是在孩子共同相处中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4、让孩子学会关心。我们经常带孩子到各自办公,让孩子看我们工作,了解我的职业和敬业精神,感知父母的忙碌与辛苦,其实这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关心和孝敬父母、进而学会关爱他人。

张美芳(__青溪妇联会委员、__养生文教协会理事长):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教了40多年书,现在我以我个人的经历发表一下意见:

1、家长重视不重视教育效果不一样。我儿媳也是一名教师,生大儿子时,非常注重教育,从怀胎个月开始就购买了专门的胎教音乐与书籍,每个月听不同的音乐;孩子出生后,每天拿着图片教孩子识别物品,开始我不以为然,没想到孩子8个月大时,就能依大人的吩咐识别和拿取不同动物的图片,孩子相当聪明,现在成绩很好。媳妇生第二胎时,由于经济原因,她开始上班,把孩子交给保姆带,自己很少过问孩子的教育,结果老二非常好动,不爱看书,现在儿子和儿媳要付出很多时间管孩子的学习。

2、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的终生。一位哥哥姐姐都非常优秀的孩子,从小就不认真读书,学习成绩很差,孩子上中学时,感觉到与哥哥姐姐的差距后,发奋努力,每晚读书到深夜,终于由更后一名考到了全班第十名。当他兴高采烈地回家向父母报喜时,父亲则挖苦道:考到二流学校的第十名也好回家报喜,你看哥哥姐姐都是名牌学校的高材生。这句话给孩子当头一棒,认为再努力都没法得到父母的认可,从此不再努力,自暴自弃。相反,另一个智力不太好的单亲家庭的问题孩子,我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引导自发读书等办法,逐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成绩逐渐变好了。

3、多与孩子沟通,慎用早恋一词。我一直是比较平和的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跟他们沟通,告诉他们应先让人格成熟,等自己能判断是非时再介入关系也不迟。我的孩子也很乖,在学校收到小纸条后回来给我讲,我就会告诉他不要检举对方,继续拿对方当同学,孩子听后很高兴,更加愿意将心里的秘密与我交流。我认为孩子之间的感情很纯洁,早恋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也许他们之间只是互相欣赏。

陈苡衔(南台科技讲师、美满家庭协会理事长):

在台湾,家庭教育从0岁开始,从怀胎月开始至分娩就有专门音乐,每月一套,共10套8万元台币,但仍然很畅销。

在台湾有一种社会现象: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普遍只要一个孩子,他们认为孩子会阻碍事业的发展。另外生活压力的加大、食物的精化、农药的滥用影响到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使台湾青年不孕症有增高的趋势,这种现象在电子新贵(在电子科技行业收入相当高的人群)非常普遍,不孕率达到了1/6我的丈夫是大安康,业务量很大,我们育有一个儿子。在家里,我的丈夫不能是个大安康,我的儿子不能是个大少爷。每次做饭我都亲力亲为,丈夫和儿子一定旁边帮忙,彼此间相互合作、传递亲情。对儿子我认为我是在为将来培养一个好老公,为社会塑造另外一个好家庭。儿子每次都洗碗,家有洗碗机也不用。家庭成员相互关心理解,这几天我随团参访,儿子每天叫爸爸起床,打电话给我说,妈咪,我爱你,你在外面好好玩,我把爸爸照顾得很好;丈夫打电话给我说,你放心,我把儿子照顾得很好,你在外面好好玩。我感觉到非常幸福。

张明兰(__妇女会顾问):

我很高兴代表__妇女参访团介绍台湾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台湾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制定了“家庭教育法”,明确了政策、社会和家庭的职责,以建设学习型家庭为手段,建立祥和社会的目的。__成立了“__家教中心”,对家庭成员实施“亲子教育”、“婚姻教育”“两性教育”“家庭伦理教育”等内容。组建了退休教师协会,利用退休教师丰富教学经验对有需要的家长义务提供指导。

高金叶(__廷炬营造公司业务经理):

我有三个孩子,我本人在读的是家政系,知道从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所以在家里我主要营造平等、自然、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生孩子后,我虽辞去工作在家做专职妈妈,但我不做全能妈妈,不包办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全能妈妈只能养育出无能的孩子,我要让每一个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自觉承担起家庭的义务和责任。每次做饭,就引导孩子在旁边帮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自己定时间起床,迟到了也从不开车送孩子上学,让孩子自己承担行为后果。现在孩子非常独立,读书 、工作都不用心,非常轻松,我有事外出,他们就自己做饭,而且烹饪技术一流,甚至还会做点心。

我从不请家教对孩子另行补课,而是根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主题,进行校外实践。比如学校开展爱国抗战教育,就驾车带孩子到战争博物馆参观,让孩子学习和感受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对如何教会孩子理财这个问题,我主要从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入手。孩子上学前一般不给钱,由父母帮孩子买需要的东西;上小学后,帮助孩子在银行开个储蓄户头;再稍大些,让孩子有偿做家务,自己的东西自己买,让孩子感受收入与支出的关系。现在孩子大了非常会理财,读以后就不用家里负担了,自己赚钱读书。现在我倒过来要向孩子学习理财的经验,在孩子的帮助下进行了海外投资,收入颇丰。

原丽萍(妇联副主席、妇女发展研究会会长):

今天与台湾同胞姐妹畅谈家庭教育,互相学习与交流两地的育儿经验,感受至深、意义重大。我们与__姐妹同根同祖,有相同的文化根源和共同教育理念,如儒家文化的孝道、行为操守、文明素养等,两地的标准与要求都是相通的。这次沙龙办得很有意义,促进了深圳与__两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深了两地姐妹的了解和情谊。

今后5年,我们要主动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站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落实党提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创新家庭教育工作理念、内容和方法,切实做好家庭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徐家治(妇联助理巡视员、妇女发展研究会秘书长):

带着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和__姐妹们一起探讨是件很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国内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古到今,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百姓,望子女成才的思想一直延伸下来。大家坐在一起谈到家庭教育没有拘谨。虽然说的是各自家庭、各自孩子,感觉大家在一起在倡导一种文化,即适应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更好的教育,秉承东西方智慧和文明的教育是更好的教育,把孩子教育成社会需要的人就是更好的教育。通过大家各自介绍,已看到了现代家庭教育的成果给家庭增添了幸福,所以希望今后还要有更多的两岸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等互动式的交流,使成功的喜悦让更多人来,让更多家庭在的时候,又创造出新的成果。

蔡巧玉(妇联宣教部部长、妇女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

首先,我想说说我对“家庭教育”这个概念的理解。我认为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而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教育,是孩子与父母、祖孙辈、同辈之间的双向、多向的互动过程。我们常说“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其实,夫妻之间也在不知不觉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祖孙之间也一样。一家人长期共同生活,总是在互相影响、互相教育、互相同化。所以,我认为加强家庭教育,是要让更多的家庭拥有更多文明、科学、进步的理念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文明的行为习惯等等,当然其中肯定包括了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要用这些健康的东西在家庭成员之间产生影响,共同进步,走向文明。听了几位台胞姐妹的发言,我深感__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我们今后很有必要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甚至合作,让两地的家庭教育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说到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在我们这边好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普遍的重视,但我觉得很重要。我的做法可能跟传统的只强调勤俭节约的教育有所不同。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给他一点零花钱,有意识地教他花钱,要求他要学会花钱。大概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给他准备一个本是用来装洗衣粉的旧桶带到学校搞卫生,晚上下班的时候,他告诉我花4元买了一个新桶,他说了那个洗衣粉桶不能用的理由,我认为理由很成立,马上就表扬他:你小小年纪就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用适量的钱恰当地解决问题,很能干,很有水平,长大肯定是个能干的人!这是合理花钱的具体表现,就要肯定他的理财能力。教他会花钱,是为了避免他乱花钱,要把钱拿给他花,有了花钱的实践,才可能真正懂得什么叫合理花钱、什么叫乱花钱。我相信,教孩子会花钱是促使孩子会赚钱,“赚钱有道”和“花钱得当”都是人生必备的能力。我还经常告诉孩子:“钱品”即“人品”。一个人如果在钱的问题上不地道,这个人就不地道了。金钱伴随我们一生,金钱也在无时无刻考验着每一个人。我孩子目前还没有走进社会独立生活,但我相信他今后在“钱”的问题上会有一个慎重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易松国(深圳法学院教授、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

家庭教育对建设和谐的家庭及和谐的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设和谐的家庭方面,家庭教育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1)家庭教育有利于建立 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不仅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与父母亲的关系。如果父母亲不了解孩子,不能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与父母关系的对立,从而影响到家庭的和谐。(2)家庭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现代城的家庭结构以父母及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为主。横向的夫妻关系及纵向的亲子关系构成现代城的两大家庭关系主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独生子女成为很多家庭的轴心。父母在子女养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多。如果孩子教育好了,父母会有成就和幸福感;反之,如果孩子教育不好,父母会感到失败和挫折,夫妻之间还会经常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发生争吵,这样就会影响夫妻关系。

杨青(深圳法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其成败得失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每一个家庭都影响深远,现在由妇联牵头抓这项工作说明了政策对妇联工作的充分信任和重视。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支持、参与家庭教育工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未成年人”因其身心的“不成熟性”和“不确定性”,因而有着更大的“可塑性”,也即“可教育性“。“教育”这个词尽管大家天天讲,天天用,但是其实很多“问题儿童”和“问题少年”其问题的根源正是由于不正确的教育手段所致。

“教育”一词,在英语education中有“抚育、自身生成”的意思,在德语Erziehung中则有“引导、唤醒”的意味,在古代汉语中,是“上施下效”的含义;教育是一种武装人们的方式——使人们在其生存的世界中获得一种舒适而诚实的谋生手段,然而又不致使人的至高无上的、敏感的精神追求遭受挫伤。

作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我认为教育者的责任是要尽力创设产生理想个体生成和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它有这样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相互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何谓“价值引导”呢?所谓“引导”就意味着: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教育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诸如:什么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是美好的人生、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什么是理想人格、什么生命境界值得追求。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有健康的价值观,未成年人的成长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我认为政策在重视未成年人教育的同时,的确也应该重视对家长的培训和引导。现在不少幼儿园,比如机关三幼吕园长那里就有运作比较成熟的家长学校,这是很好的一个方向,那么再大一些孩子的家长该去那里接受培训呢,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培训机构。此外,在谈到“价值引导”时,还要强调它是区别于“宰制”、“驱使”、“奴役”和“愚弄”,未成年人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成人要充分尊重受未成年人的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要充分进入和了解孩子们的心理世界,以便达到有效的沟通。

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另一个基本点就是“自主建构”,即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模塑而成的。未成年人真正的成长要靠他们自己的“自主建构”,如果孩子一直需要家长牵着手,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不成功的。孩子的过分依赖性和不独立性基本可归因到家长的过分保护和不放手,这也是深圳未成年人教育重点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许多家长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在每日的互动过程中,却忽略了坚决的贯彻执行,或者有时过不了溺爱这一关。因此如何在每日生活中坚持达到“知、情、意”的和谐和统一是达成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树立起大教育观念,建立家、园、社区金三角合作关系,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我园一贯重视家长学校工作,将其作为联结幼儿园、社会合作教育的基础和纽带,积极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建立了平等和相互尊重的互动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了家、园、社区促进幼儿发展的合力。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我们秉承的基本理念:

1、通过家长学校的活动,教育两代人,实现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愿望

2、4、经常以家访、电访、面谈、留言便签、电邮等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表学校、家庭、社区资源共享。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家庭、社区的可用资源都应更大限度地提供给学校和孩子,理想的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

3、学校应给予家庭和社区正确的教育导向,它的教育影响应辐射到家庭和社区。

4、家长和学校的关系定位:合作的伙伴关系,目标都是为了培养、教育好孩子,旨在形成教育的合力。

我们机关三幼的具体做法是:

2、家长助教: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根据家长的特长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进行助教活动,使家长在与幼儿、教师的互动中获得信息。

现,并将其纳入幼儿成长档案,随时提供给家长查阅,以便于家长和教师育观点和方法。

3、学校应给予家庭和社区正确的教育导向,它的教育影响应辐射到家庭和社区。

4、家长和学校的关系定位:合作的伙伴关系,目标都是为了培养、教育好孩子,旨在形成教育的合力。

我们机关三幼的具体做法是:

2、家长助教: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根据家长的特长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进行助教活动,使家长在与幼儿、教师的互动中获得信息。

现,并将其纳入幼儿成长档案,随时提供给家长查阅,以便 于家长和教师育观点和方法。

5、将学前教育延伸至0~3岁,开展0~3岁亲子教育工程,开办了亲子班、半日班、全日班等多种形式的亲子苑。注重两代人的提高和对个别孩子的指导,为家长提供了科学育儿的舞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使亲子教育成为联系家庭、融入社区的桥梁。

张琼(宝安区妇联干部)作了书面发言: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10

【关键词】卢梭;儿童健康;遵循自然;天性;生命教育

一、遵循自然、顺性发展是关爱儿童健康的基础

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归于自然,他认为人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有三种:自然的教育,是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人的教育,是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事物的教育,是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而教育的目标是在后两种教育圆满的配合下,或多或少地接近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教育的目标。而儿童的健康养护则是这一良好教育目标的开端。 “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前进”⑴,这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基础。

二、关于在具体的养育实践中如何关爱儿童健康的问题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通过对爱弥儿的健康教育实践,卢梭指导人们怎样去做到真正关爱儿童生命健康,提供了培养“自然人”的具体方式方法。

1、婴儿期:生命的期

首先,挑选更好的保姆。作为孩子的更初教育者,如果因母亲不愿尽她的养育责任等原因,那么精心挑选保姆就是至关重要的了。卢梭提出了挑选保姆的原则:“身心两健,即健壮的身体、好的品格和好的性情”。“放纵的感情会败坏奶汁的质量,品行不端、性情急躁的保姆会使不能言说的幼儿吃尽苦头。而且保姆更好是素食养生法。”卢梭从当时的社会经验中得出,通过吃植物性奶水养大的孩子长大后不容易患腹痛和生肠虫,他甚至从新生婴儿的年龄变化、身体结构发展方面论述了母乳由稀变薄的特点以及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其次, 父母应当承担起亲自教养孩子的责任。孩子真正的保姆是母亲,真正的教师是父亲,二者在尽责任的先后和采取的做法方面要配合一致。母亲亲自授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孩子需要母亲的关爱。因为一些母亲们把婴儿交给保姆,便失去了和孩子培养感情的机会;一个做父亲的,生养孩子只是完成了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社会还有培养合群的人的义务,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他不能借口贫困、工作或人的尊敬而免除亲自教养孩子这种神圣的责任。⑶

(2)儿童期:

经过了幼儿期自然危险的考验和锻炼,儿童获得了生命的力量,拥有了健壮的身体。这一时期教育者应该遵循自然,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关爱儿童,使其健康的身体得以持续和发展,使健康的精神得以熏陶和完善。

首先,不娇生惯养、溺爱放纵,这是关爱儿童健康的真正体现。在卢梭看来,孩子的性情如水一样柔和易导,一出生他在身体上就要开始承受自然赋予他的各种考验和痛苦,以便锻炼出强健的体魄和磨砺出好的性情。卢梭认为“大自然是有增强孩子的身体和使之成长的办法的”⑷,我们决不能违反。卢梭认为过于溺爱的做法的确是非常危险和残酷。事实证明,娇生惯养的孩子比其它的孩子死的还多一些;同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绝不要让他的不良欲望成为支配他人的命令。婴儿经常用啼哭声来命令和支配别人,而人们经常会因怜悯和同情他的不会说话而顺从他,这样,孩子幼小的心灵更早获得的观念“就是权势和奴役的观念”,天性此时已经背离自然受到扭曲。若任其发展,孩子将更终会成为教导者和他自己乖僻任性的牺牲品。

其次,把儿童看作儿童。“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按照人的天性处理人的欲望”⑸。卢梭批评了当时的教育对儿童一点也不了解,总是把儿童当成人看待,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他主张应该遵循自然法则,要设身处地地揣摩孩子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思想,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对其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和惩罚”,⑹因为他们还没有任何善恶的观念和判断的能力。孩子应该有自由活动和亲手做事的权利,让他们亲自去感受对与错,从而培养判断力。

三、卢梭儿童健康教育思想对生命教育的借鉴及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教育思想史上划时代的教育家,卢梭从他的自然主义哲学观点出发,提出了幼儿健康教育思想,作为自然教育的基础和起点。这一理论虽然距今已有两百多年了,但是对于我们认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的本质及阶段方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我们提倡生命教育,关注和解决当前家庭幼儿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及现代社会特有的留守儿童心理等问题无不具有现实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生命教育与教育方式方法的关系问题。

进行生命教育是需要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否则是失败的甚至危险的教育。培养孩子性格的关键取决于养育方式,一般来说,3岁的孩子在性格上已有了明显的个体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改变的可能性越小,在六岁以前可能就决定了。但是在我们目前的儿童教育方式中却存在着一些普遍的做法:溺爱放纵、娇生惯养,如众星捧月般地呵护着,孩子完全丧失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自由,成了经不起任何摔打的“玻璃人”。

通过探析卢梭的健康教育思想,在教育方式上我们应当形成新的认识: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起点和核心,并贯穿全部教育的始终,父母的育儿观和教养方式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学校的教育方式起着促进、加强或者削弱的作用。只有做到二者的密切配合,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和谐全面发展,在生命中快乐地接受教育。

第二,生命教育与教育目的、内容的关系问题。

教育离不开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培养。虽然素质教育、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无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揠苗助长的现象仍普遍可见,各种各样的少年班、兴趣班如雨后春笋地兴办,无数正常的儿童被催化成超常儿童。传统的应试教育稳扎稳打,功利主义思想主导着教育领域。体劳教育处于被忽略地位,儿童玩耍的天性被逐渐销蚀掉。这与卢梭所批判的压制人性的欧洲封建教育可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用同样的手段“造就出了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饱受各种选拔摧残之后的少年生们,作为早熟的果实高挂枝头,是否丰满和甜美,生命质量如何恐怕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通过解读卢梭幼儿健康教育思想,我们应当从新的角度思考和认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体劳教育应当成为儿童教育的基础,而道德等精神教育应当成为教育的核心。一切的知识和各种美德都可在健康的身体和精神中获得;智育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和进行心灵陶冶的手段,知识能推动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并使这种追求不断提高,但绝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更终目的。

卢梭指出,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不会有家庭的亲情,只有被歪曲的天性和道德,只有对谁都不爱的灵魂。造成社会中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的伦理道德问题,从而败坏了社会风气,长此以往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就是那些做父母的人担负起更初哺育孩子的首要责任,改变恶习,遵循自然, “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更好良药”。⑻

【注 释】

[3]同上,第27页。

[4]同上,第83页。

[5]同上,第74页。

[6]同上,第94页。

以上关于“培养亲子关系的更佳年龄”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培养亲子关系的秘诀(实用方法分享)

怎样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怎样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和睦与否

每个家长都需要掌握这方面

的技巧,

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样对孩子对家庭来讲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方法。

一、多做换位思考。

家长要想和孩子建立好和谐的关系,就需要家长对孩子多做了解

不要对孩子

进行强硬教育

当孩子出现什么状况和问题的时候,家长要多做换位思考,从孩子

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做到相互理解。

二、多和孩子进行沟通。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更好基础,只有良好的沟通

才能真正的了解问题,对于培

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如此的,所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家长要利用多种时间和机

和孩子进行简单的沟通,真正做到对孩子的了解

三、亲子游戏必不可少。

和孩子的闲暇时光如何度过,那就进行亲子游戏吧,不仅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

获得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

它会让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亲子

关系会因为这样的小游戏而得到改善

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父母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平衡问题。为了使家庭生活更加和谐,培养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如何培养亲子关系。

培养亲子关系更好的办法

一、沟通是关键

沟通是培养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方法之一。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可以带来更深次的亲密和理解。在与孩子交谈时,不仅要关注他们所说的内容,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表达。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应该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这样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共同参与活动

组织一些家庭活动是培养亲子关系的另一种好方法。这些活动可以强化家庭联系,增加亲子间的信任和情感。例如,可以一起做饭、一起看电影、一起散步等等。此外,这些活动还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兴趣和个性特点。

三、表达爱和关心

表达爱和关心是培养亲子关系的基础。孩子需要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他们需要知道他们在父母心中的重要性。许多孩子需要父母的认可,并希望得到父母的称赞和赞美。父母可以通过诚实的鼓励和善意的回应来提高孩子的自尊心。

四、界限和纪律

界限和纪律是培养亲子关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孩子需要规则和边界来帮助他们学习和成长。在纪律方面,父母应该使用积极的纪律方法而不是惩罚孩子。例如,父母可以通过奖励来增加孩子对规则的接受度。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注心理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1

一、目标任务

二、培训内容

(一)通用课程(适用所有年龄阶段孩子母亲的必修课)如下:

1、如何做一位成功的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长教子观念,传授科学教子方法,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质,帮助孩子成功。

2、家庭教育的误区。走出家庭教育误区,探索家教成功之。

3、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的方法。教给子女沟通的更有效方法,消除您与孩子的情感隔阂,让您的家庭充满欢乐与笑声,让您的家庭阳光绽放。

4、做孩子廉洁的表率告诉家长如何做廉正的表率,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诚实的美德。

5、发现孩子潜能,发展孩子智慧。了解多元智能理论,使母亲善于根据孩子特点发展孩子潜能。

6、现代妈妈的仪表美。学习美容,礼仪知识,提高母亲自我形象设计能力。

7、现代孩子的成才途径。介绍现代人才观,正确帮助孩子成长、成才。

8、妈妈理财经。学习理财知识,培养孩子理财素养。9、家庭教育经验介绍通过成功家长的经验介绍,改进家教方法。

(二)幼儿家庭教育(适用0-6岁孩子的母亲)

必修课包括:1、让孩子与书交朋友,了解早期阅读的特点,培养孩子的阅读的习惯;孩子上小学了,你准备好了吗;了解小学教育特点,懂得如何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准备;让健康伴随您的孩子了解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学习儿童保健知识。

选修课包括:1、走进艺术的宫殿从小发展婴幼儿的艺术兴趣,培养艺术修养;2、亲子游戏活动通过亲子游戏,增进母子感情,使母亲学会如何与幼儿做游戏;如何培养儿童良好习惯学习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

(三)小学生家庭教育(适用小学生的母亲)

必修课包括:1、让健康伴随您的孩子了解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点,了解儿童保健知识;怎样培养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了解儿童成和发展特点,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选修课包括:1、呵护儿童心灵成长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儿童心理健康;2、儿童一生有用的书推荐儿童一生有用的书,丰富人生。

(四)初中生家庭教育(适用初中生母亲)

必修课包括:1、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了解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育特点,关注初中生健康成长;2、如何正确对待考试了解初中学习特点,学习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选修课有:战胜挫折学习如何开展挫折教育,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五)高中生家庭教育(适用高中生母亲)

必修课包括:1、如何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生活了解高中学习特点,帮助孩子顺利适应高中生活;2、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高考关科学看待高考,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考关。

选修课包括:如何帮助孩子选择职业学习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职业道。

三、培训方式

根据母亲群体分布、地区差异等实际情况,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坚持点面结合,上下结合的原则,采取集中面授、自主学、远程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评选程序及办法

1、申报阶段。2009年4月底前,参评点上报申报表(见附件)至县妇联备案。

2、评选及奖项设置。2009年12月,县妇联、县教育局联合成立考评组对申报点进行评审、认定,确定、命名6个优秀培训点(服务站),纳入县妇联、县教育局对下属单位的目标管理考核加分范围,由县妇联、县教育局授予匾牌,颁发奖金5000元。设立优秀奖、入围奖和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并对所有入围作品颁发荣誉证书。

五、工作要求

六、联系方法

联系人: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2

您好!我家孩子3岁半了,非常懂事,大人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大家都觉得她很乖。但我害怕这个孩子缺乏自己的判断与主意,将来在社会中会吃亏。不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如何培养,希望您能给讲一下。桂子妈妈

桂子妈妈:

您好!

有些家长嫌孩子太顽皮,有些家长却嫌孩子太老实,孩子的人格有一部分取决于孩子的天性,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良好的亲子教育是让孩子们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健康人格,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对于3岁半的儿童,过于听从或完全服从父母的教导,显然存在着问题。不加以干预,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社会交往。0~3岁是重要的服从期,在这个阶段,母亲充当了孩子的“权威人”角色,母亲提出的要求不应随意更改,因为“服从”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3岁之后,儿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协商期。他们开始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需要以一个“独立人”的姿态出现在家庭生活中。这时候,他们的角色是家庭成员,而不是“被照顾对象”。6岁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孩子的独立水平取决于6岁前的亲子教育,而3~6岁实际上是独立生活的预备期,父母应该在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充分的社交训练与兴趣培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协商或商谈的交流形式

该如何与孩子进行对话呢?如果说3岁之前,我们更多采取的是命令与教育的口吻,那么,在3~6岁我们应该采取的是“协商”的口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体会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家庭成员的权利,如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建议、倾听等。从本质上来说,商谈是以双方互相尊重与信任为基础的。

丰富亲子活动,感受

发现孩子的兴趣,进行排序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3

【关键词】亲子共育;幼儿教育;自理能力;家庭教育

儿童心理学认为,3岁儿童的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比较协调,也有了自理的愿望,出现了独立的倾向与需求,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同时,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已发展得比较自如,他们已能够掌握各种运用大肌肉的动作和某些运用小肌肉的精细动作,这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而且他们自身也产生了独立地进餐、盥洗、睡觉、穿脱衣服的愿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与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一、在合作与互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主题活动的设计,班级的主题墙饰,区域活动材料的准备与添置,游戏活动的组织等都是家长可以充分参与并与幼儿园合作的领域。在这一合作过程中,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收集一些材料,共同制作一些手工艺品,发挥想象并进行创造活动。比如:在“我有一双小小手”主题活动中,有一项制作“娃娃衫”的活动要求。为搞好这项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设计和制作。结果,很多家长与孩子共同合作,他们选择了许多不同质地的材料,设计出诸多不同风格的图案和造型设计,制作出一件件很有意思的,精美的“娃娃衫”。这样的活动既可以让幼儿发展自理能力,充分体验与父母在一起游戏的乐趣,又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动作变化和能力的提高。

游戏是幼儿更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处结合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外,还抓住幼儿好玩的心理特点,把洗手、穿鞋、收拾玩具等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主动地去想、去动、去干,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较好地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例如:我利用娃娃家的游戏教幼儿学习有序地穿脱衣服。我请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喜爱的娃娃,我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娃娃的衣服:裙子、上衣、裤子等,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布娃娃穿衣服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让小朋友知道衣服各部位的名称,如衣领、衣袖、裤腿、钮扣等,并告诉小朋友穿每一部位的方法。经过反复练习,幼儿很快掌握了诀窍,这时候我再教他们自己穿衣服。为了让小朋友们穿的又好又快,我还组织小朋友玩穿衣比赛的游戏,小朋友们为了争,都在认真的练习,通过这次活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家园同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家园亲子活动是平时诸多亲子活动的一个整合,如何通过亲子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我们选择适合的题材,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如,在迎新年家园亲子活动“我帮妈妈穿鞋子”的一个游戏中,游戏的目的是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灵活运用系鞋带的方法,培养母子亲情。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有鞋带的旅游鞋。活动过程中,妈妈和幼儿分别在场地的两端,幼儿手拿鞋子跑向妈妈,为妈妈穿好鞋子,系好鞋带后妈妈抱着孩子跑回终点。在活动中,一种特有的亲情对孩子的行动有极大的鼓舞性,使得孩子的行动更加灵活,更加轻松,更加协调。实际上,我们是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营造了一个特别和谐的心理环境,使得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自理。一般情况下,运用家园同乐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选择一个晴朗且温度比较适宜的天气,准备一块场地,能够容纳整个班级的幼儿及家长,游戏所需要的器材,物品要充分准备。至于主题的确定,一定要新颖突出,有情有趣,难度适宜这有利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在多渠道亲子交流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实际中我们发现,一种特有的亲子交流亦有利于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提高。如,幼儿园举办“家庭运动会”、“亲子联欢会”、“学做小帮手”等活动,就是以一种特有的行为语言交流而达到培养其自理能力的效果的。我们为了提供多渠道的亲子交流,充分利用了不定期的教育讲座,亲子教育宣传,家庭辅导站等阵地,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特点设计适合促进自己孩子发展的游戏。如,当自己的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相当较弱时,可多设计一些语言环境比较浓厚的动手游戏,在非常轻松和谐的亲子活动中,有意识的借助手动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如自己的孩子语言发展比较好而手动能力比较差时,可多设计些“说话与动手”相结合的游戏,让孩子一边说一边动手做。通过亲子游戏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比较好的弥补孩子的不足。这样,也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发展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4

关键词:亲子教育;大班;学习习惯;养成;研究

大班幼儿处于幼儿和小学生过渡之间,如何让幼儿和小学生的角色有效的转换,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班幼儿家长很关心的问题,结合我多年从事幼儿和小学教育的经验,对大班幼儿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培养幼儿学习习惯提出一些建议。

一、定位――家长困惑的问题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搭桥

任何家长对幼儿在幼儿园学什么、干什么,都是十分关注的。所以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经常有家长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并且不时提出自己的困惑问题,比如,为什么我的孩子回家不知道留了什么小任务?为什么孩子画画马马虎虎?为什么晚上完成任务总是要催?……一连串的为什么。这些都是因为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家长们明白了孩子身上的问题是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这就使家长的困惑问题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搭起了桥。同时家长和老师都明确了培养目的,那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共育――亲子教育活动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同行

1、学习习惯培养的核心点来源于家长集中困惑的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困惑的问题很多,我们保留有共性的问题作为亲子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解决绝大多数家长的困惑。比如,家长发现孩子每次在家学习姿势很不好,家长怎么提醒效果都不好,我们结合这些共性的问题确定了亲子教育活动的内容,比如开展绘本故事阅读活动、加减法运算活动等,每个内容指向不同的习惯培养目标。

2、家长明确亲子教育活动中学习习惯目标的指向

在设计亲子教育活动方案的时候,教师都会邀请部分家长参加活动设计,尤其是在设计观察表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共同讨论观察的指标,分别列出项目,在亲子教育活动中家长有目的地去观察。

3、家长成为幼儿共同的学习者,深入了解幼儿学习习惯

亲子教育活动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情趣的、有实效的亲子游戏活动,使广大家长掌握现代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比如,在绘本阅读活动中,为了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积极提问的学习习惯,家长成为了幼儿共读的伙伴,坐在幼儿身边同上一节课,孩子们看书并绘画出问题的标记,家长为其书写出问题。在记录的过程中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学习习惯中的问题。

三、思考――亲子教育行为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对接

我们从三个角度进行思考:一是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有利于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是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否有利于支持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幼儿的学习行为为什么时好时坏。而且我们每进行完一个活动,都会结合家长填写的观察记录表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优势与不足,分析原因。比如在“好玩的数字玩具”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幼儿表现较好的几个方面:认真倾听、互相学习、提问与思考等习惯都很好。分析其主要原因是:(1)活动内容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2)活动中环节设置以及环境的创设较适宜幼儿活动,满足幼儿喜欢交往学习的愿望;(3)教师能够结合幼儿提建议的难点问题进行示范讲解,为幼儿树立了榜样,使幼儿会做,所以幼儿能够动脑筋大胆地为小伙伴提出建议。

四、拓展――亲子教育方法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同化

幼儿的学习习惯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实践、反复培养。现代教育观提倡全程教育、全程发展,所以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样需要体现亲子教育方法的全方位融入,全时段的跟进,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拓展亲子教育方法,同化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良好学习习惯更加持久。具体落实亲子教育方法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同化分为两个方面:

1、针对已经养成指定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幼儿进行习惯的拓展

每次在亲子教育活动后都有部分幼儿家长反馈幼儿学习习惯都很好,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这时家长就要结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育方法尝试落实巩固幼儿好习惯,然后再结合孩子的表现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并尝试新的方法进行培养。

2、针对未养成指定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幼儿进行亲子教育方法的拓展

每次在亲子教育活动之后都有个别家长感觉自己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学习习惯还较差,这时我们就会根据该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亲子教育方法,比如,发现胡竟颢小朋友倾听、交流的习惯很好,而大胆自然表达的习惯不够好的时候,我们就结合孩子表达习惯设计相应的亲子教育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首先创造在三人以上的环境中独立讲话的机会:其次家长为孩子做榜样,使幼儿在家也有模仿的对象;更后发现有进步及时鼓励表扬。在幼儿园里教师也有意识地为胡竟颢创造锻炼的机会,促进幼儿良好的表达习惯的养成。

利用亲子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充分发挥了家长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中的作用,使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在活动中支持幼儿更好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5

【中图分类】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1004―0463(2016)16―0031―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离婚率越来越高,接踵而来的是一个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校园中单亲家庭子女数量逐年上升。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就像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如果领航员能正确引导,他们就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岩石,安全抵达明净的港湾。但是如果引导不正确,那留给大家的只有遗憾。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对单亲家庭学生施教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关爱单亲家庭学生

对于单亲家庭学生,帮助他们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指导学习方法,让他们跟上教学的步伐是转困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可以通过结对帮扶、小组互助、教师面辅等形式给他们补缺补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单亲家庭学生要做到“四优先”,即“优先提问,优先质疑,优先批改作业,优先辅导”。这不仅能帮助单亲家庭学生学习,而且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本身,尽可能地讲慢一点、细一点,同一个问题尽可能从多方面、多角度阐述,对某些推理一定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切记不可对中等以上学生显而易见的问题一带而过或减少分析或跳过步骤。要求学生将老师讲的和课本不尽相同或比课本更细致的地方或增加的内容记到笔记本上,以便课后整理或复习巩固,对于教材难度较大的内容要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或降低难度讲解。通过这些努力,使中下生也能跟上教学,既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法,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造成单亲家庭学生学习成绩低下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学不得法是一个主要原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要让学生能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作为教师应针对初中数学在学习方法上的不同,根据情况对学生加以个别指导,指导他们如何记忆、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如何听课等。例如,我曾指导过一个学生这样学习:首先做好课前预习。预习不是仅仅浏览一下书本上的内容,而是在看完书本后,整理出这一节知识的总体结构,画出示意图,标明每个分支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对于比较明确的知识,打“√”,对于不明确的画“?”并简明写出自己迷惑的地方和自己的有关想法,然后做一两道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虽然花费的时间略长些,但在上课听讲时就可以主动地掌握听讲的重点和节奏,而不是盲目跟着老师走。对于自己所不懂的则要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思考,但一定要沿着老师的思走,尽量放弃课下预习中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迅速解决自己的疑问。

三、尝试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是一种荣誉,更是一股激励学生上进的强在精神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单亲家庭学困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甜头。如,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使优等生高有所攀,学困生有望进步。学困生往往害怕老师提问,我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提问的技巧和内容,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且让学困生回答问题不感到吃力,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答错了,也尽力引导,启发学生自己纠正过来,逐步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多鼓励,少批评,使其建立自信

马卡连柯曾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多数单亲家庭学生没有摆正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总是想到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不像别人那样拥有美满的家庭。常常表现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或不相信自己也能行。因此,教师要用心启迪学生的进步,首先注意寻找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要吝啬“表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格外的表扬,多鼓励,少指责批评,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多温情,切忌冷漠,使他们与老师的距离更贴近。其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动力,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培养和树立自信心。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挖掘和培养,就会失去教育转化使其发挥特长的机会。因此,教师可多与学生一起做做有趣的游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使其逐步养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6

母亲教育包含母亲对子女进行的家庭教育以及自身所应接受的成人教育。本文基于成人教育的视野,阐述母亲教育的意义,从女性心理、孕期保健、婴幼儿护理、幼儿及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母教典范五个面构建母亲教育的内容体系,提出政策与社会相结合、公益与自费相结合、培训与活动相结合、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母亲教育原则和创建母亲学校、举办母亲教育讲座、组织母亲教育活动、建立母亲教育网络的母亲教育途径。

关键词:

成人教育;母亲教育;内容;途径

一、母亲教育的意义

母亲素质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母亲素质是指母亲在服务社会、完善自我、经营家庭、养育子女等方面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包括一般素质(作为一位社会公民应具有的素质)和特殊素质(作为一位母亲应具有的素质)。狭义的母亲素质是指母亲这一特定群体养育子女、经营家庭所应具有的特殊素质,包括女性素质(健康的女性心理和良好的母亲意识等)和教育素质(养育子女的教育观念、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等)。母亲教育关注的是狭义的母亲素质,即母亲的女性素质和教育素质(见图1)。

(一)母亲素质是影响家庭教育的关键因素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家庭是孩子的母育学校,母亲是孩子的位也是终身的教师,母亲教育修养的重要性是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的”。[2]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素质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笔者在山东省8个地随机选取已婚育龄妇女500人进行母亲教育状况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潜母亲(已婚育龄但还未生育的妇女)、准母亲(准备生育个孩子并已怀孕的妇女)和真母亲(已生育子女的妇女),获取有效问卷423份。统计结果表明,虽然调查对象的母亲意识有所提高,已经认识到自己作为母亲应尽的职责及其对子女成长的重要影响,但是多数母亲对育儿知识处于基本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状态,在养育子女过程中倾向于采用干涉保护的教养方式。[3]教育知识的匮乏使母亲常常在家庭教育中处于教子乏力的窘境,教养方式的不当则使母亲往往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阻力军”。所以,提高母亲的家庭教育质量要从提升母亲素质入手。

(二)母亲教育是完善母亲素质的必要途径

二、母亲教育的内容

母亲教育既不同于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的公民教育,也不同于侧重职业能力培训的妇女教育,它关注的是狭义的母亲素质,着眼于母亲意识的提升、母教观念的更新、养育知识的完备和教育能力的增强,帮助母亲由“自然母亲”转变为“合格母亲”。因此,笔者从女性心理、孕期保健、婴幼儿护理、幼儿及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母教典范五个面构建母亲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女性心理

(二)孕期保健

(三)婴幼儿护理

(四)幼儿及中小学生家庭教育

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他们的成长不再局限于家庭,而是家园共育或家校共育。在绝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和教育者,母亲持有的教育理念、具备的教育知识和采用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母亲要做一位合格的家庭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包括“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儿童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儿童观,“孩子全面发展,才能稳健地走好人生之”的发展观,“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国家的未来”的亲子观,“树大并非自然直,要靠家校共培育”的教养观。[4]其二,知晓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等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知晓孩子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质。其三,掌握家庭教育艺术。学会合理施爱、因势利导、言传身教、平等交流、善用奖惩等,在了解学校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做好个性化的补充教育。其四,扮演好家长角色。做孩子成长道上的关心者、指导者、鼓励者和规范者,帮助孩子确立人生方向,发现真正适于自己、属于自己的发展领地。

(五)母教典范

国内有着悠久的母教传统,历来重视母亲对子女的养育作用,古今中外也流传着无数的“名母教子”典故。学习母教典范,不仅能使母亲与众多贤母名母零距离接触,感受母亲角色的价值,乐于去做母亲,还能使母亲从具体的教子经验和生动的教子故事中受到启发,深刻感悟为母之道,做好母亲。母教典范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介绍国内外优秀母亲的教子理念和经验,如“儿童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重德”、“勉学”的教育内容,“说理”、“垂范”的教育方法等。二是讲述古今中外经典的母教故事,如国内古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退鱼”、“欧母画荻”的故事,国外爱迪生之母、居里夫人、斯托夫人等母亲的教子故事。当今社会涌现出的众多优秀母亲在教子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做法和成功经验,这些极富时代性和实用性的教育实践会给母亲更大的启发。

三、母亲教育的原则

母亲教育属于成人非学历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特定性、教育内容的复杂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教育时间的长期性,在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一)政策与社会相结合

要确保母亲教育的质量,政策应发挥主导作用,在制度和政策方面予以保障。一是实行母亲证书制度。在当今社会,有技术含量的岗位都要进行岗前培训,而以孕育生命、教育子女为职责的母亲上岗前却没有任何“技术”要求。政策应规定女性生育前不仅要办理“计划生育服务证”,还应接受正规培训获得“母亲证”。二是建立母亲教育管理机构。目前除幼儿园、中小学的家长学校外,母亲教育主要由孕妇学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进行,质量难以保证。政策应明确由各级妇联或教育局负责母亲教育的实施与管理,组织和协调社会多方面力量参与母亲教育工作。

(二)公益与自费相结合

(三)培训与活动相结合

(四)强制与自愿相结合

我国目前实施的母亲教育是母亲自愿参加的,教育成效主要取决于她们的认识和自觉性。一些母亲意识差、母教认识不正确的女性会因各种理由放弃学习机会,即使参加母亲教育活动也是敷衍了事。所以,要真正发挥母亲教育的作用,提升母亲整体素质,实施母亲教育仅靠自愿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强制措施。比如政策强制要求女性适时到各类母亲学校按规定接受一定时限的教育,毕业合格获得“母亲证”,这样才具有做母亲的资格。

四、母亲教育的途径

虽然社会对“通过母亲教育来完善母亲素质,提高母教质量,造就更多有用之才”已达成共识,妇联、学校等相关部门也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母亲的教育与指导,但是整体看来,目前母亲教育仍处于自流状态,缺乏专门的教育机构、适宜的教育形式、稳定的专注师资和相应的制度保障。

(一)创建母亲学校

(二)举办母亲教育讲座

为满足不同次、不同类型母亲的家庭教育需求,依靠发动社会各部门力量举办形式多样的母亲教育讲座是易行而又有效的途径。等医疗卫生机构可面向准母亲举办孕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讲座;幼儿园、中小学可依托各自的家长学校举行不同专题的家庭教育讲座;各级妇联和教育局还可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根据母亲需求因时因地举办各类家庭教育讲座,为母亲介绍科学的教育理念、丰富的育儿知识和实用的教育方法,促进母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组织母亲教育活动

(四)建立母亲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

[4]张桂敏,李 群,李连英.现代家庭教育导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3.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7

案例一:不孝子为何虐打偏瘫老母

胡某说:“我妈瘫痪后大小便都是在床上,我每天给她洗好的床单、被套她都踢到床下,我还要给她做饭。”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他开始殴打不听话的母亲。他当庭供述说:“我妈身上的伤都是我打的,我打我妈时是用劲打的,每天只让我妈吃两顿饭。”

母亲去世后,他本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母亲火化了,然而殡仪馆发现老人满身伤痕,非常可疑,及时报了警。

公安机关查明,胡某的母亲在去世前,被多次用脚踢打、用竹条抽打,造成被害人头面部、躯干、四肢软组织挫伤淤血,双侧6根肋骨骨折,颅内硬膜下少量出血,蛛网膜下腔弥漫性出血。

案例二:5个儿子拿不出100元?

老于和杨老太太是同村村民,双方原本都有各自的家庭,老于和前妻生有两个儿子,杨老太太和前夫生有3个儿子。后来,双方的配偶相继去世,两位老人就在上世纪60年代重组了新的家庭。40多年过去了,5个儿子早已成家立业,两位老人也子孙满堂。早该颐养天年了,却事与愿违,5个儿子在对待两位老人的赡养费问题上不断地踢皮球,谁也不愿意“吃亏”,各有各的理由。

“我考虑了一下,同意赡养他们两人,但我觉得100块钱太多了!”一个儿子说。“我很早就自己赚钱了,他们只对我尽了一部分抚养义务,而要我现在一直养他们,我太亏了吧!”另一个儿子称。

“我10岁的时候,母亲就把我丢下改嫁走了,现在她老了,凭什么让我来养他们?”说这番话的是杨老太太的儿子郭亮。当年杨老太太改嫁时,迫于无奈,只带走了两个儿子,而把郭亮留在了前夫家,委托他的爷爷奶奶抚养。

法庭上,杨老太太面对坐在被告席上的儿子,泪流满面。而老于在听了几个儿子的辩解理由后,拍案而起,大骂儿子。

更后,在法院的介入下,两位老人才拿到了赡养费。

案例三:为还款就要弑父砍母?

“小伙子长得很帅,毕业,身高1米8以上,皮肤白白的,眉清目秀,说话也是彬彬有礼。”办案检察官感慨地说,“你很难想象他会做这样的事,在同事印象里,他是个勤快、能吃苦、爱说笑话的人。”

张某毕业找不到工作,张父多方托关系,费尽周折,让儿子进了当地一家知名保险公司工作。工作没多久,儿子提出要买车。 张母说,开始他们并不同意给儿子买车,因为儿子工资花光,每个月还要问家里拿700到800元,买车开销更大,养不起。

见父母不同意,儿子脾气上来,在家里乒乒乓乓摔东西,不说话,和父母冷战。母亲说,儿子脾气很大的。

更后,父母妥协,买了一辆马自达轿车给他。

案发前几天,儿子回家吃晚饭,对父母说,自己的信用卡透支了4万多,又跟同事借了6000元,还款期限快到了,让父亲去把钱都还上。

父亲听了,责备了几句,儿子扔下碗筷,摔门进了房间。儿子后来交代,当时很生气,觉得父亲对自己不好,加上还款期限快到了,如果还不了同事的钱,会很没面子,感觉被逼上绝,心情很差。

他闷头想了几天,起了个念头——杀掉父母,既能摆脱他们的管束,又能用父母的遗产还债。

某天凌晨,儿子回家,见父母熟睡,就进厨房拿了把菜刀,走进父母房间,向父母正规、身上猛砍……

父亲被当场砍死,母亲头上多处裂伤,肩胛骨骨折,浑身是血。

然而,事发后,张母向法官请求:“我只有这一个亲人了……他做错了,请法官给他一个机会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专家观点:三类父母易养不孝子

著名心理专家尹邓安说,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易在孩子心中埋下不孝的火种。孩子潜意识里仇恨、埋怨父母,平时不会表现出来,只有受到某些事情的触发后才会爆发出来。

尹邓安说,不孝子完全是父母培养出来的。特别是以下几种类型的父母更容易养出不孝子:

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孩子挨了父母的打,心理会反感、仇恨父母,以后容易以暴易暴,主动去打别人。特别是孩子在五六岁时被父母影响更深远。因为五六岁是个体心理成长的关键期。

啰嗦的父母。“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妈妈的心里,失败的孩子失败在妈妈的嘴里。”父母的啰嗦容易使孩子反感,认为父母不值得尊重,进一步就会顶撞父母。

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在单位必须要将各种个性和情绪收起来。这种压抑积压到一定的程度,必会寻找宣泄的出口。工作中低调而温和,而面对更亲密的家人,却无法再继续“自我压抑”下去。

尹邓安说,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可以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

怜悯弱者与孝顺父母其实是一回事。当孩子长大后,父母逐渐老去,也会成为一个弱者。对社会来说,弱者是索取少、奉献多的一群人,而对孩子来说,父母也属于索取少、奉献多的人。所以,不尊重穷人的人往往不孝顺父母。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8

孩子来自于父母的有缘结合,孕育于母体,从自然状态来说孩子应该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所以,当我们父母把孩子带到人世间来的那一刻就应该把孩子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用更自然的情感去接纳孩子,用期待花开的美好心情去等待和陪伴孩子的成长。而事实上,我们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忽略了这一点,往往更重视物质上对孩子的满足而忽视孩子在情感上的需要。孩子在情感上对父母的依赖从很早就开始了,当孩子还不会讲话时候,他们的每次哭闹并不只是因为饥饿或者尿湿,有时也是因为想要大人抱一抱,或者对他笑一笑、说一说话。有过育儿经验的父母会发现很多孩子都喜欢大人抚摸或者抚摸大人,这种被称为“皮肤饥渴”的现象其实就是孩子对成人的原始情感需要。现在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带着他们上早教课程,这种亲子互动的课程除了一些能力的培养外,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帮助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亲密的依恋关系。韩国早教专家申宜珍指出,在孩子周岁以内父母和孩子建立起依恋关系至关重要。孩子和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信任和需要,这样的孩子在今后的教育中更容易接纳成人的指导和帮助。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更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当我们用爱的眼神去注视孩子的时候,孩子就是我们眼里的天使;当我们用爱的怀抱去接纳孩子的时候,孩子就是这世上更幸福的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更幸福的人呢?所以让我们从无条件爱孩子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用这种人类更美好的感情温暖孩子的一生。既然孩子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作为父母应该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无条件地去爱我们的孩子。美国亲子教育专家盖瑞•查普曼和罗斯•甘伯认为:“无条件的爱就是无论孩子的情况如何,都爱他们。即不管孩子长相如何,天资、弱点或缺陷如何,也不管我们的期望多高,还有更难的一点是不管孩子的表现如何,都要爱他们。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喜欢孩子的所有行为,而是意味着我们对孩子永远给予并表示爱,即使他们行为不佳。”就像我们无从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们也一样无从选择自己可以拥有一个怎样的孩子,不管你的孩子长相如何,能力如何,他都是上天赐予你的宝贝,你要爱他的一切,对他的一切充满爱。

二、教育方式上无条件接纳孩子

1、尊重孩子

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在教育的同时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高兴打就打,高兴骂就骂。作为21世纪的家长,我们的家庭教育已经不能再是权威式的家长教育,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当发现孩子的某一行为有变化的时候,或者不符合我们成人要求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去了解孩子这一时期的成长规律,找到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当家长粗暴地教育孩子时,孩子已经从家长的身上学会了粗暴。如果家长能努力做一个理性的人,能够用恰当的方法去教育孩子,那么家长会发现在教育孩子成长的同时孩子也在帮助自己成长,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家庭会越来越幸福。

2、关爱孩子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穷的。如果用家长的威严去教育孩子,孩子也只会被动地接受教育,如果离开了家长的视线管辖范围,孩子很容易就放纵自己,变回原样。有句俗语叫“狠人手里出妖怪”,意思就是大人对孩子教育用狠的手段,那么孩子也会变着法子去应付大人,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更多地学会的是歪招,也就成了“妖怪”。可想而知,这样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来!如果我们用爱去教育孩子,那么我们在收获教育成果的同时也将收获孩子对父母的爱。可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往往就会被我们家长忽视了,我们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和孩子好好分析犯错原因,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劈头盖脸地打骂。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会为了逃避惩罚而学会撒谎、疏远家长,家长和孩子之间会越来越难交流,形成恶性循环,很多失败的家庭教育就是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形成的。

3、对孩子的教育德智兼顾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方法则有所区别。婴幼儿时期,家庭负有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各种行为习惯,这是婴幼儿家庭教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倒了过来,幼儿教师虽强调这个问题,但不少幼儿家长却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后总要会的,因而很少注意培养。这里主要还是观念、价值观问题。首先,家长没有认识到婴幼儿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具有学习做事的主动性、可塑性,如果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自然养成其依赖性。其次,家长对婴幼儿习惯的价值认识不足。婴幼儿时期为个体生活行为开始的阶段,也是各个方面发展更为迅速的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的行为指导,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儿的一切已定型,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也不容易被纠正。

成人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培养习惯的敏感期、关键期,使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同时,幼儿基本习惯的养成不仅有益于个体生活,也有益于社会生活和幼儿人格、性格的发展。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在一定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一定安详快乐。

一个人有良好的习惯,别人就愿意和他接近,容易获得朋友,受到接纳,能够适应社会从而美满地生活。另外,在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幼儿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某些事情幼儿必须亲自去做,如亲自洗脸、刷牙、穿衣、饮食、自动收拾整理房间、自己上洗手间等,同时他必须长期不断地重复与练习,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动自发、自信心、独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学头脑、负责任守纪律、爱整洁的习性,因此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幼儿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在家里,父母必须抓住幼儿各阶段的发展心理,顺应着他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同时,应注意与幼儿园取得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收到教养的更佳效果。幼儿的个性、道德面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9

现在台湾很多职业女性都有婚姻问题,主要是没有处理好夫妻关系,虽说我是__的民意代表,在外表上看我是很强的,但在家里我很依赖丈夫显得很弱,都说我是先生的第4个女儿。家庭教育我们夫妻俩相互配合,他扮黑脸我扮白脸。

我们遵循以下原则共同教育好孩子:1、以身作则。在做民意代表前,我是中学老师,担任民意代表后,根据有关规定不能从事第二职业,但我仍然义务每周兼任4节课;在__,学校一般都要以自愿为原则组织家长维持孩子晚自修的秩序,我主动报名,承担家长应尽的义务,孩子也从中养成了承担社会义务的意识。2、言而有信。无论多忙,在周六下午这半天我一定和孩子共同度过,一起清理卫生、包饺子等,这一习惯我们一直坚持下来。3、注重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不太关心,主要是在孩子共同相处中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4、让孩子学会关心。我们经常带孩子到各自办公,让孩子看我们工作,了解我的职业和敬业精神,感知父母的忙碌与辛苦,其实这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关心和孝敬父母、进而学会关爱他人。

张美芳(__青溪妇联会委员、__养生文教协会理事长):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教了40多年书,现在我以我个人的经历发表一下意见:

1、家长重视不重视教育效果不一样。我儿媳也是一名教师,生大儿子时,非常注重教育,从怀胎个月开始就购买了专门的胎教音乐与书籍,每个月听不同的音乐;孩子出生后,每天拿着图片教孩子识别物品,开始我不以为然,没想到孩子8个月大时,就能依大人的吩咐识别和拿取不同动物的图片,孩子相当聪明,现在成绩很好。媳妇生第二胎时,由于经济原因,她开始上班,把孩子交给保姆带,自己很少过问孩子的教育,结果老二非常好动,不爱看书,现在儿子和儿媳要付出很多时间管孩子的学习。

2、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的终生。一位哥哥姐姐都非常优秀的孩子,从小就不认真读书,学习成绩很差,孩子上中学时,感觉到与哥哥姐姐的差距后,发奋努力,每晚读书到深夜,终于由更后一名考到了全班第十名。当他兴高采烈地回家向父母报喜时,父亲则挖苦道:考到二流学校的第十名也好回家报喜,你看哥哥姐姐都是名牌学校的高材生。这句话给孩子当头一棒,认为再努力都没法得到父母的认可,从此不再努力,自暴自弃。相反,另一个智力不太好的单亲家庭的问题孩子,我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引导自发读书等办法,逐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成绩逐渐变好了。

3、多与孩子沟通,慎用早恋一词。我一直是比较平和的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跟他们沟通,告诉他们应先让人格成熟,等自己能判断是非时再介入关系也不迟。我的孩子也很乖,在学校收到小纸条后回来给我讲,我就会告诉他不要检举对方,继续拿对方当同学,孩子听后很高兴,更加愿意将心里的秘密与我交流。我认为孩子之间的感情很纯洁,早恋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也许他们之间只是互相欣赏。

陈苡衔(南台科技讲师、美满家庭协会理事长):

在台湾,家庭教育从0岁开始,从怀胎月开始至分娩就有专门音乐,每月一套,共10套8万元台币,但仍然很畅销。

在台湾有一种社会现象: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普遍只要一个孩子,他们认为孩子会阻碍事业的发展。另外生活压力的加大、食物的精化、农药的滥用影响到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使台湾青年不孕症有增高的趋势,这种现象在电子新贵(在电子科技行业收入相当高的人群)非常普遍,不孕率达到了1/6我的丈夫是大安康,业务量很大,我们育有一个儿子。在家里,我的丈夫不能是个大安康,我的儿子不能是个大少爷。每次做饭我都亲力亲为,丈夫和儿子一定旁边帮忙,彼此间相互合作、传递亲情。对儿子我认为我是在为将来培养一个好老公,为社会塑造另外一个好家庭。儿子每次都洗碗,家有洗碗机也不用。家庭成员相互关心理解,这几天我随团参访,儿子每天叫爸爸起床,打电话给我说,妈咪,我爱你,你在外面好好玩,我把爸爸照顾得很好;丈夫打电话给我说,你放心,我把儿子照顾得很好,你在外面好好玩。我感觉到非常幸福。

张明兰(__妇女会顾问):

我很高兴代表__妇女参访团介绍台湾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台湾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制定了“家庭教育法”,明确了政策、社会和家庭的职责,以建设学习型家庭为手段,建立祥和社会的目的。__成立了“__家教中心”,对家庭成员实施“亲子教育”、“婚姻教育”“两性教育”“家庭伦理教育”等内容。组建了退休教师协会,利用退休教师丰富教学经验对有需要的家长义务提供指导。

高金叶(__廷炬营造公司业务经理):

我有三个孩子,我本人在读的是家政系,知道从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所以在家里我主要营造平等、自然、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生孩子后,我虽辞去工作在家做专职妈妈,但我不做全能妈妈,不包办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全能妈妈只能养育出无能的孩子,我要让每一个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自觉承担起家庭的义务和责任。每次做饭,就引导孩子在旁边帮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自己定时间起床,迟到了也从不开车送孩子上学,让孩子自己承担行为后果。现在孩子非常独立,读书 、工作都不用心,非常轻松,我有事外出,他们就自己做饭,而且烹饪技术一流,甚至还会做点心。

我从不请家教对孩子另行补课,而是根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主题,进行校外实践。比如学校开展爱国抗战教育,就驾车带孩子到战争博物馆参观,让孩子学习和感受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对如何教会孩子理财这个问题,我主要从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入手。孩子上学前一般不给钱,由父母帮孩子买需要的东西;上小学后,帮助孩子在银行开个储蓄户头;再稍大些,让孩子有偿做家务,自己的东西自己买,让孩子感受收入与支出的关系。现在孩子大了非常会理财,读以后就不用家里负担了,自己赚钱读书。现在我倒过来要向孩子学习理财的经验,在孩子的帮助下进行了海外投资,收入颇丰。

原丽萍(妇联副主席、妇女发展研究会会长):

今天与台湾同胞姐妹畅谈家庭教育,互相学习与交流两地的育儿经验,感受至深、意义重大。我们与__姐妹同根同祖,有相同的文化根源和共同教育理念,如儒家文化的孝道、行为操守、文明素养等,两地的标准与要求都是相通的。这次沙龙办得很有意义,促进了深圳与__两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深了两地姐妹的了解和情谊。

今后5年,我们要主动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站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落实党提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创新家庭教育工作理念、内容和方法,切实做好家庭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徐家治(妇联助理巡视员、妇女发展研究会秘书长):

带着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和__姐妹们一起探讨是件很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国内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古到今,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百姓,望子女成才的思想一直延伸下来。大家坐在一起谈到家庭教育没有拘谨。虽然说的是各自家庭、各自孩子,感觉大家在一起在倡导一种文化,即适应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更好的教育,秉承东西方智慧和文明的教育是更好的教育,把孩子教育成社会需要的人就是更好的教育。通过大家各自介绍,已看到了现代家庭教育的成果给家庭增添了幸福,所以希望今后还要有更多的两岸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等互动式的交流,使成功的喜悦让更多人来,让更多家庭在的时候,又创造出新的成果。

蔡巧玉(妇联宣教部部长、妇女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

首先,我想说说我对“家庭教育”这个概念的理解。我认为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而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教育,是孩子与父母、祖孙辈、同辈之间的双向、多向的互动过程。我们常说“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其实,夫妻之间也在不知不觉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祖孙之间也一样。一家人长期共同生活,总是在互相影响、互相教育、互相同化。所以,我认为加强家庭教育,是要让更多的家庭拥有更多文明、科学、进步的理念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文明的行为习惯等等,当然其中肯定包括了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要用这些健康的东西在家庭成员之间产生影响,共同进步,走向文明。听了几位台胞姐妹的发言,我深感__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我们今后很有必要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甚至合作,让两地的家庭教育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说到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在我们这边好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普遍的重视,但我觉得很重要。我的做法可能跟传统的只强调勤俭节约的教育有所不同。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给他一点零花钱,有意识地教他花钱,要求他要学会花钱。大概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给他准备一个本是用来装洗衣粉的旧桶带到学校搞卫生,晚上下班的时候,他告诉我花4元买了一个新桶,他说了那个洗衣粉桶不能用的理由,我认为理由很成立,马上就表扬他:你小小年纪就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用适量的钱恰当地解决问题,很能干,很有水平,长大肯定是个能干的人!这是合理花钱的具体表现,就要肯定他的理财能力。教他会花钱,是为了避免他乱花钱,要把钱拿给他花,有了花钱的实践,才可能真正懂得什么叫合理花钱、什么叫乱花钱。我相信,教孩子会花钱是促使孩子会赚钱,“赚钱有道”和“花钱得当”都是人生必备的能力。我还经常告诉孩子:“钱品”即“人品”。一个人如果在钱的问题上不地道,这个人就不地道了。金钱伴随我们一生,金钱也在无时无刻考验着每一个人。我孩子目前还没有走进社会独立生活,但我相信他今后在“钱”的问题上会有一个慎重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易松国(深圳法学院教授、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

家庭教育对建设和谐的家庭及和谐的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设和谐的家庭方面,家庭教育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1)家庭教育有利于建立 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不仅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与父母亲的关系。如果父母亲不了解孩子,不能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与父母关系的对立,从而影响到家庭的和谐。(2)家庭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现代城的家庭结构以父母及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为主。横向的夫妻关系及纵向的亲子关系构成现代城的两大家庭关系主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独生子女成为很多家庭的轴心。父母在子女养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多。如果孩子教育好了,父母会有成就和幸福感;反之,如果孩子教育不好,父母会感到失败和挫折,夫妻之间还会经常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发生争吵,这样就会影响夫妻关系。

杨青(深圳法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其成败得失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每一个家庭都影响深远,现在由妇联牵头抓这项工作说明了政策对妇联工作的充分信任和重视。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支持、参与家庭教育工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未成年人”因其身心的“不成熟性”和“不确定性”,因而有着更大的“可塑性”,也即“可教育性“。“教育”这个词尽管大家天天讲,天天用,但是其实很多“问题儿童”和“问题少年”其问题的根源正是由于不正确的教育手段所致。

“教育”一词,在英语education中有“抚育、自身生成”的意思,在德语Erziehung中则有“引导、唤醒”的意味,在古代汉语中,是“上施下效”的含义;教育是一种武装人们的方式——使人们在其生存的世界中获得一种舒适而诚实的谋生手段,然而又不致使人的至高无上的、敏感的精神追求遭受挫伤。

作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我认为教育者的责任是要尽力创设产生理想个体生成和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它有这样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相互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何谓“价值引导”呢?所谓“引导”就意味着: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教育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诸如:什么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是美好的人生、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什么是理想人格、什么生命境界值得追求。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有健康的价值观,未成年人的成长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我认为政策在重视未成年人教育的同时,的确也应该重视对家长的培训和引导。现在不少幼儿园,比如机关三幼吕园长那里就有运作比较成熟的家长学校,这是很好的一个方向,那么再大一些孩子的家长该去那里接受培训呢,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培训机构。此外,在谈到“价值引导”时,还要强调它是区别于“宰制”、“驱使”、“奴役”和“愚弄”,未成年人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成人要充分尊重受未成年人的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要充分进入和了解孩子们的心理世界,以便达到有效的沟通。

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另一个基本点就是“自主建构”,即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模塑而成的。未成年人真正的成长要靠他们自己的“自主建构”,如果孩子一直需要家长牵着手,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不成功的。孩子的过分依赖性和不独立性基本可归因到家长的过分保护和不放手,这也是深圳未成年人教育重点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许多家长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在每日的互动过程中,却忽略了坚决的贯彻执行,或者有时过不了溺爱这一关。因此如何在每日生活中坚持达到“知、情、意”的和谐和统一是达成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树立起大教育观念,建立家、园、社区金三角合作关系,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我园一贯重视家长学校工作,将其作为联结幼儿园、社会合作教育的基础和纽带,积极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建立了平等和相互尊重的互动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了家、园、社区促进幼儿发展的合力。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我们秉承的基本理念:

1、通过家长学校的活动,教育两代人,实现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愿望

2、4、经常以家访、电访、面谈、留言便签、电邮等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表学校、家庭、社区资源共享。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家庭、社区的可用资源都应更大限度地提供给学校和孩子,理想的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

3、学校应给予家庭和社区正确的教育导向,它的教育影响应辐射到家庭和社区。

4、家长和学校的关系定位:合作的伙伴关系,目标都是为了培养、教育好孩子,旨在形成教育的合力。

我们机关三幼的具体做法是:

2、家长助教: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根据家长的特长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进行助教活动,使家长在与幼儿、教师的互动中获得信息。

现,并将其纳入幼儿成长档案,随时提供给家长查阅,以便于家长和教师育观点和方法。

3、学校应给予家庭和社区正确的教育导向,它的教育影响应辐射到家庭和社区。

4、家长和学校的关系定位:合作的伙伴关系,目标都是为了培养、教育好孩子,旨在形成教育的合力。

我们机关三幼的具体做法是:

2、家长助教: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根据家长的特长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进行助教活动,使家长在与幼儿、教师的互动中获得信息。

现,并将其纳入幼儿成长档案,随时提供给家长查阅,以便 于家长和教师育观点和方法。

5、将学前教育延伸至0~3岁,开展0~3岁亲子教育工程,开办了亲子班、半日班、全日班等多种形式的亲子苑。注重两代人的提高和对个别孩子的指导,为家长提供了科学育儿的舞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使亲子教育成为联系家庭、融入社区的桥梁。

张琼(宝安区妇联干部)作了书面发言: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10

【关键词】卢梭;儿童健康;遵循自然;天性;生命教育

一、遵循自然、顺性发展是关爱儿童健康的基础

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归于自然,他认为人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有三种:自然的教育,是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人的教育,是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事物的教育,是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而教育的目标是在后两种教育圆满的配合下,或多或少地接近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教育的目标。而儿童的健康养护则是这一良好教育目标的开端。 “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前进”⑴,这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基础。

二、关于在具体的养育实践中如何关爱儿童健康的问题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通过对爱弥儿的健康教育实践,卢梭指导人们怎样去做到真正关爱儿童生命健康,提供了培养“自然人”的具体方式方法。

1、婴儿期:生命的期

首先,挑选更好的保姆。作为孩子的更初教育者,如果因母亲不愿尽她的养育责任等原因,那么精心挑选保姆就是至关重要的了。卢梭提出了挑选保姆的原则:“身心两健,即健壮的身体、好的品格和好的性情”。“放纵的感情会败坏奶汁的质量,品行不端、性情急躁的保姆会使不能言说的幼儿吃尽苦头。而且保姆更好是素食养生法。”卢梭从当时的社会经验中得出,通过吃植物性奶水养大的孩子长大后不容易患腹痛和生肠虫,他甚至从新生婴儿的年龄变化、身体结构发展方面论述了母乳由稀变薄的特点以及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其次, 父母应当承担起亲自教养孩子的责任。孩子真正的保姆是母亲,真正的教师是父亲,二者在尽责任的先后和采取的做法方面要配合一致。母亲亲自授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孩子需要母亲的关爱。因为一些母亲们把婴儿交给保姆,便失去了和孩子培养感情的机会;一个做父亲的,生养孩子只是完成了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社会还有培养合群的人的义务,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他不能借口贫困、工作或人的尊敬而免除亲自教养孩子这种神圣的责任。⑶

(2)儿童期:

经过了幼儿期自然危险的考验和锻炼,儿童获得了生命的力量,拥有了健壮的身体。这一时期教育者应该遵循自然,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关爱儿童,使其健康的身体得以持续和发展,使健康的精神得以熏陶和完善。

首先,不娇生惯养、溺爱放纵,这是关爱儿童健康的真正体现。在卢梭看来,孩子的性情如水一样柔和易导,一出生他在身体上就要开始承受自然赋予他的各种考验和痛苦,以便锻炼出强健的体魄和磨砺出好的性情。卢梭认为“大自然是有增强孩子的身体和使之成长的办法的”⑷,我们决不能违反。卢梭认为过于溺爱的做法的确是非常危险和残酷。事实证明,娇生惯养的孩子比其它的孩子死的还多一些;同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绝不要让他的不良欲望成为支配他人的命令。婴儿经常用啼哭声来命令和支配别人,而人们经常会因怜悯和同情他的不会说话而顺从他,这样,孩子幼小的心灵更早获得的观念“就是权势和奴役的观念”,天性此时已经背离自然受到扭曲。若任其发展,孩子将更终会成为教导者和他自己乖僻任性的牺牲品。

其次,把儿童看作儿童。“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按照人的天性处理人的欲望”⑸。卢梭批评了当时的教育对儿童一点也不了解,总是把儿童当成人看待,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他主张应该遵循自然法则,要设身处地地揣摩孩子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思想,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对其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和惩罚”,⑹因为他们还没有任何善恶的观念和判断的能力。孩子应该有自由活动和亲手做事的权利,让他们亲自去感受对与错,从而培养判断力。

三、卢梭儿童健康教育思想对生命教育的借鉴及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教育思想史上划时代的教育家,卢梭从他的自然主义哲学观点出发,提出了幼儿健康教育思想,作为自然教育的基础和起点。这一理论虽然距今已有两百多年了,但是对于我们认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的本质及阶段方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我们提倡生命教育,关注和解决当前家庭幼儿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及现代社会特有的留守儿童心理等问题无不具有现实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生命教育与教育方式方法的关系问题。

进行生命教育是需要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否则是失败的甚至危险的教育。培养孩子性格的关键取决于养育方式,一般来说,3岁的孩子在性格上已有了明显的个体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改变的可能性越小,在六岁以前可能就决定了。但是在我们目前的儿童教育方式中却存在着一些普遍的做法:溺爱放纵、娇生惯养,如众星捧月般地呵护着,孩子完全丧失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自由,成了经不起任何摔打的“玻璃人”。

通过探析卢梭的健康教育思想,在教育方式上我们应当形成新的认识: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起点和核心,并贯穿全部教育的始终,父母的育儿观和教养方式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学校的教育方式起着促进、加强或者削弱的作用。只有做到二者的密切配合,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和谐全面发展,在生命中快乐地接受教育。

第二,生命教育与教育目的、内容的关系问题。

教育离不开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培养。虽然素质教育、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无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揠苗助长的现象仍普遍可见,各种各样的少年班、兴趣班如雨后春笋地兴办,无数正常的儿童被催化成超常儿童。传统的应试教育稳扎稳打,功利主义思想主导着教育领域。体劳教育处于被忽略地位,儿童玩耍的天性被逐渐销蚀掉。这与卢梭所批判的压制人性的欧洲封建教育可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用同样的手段“造就出了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饱受各种选拔摧残之后的少年生们,作为早熟的果实高挂枝头,是否丰满和甜美,生命质量如何恐怕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通过解读卢梭幼儿健康教育思想,我们应当从新的角度思考和认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体劳教育应当成为儿童教育的基础,而道德等精神教育应当成为教育的核心。一切的知识和各种美德都可在健康的身体和精神中获得;智育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和进行心灵陶冶的手段,知识能推动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并使这种追求不断提高,但绝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更终目的。

卢梭指出,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不会有家庭的亲情,只有被歪曲的天性和道德,只有对谁都不爱的灵魂。造成社会中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的伦理道德问题,从而败坏了社会风气,长此以往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就是那些做父母的人担负起更初哺育孩子的首要责任,改变恶习,遵循自然, “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更好良药”。⑻

【注 释】

[3]同上,第27页。

[4]同上,第83页。

[5]同上,第74页。

[6]同上,第94页。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范文第1篇

那么,北美家庭中,父子良好的关系是怎样建立的呢?

诚实沟通,态度开放

在生活中,父亲们会直接告诉儿子,自己对他们的期待,给孩子们设定生活的目标。

制造每天特有的父子时间

北美的父亲工作大都很忙,但他们每天都会尽量留出和孩子共度美好时光的时间。比如每天全家人一起吃晚餐,早上亲自开车送孩子上学,睡前和孩子一起聊聊当天发生的事等。这些时间,由于没有外界的干扰,孩子们更愿意轻松地和父亲谈论自己的生活和想法。

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 英语教育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

“关系”就是对人与人或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是否具有亲近属性的状态的描述,关系近说明二者之间具有亲近的状态,关系远则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亲近。在学校中,师生关系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否有亲近的关系的一种状态,由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交往很多,教育活动需要二者的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完成,所以师生之间关系的远近对于教育活动的效果、师生之间的相互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师生关系由于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所以亲密的师生关系需要老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建立,亲密的师生之间关系,即师生之间能够相互配合、互相信任,这样能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亲近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亲密的师生关系是英语教育中师生双方共同的心理诉求。只有建立了亲近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提高英语教育的效率,一方面老师可以更加明确学生真正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能够更加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对于英语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亲密师生关系的建立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利于校园英语学习氛围的培养。师生之间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不仅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有所帮助,也有利于建立亲近的英语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英语学习长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应当充分关爱学生。对学生关心关爱,是对每一个人民教师的更基本的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给予每个孩子充分的关系和爱护。尤其是对于英语教师来说,由于英语教师通常更加容易了解学生的爱好,也更容易通过了解学生的爱好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关爱,有助于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

2、教师应当对学生充满信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尽管一些学生可能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是教师不应当因此而对学生有所失望。学生的成绩的提高很大方面源自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信任,当教师对学生充满希望并进行鼓励时,学生很可能由会因老师的期望而更加努力的学习,这种对学生的信心对于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十分有益。

3、教师应当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对于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发现和欣赏学生的独特的闪光点,不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较差、自由散漫不注重课堂纪律的学生,通过发现和欣赏这些学生的长处,可以让学生认为自己是独特的,增加学生的对于自己的信任,同时也会对教师更加尊重,愿意听从老师的建议,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由于个体之间都是不同的有差异的,教师应当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对于所有学生即使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这样有助于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

4、教师应当充当引导者身份。由于对于英Z课程来说,很多思维方式和国人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对于教师有极大的要求。要想学好英语,仅靠老师单纯的讲解以及对课本知识进行记忆背诵是不够的,尽管这样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对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说并无益处。所以英语教师在教育中应当充当引导者,而非知识的强行灌输,这样会使得课堂教育更加具有趣味性,更容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有助于亲近师生关系的建立。

本文首先介绍了师生关系的具体内涵,继而对于师生关系的建立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描述,更后对于如何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亲近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范文第3篇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还不够成熟,在这一成长时期,亲子冲突作为一种不良的亲子关系状态,会对初中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初中生的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学习三个方面。

1、对初中生自我认知的影响

自我认知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正确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对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非常重要。初中阶段的孩子,个体的自我意识更加地强烈。如果在这一时期经常与父母发生激烈的亲子冲突,初中生会产生自卑、羞耻等比较负面的自我体验,从而对自己做出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如果初中生对自身的评价与其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的距离过于悬殊,不利于初中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2、对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亲子冲突属于一种人际冲突,初中生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往往反映着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一些亲子冲突比较严重的初中生,因为与父母关系的不融洽,会更加依恋同伴群体,更容易受到不良同伴的影响,从而引发偏差行为。另一方面,亲子冲突使得初中生与其父母长期处于不良的交往状态中,不正确的沟通、交往方式势必会使初中生在与他人交往中遇到一些障碍,比如人际交往中的恐惧感、无助感以及错误的交往方式造成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打击等等

3、对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良的亲子关系无法为初中生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和舒适的学习环境。处于亲子冲突家庭中的初中生,更容易产生焦躁、忧虑等负面情绪。这不仅会使他们的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情绪的排解上,促使“问题青少年”的产生;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进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间接地影响到学习成绩。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

社会工作是用于专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对于亲子冲突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的介入无疑是一种新的可行方法。以下将从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方法对亲子冲突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策略。

(一)小组工作:促进亲子间的双向正面沟通

沟通是影响亲子关系更重要的因素之一,很多的亲子冲突也大多是因为父母与孩子都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而引起的。因此,可以在小组工作者的协助下,以培养正确的亲子沟通方法为目的。

1、开展家长教育小组

对于家长来说,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更好地了解初中阶段的孩子以及掌握与青春期孩子正确沟通的方法,所以,针对家长的小组活动就是以这一内容为目标来开展的。在亲子教育专家的指导下,首先由家长讲述自己所遇到的亲子沟通的问题,然后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更后由专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通过小组的互动和讨论以及专家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帮助家长获取更多专注有用的亲子沟通技巧。

2、开展亲子沟通小组

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要有良好的亲子互动,亲子沟通小组就是要通过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游戏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家长和孩子在指定的问题、场景、条件中模拟表演。这个活动可以让家长与孩子换位思考,通过移情的方式去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达到互相认识的目的。通过亲子游戏,让家长与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同时让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被影响,把游戏中学到的沟通方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促进亲子间的双向正面沟通。

(二)社区工作: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在社区面的具体体现。解决亲子冲突问题,除了家长和孩子自身的努力外,也需动员社区的群众,大家组织起来,共同解决问题。

1、开展家长教育讲座

社区可以时常的对家长进行讲座培训,以“如何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心”、“如何面对亲子冲突”等为主题,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解决父母们共同遇到的亲子问题的苦恼和困惑,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亲子沟通方法,学会多赞美、多肯定孩子。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亲子交往的方式方法。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范文第4篇

托尔斯泰说过,孩子自出生到5岁的这段年龄期内,在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是从周围世界中所摄取的,要比他从5岁到一生终了所摄取的要多许多倍。这个话不仅说明了5岁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而且也说明了幼年时情感培养的价值。所以学前阶段是良好的亲子情感形成的重要时期。

一、亲子情感的特点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亲子情感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的强烈而深厚的依恋,是人建立的种社会情感。

1、亲子情感的特点

亲子两方,即父母作为成人与孩子(学前)两方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亲情关系和经济关系等特殊的关系,并且由于信息资源的不平衡、物资资源的不平衡、权力地位间的不平衡,亲子之间的交往常体现为一方主动,即主体,另一方被动,即对象,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指导行为、馈赠供给行为、质问评价行为等,这些特点使家长在教养孩子的同时,可能给孩子成长的机会,也可能剥夺孩子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从而影响幼儿独立人格的形成,一旦家长意识到孩子的这些问题后,可能就会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从而让亲子关系出现裂缝。

2、亲子情感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幼年期正是幼儿情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亲子情感是幼儿情感中一种,也是幼儿形成的种社会情感,美好的亲子情感能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美好的亲子情感是实施优质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影响着其他社会情感发展。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能够促进孩子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促使孩子不断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正确认识,因此亲子之间也更容易沟通,亲子情感也会随之更加深厚,所以家庭教育的效果也会很好,即孩子很听话,这样的孩子走入学校工作单位等,也都会与同学同事朋友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将来结婚也能有美好的爱情和亲情。

二、影响亲子情感的因素

1、家长对孩子年龄特点的了解程度

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就会基于孩子兴趣、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和期待,孩子在喜爱的活动中才能获得成就感和自信,这样在共同生活中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家长对孩子的个性特点的了解程度

对儿童的正确认识是科学教育的起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个人都成为他自己,因此要基于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而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都会受自己的经验所限,对孩子的认识也是如此。所以,家长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才会在客观判断的基础上,开展适宜的家庭教育。

3、要有和谐的夫妻关系和良好的家庭氛围

孩子对情感认识、理解和表达,90%是模仿成人习得的。夫妻交流不融洽,将直接影响亲子关系。

和谐的家庭应拥有一致的教育观念和要求,这样孩子才能在家庭从容快乐地生活。如果教育方向经常不一致,常会使儿童无所适从,孩子慢慢就会成为一个矛盾体,也不利于健康亲子关系的形成。

4、家长对自身学习提高的关注

家庭是一个人诞生的摇篮。童年是人生更重要的时期,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家长关注自身的学习提高,注重积累家庭教育智慧,就能够创造机会条件和生活环境,让美好的事物走入孩子的心灵,滋养孩子的人格,这样家庭中的亲子情感一定会很积极健康。

三、建立健康的亲子情感的方法

1、祥和的交流氛围中,滋养健康的亲子情感

祥和是民主、平等和公正的亲子关系的体现,是积极健康的亲子情感的特征,表现为生活中亲子间和谐的相互自由倾诉、倾听、讨论等。在祥和的氛围下,亲子双方的心是平静的,平静状态下的交流,才会心灵相同、心心相印、心领神会。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能增进亲子情感,还会向爸爸妈妈模仿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

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享有机会均等话语权,应该是谁说的在理,就按照谁的要求或方法行事,这才会公正,才会有亲子间的亲密信赖的情感。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了,家庭教育效果就好了。

2、在幸福的生活中,体验浓厚的亲子情感

学前儿童,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并在成人适度的保护和帮助下,支持幼儿自主学习和主动、独立地发展。孩子生活过程中有许多能力不及的事情,需要我们从替代到部分替代到退出由孩子独立完成。如小班孩子如厕,更初成人需要帮孩子提好裤子,慢慢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先提裤子,我们再帮助他提到位,整理好。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能力提高,我们就要鼓励孩子尽量自己独立完成。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的耐心、鼓励都会影响亲子情感,增强亲子间的信赖感。

3、在快乐的亲子游戏中,增进积极的亲子情感

亲子情感作为幼儿社会性的一个方面,其发展需要在社会的交往、游戏和生活中实现,孩子喜欢游戏,需要游戏,游戏对幼儿认知、技能和情感全面协调发展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亲子游戏愉悦孩子身心,能够在满足孩子需求的中增进亲子情感。

亲子游戏,通过家长和孩子间的合作和共同参与,彼此都体验享受了健康的情趣,增进了亲子间彼此的喜爱、信赖,收获了积极情感。

4、在共同的成长道中,升华美好的亲子情感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父母角色 功能转变 亲子关系 社会发展 社会制度 人类社会 社会关系 亲子交往

一、各阶段亲子关系的特点

少年期处于初中学习阶段,是人生中更关键而又有特色的时期之一,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表现出独立性和依赖性、闭锁性和开放性等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此期间,孩子与父母的交往中常出现疏远和冲突,是孩子依恋与独立两种倾向暂时对立的阶段。国外有学者称少年期为“亲子关系的危机期”。孩子进入少年期,对父母的依恋逐渐消失了,渴望摆脱管束而独立,但在有些方面仍需依赖父母。因为该阶段的特殊性,如何消除亲子间可能产生的隔阂,建立起民主、健康、稳定的亲子关系,成为少年期成功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

青年后期又称成年初期,是由青年走向成人的时期。这一阶段中,青年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促使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固,客观地认识自我也成为可能。人的主要发展课题包括选择职业及为其准备、发展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态度、从精神上独立于父母或其他成人等内容。此时的青年对父母的感情有一个从反抗和温情的矛盾状态到明显的尊敬和感谢的过渡,要求父母有更大的包容度和开放的心态,能够给予高屋建瓴的指导,同时能够承受子女独立后自己面临的心理和生活压力。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每对父母都希望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让子女健康成长,但由于社会环境、经济条件、自身素质等因素,一些亲子关系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集中表现为家庭教育的滞后特点和缺乏灵活性,在上述各主要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我国城中,初为父母者的年龄大约在25岁~35岁之间,本身进入社会时间不长,事业刚刚起步,又突然承担新的人生角色,面临压力较大,易产生适应不良的情况。在和婴儿期的子女相处过程中,一方面表现为经验不足,耐心不足,另一方面又在物质上给予过度补偿,时而严厉苛责,时而娇纵溺爱,往往无法与子女形成安全型的依恋,而是无意中充当了专制的或娇宠型的父母,导致回避或反抗型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进入少年期,由于自我意识发展中的质变,原有儿童与环境间的关系被破坏,在少年的自我意识中增添了独特的新成分:渴望成为成人,反对周围人把自己仍归于儿童。但这时的许多父母并未就此做好准备,往往不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不善于或不愿意使他们获得和自己平等的新地位。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保持原来的模式,说教多,管得死,忽视他们的独立要求,从而引发激烈冲突,危及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子女的进一步健康成长。

与以上两阶段不同,面对青年晚期子女的父母常常怀有一种矛盾的心态,既希望孩子能早日成材独立于社会,又害怕因为孩子成家立业和原家庭相对脱离带来的孤单失落。再加上国内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和好面子思想,一些父母在子女择业、婚姻等重大问题上管得过细,干涉过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自主决定,同时大量不恰当地给予物质援助又会分散已成年子女的自身责任。虽然因为年龄原因,这种亲子关系并不像少年期总引发争执,但对于该时期的子女更终完成自我同一性的确立、顺利成为合格的社会一员都是极其不利的。 转贴于

三、关于对策的一点思考

之所以在亲子关系中出现上述问题,首先是因为一些父母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人以为有了孩子自然而然“升格”为家长,却对如何承担这个角色甚至该角色到底有什么职责都没有一个清晰科学的认识。这样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沿袭家庭传统、社区文化关于亲子关系的模式,不能适应社会时代提出的新要求。这种理论知识的欠缺直接引起对孩子成长变化的严重忽视,家庭教育不能随之发展,呈现僵化滞后的特点。

万事万物都是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的,身处其中的人应始终关注变化,顺应变化,以及促成事情向好的方向转化。表现在家庭中,就是家长作为亲子关系的主导方,要非常重视发现孩子成长过程里身心各方面的变化,发掘其健康成长的潜能,“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关心、耐心和细心,谁就会取得成功。”⑤在此基础上,积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更终为子女的顺利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要强调的是,积极促成变化并不等于代替事物的发展,不等于凭主观愿望强制规定事物发展的轨迹。卢梭在爱弥儿里说:“什么是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教育就是毫无作为的教育!”毫无作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从有为到无为,从而无为而无不为。一些家长在对待亲子关系时的过度关注、揠苗助长并不是真正的顺应变化,反而恰恰犯了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错误。

具体说来,为了建立和谐发展、促进成长的亲子关系,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角色行为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提出的新要求而不断转变。在婴儿期,要非常关心孩子的状态,对婴儿的信保持高度敏感和正确理解,并作出及时、恰当的反应,从而建立良好的安全型依恋关系。面对少年期的孩子,则要及时转变观念,扩展知识结构,充分了解青春期心理生理变化特点,坚持尊重的态度,作良好的倾听者,注重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平衡发展,从各个方面使子女体会到坚定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又给予必要的管理和指导。当孩子进入青年后期,身为父母者更重要的是首先从自身作好分离的思想准备,进一步加强原有的夫妻关系,拥有独立的兴趣爱好、事业追求,以稳定幸福的个人生活状态为走入社会的子女作出榜样。同时,在充分尊重对方决定权的基础上,利用自己丰富的阅历提供宏观的建议,使他们渐渐成为能够负责、敢于负责的合格社会成员。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父母角色在亲子关系中功能的不断转变实际上就是父母本人的不断成长过程。这个成长的动力是什么呢?是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子女对父母爱的回馈。教育更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更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关系的人,乃至关心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⑥这是一切家庭关系的核心。正是以此为基础,父母才有成长的愿望和可能。可以说,没有爱,没有科学的理性的爱,以上所谈的所有内容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以上关于“培养亲子关系更好的办法”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以上关于“培养亲子关系的秘诀(实用方法分享)”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www.yuefachezhuang.com/html/2773.html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