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亲子关系的政策支持(打造幸福家庭的关键步骤)

admin by:admin 分类:亲子鉴定可以悄悄做吗 时间:2024/03/23 阅读:22 评论:0

国家对亲子关系的政策支持(打造幸福家庭的关键步骤)

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人民政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儿童友好是指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建设儿童友好城,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广大儿童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为落实党、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儿童友好城建设,让儿童成长得更好,经国务院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儿童优先发展,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完善儿童政策体系,优化儿童公共服务,加强儿童权利保障,拓展儿童成长空间,改善儿童发展环境,全面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让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让广大儿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为实现安康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内梦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儿童优先,普惠共享。坚持公共事业优先规划、公共资源优先配置、公共服务优先保障,推动儿童优先原则融入社会政策。坚持公益普惠导向,扩大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供给,让广大适龄儿童享有公平、便利、安全的服务。

——国内特色,开放包容。立足国情和发展实际,促进儿童参与,探索国内特色儿童友好城建设径模式。结合推进“一带一”建设,坚持世界眼光,借鉴有益经验,强化交流互鉴,以儿童友好促进民心相通。

——因地制宜,探索创新。适应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资源禀赋特点,因城施策推进儿童友好城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建设模式经验,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多元参与,凝聚合力。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儿童工作“一盘棋”理念,发挥党委领导、政策主导作用,健全完善多领域、多部门工作协作机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充分激发场活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建设的合力。

(三)建设目标

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展望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开展儿童友好城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儿童友好成为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推进社会政策友好,推动全社会践行儿童友好理念

(四)推动儿童优先发展。制定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考虑儿童需求,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儿童需要。健全推进儿童优先发展工作协调机制,重点在政策协调、资金投入、项目实施等方面形成合力。在城发展重大规划、政策、项目决策中引入儿童影响评价。探索应用数字化手段创新儿童工作方式方法。

(五)城规划建设体现儿童视角。引入“1米高度看城”儿童视角,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规划建设。制定城各类儿童友好空间与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完善城功能布局,优化公共空间设计,推进城建设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满足儿童服务和活动需求。

(六)推动儿童全方位参与融入城社会生活。建立健全儿童参与公共活动和公共事务机制,畅通儿童参与渠道,涉及儿童的重大事项事先听取儿童及监护人意见。在制定社会政策、发展公共服务中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全面保障儿童在社会生活、社区发展、家庭事务中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

(七)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致力儿童发展。坚持以普惠为导向,鼓励政策、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参与,整合全社会资源增进儿童福祉。积极培育为儿童服务的社会组织、专注社会工作者、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发展儿童公益慈善事业。

三、推进公共服务友好,充分满足儿童成长发展需要

(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普及普惠水平,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补齐资源短板,提高保教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精准做好控辍保学,保障流动儿童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加强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一人一案”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安置。落实政策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开展儿童友好学校建设。

(十)加强儿童健康保障。关注生命早期1000天健康保障,加强婚前、孕前、孕产期保健和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推进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母乳喂养促进行动,提高优生优育,建设母婴友好。建设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做好儿童健康管理,规范预防接种和防治龋齿,降低近视及肥胖发生率。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开展儿童生命教育、性教育,培养珍爱生命意识,提升自我情绪调适能力。

(十二)丰富儿童文体服务供给。合理规划文体设施布局和功能,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向儿童免费开放,推动有条件的公共体育设施向儿童低收费或免费开放,组织面向儿童的阅读推广、文艺演出、展览游览等活动。制修订面向儿童的体育设施器材等标准,加强儿童体质监测,丰富儿童体育赛事活动,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四、推进权利保障友好,完善公益普惠儿童福利体系

(十三)关爱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深化孤儿助医助学项目,探索推进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医助学,优化完善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走访、监护评估、家庭培训和监护保护制度。完善儿童收养登记管理,推进实施收养评估制度。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支持建造家庭式居所,推广家庭式养育模式。

(十四)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协同推进儿童残疾预防、早期筛查、诊疗康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及年龄范围,提高救助标准,鼓励公办机构开展康复业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康复机构,加强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管理。

五、推进成长空间友好,提升城空间品质和服务效能

(十六)推进城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加强城街区、社区、道以及学校、、公园、公共图书馆、体育场所、绿地、公共交通等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适儿化改造。建设适合儿童的服务设施和标识标牌系统,推动公共场所建设母婴、儿童厕位及洗手池、儿童休息活动区等。加强儿童友好街区建设。

(十七)改善儿童安全出行体验。完善慢行交通体系,加强人行道、自行车道规划建设,优化校园周边步行线规划和人行设施,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加快完善城公共交通场站、过街无障碍设施。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儿童安全出行能力。

(十九)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建设社区儿童之家等公共空间,为儿童提供文体活动和阅读娱乐场所。增加社区儿童“微空间”,鼓励社区打造儿童“游戏角落”,提供适龄儿童步行径和探索空间,合理增设内外安全游戏活动设施。

(二十)开展儿童友好自然生态建设。建设健康生态环境,推动开展城儿童活动空间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评价。推动建设具备科普、体验等多功能的自然教育基地。开展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推进城和郊野公园设置游戏区域和游憩设施,合理改造利用绿地,增加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二十一)提升灾害事故防范应对能力。推动落实儿童密集场所安全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应对各类灾害事故风险。强化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增强儿童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储备面向儿童需求的重要应急物资。

六、推进发展环境友好,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社会环境

(二十二)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增强家庭监护责任意识和能力,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培养儿童良好思想品行和生活习惯。

(二十三)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鼓励创作符合儿童特点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深入开展共青团、少先队实践活动。普及发展青少年健身运动,让更多儿童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

(二十四)持续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环境保护,聚焦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等儿童上网重点环节和应用,及时发现处置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儿童用户量集中的网络平台日常监管,规范涉儿童相关网站管理,压实互联网企业维护网络环境责任。

(二十五)筑牢安全发展屏障。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深化少年警校建设,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加强校园、校舍和校车安全管理。落实食品安全校(园)长负责制,保障在校学生安全营养用餐。强化儿童用品安全监管,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向社会公示。

(二十六)防止儿童意外和人身伤害。健全儿童交通、溺水、跌落、烧烫伤、中毒等重点易发意外事故预防和处置机制。做好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有效防范性侵、家暴事件,严格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及时受理、依法查处儿童失踪案事件,严厉打击拐卖儿童等犯罪行为。

(二十七)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推进实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分级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制止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依法惩戒与精准帮教相结合,增强教育矫治效果,预防重新犯罪。

七、组织实施

(二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统筹协调儿童友好城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儿童友好城建设、认定、评估、监测等机制,研究儿童友好城认定办法。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能开展相关领域儿童友好行动,制定标准体系或建设指南。省级政策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区儿童友好城建设实施方案。城政策履行建设主体责任,整体制定落实建设方案。

(二十九)完善政策支持。财政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发挥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对儿童友好城建设予以积极支持。对价格普惠且具有一定收益的儿童服务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地方政策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地方要统筹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强化政策支持。强化公益普惠类儿童服务项目规划用地保障。鼓励地方政策以购买服务、租金减免等方式发展普惠性儿童服务。

(三十)分批推进建设。制定实施国家儿童友好城建设行动方案,支持有建设意愿、基础较好的城先行探索,分批分期滚动推进实施。对于不具备整体建设条件的城,鼓励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起步,以点带面夯实基础。对建设成效突出的城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支持有条件的城发起“一带一”儿童友好城联盟。

(三十一)加强监测评估。组织制定儿童友好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适时调整完善政策措施。开展儿童友好建设的城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儿童数据信息,对本地方儿童发展整体情况实施动态监测,探索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儿童友好城建设标准和分领域建设指南,开展建设情况评估。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

住房城乡建设部

宣传部

网信办

教 育 部

公 安 部

民 政 部

财 政 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交通运输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应 急 部

场监管总局

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国家医保局

国家林草局

共青团

全国妇联

国内残联

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篇1

关键词:家校合作;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人们重视。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是不同等的,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农村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处于零边缘。为了让农村小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只有开展了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与指引,进而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此,家校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不可缺失的一节,家校在重视应试教育时,也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不受重视

2、缺乏专注人士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是一门对各方面要求极高的课程,对专注素养要求极为严格,它要求从教者必须拥有完整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被外面认可的职业感。但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要求恰恰是达不到的,农村学校几乎是没有心理教育师,通常都是由其他任课教师担任,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是很重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被忽视掉的、不存在的学科。即使该校有一名专注的心理教育师,但由于农村教育的特殊性,他也是缺乏相应专注的知识理论和工作经验,面对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数众多,次不等,他也束手无策,面临困境,并且个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更有待完善。

3、内容单一

4、教育方式不正确

目前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普通科目是一样的,任课教师只是对本照宣,用填鸭式的方式把心理健康知识灌输给学生,走个过场,让学生知道一下就行了,完全违背了心理教学的理念和宗旨,没有把心理知识真正的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彻底的了解心理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中去,对其促进学生的素质素养和健全的人格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况且在日常的教学中,面对升学的压力和教育部门的考核,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上,没有足够的耐心,再加上缺乏专注的知识技能,基本上是草草了事,未能以正确的方式解决学生的问题。更可悲的是学生处于青春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受家庭、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学生的心理更加复杂,更加叛逆,而教师并不理解学生目前的状况,未能及时应对,从而采取了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因而,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极为重要的。

5、没有统一领导机构,缺乏监督指导。

美国的中小学都建立了严密的家、校合作组织,如早期学习项目组织、家庭与学校同在项目组织等。我国虽然建立了家校合作组织,例如家长会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当活动结束后,家庭就与学校彻底的失去了联系,家长不能有效参与进来,更不要协助学校开展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了。社区也没有发挥其相应的作用,只是形同摆设,没有与学校、家庭紧密合作,相互配合。

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

1、家庭因素

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家长的素质普遍偏低,对学校的工作基本上是不理解、不支持,他们只知道教育孩子是学校的本分,是学校的责任,他们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其他的一概不论,只要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他们不是打就是骂,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伤害。为了生活,在农村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学生普遍与爷爷奶奶居住,家长无法担当起对孩子教育辅导的责任,同时又因为其文化水平有限,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严重缺乏,这些不争的事实使家长对孩子无心进行辅导,也无力进行辅导。但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又普遍存在,在矛盾的对抗中,导致出现两种极端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些家庭对孩子百依百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上对孩子疼爱有加,什么事情都围绕着孩子来转,使孩子形成了“我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的观念,而家长对孩子的宠爱默许,使孩子更认为长辈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自己不用付出任何的爱而应该得到别人的爱,久而久之,形成了依赖性和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有些家庭则认为“棍棒之下出人才,对孩子实施打骂教育,孩子一有错误,家长就对孩子动粗,给孩子在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两种不良现象对孩子的困扰,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3、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难以有效的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形成影响。同时,小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与在家庭、社会有所不同,这也是导致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因素之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成绩尤为关注,教师之间的比较,家长之间的攀比,都以成绩为依据来判断学生的将来是否有前途,从而忽视掉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些都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重要影响,学生的学业压力与日俱增,对其心理产生压力,一旦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学生的心理就会扭曲。再加上小学生正处于懵懂时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社会中的陈规陋俗,格调低下的影视镜头、街头书刊、成人用品、儿童不宜等社会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使心理防线脆弱的学生失去平衡,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三、改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合作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它对其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有着至关的作用,学校和家庭应引起重视。学校、家庭和社区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

家庭要改变教育理念,提高思想认识,不以成绩论孩子。把孩子放在首位,以孩子为本,关注其发展。而不是以我为中心,总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丝毫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这样的教育观念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不要再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要与学校共同努力,帮助其孩子健康成长。

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与其他科目同等的地位中去。不在只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其心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日常教育学中,当做常规的教学手段去做,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注学生心理历程的变化,对其对症下药,解决疑难杂症。

2、建立家校联合机制,多种合作形式

一是学校要健全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学生家长选出代表参加家长委员会,与学校领导面对面交流,商讨学生事宜,协作学校管理好学生,给学校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支持,与学校多方面进行交流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设立学校家长开放日、教师走访日。学校要确定学校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促进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家长切身体会学生的感受。学校还要邀请相关的心理教育专家给家长讲解心理教育理念,帮助家长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学校要确定教师走访日,定期开展教师走访活动,深入学生家长,与家长面对面交谈,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和思想变化,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给家长。对于家长那些不合理的教育观念,教师要耐心地、悉心地的劝导。教师与家长多交流,促进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学校和家庭、社区之间的联系,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4、建立组织机构,使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形成合力

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篇2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减少,以及21世纪初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由于教育投入的减少,不少农村中小学校生源不足、学校布局过于分散、规模小、教学质量低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农村地区陆续开始布局调整,目的是为了合理规划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但是一些地区在实行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弊端。对此国内外做了大量的研究,如何正确的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1、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各国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围绕着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的问题,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都从各自角度进行了探讨。

2、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自2001年全国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开展以来,部分地区在布局调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的同时,还要很多地方盲目集中,出现了很多不利于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2]。

对华阴卫峪乡各中小学发展状况及周边环境等的走访调查、分析与研究,同时借鉴国内外的优秀研究成果,有助于未雨绸缪,避免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进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使义务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更好的进行;在此期间,本人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是具有理论参考价值的。

3、主要研究方法

依据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主要是以华阴卫峪乡为例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论述,针对实际情况,主要运用了访谈法、文献法和比较法[3],通过文献和对各地区实践成果学习对比与个人实地走访相结合,提出了一些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建议。

二、卫峪乡及其学校教育基本概况

三、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因、进程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划生育初见成效,以及城镇化发展趋势,华阴卫峪乡学龄人口急剧下降,许多村小无法继续发展,进入21世纪,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实际情况,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同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适应城镇化进程和学龄人口波动的需要,合理规划和调整中、初等学校布局[4]”。 不管是政策导向,还是依据卫峪乡的实际情况,华阴卫峪乡中小学布局调整势在必行。

1、布局调整的主要原因

(1)生源不断大幅度地减少

自2000年以来,由于计划生育初见成效以及城镇化发展导致各学校生源大幅度减少,已经无法继续办下去,严重影响教育的健康长期发展。目前沙渠小学在校生63人,中心小学27人,平原小学40人,苗家45人,双泉26人,卫峪初中103人。

(2)学校硬件设备普遍较差

中心小学,12名教师只有两个办公住宿,办公住宿一个房间,一个办公放六个课桌就是教师办公桌,硬件设施比较非常差,图书、电教、实验、蛋奶共用一;坪原小学还是沿用七十年代建设的土砖瓦房,每隔一两年就必须修整房顶,否则下雨就漏水,学生根本没有办法正常上课。

(3)交通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在卫峪乡周边村庄的走访调查中,可以发现中心小学旁边是一个大坡,每次下雨,雨水就全积聚到学校这块低洼处,行非常不便;镇阳学生如果要在苗家小学上学,步行需要半个小时以上,期间要翻越一个大沟,跨过一个火车道,穿越火车道非常不安全,而且家校又距离比较远。

(4)师资力量普遍落后

一方面由于教师学历普遍不高;另一方面教师业务水很难得到提升,各个学校教师包学科现象比较严重,教师一身兼几职,工作内容比较繁杂,很难集中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

(5)办校经费普遍不足

税费改革以后为了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取消农业税和农村教育附加费的取消,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普遍减少。调查中很多教师反映,由于上级财政经费限制,学校要添置设备,很多时候校长教师就要贴自己工资,办学经费的减少直接导致教育质量的提升。

2、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进程

3、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存在的潜在问题

(1)违背国家教育政策就近入学原则

东西谢家、苗家、周家、张家城、双泉、西河等村子的学生以后就读特别不方便,家校就离过远,上学上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2)布局调整后闲置校舍的利用问题

布局调整目的是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教育质量[5],但是对于闲置校舍利用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说法。据调查苗家、坪原对于撤并后校舍利用还不明确,沙渠小学和双泉小学可能改建为公办幼儿园。国家政策是一个乡镇办一所幼儿园,两所新建校舍如果闲置下来,反而会给国家造成资源浪费。

(3)是否需要重新修建校舍的问题

(4)寄宿制带来的一系列潜在问题

寄宿制带来的安全问题;小学生生活自理问题;寄宿制学生的伙食问题;亲情的缺失问题6等这些都是今后布局调整所要考虑到。

(5)忽视了心理因素对师生的影响

(6)教师、家长、学生等存在抵触情绪

布局调整会给很多家庭带来经济负担,部分村庄学生上学交通不方便,家长和孩子不能朝夕相处,布局调整还会给家长带来经济负担,因此,像苗家、双泉、西合、镇阳等村子的家长和学生不支持布局调整;

四、思考与建议

不管是从国家政策导向上分析,还是从华阴卫峪乡各个村小的现实情况来分析,卫峪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势在必行。针对潜在问题进行提前规划,借鉴其他地区研究成果,做到布局调整的超前性、合理性、效益型、有序性的统一。

1、因地制宜,前期保留部分教学点

布局调整是为了节省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一所优质的中心学校,虽然各学校都存在生源锐减、师资力量普遍落后等问题,几乎无力继续发展下去,但是像沙渠小学和双泉小学这两所硬件设施还算齐全,周、镇、苗、谢这些村子学生上学不方便,全部一刀切地进行撤并,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给学生上学也会带来负担,建议前期保留沙渠小学、双泉小学和苗家小学为教学点。

2、在试验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布局调整会对干部、校领导、教师、学生、学生等各个方面造成影响,对撤并后学校周边村庄的经济和文化也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力,因此布局调整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预测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各界要提高应变能力,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3、要重视对师生的心理指导

4、学校内部要加强管理

如前所述,在对待此项工作的态度上,有一部分人持反对和无所谓的态度,布局调整后新中心学校的教育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后期工作的开展,所以学校一定要加强内部管理,硬件教育设备必须配置齐全、先进。

5、政策要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经济基础决定上建筑,政策如果加大政策的支持,就有利于此项工作开展的积极性。义务教育政策办,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就可以很好的改善教育的软硬件设施,更好的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参考文献

[1]范先佐等著。国内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M]。北京:国内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29、

[2] 庞丽娟。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6:1-6、

[4] 顾明远。关注中小学布局调整[N]。国内教育报,(1,8)。

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篇3

校园周围停车情况汇报材料:

一:查找公共政策问题

班正式开始开展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月日。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搜集了大量的报纸杂志,经过老师的讲解,大家在解明白了什么是公共政策问题后,开始查找资料,记录有价值的公共政策问题,每个小组派出同学代表,交流自己小组的公共政策问题,并说明研究问题的原因和现实意义。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公共政策问题:有:校园周边停车问题、小摊问题、放学交通问题、校园周边网吧问题、校园周边环境卫生问题等等。

二:选择班级研究的问题

小公民们根据自己对现实的看法,月日。每人可选择2个问题,进行民主投票。更后,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投票,清点,统计,决定以“校园周边停车问题的调查”作为我本次小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的研究问题。

三:收集班级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

让全班同学去查找校区停车的合理安排资料,课外。以及关于学生接送等问题的调查,并实地考察,形成文字和图片资料。月日,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进行班级交流。同时,大家活动热情很高,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收获制作了手抄报和书签,班内的黑板报中展出。

四:整理活动资料。

大家发现了公共问题并积累了很多手资料,前三个活动过程的认真进行中。月日,同学们把大家活动的过程和收集的资料分小组制作展版。同学们制作过程中,回顾了自己以往在小公民实践活动中的点点滴滴,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经过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及资料收集,短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每个小组群策群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齐动手、齐动脑,制作了漂亮的展版。学生根据校园周边道情况,划定一定的区域,设置临时停车场,展板的制作,展板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题的基本体现,学生课题活动的核心,活动的更后一环,因此它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同学们花心思、动脑筋,用自己的巧手制作了一张张展版,把自己的活动以及本组的观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块块精美展版见证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极大提升。

五:校园周边停车问题听证会

听证会准备:

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首先。根据我一学期来对校园周边停车问题研究,自己选取有意义的素材,根据平时积累的资料,分内容、分步骤地制作好美观实用的展版,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准备在听证会上一展风采。

听证会上的听证参与人包括校长、副校长、副教导、同年级班、任课教师、家长代表以及所有学生。依照指定位置入座。

听证会正式开始:月日。

各代表陈述:分小组。

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篇4

关键词:校园招聘;存在问题;有效性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资源作为企业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所重视,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因此校园招聘是企业获取人才资源的重要途径。而人力资源规划和人才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起步和基础,对企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影响。有效的招聘可促使企业顺利实现战略目标;而无效的招聘则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作为吸收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它对高校毕业生这一人才宝库有种天然和强烈的需求。目前在生就业场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招聘企业“招人难”,以致于造成人力资源供需“错位”的现象,(并且)十分严重,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和解决,会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毕业生的家庭幸福。

1 研究意义

缺主语利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同时也为教育职能部门和相关高校对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及生就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一定借鉴;微观呢?直接宏观?(宏观上)对广西(为什么是广西?)甚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此外它还对当前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安康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国内梦”产生积极意义。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校园招聘现状(除了红字部分,其他的更多的是写企业招聘的有效措施,而不是现状)

纵观目前关于校园招聘的文献,国内学者研究较多。

3 企业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

3.1 录用毕业生员工能力不足

曹细玉 (2009)、马延莹(2014)提出,招聘成本过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成本,从企业宣传、招聘信息媒介、招聘人员差旅吃喝以及现场布置等等这一系列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二是时间成本,有些中小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能花上四五个月的时间,特别是招聘过程进展,时而要等总公司审批、时而又说负责人出差,这些芜杂的流程和借口大大影响了中小企业招聘的有效性。[22]

3.3 毕业生员流失率过高

3.4 招聘后培养和关心不够

4 解决企业校园招聘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4.1 进行合理的招聘规划

李鑫(2011)指出招聘规划是招聘工作的起步和基础,因此做好招聘规划是招聘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也是成功基石。根据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历史使命,企业要对未来人力资源供需进行全面统筹,经过科学的结构设计,人力资源的获取、配置、使用、培养等各个环节联动思考,从而保证在一定的条件下人财物的合理配置,激发企业永久活力。因此前期规划准备越充足和精细,后面操作环节就越顺畅,从而招聘的效果和目标越能实现。

4.2 选择合适的招聘队伍

万华,桂婷(2011)认为,首先企业应建立选派合适招聘人员的标准。如选择一些业务能为突出、沟通能力强、形象气质佳、亲和力强作为招聘人员。其次,坚持\"人事部口指导下的用人部口负责制\"的原则。招聘队伍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口的事情,应该用人部口也要参与。有些中小企业的作法值得借鉴,它们根据岗位性质把招聘队伍分为综合管理组、技术开发组、财务管理组、场营销组及财务管理组。人事部口和用人部口相结合,3-5人组成招聘团队,这样既能发挥集体智慧,又能相互协调,招聘效率大大提高。更后要对招聘队伍进行专注培训,使其尽管熟悉招聘基本知识和能力,从而提升招聘准确性和有效性。

4.3 运用科学的测评工具

谭玲丽,王弘(2011)认为,使用科学合理的测评工具其目的是为了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胜任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人才,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招聘时,不仅仅对毕业生求职者(进行)面试和笔试环节,还有选擇一些对求职者职业兴趣、动机及价值观的也理测评工具,通过内(在)外在的全面评估,才能评判求职者是否真正是企业和岗位需要的人才。

通过归纳以上文献我们发现学者们一般从企业、高校或生、旁观者三个角度等对校园招聘情况进行分析和把握。站在企业角度来研究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策略、如何进行校园招聘等;站在高校或生角度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析校园招聘的情况和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促进毕业生就业;站在旁观者角度研究校园招聘,更多的是突出校园招聘与其他招聘渠道的差异对比优势、校园招聘的公正性研究。目前文献大多缺乏实证研究。此外,现有研究仅从企业角度阐述校园招聘,考虑面过于单薄。

参考文献:

[1] 刘慧珍。员工招聘效果影响因素评价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2010、

[2] 刘鹏。试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J]。青年与社会,2014(08)。

[5] 孙静。校园招聘及高校毕业生应聘对策分析[N]。桂林航天工业学报,2014(73)。

[6] 马勇。成功校园招聘始于系统规划[J]。人力资源,2011(25)。

[9] 冯万里,孙晓宇。完善就业场体系做好高校校园招聘工作的探索和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2008(5)。

[10] 杨良柱。校园招聘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N]。山西农业学报,2008(7)。

[11] 蒙绍权,李桂芬。高校校园招聘会的存在和定位思考[J]。高教论坛,2010(12)。

[12] 毛畅果,安蕊,周娅。校园招聘比较优势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07(348)。

[14] 王立权。透视校园招聘[J]。HRMANAGER,2007(8)。

[16] 荆德刚。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9(08)。

[22] 曹细玉。 人才招聘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9(06)。

[24] 孙念韶。校园专场招聘会中求职与求才的适配性研究[J]。国内生就业,2014 (08)。

[26] 马延莹。浅谈我国中小企业校园招聘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14(11)。

[27] 刘宏。中小企业如何让有效进行校园招聘[J]。高教高职研究,2011(75)。

[28] 王子南。中小企业校园招聘过程中差异化优势的思考[J]。青年与社会,2014(06)。

[29] 李鑫。中小企业人才招聘现状分析及趋势研究[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2)。

[30] 万华,桂婷。有效招聘研究评述[J]。企业活力,2011(02)。

[31] 谭玲丽,王弘。对我国“有效招聘”研究文献的综合评述[J]。当代经理

人,2011 (21)。

[32] 赵涯楠。家族企业招聘有效性实证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4、

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篇5

与严峻的心理问题现状相比,我国现有的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都存在不足,干部、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水平无法满足教育需要。就本校而言,心理教师虽然接受过专门培训,但由于没有专门的课时,又身兼数职,接触学生的时间有限。班虽然每天与学生在一起,但未系统学习过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心理教师和班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如果二者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则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那么,学校心理教师与班在合作的过程中,该遵循那些原则和策略呢?

主要概念界定

合作 合作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一致的目标、统一的认识和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合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物质基础。本校的心理教师与班(课题组成员)具备初步合作的基本条件,心理教师与班在平时的工作中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同时课题是由学校的政教处、教科研共同承担,这些都为有效的合作提供了保证。

策略 策略包含三含义,一是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二是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三是指讲究斗争艺术,注意方式方法。本课题所指策略即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心理教师和班有效合作的方针、机制及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合作策略 合作策略一词始于企业间的合作与联盟,它是指合作双方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双方的需要都是合理或重要的,而且双方相互支持,高度尊重,愿意以合作来解决问题。

课题研究成果

实施目标引领策略,激发教师合作的热情 共同的目标是合作的动力。学校把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实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这一目标得到了课题组教师的高度认同,因为它既关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关注了教师的发展,这是实验教师迫切需要的。

另外,心理教师将总课题分解,要求课题组教师在总课题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结合班级实际,确定研究专题。实验教师确定的研究子课题包括以改善初中生亲子关系为突破口的调查研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行动研究、初中生青春期逆反心理行为及对策的研究、初中生挫折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等。从课题研究方案的确定到实施,学校给予全方位的指导,使实验教师在总课题的带领下,一步步加以实施。而子课题的确定又使其研究有了重点,目标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也激发了实验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题组成员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积极主动学习、实践,还承担了对各年级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任务,并将其视为提高自己、教育学生的良好契机。其中部分班从未参与过科研课题的研究,但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理论知识,购买相关书籍或申请外出学习培训。

实施尊重与支持策略,增强解决问题的力量 相互尊重是合作的基础,彼此支持是合作保障。课题组中,成员都是平等的,有活动共同参与设计和实施,有问题共同商量解决,以对彼此的尊重换来相互的信任和支持。此外,在心理教育工作中,小组成员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还组成了一个精神的家园。每当烦恼和苦闷的时候,相互之间几句安慰、劝导的话语,就可以起到精神抚慰的作用,及时化解教师的情绪,从而以一种健康愉快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这样,小组成T起到了相互督导的作用,这是心理教师自我成长所必需的过程。

说明:所运用的师大易度心检系统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包括适应、困扰与复原力三个分量表,从学习适应、人际适应、青春期适应、问题行为、抑郁、焦虑、强迫、恐惧、自信、积极认知、自我调节、社会支持12个维度评测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心理问题学生的检出率明显下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实验班的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学生的精神状态普遍好于非实验班,他们积极乐观,学习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

课题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增强,知识和能力水平大大提升 教师对待学生更像朋友和亲人,因而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多位教师的心理教康教育论文和课例在区级获奖。同时,课题组教师为学校的班、青年教师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为学生所做的专题讲座,都得到了师生的好评。

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篇6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政策

一、引言

无论是政策工作还是社会舆论都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给予了很多支持与肯定,而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运行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却少有深入的研究。因此,那些鼓励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政策设计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又需要怎样的政策支持,这些都成了政策分析和研究的盲点。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本身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分散,多数学校的学生大多不超过20人,甚至出现“一个老师10个学生三个年级”的现象。一校一师、一师多用现象广泛存在,教师既要负责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又要负责行政、财务等其他事务,难以集中精力教学。校点的集中,师生比例提高,教师专注资源整合,实现了按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课程,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使有限的物力、财力、人力发挥更大效益。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之后出现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一般是乡镇的中心小学,除了学校自身的管理之外县教育部门还会直接负责,寄宿制的优势确实是普通学校无法比拟的,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县乡有关部门在政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实地调查发现,县乡管理存在断与真空。农村小学教育在条块体制上由县乡部门负责,很多乡镇在机构设置中没有专门牵头负责教育工作的部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只能直接由县教育部门出头。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上,县级教育部门往往是分头负责,多头管理。县教育部门只负责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检查考评和对学校负责人的人事考核,并不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对问题的解决处理,而周期性的走马观花式的检查也很难发现寄宿制学校中存在的真正问题。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问题

寄宿制管理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特别是小学寄宿制管理更有其特殊的方面。大量学生整天住在学校,生活问题、学习问题、课余时间管理问题、安全问题等全部甩给学校,一些学校的规章制度没有针对寄宿制的特点,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较低。

1、学生的生活管理极其艰难

根据相关要求每名学生必须有一张床铺,以一间宿舍容纳12名学生计算,那么现有宿舍远不能满足要求。寄宿制的硬件投资是令许多农村学校头疼的事。相当多的学校五六十个学生挤一个宿舍,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同学挤一张床铺。一些学校没有餐厅,学生露天排队打饭,雨天和寒冷的冬天学生苦不堪言。

学生的饮食标准低难以保证学生身体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针对农村贫困学生家庭,国家采取了“两免一补”政策,千方百计地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由于经济原因,只靠政策、学校减免,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多数小学不能提供早点,学生早间体育课因低血糖而昏厥时有发生。即使这样,学生的生活费用仍是一些贫困家庭无力承担的。部分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小孩不得不辍学在家或者外出打工。

学生家庭生活与集体生活方式等诸方面也有矛盾。寄宿学生分布各个年级,在家庭的照顾下,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懒散、自理能力差等现象。刚上寄宿制学校肯定会有许多不适应之处,这就需要寄宿制的生活指导教师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和指导。

2、学生的安全管理问题较多,且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安全是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任何阶段的教育都应该把安全问题作为首要考虑的中心问题。集中办学以后,安全成为当地百姓考虑更多的问题。多数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是否会被同学欺负,东西是否会丢失等。虽然学校专门雇有负责学生宿舍安全的生活老师,但是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人数少,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除此之外,学校生活单调,老师对学生的看管多于深入的教育和沟通,学生难免对学校生活产生厌倦,有的学生甚至会逃学。一部分学生出现孤僻、亲情淡漠等心理疾患。学校由于要充分展现集中办学的优势,不能正视学生亲情缺失这一自然现象,这对于学生成长是极其有害的。

3、教学管理水平落后

是教学质量下降。中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我约束力比较差,在家的时候,有父母督促,学习的时间有保证。而在学校,老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个学生,那些原本依赖性比较强的孩子就会沉迷于其他事情,忽视学业。另一方面,集中办学以后,所选择的老师并不一定是更优秀的老师。

第二是传统观念与素质教育目标错位。教师的传统观念:每天的工作主要是教书,轻视甚至鄙视寄宿制办学中的服务育人功能。家长的传统观念: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意味着管得严,时间多,孩子学习就会好。一部分教师拼命抓成绩,对学生的生活管理淡薄。

三、原因分析

造成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

(一)客观原因

一是财政困难。财政上的困难是学校负责人普遍认同的学校发展建设中的更主要问题。缺少有力的财政保障和支持导致农村寄宿制小学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经济的落后造成学校硬件建设一时间不能达到集中办学的规模,农村小学的运行需要自筹资金,学校不得不为筹措资金动脑筋、想门,在收费标准不甚明确和规范的情况下,兴办寄宿制学校成了很多农村小学的生财之道。这种条件欠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实施中也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二是教学师资不足。财政困难连带的一个问题是师资不足。多数寄宿制小学师资短缺,教师身兼数职,管理起来力不从心。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有的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工作又要分管学校后勤、安全、统计等工作,到头来就是教师样样都要管,又样样都管不好,顾此失彼现象时有发生。但是对于寄宿制学校的负责人来说,资金的问题已经屏蔽了他们对学校其他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二)主观原因

一是重建立不重管理。对于相当多一些地方而言,集中办学成立寄宿制小学是当地政策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绩工程。一些地方官员包括教育界的领导,刚开始时格外重视,甚至本来不具备办寄宿制学校的条件也要强行上马,等学校办好了,就认为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而不闻不问,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监督。

二是学校和教师对寄宿制管理探讨的主动性差。相当多的学校没有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去研究怎样办好寄宿制学校,仍停留在普通学校的管理模式上。

四、和地方的有关政策设计与实施

随着和各地教育政策的调整,农村寄宿生的数量总体上逐年成上升趋势。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都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但是政策的设计和执行与寄宿制学校的实际状况和问题并不相符。

(一)政策设计问题范围存在偏离

在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政策更多从财政和资金方面入手。例如,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将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起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④2005年,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0多亿元,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⑤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从2004年起将用四年左右的时间投入财政资金100亿元,帮助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⑥

在政策的影响下,各地所制定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相关政策也集中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两个方面。农村寄宿制学校硬件条件不够完善,资金困难是各地学校普遍面对的主要困难,但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问题和困难并不止于此,更多的问题出现在学校的管理环节中。而各级教育部门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显然缺少足够的认识,无论还是地方的相关政策都没有专门涉及学校的管理体制。

(二)政策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1、学校在政策执行中的困难

学校在执行上级政策时遇到的困难和发生的偏离在很大程度上与学校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有关。在有些地区,有关主管部门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提供了政策和物质上的支持,但是学校的财政困难使这些便利措施无法落实。

2、寄宿生家长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价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在有些地区成了教育部门的政绩工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集中、优化了教育资源,农村寄宿生家庭的教育成本却因此而增加了。学生寄宿之后上学距离延长了,家庭需要额外支付费、食宿费以及承担道交通上的安全风险。贫困地区的寄宿生家庭虽然可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和生活费的减免,但是由于有其他费用支出,学生寄宿增加了农村贫困家庭的负担。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本意在于优化教育资源,形成教育资源的集中效能,让农村学生享受优质、全面的教育。但是在学校布局调整之后,学校所容纳的学生大量增加,在设施不足、师资有限的情况下,素质教育无法实施,学校无力为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娱乐活动。对于农村小学寄宿生和家长来说,素质教育及有关课程的不足与他们的需求是不相匹配的。

五、小结

随着农村社会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学龄儿童数量减少,留守儿童普遍增加,这些都已成为影响农村教育的客观条件,农村居民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渴求也对农村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出现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尽管寄宿制学校尤其是农村的小学寄宿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寄宿制学校往往面临财政困难、本身管理水平滞后,和地方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更多地强调提供资金支持、进行项目规划和工程建设,对学校自身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重视不足,缺少有效的政策规范。要使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农村教育体系中不仅成为学生的校园,而且是家园、乐园,政策和有关教育部门应该给予更多的政策规范和引导。

[注释]

[1]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教育部。教育部2004年教育发展事业状况报告。()[]。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工作的通知。()[]。

[5]教育部.2005年全国“两免一补”工作进展顺利。()[]。

[6]教育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问答汇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教育部。教育部2004年教育发展事业状况报告。()[]。

[3]教育部。教育部要求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切实解决边远山区学生上学远问题[N]。国内教育报,(1)。

[5]温铁军。分三个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J]。河南教育,2006(5):10-11、

[6]吴霓。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J]。河南教育,2006(5):11-12、

[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工作的通知。()[]。

[8]教育部.2005年全国“两免一补”工作进展顺利。()[]。

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篇7

心理教育策略是指为增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而开展的一系列心理辅导的方案的集合。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

针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北京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对一年级新生及相关家长、老师进行相关调查访谈,发现近34%的学生存在入学的适应性问题,具体表现在:在学习方面,主要问题是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年龄较小的儿童,在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注意力的发展方面表现更差一些。在生活自理方面,目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有待提高。在时间观念方面,很多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由此可见,新生在入学适应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据跟踪观察及教师、家长报告显示,这些学生在进入中年级以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学习适应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新生入学适应不良对于学生个体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在调查、访谈中我们还发现,新生入学适应的问题并不被老师和家长所重视,大部分教师对一年级新生期望水平过高,容易忽略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对孩子提出过高、过严要求,尤其是对于行为习惯不好、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缺乏较好的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工作方法。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溺爱就是要求过高、责备过多,特别是对于刚进入小学生活的孩子期望值过高,对于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了解不够,缺乏教育理论、方法,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会正确引导。可见,教师、家长的种种不适应也造成了一年级新生的不适应。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探讨

为促进小学新生的入学适应,东交民巷小学成立新生入学适应活动实施小组,由德育任组长,各新生班级的班任成员。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学校以促进新生良好适应为核心,同时结合学校生源的特点,综合心理学理论和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干预措施。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策略

基于小学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集体生活维度、情绪情感维度、人际交往维度和学习制度维度四个维度设计团体辅导方案。集体生活维度是指对学校、班级集体观念的认识,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学生能够熟悉校园、喜欢校园,消除胆怯、疑惑的心理,增强集体意识,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集体做有意义的事情。情绪情感维度是指对新环境的心理接受态度,包含如何对待学校里的人和事,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一年级新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上学,在学校能够获得快乐的心理体验,在学校能够以友好的态度与教师、同学进行交往。人际交往维度是指与教师、同学交往互动时积极融入的状态,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能够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积极认识、结交新的伙伴,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自己能够解决与他人发生的矛盾,主动帮助同学。学习制度维度是指一年级新生能够适应小学的课堂常规活动,包括培养学习能力、自我约束力,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懂得如何充分调动自己的感、知觉进行学习,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对学习活动感兴趣,注意力集中。

经过团体辅导干预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整体学习适应性显著提高,前后测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且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前测成绩。并且在学习态度、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维度方面前后测也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经过团体辅导后,小学生的适应性显著提高。

2、家庭教育策略

开学前一周及入学一个月后,心理教师通过团体辅导、工作坊等方式,对新生家长进行辅导,引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在小学新生学习适应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上的载荷更高,分别为0.74和0.75、也就说明这两个维度对于新生的适应是很重要的。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的培养都与家庭、家长密切相关。因此,在针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心理教育策略中,家长的因素不可忽略。

在家长方面,东交民巷小学主要进行的辅导策略为家长讲座、家长沙龙以及家校合作等。新生入学之初,学校就统一组织了针对家长的关于新生入学适应应注意事项的讲座,主题为培养良好习惯――迈好入学步,内容主要涉及应该培养哪些好习惯、如何培养,以及家长如何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常犯的错误等,并让家长填写了针对儿童行为的评估问卷。一段时间的辅导结束后,学校会组织入学适应不良学生家长的家长沙龙,一起商讨更好的适应策略。在此过程中,特别注意家校合作,家长有问题会及时和老师沟通,而班也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后,家长的心理教育策略也取得了显著成果,首先是Rutter儿童行为家长问卷结果显示,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儿童不良行为及不适应性表现逐渐减少。另外,家长给予的主观评价也表明了一系列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的有效性和成果。

3、教师辅导策略

新生入学前,组织实验组班学习团体辅导方案,保证其已掌握活动设计方案,并了解即将入学的一年级新生的特点。针对团体辅导结束后仍然表现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了个案追踪研究,班接受培训后及时关注本班适应不良的学生,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指导。

4、沙盘游戏辅导策略

1、教师应高度重视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培养

经许多调查研究证实,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处于不高的状态。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实践中,人们对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仍存在如下两种错误认识。其一,认为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提高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不用有意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困难也能自行消除。诚然,从理论上讲,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其学习适应性也有一个自然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但事实上,在现时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累积速度远远超过其学习适应性自然提高的速度,越往后拖,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情节会越严重。其二,认为学习适应性培养只需要在起始年级进行,其他年级不用培养。教育实践表明,当年幼的孩子刚刚步入学校,难免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在起始年级抓学习适应性培养当然很有必要。但是,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有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因此,除了在小学低年级应注意学习适应性的培养之外,还要在高年级抓好学习适应性的“防滑”教育和中学学习适应性的“衔接”教育。

2、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应紧扣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篇8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对策

义务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和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普遍落实,生育率下降,导致了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国家为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问题,2001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

一、调整的背景分析

1、学龄人口下降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下降,加之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生源减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学校和教学点的学生减少,有的学校甚至无学生可教,一度出现空校的现象。由此可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农村学龄人口减少的客观要求。

2、农村税费改革

不可否认,税费改革得到了亿万人民的衷心拥护,但是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取消了教育费附加,致使县政策负担过重,学校危房得不到改善,教师工资无法按时足额地发放,农村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凸显出来。因此面对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县及县以上政策均希望通过压缩校点,扩校规模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减轻财政压力,于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就成为农村税费改革后政策的一种自然选择。

3、城镇化的必然结果

城镇化的主要特征为人口由乡村向城转移,以及城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区域的扩张。由于城镇化的增长速度加快,城镇化过程中乡土农村的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人口集聚程度以及相应的文化程度等出现了与以往的差异,因此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方面

布局调整后孩子上学途遥远,高年级的学生不得不住校,住宿费用很难支付,孩子太小,自理能力差,父母放下手上的农活去“陪读”,导致农活无人料理,无经济来源,陪读的费用更是负担不起。经济条件稍好的学校会为学生配校车,但由于经费投入有限,校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家长很是担心。

2、学生方面

在学校寄宿的学生,因宿舍环境卫生欠佳,食堂饭菜质量不高,因此学生的健康很难保证。走读的学生因要走很长的上学,时间大量花在了来回的上,睡眠的时间缩短,复习的时间也很有限,因食堂的饭菜不合口味学生干脆从家里带来口粮,在一个学生正需要营养与充足睡眠来长身体的阶段,这样的条件怎能跟上学生的成长需要。

3、教师方面

被撤并的学校的老师面临着再就业的困境,就算二次转岗成功,到新学校能否适应新环境、新的学生、新的管理制度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民办教师就是下岗,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

原学校的教师对于班额扩大后的学生及班级管理有点适应不了,对新来的同学要全面地了解,对新同学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要及时掌握情况,并要在时间解决。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4、调整后的校产

很多农村的小学都是村民集资办的,属于集体财产,调整后校产很难界定性质,因此村委会也很难将校产合理处理,导致了校产的闲置。

对于希望工程,新建的学校没有几年因为布局调整导致新的教学成为空壳,这些学校的校产有些村委会能很好地利用,比如把学校转给幼儿园,或者拍卖转成门面房。但是很多时候没能很好地配置,导致资产浪费或者造成了纠纷。

三、应对策略

1、国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改善住宿条件,消除校车的安全隐患,给学校配备好的有爱心并且负责任的生活老师,让家长放心。

2、食堂饭菜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

让学生能寄宿的尽量都寄宿,这样学生就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学习时间,保证学生有个健康的身体,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梁之才。

3、做好教师转岗工作

使新转入教师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做好教师激励制度的管理;对教师进行提前培训,使教师能很快适应新变化的环境,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4、做好校产的定性工作,使资源得到更大限度的利用

5、政策要正确领会的政策与精神,不能完全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作为人民父母官,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孩子是父母的一切,是父母的希望,政策不能为了追求政绩而不顾人民的意愿。

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篇9

一、决策与学校管理

赫伯特·西蒙认为组织中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作决策,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订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决策是管理的职能”现在已得到管理学家普遍的承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随时进行决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管理水平的高低。

在学校决策中主要有由校长凭借个人经验、知识和智慧作出决策的个人决策和通过领导成员会议,运用领导集体的智慧和经验,集思广益,弥补个人考虑的不足的集体决策,以及通过教职工或教职工的代表会议讨论,按照多教人的意见作出的民主决策。

西蒙认为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搜集情况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评价计划阶段,这四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把学校决策过程看做是动态的过程,因为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出现,应该随着情境的变化,进行动态决策。

二、学校动态决策过程

学校管理中,决策往往是动态的过程,并且许多动态决策过程同时存在,大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小到学校的课程安排等等,具体的动态决策过程如图一所示:

,认清面临的问题。认清和判断面临的问题对于学校决策来说至关重要,对问题的判断方式和认识水平对接下来的方案分析影响深远,学校管理者不仅仅是能敏锐地感受到那些未能达到预定标准的组织行为和态度,更需要丰富的背景信息。而不少学校管理者却常常忽略这一点,更终使他们的选择更为局限,他们针对的往往是问题的表征,而不是问题本身,如:有的学校管理者会把老师要求在选择教法和课程材料方面拥有更多的自由看成是对他们的权威的损害,作出狭窄而片面的判断,事实上,老师这样的要求,其实更有可能蕴含着一系列积极、创造性的课程发展。

第二,分析当前情景里问题的困难程度。这一步和步直接联系在一起,有些学者倾向于把这两步合而为一,然而,对问题困难度的分析需要对问题的分类,这个问题是否具有唯一性?或者这是个典型性的难题?

Peter F。Dmcker对此把问题分成普遍性和唯一性的问题。普遍性的问题往往和已建立的原则、政策或规章制度有关。事实上,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都可以用已建立的规则来解决,一般来说,校长面临的问题许多都属于普遍性问题,但这并不表明普遍性问题的解决不重要,学校管理者面临这些问题,要做的就是用适合问题的规则去解决具体问题。唯一性问题指的是在已建立的规则之外的问题情境,如学校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没有现成的规则来规范,需要创造性解决这个问题。

一旦问题的被确定为普遍性问题或是唯一性问题,学校管理者面临的将是:问题有多重要?问题是否能完全明了?要明了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信息的收集取决于几个因素,如:问题的重要性、时间限制以及信息收集的程序,问题越重要,学校管理者收集的信息越多,时间几乎总是限制因素,现存的信息收集手段和程序可能是限制或因素。简言之,那就是该问题涉及哪些?为什么涉及?在何种程度上涉及?这些问题的答案提供了问题的各种参数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正式、复杂的方式收集,使用计算机处理,也可以通过非正式途径收集,如:访谈、电话等。

第四,制订行动计划和策略。这是整个决策过程的核心部分,在这一步里,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三个步骤。

(1)详细列出各种方案。尽可能多地列出各种解决方案。列出的方案越多,找到令人满意选择的可能性就越高。列举方案是一个消耗时间的工作,然而方案的后果影响远远比行动的技巧更为重要。常规的决策可以快速有效作出,而唯一性决策需要更有思考和创造性,要创造性地思考,我们必须能减少外界的对思维过程的限制,理性看待表达非理性的冲动思维。总的说来,列举出各种方案要求我们少做“要么是黑,要么是白”的判断,在一定时间内,用创新思维来列举尽可能多的方案。

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篇10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1

(一)家庭教育资源的内涵

不同学科对家庭资源有着各自不同的界定。从教育学角度看,家庭教育资源主要指子女在家庭发生社会化过程中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物质与人文资源。即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一切潜在的或显现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客观的或主观的,可以发掘利用的,对儿童教育和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家庭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总和。其中,人力方面的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闲暇时间、职业、兴趣和特长等,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家庭中的各种经济支持、教育信息支持、环境支持和设备支持等。家庭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按幼儿活动形式可分为生活类、运动类、学习类和游戏类等。从家庭教育资源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家庭资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资源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所以我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去充分挖掘、利用它的各种教育功能。

(二)家庭教育资源的功能

1.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力量

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曾指出:“幼儿教育是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单方面所能完成的,也不是幼稚园能承担的。”家庭作为教育资源,体现在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力量。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教育,利用自身的职业特点与便利条件为幼儿园开展活动提供物质方面和人力、智力以及知识经验的支持,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工作。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家庭的关心、支持和监督评价也是做好幼儿园管理工作、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促进因素,要办好幼儿园必须要取得来自服务对象的支持和帮助。家庭成员的参与为早期儿童教育机构提供了额外的人力资源,延伸了教育机构的范围,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了额外的知识和技能。家长可以为幼儿园教育活动提供各种材料,比如,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需要一些生活中的材料,这时幼儿园就可以请求家长协助搜集材料,从而使废旧材料能够变废为宝,成为幼儿园的教学材料。

2.家庭能够提供对幼儿的个别化指导

3.家庭参与幼儿教育能够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有助于发挥其自身拥有的丰富知识,增强自信心,提高他们在幼儿教育中的参与水平。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会使家长拥有正确的幼儿启蒙教育的目标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在幼儿园利用家庭资源进行教育的活动中,家长会对幼儿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和方法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成为幼儿探索世界的好伙伴,也有利于幼儿园对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园本资源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主要资源

(一)园本资源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应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园本资源,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园本资源主要是指幼儿园教育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总和。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幼儿同伴群体和教师集体,物力资源主要是指幼儿园内的各项硬件设施和课程资源等,园本资源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主要资源。

(二)园本资源的功能

1.幼儿同伴及同伴群体彼此间有一定的教育影响力

幼儿园是集体教养机构,为来自不同家庭的儿童提供了共同生活的场景,其与家庭教育个别化之更大区别在于,在具有教师指导下的集体生活的教育影响下,幼儿同伴之间、幼儿与同伴群体和班级幼儿之间均可作为教育因素和资源互相影响。每个幼儿在这个共同生活的集体中,既是活动和行为的主体,又是被他人认识和交往的客体。幼儿既可以主动与其他伙伴交往,同时又能够体验到伙伴对自己的看法、态度和行为方式。幼儿与幼儿的交往在促进社会性发展上,具有成人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幼儿都有社会交往的需要,有被同伴承认、接纳的需要。他们会尽全力去学习如何加入同伴的圈子、学习公平友好交往的规则等,而这些行为习惯仅由教师直接教给幼儿则是很难掌握和改善的。同伴间的互相调节也是幼儿新经验的获得和构建的重要途径。同伴群体的作用不仅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的过程,而且还有助于幼儿获得物理经验。同伴间有着相似的知识经验背景,易于沟通和交流,还可以互相提示观察事物和现象的不同角度和方面,更有利于经验的概括化和发现关系。教师应注意创造良好的集体保育秩序,创设并营造集体氛围,发挥幼儿群体或集体的影响力,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伙伴间交往、共同活动和游戏的机会,发挥幼儿伙伴之间互相激励促进的作用。

2.教师集体的对幼儿教育具有主导作用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这一教育思想同样适用于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中。在幼儿园中,教师不仅作为个体对幼儿教育施加教育影响,同时也是作为群体对幼儿产生影响,这就意味着教师存在对幼儿发生影响的综合效应。作为工作集体的教育团体,要求幼儿园保教人员和其他各类人员在工作中加强配合、协调,要注重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教职工间的人际关系,互相学习研讨,互相吸取经验和智慧。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能够形成教育的合力,积极、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幼儿园应注重园所目标的确立,并使之能凝聚全体教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幼儿园组织文化,从而发挥环境对组织成员的影响作用,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并更终有利于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促进师生之间、教师群体之间在相互合作中共同成长。

三、社区教育资源是学前儿童教育的补充性资源

社区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场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幼儿的教育提供天然的、富有挑战性的支持。幼儿园和社区合作共育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幼儿教育领域的关注,很多幼儿园正尝试着走入社区,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有益补充。

(一)社区资源的内涵

社区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的人群及其社会性活动的总称。从幼儿园自身角度来看,幼儿园总是处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即社区之中,因而社区是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是幼儿教育和管理活动面临的社会现实。社区及其公众也是幼儿园公共关系的重要客体,社区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学前儿童教育的社区资源是指幼儿所在地区和邻近地区中可被幼儿教育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人力资源、社会组织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包括社区内的管理者、企事业人士、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先进人物、知名人士、各类专注特长的居民等,他们是社区教育资源的“生命载体”,是幼儿园开发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基本力量。社会组织资源,指当地可以用来对幼儿进行教育的社会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动物园、活动中心等。自然资源,包括当地的名山大川、气候、森林、名胜古迹、土特产等。有些社区资源,如博物馆等,能够为幼儿收集、陈列、展示多种多样有关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内容,如各种动物、植物的标本和实物,可供幼儿参观、观察。

(二)社区资源的功能

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来看,幼儿参与真实世界的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的活动如能超越幼儿园的范围,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与社区的活动相结合,将有效地开拓幼儿的眼界,帮助幼儿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同时,幼儿对感性经验的运用,对方法的实践,也需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社区教育资源的一个很大的功能就是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对幼儿园教育形成有益的补充。社区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是实现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社区能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也能为社区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一个双向互惠的过程。

1.社区能为幼儿教育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

2.社区能为幼儿教育提供富于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2

[]促进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日益被视为提高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政策杠杆。OECD成员国在促进家长参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采取的主要做法包括宣传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及参与内容、提供多元化的参与途径、为家长和托幼机构提供资源支持等。为让家长更积极、深入、有效地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我国政策相关部门应为家长参与提供立法与政策保障、财政与资源支持;托幼机构应采取丰富多样的策略促进家长参与。

[

关键词 ] 家长参与;早期教育;教育质量

一、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一)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的内涵

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简称家长参与),指家长不仅认识到父母、家人参与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并能通过多种途径科学、有效地参与到儿童早期教育中。由于儿童所处的教育阶段不同(托班、早教机构、幼儿园等),早期教育的不同主体(教师、家长、研究者等)对家长参与有着不同的理解。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家园合作”“家庭参与”和“家长参与”等术语通常交替使用。有研究者把家长参与的内容界定为:良好家庭教养(Good parenting in the home)、与学校重要信息(Contact withschools to share information)、参与学校活动和管理。有研究者认为家长参与主要包括6个方面:教养( Parenting)、沟通交流(Communicating)、家庭学习(Learning at Home)、家长志愿者(Volunteering)、参与决策( Decision Making)、与社区合作(Collaborating with Community)。在本文中,家长参与指家长与托幼机构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具体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以托幼机构为中心的家长参与,包括家长参与幼儿园观摩活动、志愿者活动、亲子教育活动、家长委员会、家长培训等;二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家长参与,包括亲子阅读、亲子游戏、合作完成幼儿园布置的学习任务等。

(二)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的意义及面临的挑战

家长是幼儿更初的,也是更重要的教育者。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有助于教师和家长确立共同的教育目标,从而保证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两种背景下习得经验的一致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已有研究证明,家长参与,尤其当家长营造了高质量的家庭学习环境并且经常与教师沟通时,会对幼儿的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发展、入学准备、学业成就以及社会适应性具有积极影响。美国早期开端计划、佩里学前教育项目、芝加哥幼儿家长项目等促进家长参与早期教育项目的成功案例证实了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可见要提高早期教育质量,需要采取措施让家长参与早期教育,并为家长参与构建外部支持系统。

然而,由于家长和教师对家长参与的界定存在差异,导致家长的参与及其与托幼机构教育的合作关系受到限制,削弱了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OECD各国在如何激发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的积极性,鼓励托幼机构让家长参与进来等方面面临着挑战,如家长参与意识和动机缺乏、家长与托幼机构缺乏联系、家长参与受资源和时间的限制、家长参与能力缺乏、教师开展家园合作能力不足、教育不公平的加剧以及家长社会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差异等。如何通过政策的杠杆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家长参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应对上述挑战,OECD国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二、OECD国家促进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大力宣传——激发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的意识

1.通过文字材料宣传。

2.创建信息联络点。

(二)政策支持——让家长参与成为一项权利或义务

(三)资源支持——为家长参与提供公共财政资源和学习材料资源

1.为家长和托幼机构提供公共财政资源。

已有研究清晰表明,投资儿童早期教育所带来的收益更大,因此除了让家长意识到参与的重要性,OECD国家也通过为托幼机构和家长提供经费支持的方式,鼓励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以此促进机构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家庭学习环境的改善。具体而言,一是为参与的家长提供报酬。在韩国,为或者地方早期教育政策委员会工作的家长,每参加一次会议就能获取100美元的报酬,这种做法大力刺激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政策直接向托幼机构划拨专款用于开展家长工作。在日本,政策拨专款给托儿所,用于开展育儿信息交流和支付育儿指导的薪资。加拿大政策投入资金支持大约270个家庭资源项目的运行,支持家长在家庭中参与幼儿的学习,以确保幼儿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的连贯与一致。

2.为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提供支持材料。

英国学前教育有效性( EPPE)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直接开展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的活动对儿童发展更为有益。OECD国家已有经验也表明,为家庭(尤其是处境不利家庭)亲子互动提供活动方案和相关材料的支持,包括提供家庭游戏方案、故事书、玩具、歌曲光盘和课程材料等,可以有效提高家庭学习环境质量。因此,OECD国家都积极通过网站、托幼机构和社会团体等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材料。如在西班牙,为提高0—3岁婴幼儿的教育质量,政策建立网站为家长提供针对儿童早期教育和发展的视频资料。为了促使家长在家开展高质量的学习活动,挪威、荷兰和美国都选择通过托幼机构向家长免费提供家庭学习材料,包括故事书、儿童歌曲光盘和课程辅助材料等。在英国,2002年BBC电视台创办了CBeebies儿童频道,并开发网站向家长提供与节目有关的游戏、歌曲等学习资源。

(四)智力支持——提升家长参与能力和教师促进家长参与的能力

1.帮助家长营造高质量的家庭学习环境。

家庭学习环境,包括家长的教养行为和态度,也包括亲子阅读、唱歌、唱童谣、参观图书馆以及玩数字游戏等。已有研究认为,提升儿童学业成就和适应性更有效的方法就是支持父母积极参与儿童在家庭中的学习活动。OECD国家经验显示,为家长提供育儿指导和活动材料、帮助和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学习活动(读书、讲故事、唱歌、玩字母玩具等)能促进家庭学习环境的改善。如在巴西,托幼机构为处境不利母亲组织研讨会,展示如何通过游戏改善亲子互动和家庭学习环境。新西兰实施了亲子阅读(Early Reading Together)项目,旨在支持外来出国和少数民族家庭的父母在家开展针对0~6岁幼儿的语言和读写活动。

2.帮助教师提升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能力。

托幼机构教师开展家长工作的能力是有效吸纳家长参与的关键。为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需要理解、接纳和尊重来自不同背景的家长,并具备与家长良好沟通的技能,OECD国家为此提供了多种支持。如在韩国,托幼机构教师初级培训课程中开设有家长参与、家庭和社区参与选修课程,每个课程3个学分。荷兰政策从2007年开始投资5500万欧元支持幼儿园教师培训,其中即纳入了家长参与的内容,希望通过培训使教师有能力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早期教育质量。葡萄牙和芬兰托幼机构的教师在职前及职后都会接受如何促进家长参与方面的培训。

(五)为家长提供多元、民主的参与径

强势开端报告显示,OECD成员国家长参与的形式包括正式参与(Formal engagement)、非正式参与( Informal engagement)、管理式参与(Managerial engagement)等。正式参与包括教师与家长的例会、家访、家长委员会等形式;非正式参与主要指家长接送幼儿时的沟通与交流;管理式参与指除了上述的正式参与,家长参与机构教育的相关决策,包括课程设置、员工聘任、经费预算等。成员国的经验显示,下述参与机制能够促进家长的民主参与。

1.鼓励家长开办和管理早期教育机构。

为实现所有幼儿享受高质量早期教育服务的目标,OECD国家通过多项措施鼓励家长开办和管理托幼机构。为了确保家长开办机构的质量,在提供支持的同时,OECD国家通过准入机制、制定更低质量标准、年度审查等方式对其实施监管。在瑞典,许多家长开办并管理幼儿园,并能得到专项资金支持和指导材料,但接受公共财政支持的机构每年需要向地方政策质量报告。到2009年,瑞典超过900家学前教育机构是由家长团体进行管理和运作的,占所有学前教育机构总数的4.6%。在爱尔兰,父母既可以独自开办一个私人的游戏小组,也可以和家长委员会的其他成员联合管理一个社区游戏小组,且无论是私人游戏小组还是公立的社区游戏小组,创办者都能获得公共基金支持。在澳大利亚,由家长或者看护者组织的社区游戏小组不仅得到州或地区游戏小组协会的支持,也会获得澳大利亚政策的经济资助。同时,澳大利亚于2012年颁布了新的国家早期保教质量框架,对包括家长开办的所有早期保教机构实施质量监管。质量评估的结果与国家财政资助直接挂钩。

2.吸纳家长参与课程设置。

为了保障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OECD成员国大都颁布了国家或地方面的课程框架,以指引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框架聚焦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师、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和协商。如芬兰的学前教育核心课程(2010),为家长和监护人提供参与机会非常重要,家长有权参与学前教育的目标设置、规划和评估等工作,因此芬兰的家长可以与托幼机构教职工一起设置儿童教育的目标,并合作规划如何实现这些教育目标。在西班牙,家长可以直接参与设置教学流程。日本的幼儿园学习课程也包括家长参与,并强调通过创造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加深家长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开展亲子活动。

3.邀请家长参与托幼机构的评估。

随着幼儿教育的民主化,OECD成员国选择向家长赋权,强调通过家长参与的途径监督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在日本,2007年起实行学校评估系统,评估委员会由包括家长和当地居民在内的相关人员组成。评估委员会通过观察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分析幼儿园与家长、社区沟通的情况对机构质量进行评估。自2005年起,为提升政策管理保育中心的服务功能,韩国地方政策成立由家长组成的监督小组,对早期保教项目开展评估。家长参观需要评估的保育中心,观察、监督其活动组织,并向政策提出幼儿保育建议。在斯洛伐克,家长会被邀请参与评估托幼机构的质量,评估方式包括家长直接与教师自己的意见和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对我国的启示

在我国,对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话题的讨论主要聚焦于“家园合作”,且多少有些“幼儿园中心主义”的倾向。目前,虽然家长参与意识有所加强,托幼机构也更为重视家园合作,但仍有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家园合作始终停留在保教实践的,形式大于内容。为了让家长更积极、深入、有效地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政策及教育部门、托幼机构、社会团体应协同为家长参与提供政策、资源支持,保障家长积极、科学、有效地参与早期教育,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一)政策在宣传、政策保障及资源支持上应有所作为

1.多形式、广渠道宣传家长参与的意义与价值。

2.立法保障家长参与的权利与义务。

3.提供资源,支持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家庭教育。

(二)托幼机构应采取丰富多样的策略促进家长参与

1.营造开放、尊重、欢迎参与的环境。

托幼机构欢迎家长参与的程度是影响家长参与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家长参与,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家长的作用,与家长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特别是面对不同社会背景(工作、收入、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的家长,教师应持尊重、接纳、包容、欢迎的态度。此外,教师还应该掌握基本的沟通与交流技巧,营造轻松、真诚、自然的交流氛围,让家长感到愉快,体会到被尊重。

2.开展家访,指导家长参与家庭教育。

家访是为提高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的能力、帮助家长建立良好亲子互动和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由教师和其他专注人员提供的支持性教育服务。已有研究表明,家长和教师沟通的频率与托幼机构的保教质量呈正相关。此外,家访活动可以让家长更自信地跟教师互动交流。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家访活动定期与家长交换幼儿学习和发展信息,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庭中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并尽可能为家长提供学习操作材料、实施策略与建议,以确保家长能正确实施这些活动。

3.尊重家长的决策权,提供共同决策的机会。

在影响幼儿发展的教育实践和政策等问题上,家长有权参与决策。决策权是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核心体现,表现为参与幼儿园重大事项的决策,如在幼儿园管理制度、课程目标设置、教师考核、教育评价等方面都要听取家长意见,并赋予家长表决权和审核权。实践中,由于家长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管理的能力有限,家长参与托幼机构决策的权利常常被忽视。许多幼儿园为应付上级教育部门检查或幼儿园等级考核达标等原因,设置了园务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等家长参与机构,但这些机构往往形同虚设。为支持构建真正的家园合作伙伴关系,幼儿园和教师须平衡与家长之间的权利,让不同背景的家长都拥有参与其子女教育的机会。

参考文献:

[5]Hennch,C。&Gadaire,D。 Head Start and parental involvement[J]。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2008,(1)。

[6]Weiss,H。B。, Caspe,M。, &Lopez,M。E。 Family involvemen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Cambridge,MA:Harvard Family Research Project,2006:3-4、

[ll]Siraj-Blatchford,l。, Mayo,A。, Melhuish,E。, Taggart,B。, Sammons,P。&Sylva,K。 Performing against the odds: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children in the EPPSE 3-16 study, Research Brief[R]。Department for Education(DFE),UK,2011:128、

[12]Sheridan,S。M。, Knoche,L。L。, Edwards,C。, Bovaird,J。A。&Kupzyk,K。A。 Parent Engagement and School Readiness: Effects of the Getting Ready Intervention on Preschool Children´s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ies[J]。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2010,(1)。

[20]Hoover-Dempsey,K。V。, Walker,J。M。T。, Sandler,H。M。, Whetsel,D。, Green,C。L。, Wilkens,A。S。,&Closson,K。 Why do parents bee involved? Research findings implications[J]。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2005,(2)。

[21]Linda C。Halgunseth, Amy Peterson, Deborah R。Stark, Shannon Moodie。 Family Engagement,Diverse Familie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ograms: An Integrate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2009:8、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3

关键词:家庭亲子游戏包;家长指导;陪伴

一、引导家长了解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

1、向家长宣传家庭亲子游戏包的理念与开展现状

家长会上,我们将幼儿园的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的设计理念和开展现状制作成视频资料介绍给家长,首先让家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其次定期将孩子在活动中的照片,取得的成果等相关资料制作成海报展示,获得家长关注;此外,我们还会适当安排相关讲座,帮助家长提升对家庭亲子游戏包的理论认识。

2、邀请家长观摩班级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

提前制作邀请卡,把本次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的主题、游戏目标、游戏玩法、材料的投放,与教师的互动、幼儿的探索能力与学习能力等注明,让家长主动地学会与课题活动交流,提高认识。

在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开展前,教师事先集中家长,重点介绍每个游戏的主要内容,侧重指导家长观看材料的投放与幼儿的操作能力,以及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游戏常规习惯,注重过程观察。在观摩中,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家长记录并思考一些问题:你的孩子喜欢玩什么?怎样玩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如何?玩好游戏以后有没有整理好游戏材料?等。观摩结束后,还可以请家长把想法或者疑问用书面形式进行交流。

二、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

1、开展全园性家庭亲子游戏包作品征集比赛活动

良好的物质材料支持可以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家庭亲子游戏包内容要随着班级主题、幼盒巳さ淖移而不断进行替换和更新,不仅老师要及时进行家庭亲子游戏包内容的更替,还要发动家长,带动家长共同参与材料的收集和制作有着积极的意义。于是,我们经常召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创设可玩性的游戏内容,这不但能增加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互动,还能培养幼儿的勤俭习惯和创造意识。上一次的家庭亲子游戏作品征集活动中,从活动的筹划、作品制作到展出历时两个多月,共有800多个家庭参与,一件件作品都凝聚了家长与孩子们的智慧创意,也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了成长。

2、定期交换家庭游戏包内容,鼓励家长陪伴和参与游戏

我园每月都会将家庭亲子游戏包发送给幼儿,让他们带回家和父母一起游戏,鼓励家长在游戏活动中陪伴幼儿,指导幼儿,将游戏情景拍摄下来,制作成视频和大家一起交流,我们愿意以游戏为切入点,在幼儿、幼儿园和家庭之间架构起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幼儿游戏水平。

三、有的放矢,为家长提供具体可行的家庭亲子游戏包指导策略

利用问卷调查、访谈、电话询问等形式尽可能地了解孩子在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中的一些信息,找出他们在指导孩子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的一些困惑,通过“家庭亲子游戏包”这个平台,在幼儿游戏领域给予家长一些具体可行的指导。加强家园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使家园之间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能够及时沟通,达成共识,形成教育上的合力。

四、收获与反思

家庭亲子游戏包在我园已经开展了两年多,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家长对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表示认可和支持,不断地参与到我们的课题活动中。当幼儿游戏的愿望被点燃时,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教师教育行为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全方位、全时空融合的育人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家庭亲子游戏包”便捷、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让幼儿园的游戏能有效地延伸到家庭中。另一方面,幼儿园立足“家庭亲子游戏包”项目积极创设形式更多元的“游戏节”活动,让游戏成为维系幼儿与家长之间爱的纽带。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4

一 、班级情况分析

二、日常保教工作

为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我们将继续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发展,真正的做到保教并重。

1、 能用较规范性的语言完整、具体、连贯的表述为幼儿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提供自由交流、表述的机会和条件。首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谈话活动、听说游戏中扩展幼儿的经验,在活动时教师将注重各个领域互相渗透的教育,支持幼儿在各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的倾向,让幼儿在活动中有机会听说,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改进看图讲述、情境讲述等讲述活动的教学形式。教学形式决定幼儿讲述的兴趣程度、讲述水平、语言潜能的挖掘程度。从原来的集体集中,适当安排小组集中,幼儿分组讲述能为幼儿提供更多讲述机会,从而能让幼儿更大胆放开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再次如开设小小故事大王,播报员等活动项目,让幼儿运用已有的语言经验充分表达和锻炼;更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了解家庭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重要场所,从而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不断强化家庭中语言教育, 如:让家园配合督促幼儿完成任务,如:布置任务,目的一是让幼儿回家能完整叙述任务的内容,目的二是任务的选择多以复述儿歌、故事为主,让幼儿进行表述一定的内容的语言实践活动。

2、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结构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幼儿的操作活动。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并能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提供丰富的科科学探索类的玩具和材料,让幼幼儿在玩中体会科科学现象。以集体、小组、个别的探索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将科学活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如科学游戏活动—风车转转转,借助一定的材料或玩具,将科学的道理寓于游戏之中,通过参与有一定规则的、有趣的玩耍和操作活动,获到相关的科学经验;如根据班级开展种植饲养活动,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播种、管理、收获等种植活动和喂养、照料等饲养活动,让幼儿从中获取有关大自然的丰富经验。同时,鼓励家长多带幼儿走向大自然,利用外出散步,参观、游览的机会让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生动的了解一些科科学知识。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5

一、绪论

1、幼儿早期阅读的内涵

幼儿早期阅读是当今国内外密切关注的热点研究之一,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在幼教界开展了早期阅读的研究与教育。当前随着幼儿早期阅读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并对其优劣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所以将幼儿早期阅读定义为:幼儿早期阅读,是指幼儿园、家庭通过为婴幼儿提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材料(图书、图片、录像带、碟片、电视、多媒体、幻灯、符、标志等),让婴幼儿接受有关材料的信息,在观察、思维、想象等基础上对材料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和语言表达,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倾听成人讲述的一种认知过程[1]。

由以上的概念可知,幼儿早期阅读是0~6岁的儿童依靠图像文字与色彩,以及成人形象性的讲读来理解书籍意思的阅读过程。华东师范学前教育系张明红副教授也将早期阅读定义为:早期阅读是婴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所有活动[2]。

2、家庭阅读环境的内容

家庭阅读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在家庭物理环境环境中,是家庭中是否有适合幼儿身材的专用书架或者书桌。在大多数家庭中是有书桌和书架的,但是多是成人用的,并不适合学前儿童用,太高或者太大,对儿童而言,是不合用的。因此,建议有幼儿的家庭应准备一些适用幼儿的早期阅读用的书房、书橱与书桌。这样,孩子们有固定的阅读环境,就会愿意去读书。在家庭人文环境中,是看看家庭中有无良好的阅读氛围。家长本身就没有阅读的习惯,并且不真实阅读,就会对幼儿的阅读活动缺乏热情与耐心,与孩子的共读的时间就会相对较少。有研究表明,像北京这样文化发达的大城中,能经常与儿童共同读书的家庭比例还不足20%。幼儿更初的阅读兴趣是在与大人一起读书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成人的阅读行为潜移默化地会影响孩子的阅读行为。

二、家庭阅读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的意义与价值

1、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与良好的阅读习惯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更好的老师”。兴趣是使人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更好内在驱动力,是幼儿学习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强大动力所在。对于幼儿早期阅读而言,孩子的年龄越小越需要直接的兴趣来激发他们阅读兴趣与动机。阅读习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而且被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与倾向,一旦形成就会伴随幼儿的终生。我国2012年以来一直主张用素质教育来培养我们的孩子,各位专家学者纷纷认识到儿童如果养成一系列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将会受益终生,并且能成为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发展。

在家庭阅读环境下进行幼儿早期阅读,就是家长要利用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征,努力培养幼儿愿意读书、喜爱读书的阅读兴趣,努力把阅读活动建立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上,促使孩子喜爱阅读活动、产生积极的阅读态度,使他们爱读书、常读书。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护图书书籍,在光线适宜的地方读书,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

2、有助于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环境是幼儿时期更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家庭中进行早期阅读教育,就是要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在家庭中接受良好的阅读刺激,促进他们阅读能力快速发展,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所以,父母在家庭中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提供包含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内容与进行良好的阅读刺激。家长在营造阅读环境的同时,在物质方面要提供幼儿可以使用阅读的图书与材料,并且要努力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另外家长要提高与幼儿共同阅读的频率,自身也要做好榜样作用,喜爱读书,这样孩子就会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读书学习视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

3、家庭阅读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的本质在于使幼儿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与经验

三、家庭阅读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1、家长应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幼儿早期阅读观念

幼儿早期阅读与成人读书、看报的阅读是不同的,是家长培养的一种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能为幼儿入学后的正式阅读作准备,能扩大幼儿的视野。家长应该改变对早期阅读的观念,可以树立以下几种新的教育观念。

其次,幼儿早期阅读是区别于单纯的识字、认字活动的。幼儿早期阅读并不是单纯的认字活动,通过阅读,幼儿不仅仅能认识文字符,还能获得相关的识字经验,也就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到文字是一种语言符,具有发音与意义,是我们日常交流的工具。事实上,幼儿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周围环境中文字的存在,比如周围商店的名字、广告牌子,并且他们通过“涂鸦”,使用这样特殊的“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与想法。所以,幼儿的图画书阅读是一种听说读写的启蒙活动。

2、家长要重视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按照早期阅读的理念与要求,亲子共同阅读,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与指导。亲子阅读,是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是一种情绪上的享受,也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很好的方法。

亲子阅读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父母与孩子共同读书,不仅能拉近亲子关系,还能拉近幼儿与书籍的距离。家长若能坚持在闲暇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并鼓励孩子读完书后提问题,日积月累地坚持下去,幼儿就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喜爱读书的习惯,将读书当做生活必不可缺的一个部分。同时,亲子阅读,能使幼儿在温馨快乐的气氛下从父母那里获得更基本的阅读技巧与技能,比如学会翻书,了解书本的基本结构,懂得要从上到下的阅读,这样能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行为。

3、家长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早期阅读环境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家长要致力于为孩子创设好的阅读环境,应从创设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家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就是要给幼儿提供一定的阅读空间,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等等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快速发展。父母应该利用家庭的阅读氛围让孩子感受到书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潜移默化地接受着书籍的影响。所以,家长应为幼儿准备一个固定、通风良好而且光线充足的阅读学习环境,一张适合幼儿而且专用的书架与课桌,还有一定数量而且内容丰富的书籍。另外,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多多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机会,比如家长带孩子到户外,可以指导他们学习各种店铺的招牌与广告语,认识文明礼貌用语和交通标志,这样做可以不断地扩大幼儿的阅读范围,而且也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另外,我们要为幼儿准备适合幼儿发展的书籍与图画。幼儿的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图案清晰、色彩鲜艳以及情节故事性的绘本读物非常喜爱,所以我们大人可以选择图画较多但有少数汉字的书籍给他们,甚至可以带领稍大些的孩子到书店,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自己喜爱的图书。

在创设心理环境方面,温馨的家庭氛围与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动力。在幼儿阅读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要与他们交流,对其进行耐心的鼓励,及时对孩子的进步进行表扬,这样会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产生美好的阅读愿望。同时,家长也可以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一个教育课堂,多多让幼儿阅读这样的“无字书”。同时,父母可以经常带他们外出参观旅游,去各种类型的公园与博物馆,这样既可以让幼儿欣赏各种自然的风光景色、丰富其生活经验,又可以体会体验书中所描写的情节内容,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这就是做到古人说的“行万里,读万卷书”。家长也可以经常带幼儿去书店或者图书馆,这样温馨安静的读书环境下,能促使幼儿产生对书籍的热爱之情与对知识的渴望。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6

关键词:幼儿园;学习型区域;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活动指导

中图分类:G6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1008-3561(2016)14-0067-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组织开展幼儿园学习型区域的实践活动中,幼教工作者有过困惑,有过迷茫,也有过柳暗花明后的成就感与惊喜,更有过对自我不断否定与超越的痛苦和喜悦。为提高学习型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自我梳理、自我反思与自我提升。

一、区域材料的投放原则

(1)要体现年龄性。在投放游戏材料时,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需要,选择适宜的材料或半成品。比如,小班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可以投放一些直观、游戏性强的材料,如给小动物喂食物、扣纽扣等。

(2)要体现多样性。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理解知识,需要多种经验的支持,所以老师应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材料。比如,数学区进行“排序活动”,可以用多种方式、多种材料来呈现,让幼儿在摆弄材料的过程中,体验有规律排序的多种方法。

(3)要体现安全性。很多时候,教师会选择一些环保材料或废旧材料。无论投放哪种材料,都应该选择光滑无棱角、无毛刺的材料,并及时进行清洗、曝晒或消毒,以保证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性。

(4)要体现更新性。活动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破损老旧,就会使幼儿对游戏逐渐失去积极性。所以,材料应及时更换,根据幼儿的兴趣,定期对游戏材料进行补充、更新,使幼儿增强游戏兴趣。

二、区域活动的指导方法

在日常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以幼儿的兴趣为主,既不能过分干预,也不能放任不管。所以,需要巧妙地采取各种方式,或示范,或合作,引导和改善幼儿的游戏能力。在各学习型区域的开展中,可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和方法来进行。

(1)相关活动区的空间邻近设置。设置活动区的空间位置时,使相关活动区在空间上彼此邻近,有助于引发与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

(2)活动区分隔物的合理运用。活动区之间,可以采用一些具有较强通透性、开放性的不会阻挡幼儿视线的分隔物,如矮柜、栅栏和橱柜等,为幼儿营造一个相对独立又开放的活动空间。

(3)适宜的活动规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不按照规则进行游戏,那么幼儿在游戏中难免会发生矛盾或争吵。如果遇到不遵守规则的幼儿,应该及时提醒,并且告知幼儿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让幼儿了解到规则的重要性,并且慢慢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4)教师的细致观察。除了诸如“幼儿做了什么”“如何做”“做得水平如何”等常规性观察之外,教师还要关注“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互动”“各区域活动之间的关系”“区域活动材料”等信息。

三、区域活动之家园合作

为配合幼儿园的课题“幼儿园在新昆山人家庭教育中的指导”,教师们不断尝试将幼儿园区域活动和家庭、社区等单项的资源建立起关系,使其成为平等基础上的双向合作伙伴关系。例如,大班语言区的幼儿更近在制作通信卡,将自己家的电话码、住址等相关信息填在上面。大班组的老师们通过研讨交流,引导幼儿们从关注自己的家庭开始,逐渐尝试关注和了解其他人的家庭。在此过程中,幼儿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例如,由于他们考虑问题欠周全,所以信息的收集不是一次性能完成的,而是发现需要后,多次与家长进行交流,使信息不断得到补充,从而传递给需要的同伴。在这个反复的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引发家长的多次参与。教师们也通过家园联系栏和家校通等途径、方法,帮助家长了解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使家长更积极主动地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正是在这种多次有意义的联系过程中,幼儿的经验不断得到了拓展与深化。在开展学习型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园也充分利用潜在的社区教育资源,在收集和丰富信息的基础上,对潜在的资源进行了分类整理。比如,社区的,可以为幼儿讲解医学小常识;社区的面包店、超,可以为幼儿提供户外参观的地方。而由一些家长组成的不同职业的“导师团”,也可以为幼儿提供各行各业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吕音。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7

一、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1、家园合作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就幼儿园教育来说,它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作为家长来说,他与孩子之间存在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使得这种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教育方法机智灵活。只要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更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发展。

2、家园合作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我们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果家园没有做到互动、沟通的话,就会出现“幼儿园抓得严、家庭放得松”的情况。例如: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所以父母一般都为幼儿做好了一切事情,就连穿衣服、吃饭等基本的生活自理也由家长代劳,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孩子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的问题。所以只有教师与家长取得沟通,两者形成互动,从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对孩子进行该方面的教育、培养,才能使得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取得进步和提高。

二、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家园合作中双方地位的不对等,其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教师指挥,要求家长配合,较少考虑家长的真正需要和想法。

2、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观念不同,在某些方面难以达成共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必要对其进行什么教育,只要让孩子吃好玩好就行了。

3、很多家长仍存在着旧的观念,认为“教育”是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只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自己就不必再对孩子进行什么教育了。

三、家园合作的途径

家园合作既然是这么一项十分重要又十分棘手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家园互动方面多动脑筋,多创设一些家园互动的有效途径,使得我们的家园互动取得有效的成果。

1、家长开放日。

案例一:区域活动开展以来,为了培养幼儿环保及变废为宝的行为意识,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幼儿在活动区有丰富的操作材料,我们需要家长协助收集废旧材料比较多。有部分家长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度不高,也有一些家长表示不理解问:一些要扔的“垃圾”幼儿园要去能干什么?尽管教师苦口婆心地解答,但仍有家长表示疑惑。在定期开展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通过观摩在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的一幅幅生动形象的作品,看到优雅的幼儿园及班级环境都是通过孩子们灵巧的小手装扮而成,让家长为此感到惊讶和惊喜。家长深入了解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活动的同时,更促进了家长对协助收集废旧材料这一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案例二:在一次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水果沙拉的活动中,我先是引导孩子讨论制作水果沙拉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然后让孩子与家长或小伙伴商量做什么样的水果沙拉?在此过程中,有的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讲不出来而着急,一个劲儿地提醒。在孩子制作过程中,有的家长嫌自己的孩子笨手笨脚,就干脆直接代劳,让孩子成为旁观者……活动过程中,我并没有制止家长们的做法,而是在活动结束后,把我对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情况做个记录读给大家听,与家长共同讨论各种做法的对错,有的家长对入座,意识到自己这样做的不当之处,有的家长则对某种做法或表扬提倡,或批评指正,还有的家长提出教育困惑,大家共同探讨教育方法……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提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对育儿方法的交流平台,不但使我们的家园关系更加密切,更提高了彼此的育儿能力。

2、丰富家园联系板。

“参与教育是家长的权利,家庭和幼儿园应该互相配合,给孩子提供一个协调发展的空间”。每个班级的家园联系板内容不单可把教育刊物上的文章摘抄下来给家长看,教师也可将在某一次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做一详细的记录展示出来,实事求是地向家长传达信息。全面认识一个孩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让家长如实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孩子发展。

3、建立网络平台。

建立班级群或利用幼儿园网站,及时向家长更新动态和上传一些幼儿的活动照片,如在“母亲节”那天,我带领孩子们为她们的妈妈制心卡,并协助孩子们写上自己相对妈妈说的一句贴心话,拍成集体照发到群相册中,与家长共勉、孩子们的心意。家长也可利用幼儿园网络平台,在家长论坛中积极发表自己对幼儿教育的看法、心得。

4、建立家长委员会。

在了解了家长的各方面情况后,利用自荐和指定的方式,组建幼儿园家长委员会,这些成员有热心积极的家长,有在教育方面有一定经验的家长,也有平常对班级事务不太关心的家长,照顾到各个面以使班级工作在整个家长群体中有更大的影响力。每月一次例会,主要跟家长商量以下本月班里将要组织的活动,了解一下更近家长们对班里的工作意见,使家长积极参加班级的管理工作。

5、利用家园联系手册。

家园联系手册是一种书面形式的交流方式。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时间一般是在每个月的月末,教师会对每个幼儿在这一个月里的各方面表现向家长做一客观的评价,家长也会对孩子的近期表现及突出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6、开展学期家长会。

家长会是我们每学期都必须开展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家长会形式,多动脑筋,调动起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而不再是只有老师说,家长听。教师可通过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相关精神的学习,在家长会中采取“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家长分组讨论”的形式。家长就教师的问题结合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其他家长讨论,这样家长不仅可以在老师这里得到一些比较专注的育儿意见,而且也能到其他家长一些好的育儿经验。

7、运用幼儿晚离园环节。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8

一、创设丰富的阅读情境,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阅读情境,即一种气氛。情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将幼儿拉进阅读世界的步,逐步引发幼儿的阅读动机,要幼儿爱读书,就要让他们在读书之前先爱上读书的气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在、有趣、丰富的阅读情境,帮助幼儿建立阅读习惯。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有幼儿阅读的机会和内容。我们采取了多样化的形式,让幼儿参与阅读。例如,晨会活动中、离园前,有时幼儿会带来一些图片、照片等资料,这时我们会鼓励、引导幼儿通过介绍、观察讲述等方式进行阅读、交流;饭后,我们有时会集中幼儿进行图书阅读,这时教师可以在幼儿集中阅览中,全面观察多数幼儿的活动情况,给予集中指导。在阅读中,除了进行师幼共读、师流外,同伴交流、合作阅读也能补充、完善发展幼儿的阅读技能,令幼儿产生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如让能力强的幼儿与能力弱的幼儿一同阅读,互相讲述书中故事,这样还能起着带动的作用。因此,有时,我们也让幼儿随意分散阅读,让孩子选择阅读资料后,自由结伴、分散地进行阅读活动。这也有利于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图书区是每个班内必备的活动角区,也是我们创设阅读情境的另一有效途径,图书区中摆放各种有趣的图书和阅读材料,幼儿可以和同伴一起坐下来阅读,来获得认同、接纳、借鉴同伴的阅读经验;图书区是多次的,为幼儿提供的书籍有幼儿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种次,以保证不同水平幼儿阅读的需要。教师还要留心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从图书区中选择一些图书读给幼儿听,在老师的有意识的影响下提高幼儿对这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图书区内除了书外,还要有些其他材料,如纸、笔等各种文具来支持幼儿反映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生活,让他们自己学着书的上标记、符、文字、绘画尝试制作图书,并对幼儿有创造性的画、涂、写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多样阅读材料

新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合适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这里所说的合适,是指符合幼儿阅读的目标和特点;优秀,是指画面形象生动、内容健康向上、语言丰富优美。因此,在选材时,必须以目标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择合适的图书。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提供大量有具体意义、形象、生动的阅读材料,同时,要摆放在幼儿容易取到的地方,方便幼儿自由选择,自主阅读,感知、体验其中的乐趣。

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阅读特点,选择了一些幼儿所喜爱的、画面生动的、内容科学的读物作为他们的阅读材料。其中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它包括以下几类:

1、视觉类的:图书、图画、图片、影像以及根据幼儿近期热门话题用图文制作的画面。如以“神舟五”为主题,用文字或图画形式记录下来的、幼儿自己发现的、与神舟五发射成功有关的内容:“我看见航天员杨利伟叔叔了”“我在电视上看到了神舟五”等。另外,我们还结合各班的教育教学活动,鼓励幼儿自己收集、自制图片等材料,动手布置画面。同时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色彩丰富的与内容吻合的背景,如与“冬天”主题相关的雪花的背景等。

2、听觉类的:配套的故事、儿歌、散文、轻柔的音乐磁带等。让幼儿自主地操作,把他们自编自讲的故事录下来,放给他们听,甚至有时让幼儿自己来录音。3、 操作类的:提供图、文配对材料,让幼儿玩配对游戏,或看字做动作、看动作猜字等。

4、表演类的:提供头饰、面具等具有形象特征的道具,以及不同场景的背景等,供幼儿表演。

我们在选择这些阅读材料时,注意了题材的多样化和文体的多样化。从儿童生活到科学知识,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谊、克服困难、经历奇险,各种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讨论话题,都试着让幼儿去接触。我们为幼儿提供的不仅有儿歌、童谣、诗和故事,还有一些知识性的图书。幼儿在不同的阅读内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呈现方式中,渐渐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知识、信息的积累有所加强,视野也扩大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表现力和理解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调动家长参与阅读教学,营造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9

【摘 要】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它的开发和利用不只是为教师服务,更应当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生也应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本文介绍了教师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村庄)三结合”的课程资源开发网络时,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和具体的作法。

【关键词】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利用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它大致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学生家庭、当地社区等校外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态度与能力等无形的资源。通过近几年初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教学活动,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对象,是家庭、社区生活的重要参与者,也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更终受体。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只是为教师服务,更应当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 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生物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开发生物课程资源时应深入研究初中阶段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种种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发现多种多样的奖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业的信心,也可以启发教师打开记忆之门,从自己以往与学生的经验中挖掘出大量有益的参考资料,归纳出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手段、工具、设施、问题,以及如何布置作业、安排课堂内外学习等诸多要素,从而帮助学生尽快达到生物课程的目标要求。

3、 让学生成为资源开发的主体,在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中学习生物

3.1 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教师在充分利用生物课程资源为开展生物教学服务的同时,也积极为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查阅书籍,做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例如,在学习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收集并交流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的主题活动,布置学生组成活动小组,自行制定活动计划,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和电子备课查阅相关书籍及互联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来调查、收集、整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并展示和讨论、交流成果。通过这一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觉利用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促进学生了解就地保护对象的多样性和我国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领域所肩负的重任,使学生对我国目前在上述领域中面临的威胁进行思考,学会分析和判断我国生物多样性潜在的威胁,鼓励学生将基础知识与实际联系,丰富和发展了学生对生物学科课程学习结果的体验和认识,较好地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爱国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3.3 善于利用社区(村庄)的课程资源,发动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在每个社区或者村庄,其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为学生学习生物学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加以选择,从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走出教,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之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让学生走出教,直接参与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了解当地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与生物科学息息相关,让学生懂得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才能使生物课程突破“以学科为中心”观念的束缚,使生物教学摆脱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欲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当然,课程资源还包括媒体资源和隐性资源等,其开发利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生物教师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村庄)三结合”的课程资源开发网络及挖掘利用媒体资源和隐性资源时,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更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学到终身受益的本领。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10

【关键词】阅读活动;家庭;资源

关于教育资源的利用,我们可以以身边更简单的为例,比如阅读课程,它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有配套的教材、指导用书、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个系统程式。而家庭资源,是一个比较分散,相对抽象的资源,既包括家庭中物的资源,也包括家庭中人力的资源,我们应该考虑把它更大化地利用起来,让孩子更大化地受益。

一、家庭阅读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家庭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丰富的资源库,无论是家长的人力资源还是物质资源,都是幼儿园教育的宝贵资源。家庭是幼儿教育的环境,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一个家庭都为幼儿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家庭教育投入,从各类图书、玩具,到各种新奇的文具、工具,但是在家庭中,这些资源的开发不够充分与全面,利用率很低,而且比较零散。而家长作为幼儿教育的实施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因从事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生活工作经历、职业特点、专注背景,其从事的工作和职业同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存在着各种交叉与关联,而幼儿园也需要这样的一些专注人士进入幼儿园,辅助与指导幼儿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家长自身的素质修养、人格魅力也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作为幼儿园师资的补充,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其本身就是一种活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起到资源补充、拓展的作用,而这一作用的更终受益者是幼儿。所以,将家庭阅读资源充分开发、利用,与幼儿园现有教育与资源整合,就关系到幼儿园阅读活动的深度发展,关系到幼儿教育的实际意义。

二、家庭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家庭图书的共享。

每个家庭都会购置一定的图书,既包括成人的也包括幼儿的。但有的家庭图书往往购买了却没有认真阅读,或者阅读一遍后就束之高阁,不但增加家庭支出,而且放置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天下之大,要买尽所有的书也是不可能的。怎样让家庭中现有的图书发挥更大价值,而且不需要额外增加支出却能饱览群书呢?家庭图书的共享使这些成为可能。在课题实践中,我们通过推出“萤火虫读书卡”、“阅读银行”和“图书漂流”活动让更多的幼儿和家长参与到阅读的行列中来,大家共建图书馆的模式不仅扩大了幼儿的读书视野,体验了一种图书馆式的图书共享活动,这种借阅的经历,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更教会孩子自主管理图书,自主借阅,自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幼儿中形成。

“萤火虫读书卡”活动通过发起活动倡议和规则,建立“萤火虫书目”,将幼儿带来的图书进行登记编,幼儿利用读书卡每周五进行借阅登记,将已读完的图书带回归还,再借阅新书,一个流动式“图书馆”建立起来,幼儿轮流做“图书管理员”实现自主管理,整个活动实施让图书共享流动、运转起来。通过读书卡,老师可以对整个阅读情况一目了然,很方便地了解幼儿阅读状况和对图书的喜好,便于调整阅读书目。在实践中我们更加坚信:只有让阅读融入幼儿的生活,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阅读的教育功能。只有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成为一种乐趣,才能够让幼儿体会到阅读的无限魅力。

在班级开展“萤火虫读书卡”、“阅读银行”活动的同时,我们将这一共享模式扩大到家长中间,这就是“萤火虫图书漂流”活动。旨在帮助家长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亲子阅读习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教观,同时也提醒家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天地,引导孩子读书、爱读书、读好书是每个父母应尽的职责。同时认识到: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仅是幼儿需要的,也是家长需要的。

图书漂流,让一本本“沉睡”的图书,实现它的更大价值,传递的是知识,传递的是文明,传递的是信任,开启的是一段文明美丽的奇妙旅程。“萤火虫漂流书”计划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全班读书运动,是在构建一个在家长和幼儿中“漂起来”的开放式图书馆,漂流活动蕴含了游戏情节和神秘感觉,会让人觉得原本枯燥的读书活动充满了趣味。“漂流书”没有借书证,不需要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这种好书共享方式,通过放漂、求漂、受漂与收漂等有趣的形式,使家庭闲置阅读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家长资源的开发利用。

亲子阅读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但是家庭亲子阅读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家长缺乏正确的亲子阅读互动,亲子阅读有量无质,亲子阅读形式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该如何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如何合理指导亲子阅读,提高亲子阅读的质量呢?

(1)利用家长开放活动指导亲子阅读。

家长开放活动中,很少有家长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园看老师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阅读与游戏。针对家庭中亲子阅读存在的问题,我曾设计了一节教育活动――花门帘,是在省编教材基础上改编出来的一节阅读活动,我把家长开放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如何指导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家长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联想等等。家长开放活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家长来园看看孩子是如何上课以及孩子的表现上。活动中大量的提问,给幼儿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提问的问题也大多具有发散性特点,整节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扩展。家庭中的阅读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亲子互动,很多家长总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与孩子一起阅读,每天睡前给孩子讲故事,直到把孩子哄睡。这样的阅读重在量而缺少质,因此阅读的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2)利用“故事爸爸”、“故事妈妈”活动提高亲子阅读质量。

(3)亲子自制图书,拓宽阅读渠道。

早期阅读读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书,而是婴幼儿凭借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言语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内容的过程,早期阅读的意义不在于“书”,而在于阅读的过程。陶行知说过: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活的人,活的动物,活的世界……从天到地,从春到冬,从进餐到入睡,从洗手入厕图示、安全警示图示到区域活动规则图示,凡是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幼儿阅读的活的书。就此而言,阅读就不应仅仅局限在购买的“书”。除却成品图书与绘本、在阅读活动中,幼儿自制图书也是很有价值的阅读资源。幼儿自制图书不仅能发展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幼儿自制的图书,可以体现幼儿的语言发展过程,无论是对教学工作或是对幼儿本身,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料。

(4)评选“书香家庭”、“阅读之星”推广亲子阅读。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11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探究能力 创新思维 创造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更高目标。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学科,它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因而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强化学生感知的同时纠正了其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

二、如何发挥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中的作用

教师要发挥各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物理实验按来源?形式?目的的不同,可分为课堂: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课内外小实验和家庭实验。

1、演示实验的生动?直观?形象,极易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演示实验要有启发性,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形象,通过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客观规律,发展能力,培养兴趣。例如在讲授流体压强时,我们可以用一只漏斗?一只乒乓球给同学们演示一个有趣的现象,老师先把漏斗的尖部咬在嘴里,漏斗口朝地,当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去,在向漏斗里吹气的同时把手松开,奇妙的现象出现了,虽然手离开了乒乓球,但乒乓球并不落下来,却在漏斗口附近跳动着,同学们会被这一现象惊呆了,“为什么乒乓球不落下来呢?难道重力就不存在了吗?”再将漏斗和乒乓球交给某个同学,让其仿照老师的动作表演,他会吸足了气,集中力量对准漏斗尖部吹气,想把乒乓球吹下去,结果,乒乓球照样在漏斗口附近跳动着,并没有落下去,你吹得愈厉害,它跳动得愈快。这一场面,会激发在场每位同学的努力思考:这是为什么?这时候,老师再解释这一奇妙的现象,这一堂压强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2、学生分组实验,是实验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实验操作能力就是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对其思维造成的冲击远比被动接受强烈得多,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可以让先演示后实验,也可先设计后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完成的方法完成。

3、课内小实验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穿插在当堂内容中的小实验。这不仅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突破难点,而且也烘托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边学边实验”的氛围中自然地产生了学习兴趣。它具有趣味性强,方法简单、易做、实用的特点,有助于打破学生对实验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如在静电教学中,“纸上跳舞”的小实验,使学生在笑声中体会到静电的产生与防止方法;再如,在“超重?失重”的教学中,自由下落的易拉罐中水竟然不从孔中射出,学生在惊讶之余了解到失重现象。讲解力的合成实验时,用一条线从中间对折后拴在木凳上,然后两手各提一股线,并逐渐分开,来研究分力与合力的“小实验”。这些趣味的小实验是不用障眼法的真正魔术,它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引发大家探索物理问题的热情。

4、课外小实验和家庭实验能让物理走进生活,提高社会和家庭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课外小实验和家庭实验主要取材于身边的物品及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学生用这种随手取材的方法进行实验,会感到分外亲切,也能切切实实感到学有所用。例如:背对着太阳,在嘴里含一口水,迅速向上喷出,你可以发现在有雾的地方会出现白光经过色散后的彩色光带。

三、教师应该如何在物理实验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1、利用探究模式教学加强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培养。这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在应用这种模式时,要求教师有目的的选择重演与再现内容。物理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实验教学就应该合理利用探究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多渠道收集物理实验信息,丰富教师的业务水平。应该从杂志、报纸、广播和电视中收集一些更新的实验信息,创造性地加以改进,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借鉴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业务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12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促进创造,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学生在其中成长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没有安排交流,自己一个人“唱独脚戏”,学生只有听的份;另一方面教师没有创设交流的氛围,学生正襟危坐、循规蹈矩,一节课都在紧张中度过,哪敢交流。因此,教师应提高对“交流”的认识,并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交流的氛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可能进行。

1、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态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多让学生说话,可以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便于教师针对性进行教学。学生通过交流,可以明是非,知得失,在交流中修正自己,发展自己。其次,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促进课堂教学师生之间交流的开展与深入。

2、教师要准备有效的材料

师生要进行有效的交流,除了教师提供学生交流的时空、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说话以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准备材料、设计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创设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同时允许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也就成了课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生在“讨论”“争辩”中积极思考、学会交流、学会表达。

二、交流――需要广度

传统的课堂缺乏交流,而现实的课堂也有一种不好的现象――课堂成了教师与少数尖子生的对话,许多中下生没有参与数学交流,尤其差生,成了课堂的摆设。新加坡教育部长在给校长的委任状上有这样一段话: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如何关注每一位个体,使他们也参与交流并得到发展,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关注生理和心理有些问题的学生,引导他们参与交流,这样才能提高课堂交流的广度,真正体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1、关注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

因此,对于这些孩子,我们教师更应该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爱心,创造机会让他们表达,耐心倾听他们的每一句发言。我班有个学生叫远远,思维比同龄人迟钝许多,同学们说他是傻瓜。我开始特别地关注他,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和交友情况,并且尽可能地在班里给他创造一些发言的机会,经常与他交流。如在教学表内除法时,我让远远来回答“54÷6”等于多少时,远远的脸通红通红的,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我微笑着鼓励他:“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对。”他纠正了好几次,终于说对了。在我的刻意关心、培养下,经过一个学期他已经有明显的进步了。

后进生不会永远是后进生,教师应该坚信这一点,多和他们进行交流,给予他们比别人更多的关怀,让他们自信起来。只要有充足的阳光、氧气、水分,鲜花一定会开满枝头。

2、关注因家庭原因造成的问题学生

一个健康、幸福的家庭是每个学生快乐成长的保障,是给予学生安全感的一个港湾。如果一个家庭开始出现分歧或者是支离破碎的,那么这个孩子无论是精神上还是学习上都将受到很大打击。小潜是个聪明的孩子,数学成绩在班里也不错的,但是他的行为习惯却不怎么好,独立能力很差。我了解到他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不在了。爸爸又比较忙,他平时就寄宿在一个老师家。他如果对某一个人不满意就跟那个人唱反调。又进行了解,他在语文课上的表现是不错的。我就想到可能语文老师给了他一种妈妈的感觉,使他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我上课特别留意他,关心他,鼓励他回答问题;下课时经常找他聊天,现在他在数学课上发言越来越多,学习也进步了不少。

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只要我们教师找出问题所在,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多与他们进行交流,问题学生也可以变得很可爱,他们同样也是一朵朵可爱的花朵。

三、交流――需要调控

学生的交流并不是与生俱会的,是需要培养与引导的。

1、重视问题的预设

交流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材料,还需要设计好问题,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交流成为可能。

2、加强评价的激励

通过专项计划上名牌的毕竟还是少数。今天的乡村教育也会和城一样有“鸡娃”和“内卷”吗?乡村孩子成长面临着怎样的新情况?面对城教育的发展,乡村教育有何优势,助力寒门学子“鲤鱼跃龙门”?

本报记者近期采访了三位乡村教育的研究者——北京师范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讲师程猛、北京师范国内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安超、国内教育科学研究院比较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赵章靖,围绕乡村教育及文化优势进行分析,并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请他们为乡村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跳出农门”的孩子,是怎样靠教育改变命运的

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巨大、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乡村孩子是如何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乡村孩子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究竟展现在何处?三位学者都进行了研究。

自2014年起,程猛与他的研究团队通过深度访谈和教育自传的方法,收集和记录了近百名出身乡村、进入重点的农家子弟的生命体验。

程猛用“先赋性动力、道德化思维、学校化的心性品质”,来概括乡村孩子取得高学业成就背后的意义世界。

“物或损之而益”,程猛用老子的一句话,来说明“先赋性动力”,即多年积累的城乡差距、农村中的重男轻女现象等,反而让人生发出向上的动力,进而把不利情景转化为学习的韧性。这种与命运抗争的“先赋性动力”是乡村孩子拼搏向上的原动力。

道德化思维,即对于乡村孩子来说,总能感受到父母的勤俭、辛劳和付出,因而他们对家庭为自己求学所做的牺牲背负了较重的道德债务。“对乡村孩子而言,学习不是单纯的个人事务,而是与父母的付出能否得到回报、与自己家庭甚至家族的荣辱联系在一起,这种将学习作为道德事务的思维模式让乡村孩子更专注于学习,自制而专一。”程猛说,而在学校生活中,尤其是应试的环境下,成绩是获得有尊严的身份的核心,也是乡村孩子优越感、认同感的主要来源。

安超则将目光投向了以自己父母为代表的乡村孩子父母,去重新访谈自己的父老乡亲,去反观自己的家庭,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此观察乡村孩子的父母在经济、文化、情感和道德上是如何支持他们取得学业成就、长大成人的。

“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我们却感觉不到这种匮乏,有兄弟姐妹吵吵闹闹的陪伴,有广阔田野可供玩耍,有一群七大姑八大姨可以看孩子。”安超说。

“在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传统乡村家庭教育、自我养成之外,弥漫于区县乡村学校内外的自强、励志、苦读、乐学精神,也是乡村孩子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赵章靖说,区县乡村学校师生所崇尚的这种精神,作为原初动力,会赋予或强化乡村孩子自强品格和自愈能力,在求职或考研、考博中继续努力拼搏,诠释着新时期的“寒门贵子”。

因此,赵章靖认为,乡村教育振兴更要注重区县乡村学校的这样一种自强品格,区县乡村学校的这种内在品格能够与乡村家庭“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心理和“读书的料”的成长需求达成同频共振。

今天,农村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20世纪80年代,程猛出生于一个三县交界的小村庄,父亲是农民,母亲是村小民办教师,从小被视为“读书的料”的他,一从村小到区县初中、重点高中、北京重点……跨过一个又一个学业阶梯,如今成了北京师范教育学部的一名教师。

安超和赵章靖的经历也类似,从乡村出发,以学业为阶梯,努力在大城拓展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作为从乡村成长起来的教育研究者,他们不禁把目光投向了乡村,试图寻找乡村孩子“鲤鱼跃龙门”的规律。与此同时,他们也在观察着这些年来,乡村“00后”,甚至“10后”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当我上的时候回家,农村老家是一种景象;我读研的时候回家,农村老家是另外一种景象;现在我工作了,再回家,农村老家又是一种新的景象。乡村的变化是十分剧烈的。”程猛说,这其中有乡村面貌的变迁,比如有了自来水,通了快递和网络,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然而,赵章靖也观察到,不同于他所成长的年代,现在的乡村孩子,正在经历着完全不同的童年——现在的孩子玩手机游戏、玩电脑比我们都灵。过去,考上是“鲤鱼跃龙门”,而现在的农村孩子和家长对于教育的信仰和学习心态正在发生变化,存在着“即便考上重点,也很难说将来的命运就会有多大改变”的“担忧”。

再回到家乡,安超也发现,手机、网络游戏、短视频网站等,正在父母师长看不见的地方,悄悄侵占乡村孩子的精神领地。

在安超看来,屏幕提供了这种接触外部世界的便利性,乡村孩子可以很容易看到“外面的世界”,感觉到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种种的差异,会更早地触碰到现代社会和乡土社会中间的一些差异,但他们的家庭支持和当今的乡土社会提供的文化滋养却不足以支撑他们去探索一个真实的“外面的世界”。

“‘80后’的我们没有手机、互联网,课后的时间专注于读书学习,而当前乡村家庭中这种放任的电子文化接触和暴露,对乡村孩子的成长和亲子关系带来了重重挑战。”安超说,如今的乡村孩子,一方面,面临着心灵孤独的危机,既没有兄弟姐妹的血缘牵绊,也没有玩伴的非竞争性友谊;另一方面,不少留守儿童更是缺乏亲身养育,而只有虚拟的“屏幕玩伴”,非真实体验和脆弱性风险与日俱增。

程猛认为,过去城离乡村的物理距离很远,而现在在屏幕上、网络上,城与乡村的形态是叠加的,儿童很小的时候就不断在城与乡村的图景间穿行,精神世界面临着潜在的挑战。

“在狂飙突进的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孩子也在经历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发展机会也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特别是在那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乡村孩子在吃穿用度、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也逐渐接近城孩子。”赵章靖说,乡村地区的家长也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

“今天的农村孩子,作为乡村独生子女一代及二代,他们几乎承受着来自父母的、祖辈的所有期望,压力巨大但现实的支持却非常有限,这使今天的农村孩子的成长面临着独特的风险。”程猛说。

当前,乡村教育如何利用好国家政策红利

硕士毕业后,程猛曾在北京一所高中任教两年。正是这两年的对比,让他感受到了县域高中独特的校园文化——“不少乡村孩子有一种坚韧、争气的心理,父母拉扯我们不容易,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我们要好好考,将来回报父母。这样一种朴实的精神,是县域高中不同于城高中的一种独特校园文化”。

“县域高中的生源中,农村背景生源几率大一些,县域高中也会把宣扬或者是把父母的牺牲付出作为激励学生向上求学的一个动力,作为一种刻苦学习的动员。”程猛说。

在他看来,相比于许多城里长大的孩子,乡村长大的孩子浸润于乡土社会之中,对大自然有更亲近的体悟。尽管他们在现实的教育和发展资源面有诸多限制,但能吃苦的韧性、内在的探索热情和想象力等,对他们克服学业困难、取得学业成就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城乡发展的差距、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差异一方面会带来很多大大小小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催生出非预期的学习韧性。”程猛说。

而近年来,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国家持续推进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其中,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自2012年以来,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并得到了多方认可,调查显示,高校满意度为80%、学生为90%、地方为100%。除此之外,为保障农村孩子上重点高中,也有不少地方实施指标到校政策。

“专项计划的实施,对于广大农村孩子来说,是及时雨,是底线保障。”赵章靖说,在当前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迈向普及化发展的背景下,专项计划的实施,是有效缓解“县中塌陷”现象的给力举措。

然而,程猛和安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在政策的实施中,也有一些孩子“不适应”,甚至退学,这显示出政策意图与教育实践的隐含张力。

“这部分进入重点、重点高中的‘幸运儿’仍是少数,而教师可能意识不到他们在心理上和学业上的困难,没有及时干预,政策的成效打了折扣。”安超认为,支持性政策的实施,无论在高中还是在,要真正走进农村孩子的内心,这需要真正懂学生的老师、懂学校的校长和有人情味的管理者,能够帮助他们应对城乡文化冲击、应对教育的压力。

在田野调查中,程猛也接触过这样的个例,作为小镇有名的“读书的料”,不负众望进入名牌,因为对专注不感兴趣、缺乏规划,四年下来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自己非常失望,父母也非常失望,整个人的精神世界都面临着崩溃”。

对此,赵章靖认为,在落实专项计划的同时,还应该注重配套措施的完善。乡村学生更需要文化帮扶,具体来说就是要帮助农村孩子学会更好地待人接物、与人相处,心理健康、平衡,不再因贫穷而自卑。“这需要春风化雨到每个乡村孩子个体,让他们更加阳光、积极、乐观、自信,并做到久久为功。”赵章靖说。

乡村振兴背景下,该如何支持乡村教育发展

在程猛看来,县中振兴,重要的不仅是让多少比例乡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还应该与乡村振兴、中小城经济社会发展连接在一起,提升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真正实现无论在城还是在乡,都有机会充分发展。如果乡村的孩子不管在城还是在乡村都能寻找到就业机会,从事有价值、有尊严的工作,有比较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公共支持,那么“跳出农门”“跳龙门”就不是唯一的那条,乡村教育的内卷或焦虑就不会那么强烈。

安超则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推进县中振兴,不是要办多少超级中学,而是应考虑办一些适应乡土的“小而美”的学校,这也不能只靠政策来做。

“从乡村走出去的人其实是一股很重要的支持性力量,而他们的力量、潜力,目前还远远未发挥出来。”安超认为,这需要地方乡镇、县的政策和教育部门对这股力量进行一种汇集和整合。政策需要去发掘这些力量,搭建一个双向奔赴的平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回归乡村,田园经济、乡土情怀成了一股新的潮流。

“乡村需要‘筑巢引凤’,‘巢’不仅是物质上的巢,更应该是制度性的巢,让那些走出去的高端人才、科研工作者、企业家愿意回来,相较于物质,优化基治理,做好制度建设,才是‘筑巢引凤’的关键。”安超说。

从教育领域来说,物质面,是不断改善乡村的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解决乡村教师的真实困难和需求,让乡村教师没有后顾之忧。而制度面,是要制定和落实乡村教师的“优师”政策,培育、选拔、晋升、奖励一批真正精通业务又有乡土情怀的中青年教师成为骨干教师,以“专注”为准绳、靠“本事”说话,把人才留住,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教育的振兴。

程猛则认为,乡村教育的振兴需要从根本上扭转城乡二元格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就现实的教育面而言,提高乡村的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办学条件、大幅度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福利保障才能吸引优秀教师加入乡村振兴和教育振兴的大潮。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力量,发现乡村相比于大城的内在优势,激发乡村的发展能量,吸引更多有才有志的人回流,逐渐弥合城乡之间在教育资源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距。

“乡村教育有自身的优势,应该进一步鼓励乡村教育自发探索,发挥基教育的首创性。”在赵章靖看来,城文明并不意味着绝对先进,而乡村文明更非代表落后。在现实中,偏重于带有功利取向的“人才”,而乡村文明建设中的“人士”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种乡村人士,在当下可以是生活在农村乡镇地区的退休干部、教师甚或乡村。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这类人士也值得被重视。

以上关于“国家对亲子关系的政策支持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国家对亲子关系的政策支持(打造幸福家庭的关键步骤)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范文第1篇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气氛

二、讲究教育方式,对孩子宽严适度,期望适中

首先,父母要认真对待儿童的各种需要,对孩子生活、学习中的合理需要尽力满足,对孩子的不合理需要加以必要的限制。父母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过分保护,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赏识,让孩子自己动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学会自己确定行为规则,设立学习目标。其次,父母对儿童的管教要宽严适度。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实行高压手段,粗暴地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再次,父母对孩子学业成就的期望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期望过高,会给孩子造成害怕学习失败的恐惧心理;期望过低,孩子则会不求上进,缺乏学习动力。

三、父母要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个性

父母的个性特征使得家庭形成特定的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经常地、持久地感化着儿童,不断反映到儿童的人格结构中,使儿童形成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体验。父母亲健康、开朗、乐观、积极进取,则孩子努力取得优异成就。反之,父母亲个性偏离、情绪多变、抑郁、内向等,会给家庭笼罩一淡淡的阴云,这会使儿童形成内向、孤僻、多动的个性特征,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严重的可能导致儿童情绪和行为异常及精神卫生问题。因此,父母自身的精神卫生状况也应不断得到改善,这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及行为习惯,争取学习成功,具有深刻意义。

四、父母要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又称抱负水平。古往今来,凡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者,都是些抱负水平高的人。所以,及早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是今后成才的关键。父母应注意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及学习活动中,经常交给儿童一些任务,当儿童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些任务时,应及时给予鼓励、赞赏和奖励,使其得到外部报偿。这样,儿童就会逐渐产生对完成某些任务的兴趣,从而向成就动机转化,形成愿意做好工作、完成好学习任务的好胜心和自信心,逐步提高成就动机的水平,为他们今后克服学习困难,争取优良学业,奠定良好基础。

五、帮助学习困难儿童解除心理负担

儿童的学习困难,常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有的儿童可能因此感到自卑,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不如别人,或者天生比别人笨;有的儿童可能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不愿意在学习上下工夫;也有些儿童对教师和家长流露出怨恨情绪。对儿童的学习困难造成的心理负担,家长要给予关怀、体谅,并善于引导儿童解除心理负担,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首先,家长要善于用心寻找学习困难儿童的“闪光点”,珍惜他们的自尊心和求知欲,这对于学习困难儿童的情绪转变和成长是很重要的。其次,要多给学习困难儿童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情悦的体验,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六、对儿童的学习困难“对症辅导”

帮助儿童克服学习固难,首先找准儿童学习困难问题的“症结”。比如,儿童的学习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是诵读困难,还是计算困难。只有把问题的症结找准,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和教师共同督促学习困难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例如,正确书写的习惯,按时做作业的习惯,恰当的记忆方法等,这对于帮助儿童克服学习困难,增强学习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七、家长要注意控制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刺激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范文第2篇

100%通过

考试说明:2020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考核情况列表

1、自测练习(1-7章)

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6分)

题目1

1、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就是()。

选择一项:

A。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题目2

2、在语言教育方面,家长的任务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给幼儿创造一个带有视听觉的、丰富语言刺激的环境;

B。

给幼儿一个宽松的精神环境,鼓励其语言表达;

C。

与幼儿一起阅读,培养其阅读兴趣;

D。

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题目3

3、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就是()。

选择一项:

C。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二、判断题

(将√或×填在题后括内,每小题2分,共8分。)

题目4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儿童的合理养育和锻炼来实现的。()

选择一项:

题目5

5、当适龄儿童来到幼儿园或学校时,家庭教育在之前为每个儿童奠定的人格、能力和知识基础是相同或相似的。()

选择一项:

题目6

6、家长应当在全面关注儿童成长的同时,重点实施健康教育、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

选择一项:

题目7

7、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或者说核心是“助其自助”。()

选择一项:

第二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家庭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家庭经济状况

B。

家庭居住条件

D。

家庭生活设施

题目2

2、家庭精神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包括:()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B。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C。

家庭结构与情感氛围

D。

父母的性格、兴趣和爱好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家长道德素质的高低并不会成为影响儿童行为的重要因素。()

选择一项:

题目4

4、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心理健康、认知发展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影响甚微。()

选择一项:

题目5

选择一项:

题目6

6、不同家庭结构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往往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选择一项:

题目7

7、家庭氛围在儿童家庭教育中不易被察觉,是一种隐形并且不太重要的影响因素。()

选择一项: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0-3岁婴幼儿身体发展遵循的原则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头尾原则

B。

远近原则

C。

等级整合原则

D。

系统独立性原则

题目2

2、玩具选择应避免的误区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玩具越多越好

B。

玩具越贵越好

C。

玩具越复杂越好

D。

玩具操作难度越高越好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0-3岁儿童思维方式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思维与自身的感知和动作相伴随出现,出现了表象和想象。()

选择一项:

题目4

4.0-3岁儿童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已不明显。()

选择一项:

题目5

5、在亲子游戏发生的初级阶段,亲子互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观察和模仿。()

选择一项:

题目6

6、选取玩具不需要过多考虑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点。()

选择一项:

题目7

7、亲子游戏中父母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游戏伙伴,而非替代者。()

选择一项:

第四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身体抵抗力逐渐增强;

B。

动作的灵活性逐渐提高;

C。

动作的协调性、稳定性加强;

题目2

2.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体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各种心理活动从发生到陆续出现,达到基本齐全;

B。

心理活动从笼统到分化,从具体到抽象;

C。

主动性和有意性逐渐增强;

D。

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对于3-6岁儿童来说,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并不一致。()

选择一项:

题目4

4、在培养3-6岁儿童良好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一致性和一贯性。()

选择一项:

题目5

5.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目的与任务规定着家庭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指导方式。()

选择一项:

题目6

6、

在幼儿期,儿童的自我评价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成人的评价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不大。()

选择一项:

题目7

7、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教育影响,都会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孩子发展的整体性、教育的渗透性。()

选择一项:

第五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6分)

题目1

1、特殊儿童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智力超常和落后儿童

B。

孤独症儿童

C。

肢体残疾儿童

D。

视听障碍儿童

题目2

2、超常儿童的类型可以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智力型和学术型

B。

创造型

D。

运动型

题目3

特殊儿童的存在导致家长精神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家长自身对特殊儿童的错误看法;

B。

外界对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看法;

C。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

D。

对家长婚姻质量、经济能力、生活方式产生严峻挑战。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4

4、智力落后儿童就是在智力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水平,并有行为适应障碍的儿童。()

选择一项:

题目5

5、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其语言能力的提高。()

选择一项:

题目6

6、智力低下是脑瘫患儿的主要伴随症状之一,因此,所有的脑瘫患儿智力都差。()

选择一项:

题目7

7、视觉障碍儿童的视觉与听觉障碍儿童的听觉都受到了严重限制,但他们的其他感知觉起到了重要的代偿作用。()

选择一项:

题目8

8、尽量不要送截肢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因为他们会遭到歧视。()

选择一项:

第六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题目1

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

C。

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

D。

以幼儿园为核心的教育研究

题目2

2.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亲职教育

B。

教育活动合作

C。

管理与研究合作

D。

资源支持

题目3

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式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方式

B。

加强家园联系及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C。

家园现场沟通交流的方式

D。

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方式

题目4

4、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以幼儿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服务保障

C。

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

D。

教育资源利用

题目5

5、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方法有:()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资源共享法

B。

宣传法和讲座法

C。

调查研究法

D。

讨论共议法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内,每小题2分,共4分。)

题目6

6、相对于0-3岁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在3-6岁儿童的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性有所增强,但主动性和责任心可以有所减弱。()

选择一项:

题目7

7、幼儿园和社区不仅能够为学前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还能为学前儿童和家庭提供相关的指导。()

选择一项:

第七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家长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家庭教育内容

D。

家庭教育方法

题目2

2、韩国“狮子型”教子法的精髓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让孩子面对现实

B。

在逆境中寻找解决方法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是由家庭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所决定的。()

选择一项:

题目4

4、日本孩子2岁前,父母要让他们学会“忍耐”,2岁以后,要让他们学会“等待”。()

选择一项:

题目5

5、日本父母对孩子说的更多的一句话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贯彻这一思想。()

选择一项:

题目6

6、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和自立教育两方面。()

选择一项:

题目7

7、美国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低收入家庭补偿计划“家庭教育支援政策”着眼于改善“处境不利”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环境,提升家长的育儿理念和水平。()

选择一项:

2、形考任务

形成性考核作业1

题目1

1、【简答题】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⑵亲情性与终身性

⑶随机性与针对性

题目2

2、【简答题】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是什么?

目的:家庭事儿童社会化的场所,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任务:教给孩子简单的生活和卫生常识,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内容:培养幼儿独立自治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题目3

【简答题】简述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渠道和方法。

内容:⑴教育观念更新

⑵身心发展知识

渠道:⑴幼儿园指导 ⑵社区指导 ⑶社会团体指导 ⑷大众传媒指导

方法:⑴兴趣诱导法 ⑵游戏活动法 ⑶实践操作法 ⑷环境熏陶法 ⑸榜样示范法

题目4

4、

【简答题】家长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影响?

⑵家长的文化素质影响儿童成长的质量高低

⑶家长的道德素质是决定孩子以后道德面貌的基础

⑷家长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孩子成长时重要因素

题目5

5、【简答题】什么是家长的教育观?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影响?

题目6

6、【简答题】简述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1)

专制型。专制型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总是以一种不可抗拒的身份出现,对于孩子的一切都是在发施令。

(2)

溺爱型。溺爱型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他们视子女为掌上明珠,采用一种用爱过度的教育方式。

(3)

放任型。放任型父母,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实施其他类型教育方式失败,或者是由于父母工作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等原因,因而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4)

矛盾型。这是家长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常常表现为父母不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

(5)

民主型。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总是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表现出一种冷静的热情和有克制的疼爱。

题目7

7、

【论述题】请选择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

要求:(1)阐明已选择的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含义;

(2)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叙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题目8

8、【论述题】试从家长的儿童观联系实际分析其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要求:(1)阐明家长的儿童观的含义和表现;

(2)联系实际分析该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家长文化素质低比较容易忽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采取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方式,同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也会有所欠缺,从而弱化了家长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影响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其次,文化素质低的父母往往缺乏必要的育儿知识,教育没有根据,比较盲目;更后,家长文化素质低,往往会导致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产生不科学的教育观念,采用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题目9

题目10

10、【案例分析题】

幼儿园的保健,两个大人,面对面站着。“徐老师,我觉得一天做四面100以内算术题一点都不算多,我同事的女儿每天要做八面呢!他们不仅要做算术题,还要学习英语和拼音呢!雷雷算是少的呢!我还在考虑要不要和他们一样。可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呀!”

请根据第二章中家长的亲子观念、人才观念(二选一)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心情浮躁,急于求成。这都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把自己做不到或希望做到的事情强加在孩子身上,甚至把自己未能实现的宿愿寄托在孩子身上。从这个现象上绝不是抵毁身为父母的他们,试扪心自问:现代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普遍的现象。每个家长对子女都有较高的期望值。但许多家长却不从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志趣、爱好等出发,不考虑孩子发展的适宜性以及发展潜力,期望值严重偏离孩子能力所及的范围,这样就会形成对孩子的心理高压、导致心理抵触,而且往往是“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有家长从幼儿期着手,而幼儿正是培养幼儿个性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如果这时对幼儿进行消极的评价,势必将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认为: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一方面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孩子的发展方向,符合其实际发展力,所提要求也必须让孩子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另一方面期望面要宽,不要仅局限于孩子智力的发展,或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应该期望孩子学会做人,全面发展,这样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更能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形成性考核作业2

1【简答题】。简述0-3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家庭教育的任务:(1)身体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养成。(2)语言和认知发展。(3)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4)美感的发展。

题目2

2【简答题】.0-3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题目3

3【简答题】。如何在智力启蒙和语言培养方面对0-3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2)注重对婴幼儿基本能力的培养,重在启蒙(3)充分利用婴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在智力启蒙中的作用(4)切忌攀比,要善于挖掘每个儿童的独特性

语言培养:(

1)创造条件,诱发孩子发出声音(2)多和孩子说话,创造说话、交流的氛围

(3)教孩子说话与人士周围事物同步进行(

4)训练孩子的听力(5)在游戏中练习说话

题目4

4【简答题】。简述3-6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题目5

5【简答题】.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2)加强体育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开展经常性的亲子体育游戏;培养对球类活动的兴趣;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开展体育锻炼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和孩子一起做好活动的准备;发挥同伴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重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

(3)培养良好习惯: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细致入微,教给方法;增强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性;及时鼓励,强化良好行为;要注意要求的一致性和一贯性。

(4)培养自护能力: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在生活中渗透安全常识;利用契机进行安全教育。

题目6

6【简答题】。如何在社会性发展和美的熏陶方面对3-6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1)接纳、肯定孩子,培养自尊、自信

2)爱孩子,让孩子学会爱

3)在交往中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

4)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美的熏陶:

1)给予儿童健康的美的观念

2)引导儿童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

3)支持儿童的艺术兴趣,鼓励他们创造美

题目7

7【简答题】。简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有:(1)健康教育(2)生存教育(3)做人的教育(4)智育

题目8

8【简答题】。如何判定超常儿童?对他们怎样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好奇心强;记忆力好;注意力集中;感知敏锐;语言发展早,想象力丰富;理解力强;喜欢动脑,有创造性;兴趣广泛、浓厚;好胜心强,有坚持性。

指导:

正确认识超常儿童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

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关心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题目9

9【简答题】。智力落后儿童可以划分为几个等级?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家庭教育要关注哪些内容?

题目10

10【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

要求(1)简述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的具体内容;

(2)就某一方面联系实际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4分。

婴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产生积极地兴许体验和心理感受。我遇到一个孩子更开始大哭大闹,每天老师对回去拥抱她。慢慢的孩子克服了离开父母的失落感,用很积极的心情度过每日幼儿园生活。正是老师的关爱让孩子产生了安全感。

(2)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丰富的生活内容;

合理的生活制度有利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婴幼儿情绪稳定,使婴幼儿感到安全和愉快。

(3)引导婴幼儿学会表达,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日常生活中婴幼儿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从而长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自己的愿望没满足,遇到了小挫折,等等。

题目11

11【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要求:(1)简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2)结合实际阐述你对3-6岁儿童进行阅读活动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4分。

题目12

12【案例分析题】。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否能持续,有赖于家长的态度和策略。

(2)提供多种在生活中探究和学习的机会。生活中蕴含着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丰富内涵,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家长要做个有心人,不仅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还要创造各种学习和探究的机会。

(3)和孩子一起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兴趣的激发、环境的创设,都有助于孩子走近科学,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探究,动手解决问题,体验发现的快乐。家长要为孩子的发现和学习提供支持和引导,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获得发展。

题目14

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日常生活中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对班级的积木、自主游戏等都不感兴趣,喜欢在教里游荡,没有固定的场所,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他没有办法跟上老师的节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请运用第五章的相关理论分析小林的行为,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形成性考核作业3

1【简答题】.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共育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内容可以分为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和以幼儿园为核心的教育研究。

评价0-3岁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指标。

客观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

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教育问题;

将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过程,不仅给出具体的教育策略,还与

家长进行细致的分析,帮助家长学习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

题目2

2

【简答题】.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好的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3-6岁儿童家园合作内容分为亲职教育、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合作、资源支持等方面。

题目3

3【简答题】。家庭与社区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是怎样的?评价双方的合作活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内容包括: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以幼儿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服务保障、教育资源利用等。

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方法,有宣传法、讲座法、资源共享法、调查研究法、讨论共议法等。

因此评价家庭和社区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展性、目的性

是否以促进幼儿发展、家长育儿能力发展、社区职能发展为目的。

二,互动性

是否体现家庭、社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活动目的。

三,有效性

是否有效利用资源,是否取得好的实际效果。

题目4

4【简答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⑵过分溺爱孩子

题目5

5【简答题】。日本和韩国的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异同?

韩国家庭教育重视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并有独具特色的“狼型”教子法、“狮子型”教子法。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长幼有序、懂得感恩的道德教育和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两个方面;“狼型”教子法意在让孩子学会独立,培养孩子的记忆力、观察能力、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团队意识,挖掘孩子的潜能;“狮子型”教子法意在让孩子充满自信,学会自律自控,学会放弃,让孩子面对现实,在逆境中寻找解决方法。

题目6

6【简答题】。美国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要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和竞争能力,使其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在美国家庭中,父母非常注意发展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家庭鼓励孩子进取向上而反对压抑他们的个性,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对自己负责的精神。

美国的家庭教育崇尚民主,父母和孩度子共同制定能维护各方面权益的规范。孩子在制定家规时与父母具有均等的权利。父母们常能宽容孩子们的顽皮、淘气,不太注意小节,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开放的。美国的家庭教育的民主气氛造就了一代一代独立性极强的美国青年。但有时极端的专民主也使美国不少家庭的教育过于放任,造成不少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盛气凌人,行为顽劣。

美国的父母从小注意帮助孩子树产明确的经济观念和经济独立的意识,父母们教导孩子怎样有计划地消费有限的零用钱,如何想办法去赚钱。美国青年的经济独立意识较早,正是基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在美国,父母们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属子学习进步及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

题目7

要求:(1)简述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的方法;

(2)就某一方法联系实际说明其实施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

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法包括:(1)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2)加强家园联系——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3)家园现场沟通交流——家长会,约谈;(4)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学校,家长沙龙;(5)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育活动开放日。除了以上有效的家园合作方法外,还有利用便条或电话联系、接送幼儿时的简单交谈、利用网络平台等其他家园合作教育的方法。

题目8

8【论述题】.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

要求:(1)简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情况;

(2)就某一方面的变革情况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

(1)

家长教育观念的变革:家长教育观念的变革首先应从传统的、狭隘的人才观的改变入手,变革还应包括儿童观的变革。在正确的人才观、科学的儿童观的指引之下,家长应当明确学前阶段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因此,家长应当更加关注那些对儿童具有终身影响的品质和素质的培养。(2)

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在物质环境的改善方面,家长要注意根据幼儿阶段的发展需要,为孩子创造适宜发展的家庭环境;精神环境方面,家长除了创设和睦的家庭氛围,还要注意改进亲子交往方式,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尊重、关爱的亲子关系。(3)家长教育能力的培养:家长教育能力主要包括了解孩子的能力、选择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能力、创设环境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等。家长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和学习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相关知识,并不断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分析和指导孩子的行为,从而提高教育能力。(4)家长素质的提升:家长素质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艺术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素质都对幼儿产程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5)

家长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应当真正认识家长教育的价值,加强对家长教育的系统规划和研究,增强家长教育的执行力度,更新家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探索家长教育的全新模式,使城和农村家长能够享受到社会所提供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自

己的看法或建议略。

题目9

9【案例分析题】。幼儿园为了顺应发展,与家长零距离接触,建立了网站,我总喜欢在繁忙的工作中,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打开幼儿园的网页,看看幼儿园的新闻,儿子的班级照片,了解一些家教的知识。在有闲情逸志的时候,就在“E线留言”上发下一段感慨,将对儿子的爱与朋友一起。在儿子进入幼儿园这近两年的时间,从更初早上赖在被窝里想试试是否能得到不去的“豁免”,到现在每天催促着我“妈妈,快来不及了,我要个到车站”;从对我有时的教育“嗤之以鼻”,到认真严肃地对我说,“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欣慰于他的成长与进步,感动于老师的教育与辛苦。请运用第六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题目10

10【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托比是一个3岁的美国孩子。他每天早上自己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毕竟托比还小,经常把裤子穿反。有一次,一个做客的国内朋友发现后想纠正他,但被托比的妈妈制止了。妈妈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有一天,托比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一会儿就跑回家,对妈妈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5岁小姑娘。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案例二:康康,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父母忙于做生意,照顾康康的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为了使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爷爷奶奶包揽、代替了康康从小在家所有的家务活动,到现在也不会穿鞋子。在家的时候爷爷奶奶担心他的安全,不让他出门和别的孩子玩,在家看动画片,想要什么就让爷爷帮他拿,想干什么就让爷爷帮他干。吃饭一直由奶奶喂,直到上中班了,康康也没有自己吃过一次饭。等到吃饭的时候奶奶就端饭到床边喂给他吃。久而久之,导致康康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试从外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以上两个案例。

做到的,爸爸妈妈就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并多加鼓励孩子主动的意愿。(3)

避免挑剔或纠正。当孩子有意愿自己做、自己尝试时,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别做个完美主义者。孩子若是常常从父母那接收这样的信息,他们的自我观感一-定是负面、缺乏自信的。(4)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当孩子

累积久了解决问题的概念,接下来就可以在孩子遇到问题时,问他可以怎么办,引导他学习思考。引导时切记给予孩子一些时间去思考,提供的协助越少越好。(5)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是一家的成员,他有权利享用家中所提供给他的资源,也有责任为家里付出。父母可以依照孩子的年龄及能力,帮他安排适合的任务,比如倒垃圾或是帮忙收衣服,让孩子学习独立的同时,还能从小培养责任感。

活动设计与指导

1、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选择一位小朋友家长,帮助指导家长设计家庭游戏并实施,家长将游戏效果反馈给指导者并收录在活动情况记录表中。“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可在平时作业(2)之后进行,平时作业(3)依次后推。

2、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活动设计与评价:设计一次合作共育活动并主持实施,按所学相关理论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实施结果评价,将所有内容填入活动情况记录表中。

请从上述题目中选择一个完成。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范文第3篇

二、设计实施:多元创新的操作径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方案是实现整合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使其发挥整体教育效能的基本保证。我们依托课题,与家长共同设计方案,梳理凝练,归类设计,构建立体多元的操作框架,建立起互动式的双向通道;创新联系途径、将家庭教育指导的触角延伸至各类家长群体,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幼儿园的整个运作体系中。

(一)活动专题指导

(二)社团专项指导

社团专项指导主要以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与自主学习为目的,指导家长开展满足幼儿发展与兴趣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我园所提出的社团专项指导是基于前期家庭教育的调查,我们发现家长对于幼儿个体所表现出的科学探索、健康运动、亲子阅读等诸多兴趣需求存在科学指导困难,家庭教育内容单一等问题。他们积极寻求学校教育的专注指导,来了解幼儿学习的特点与方式、家长的指导策略、学习方式的拓展等,来优化家庭对儿童学习成长的教育支持。对于家长的需求,开设了“亲子阅读社团”“欢乐足球社团”“创意宝贝社团”“小科学家社团”等具有活动指导张力的社团形式,充分借助幼儿园学科组的专注研究优势,定期向各年级部的家长、幼儿开放,家长可根据自己需求自愿报名申请,由幼儿园统筹安排,学科组共同设计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在活动中,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不同的互动形式(讲授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帮助家长打开适宜幼儿学习发展的教育视野。

(三)班跟踪指导

(四)特色效能指导

过去的家庭教育指导始终强调家长转变观念、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发现相当一些家长,往往他们有着美好的愿望,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是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却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鉴于此,我们认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教育活动上,要注重家庭教育指导的效能训练,只有提升家庭的教育能力(了解儿童的能力、协调与孩子关系的能力、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兴趣的能力、发现问题的应对能力、合理评价儿童的能力等等),才能体现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因此,我们在诸多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中,尝试着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引入个案、行为训练、家庭治疗等特色效能指导。如:“太阳花开心理辅导站”项目特色指导,重点围绕发现的特殊儿童个案,学校联动家庭、取得儿童行为干预中心的专注支持,开展一系列集体心理辅导活动、儿童行为训练等指导活动,帮助家庭掌握相关指导技能、采取有效的教养方式方法,强化家庭指导效能。如:“儿童助教体验”效能指导,教师承担儿童助教家长及邀约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通过“活动前教育指导——互动活动——现场评估——反馈分析”等环节,在真实的活动情境、多元的互动中,来提升家长的现场指导能力、增强指导的实效性。

三、内涵延展:积极有效的价值生成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支持;特殊教育

近年来,特殊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发现传统的学校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出现了很多弊端与不足,家庭是社会的核心单位,同时家庭更是特殊需要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单位。同时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家庭教育。由于其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大部分特殊儿童大量的时间都是待在家里与父母共同度过的,父母对其实施的补救措施和教育直接关系到他未来的康复情况及后续发展。相关的研究开始出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影响特殊儿童的健康发展,了解目前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情况能够有效的反映目前社会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有效的投射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庭教育与及家庭支持

(2)家庭支持是社会生态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微观支持系统。家庭支持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家庭资源、家庭的关系、家庭功能、生命周期等内容。家庭资源方面设计到家庭的特征、家庭背景、家庭规模、家庭的形式、家庭成员的个人特征。家庭资源在家庭支持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包括物质资源与精神方面的支持,涉及到特殊需要儿童的生存的各个方面和学习方面。家庭关系是指存在家庭中的各种关系,例如夫妻关系、亲子系统、兄弟姐妹系统,不过还要包括家庭以外的亲戚、社团、同事、社区人员、专注人员的系统。近年来,亲子关系的协调已经成为普通家庭和谐的重要方面,对于特殊需要儿童来说,这是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发展是否良好的重要方面。

二、家庭教育及家庭支持的原因

(1)家长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家庭作为特殊儿童的生理发育和身心养护的主要场所,家长也是老师,也可以并且应该支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长拥有自己的教养方式,同时有他们自己一套运用于校外学习情境的课程和教学风格,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家庭教育。因此,如果特殊需要儿童想要获得校内外充分的潜在的学习体验,就需要家长和教师之间紧密合作。

(2)家长对儿童的学习情况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在专注人员试图帮助儿童学习的时候,经常向家长传递这样的信息:教师比家长更关心儿童。

(3)家庭可能是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中唯一的一个成人团队,在持续教育的所有进程中:在儿童教育生活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专注人员。我们应该树立以一种持久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4)家庭比任何人都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某些方面,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每年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有限,校外时间可能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信息,促成他们兴趣的培养、动机的形成、习惯的养成、纪律与规则的训练。需求的产生以及健康状态的保持甚至忧虑及压力的出现等。

三、国内特殊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现状

要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就必须考虑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客观困难。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制约因素包括家长的自身素质、对子女的态度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几个方面。目前,我国在这几方面都不容乐观:

(1)家长的素质及文化修养有待提高。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父母,他们是特殊需要儿童的启蒙老师,是与儿童朝夕相处的人,了解儿童所有的习惯与爱好,为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可能。然而家长的素质及文化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自身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关系着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目前,我们特殊需要儿童的家长无法接触专注的特殊教育理论,没有科学的、合适的教育方法,文化素质低等这些因素成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教育的不利因素。

(2)家长的教育态度不积极、教养方式有待改变。在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中,亲子关系成为重点。很多研究都表明,特殊儿童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环境的剥夺而致使儿童早期经验的缺乏,如缺乏母爱、缺乏社会性接触、缺乏有益于智力发展的感官刺激等

(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同时,其他服务机构对家庭教育的支持不够,而已有的支持也是散漫的、无组织的支持,缺乏指导或统一的指导。

四、开展家庭教育与家庭支持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特殊需要儿童家长的特殊教育理论的学习。家长通过学习理论,可以了解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就不会盲目的采取不当方法与措施教育儿童。同时家长多参加相关的培训与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可以制定合适的家庭教育计划,传授文化知识,帮助儿童更好的融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中。

(2)改变家长的不良态度。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态度是一个重要的素。加大传媒的宣传,教育部门要向家长讲授对特殊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从而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子女教育。

(3)帮助解决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经济能力低的情况,主要是指解这些家庭家长的就业问题,这样提高他们的家庭收入,提供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所需的费用。

(4)相关教育部分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学校、幼儿园、福利企事业单位、残疾人活动场所等现有机构、设施和人员的作用,将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支持纳入社区建设和基卫生工作中。

参考文献: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范文第5篇

所谓学前儿童家长教育,是指社会或学校针对学前儿童的父母所实施的一种教育,其目的是让父母了解自己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父母学习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这里所说的家长,主要是指学前儿童的父母,也包括对还在实际上履行父母职责的其他暂时监护人。

一、大陆地区关于学前儿童家长教育的现状

自2001年9月1日颁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实施以来,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蓬勃 发展 。其中学前儿童家长教育,无论是国家政策面的支持,还是学前儿童家长接受教育的组织形式,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1、国家关于学前儿童家长教育的政策法规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幼儿园要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优势,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宣传、指导等服务,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要求关工委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要组织老同志指导家庭教育、参与社区教育,协助举办家长学校和校外教育活动基地,编写家庭与校外教育的读本和资料,开展“读书征文”、“科技扶贫”、“老园丁联系户”、“家教一条街”、“校外学习辅导站”、“双拥教育”、“文明共建”等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2004年全国妇联、教育部颁布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家长学校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还对家长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家长学校的指导与管理、家长学校的组织与领导、家长学校的检查与评估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中,对家长教育也做出了具体的说明和要求。

2、学前儿童家长接受教育的形式

一是家长自我学习。家长出于自觉自愿,或想找到相关幼儿问题的答案,通过阅读与幼儿教育相关的书籍、登陆育儿网站查阅资料、通过bbs交流育儿心得等方式,主动获取育儿教育的知识和经验。

三是社会上举办的各种与教育相关的活动。目前社会上举办的与教育相关的活动形式有:①传媒教育式。一些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利用大众传媒的辐射优势,通过开辟栏目或发行资料等方式举办家长学校。②社区网点式。有的地方在城、大型 企业 等建有“家长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家长会和有利于改善家庭教育方面的活动。③网上家长学校。利用 网络 信息技术建立网上家长学校,也就是所谓的“家校e”,“家”代表家庭,“校”代表学校,而“e”具有教育(education )、 电子 信息(electronic information )、容易(easiness)三重含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家长们可以通过邮件、博客和一线通等形式相互取得联系。

3、学前儿童家长接受教育的内容

另外,作为学前儿童主体的80后家长来说,相比较以往的家长,他们思维活跃,受教育程度高。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比例的家长对家庭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既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教育者的身份,也不能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因此,目前对学前儿童家长所开展的教育,依旧将重点放在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端正家长的态度上。

二、问题

儿童安全教育小常识篇1

关键词:儿童;安全教育;生态体验;安全意识

近些年来,儿童安全事故出不穷,从儿童溺水到踩踏事件;从校车事故到校园伤害;从食品安全到网络伤害等,儿童意外安全事故已成为我国危害儿童安全的主要原因。儿童是弱势群体,有得到安全保障与监护的权利。然而国内多数的儿童安全教育主要以传授安全知识为主,当学生面临危险时并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去化解危险。将生态体验教育引入安全教育领域,使儿童在体验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反思自身行为,领悟生命真谛。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利于儿童在安全教育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更终形成生命安全意识,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发展。

一、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的内涵

二、我国当前儿童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儿童安全教育初见成效

(二)儿童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儿童安全教育得到政策社会各方的支持,儿童安全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儿童安全教育缺乏

“自然生态”环境多数学校的安全教育仅局限于教师课堂上教学,且教育形式单一,课堂外的安全教育并没有受到重视。安全教育知识薄弱和能力欠缺致使教师只能照本宣科的讲授和放任自流式观看影视展览、发放资料让学生自学,这种教学方式得不到师生家长的认可,也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差。学校领导者忽视校园安全文化氛围的建设,宣传栏中的安全教育手抄报无法满足儿童对安全知识的需求。教育领导者以校园安全管理来代替安全教育,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束缚儿童在学校的行为。这种机械式灌输教学不仅会削弱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儿童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安全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能从容面对。

2、儿童安全教育

“类生态”环境不和谐班、任课教师是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人员,应该在校园安全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当下,儿童安全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安全教育是班的责任,与校领导和其他任课教师无关。学校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且多数班没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和教学方法匮乏,且班日常还需班级管理,工作压力大。学校缺少专职安全教育老师,这是当前多数学校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国家、政策为保障儿童安全权益制定了诸多政策,但这些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各部门权责不明,相互推诿,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另外,社会公众的“模范表率”作用显得苍白无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出现了“5+2=0”的现象,即学校五天的“正面安全教育”,双休日两天却是“负面教育”,其安全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3、儿童“内生态”意识不足

儿童年纪尚小,正处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阶段,对危险的认知能力有限,在面对危险时无法正确及时的做出决断。如在日常游戏过程中,他们不能及时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危险,且他们遇到危险时不会躲闪,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大多数儿童对安全事件的概念尚不完全了解,再加上学校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使得儿童对安全知识兴趣不浓。然而突发事件的认知水平对于加强孩子安全意识、提高其应急避险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应对策略

(一)重视儿童安全教育“自然生态”环境的构建

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校教育应当从生活细节出发,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文化氛围,让儿童潜移默化地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学校可以利用教里的温馨提示和黑板报来宣传安全知识;将安全教育的内容以漫画等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做成宣传栏布置在学生经常经过的地方;在操场等体育活动场所设置图文并茂的安全提示牌,让学生置身于安全教育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在玩中学习安全知识,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更加广泛,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师生搭建一个新型的学习平台。如强调课外活动的体育课,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师生提供课外学习服务,普及体育安全常识、运动健身知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如学校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安全教育网络视频教学,让广大师生、家长随时随地学习安全知识。还可以创建生命安全教育APP,让学生更直观的体验安全教育,如通过火灾避险-安全教育游戏,让儿童从益智游戏中学习到安全知识。

(二)促进儿童安全教育“类生态”环境的和谐

儿童的安全知识相对匮乏,但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所以要充分利用同学间交流学习的机会。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的行为加以引导,定期举行安全主题班会,经常评比安全榜样,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同时学习同学正确的安全行为,在交流中逐渐强化安全意识。学校的安全教育需安排专职的安全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创设体验式安全教育情境需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与学校的焦点问题运用到教学中,还可以举办主题演讲、情景模仿等活动吸引儿童注意力,提高参与热情。各科老师也应该承担起安全教育的相关责任,应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将安全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接受更加全面的安全教育。家长、学校不能为避免安全事故而将安全教育等同于束缚教育,不能通过硬性规定来束缚儿童的行为。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教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学会放手,但需要及时观察孩子活动的全过程以防止危险的发生。社会成员不能依靠每年的“安全教育日”的提醒才关注儿童的安全教育,儿童的安全教育无处不在。整个社会要营造一个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和谐环境,这样才会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安全意识。

(三)提升儿童安全教育

“内生态”意识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和知识积累,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教育主题丰富的生态教育系列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模拟危险场景,如模拟火灾场景,让学生亲自使用灭火器等。还可以开展逃生演习活动,在开展演习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要告诉学生逃生要领,避免盲目演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体验活动,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活动的内在实质,通过他们切身的体验,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保护自己的能力,遇到危险时临危不惧,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

作者:李伟 车丽萍 单位:上海理工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8]伞东宇。小学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辽宁省S两所小学为例[D]。重庆师范,2014、

儿童安全教育小常识篇2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儿童安全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儿童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这同我国党和政策大力推进儿童工作是分不开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由于传统影响,我们的儿童安全状况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根据对有关调查数据(注:劳凯声、孙云晓主编:新焦点:当代国内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研究报告,北京师范出版社2002年版;)的梳理,我国儿童安全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在我国存在安全事故及其隐患的学校比率较高,而且,游戏和运动中的儿童更容易受到伤害,这个时间段特别需要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门卫制度方面的漏洞已经成为公认的校园安全隐患,应引起学校管理者注意。同时,儿童校园伤害问题已经成为教师和父母“更不能放心”的事情。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是无成人在场时,儿童活动较多的场合,因此急需对儿童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

儿童所受到的隐性伤害还包括饮食状况。调查发现,接近8%的儿童午餐没有规律,或用零食、方便面代替,或在快餐店或用盒饭解决。比较而言,小学生的午餐状况好于初中学生;初中阶段午餐无规律者的比例逐渐上升。也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对食品中的人工添加成分的有害性缺乏认识。这些都会给儿童带来隐性身体伤害。

隐性精神伤害则多发生在家庭中。8.6%的孩子说“父母经常把我一个人留在家中”;47.4%孩子说父母偶尔把自己一个人留在家中;11.7%的孩子曾经遇到过“父母只顾自己,不关心我”的情况。此外,还有9.1%的孩子把父母不关心自己列为更害怕的事件。近20%的儿童在遭遇伤害或受委屈时不告诉任何人或找不到人诉说。而把父母吵架、打架列为“自己更害怕的事件”孩子的比例高达35.7%;45%的孩子遇到过父母吵架或打架的情况。

在儿童生活环境中,例如“公正在修建,无安全提示”、“下水道窨井没有盖子或盖子没盖好”、“建筑施工现场无安全隔离设施”等安全隐患比例均较高。这表明社会诸多部门在保护儿童安全方面还没有树立应有的防范意识。儿童好动的天性与社会环境中充满安全事故隐患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是教师和父母们担心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和放学之后活动时间受到伤害的重要原因。

(七)城儿童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乡镇城儿童在生活环境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机会要明显高于县镇和乡村。分析城儿童多发的安全事故类型可以发现,它们多与儿童的活动空间、家庭中的现代设施等因素有关。城儿童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也明显高于乡镇儿童,城儿童因受伤而住过院的人数比乡镇要高出两个百分点,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当然,这种情况也与城在医疗方面便利有关。同时,城儿童活动空间相对乡镇儿童来说过于狭小,城中有关儿童安全防范措施明显不足。

(九)网络新媒体对儿童的心理伤害不容忽视儿童在接触网络时,多数情况是进行交友、聊天和影视娱乐,有些人被算卦等带有迷信色彩的网站所吸引,还有少数人接触所谓“成人保健”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实际上对儿童来说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它们远远超过了儿童理解水平。调查显示,有22.5%的儿童有经常联系的网友,有12.4%的儿童在网友提议见面时会去见面。儿童是否有经常联系的网友、是否选择与网友见面,与其学业成绩和其父母的学历有显著相关。学业成绩越低,父母学历越低的儿童,越愿意与网友保持经常联系,并且更愿意与网友见面。同时,年龄越大的儿童,越可能与网友见面,男生较女生更多地选择与网友见面,城儿童较乡镇儿童更多选择与网友见面。调查显示,网上聊天中的不健康内容比例相当高。

二、关于儿童安全的界定

在我国,对儿童安全认识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传统意义上,我们对儿童安全的理解都是从它的反方面来理解,即从对儿童伤害的角度来理解儿童安全问题。例如,我国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和儿童安全问题更为紧密相关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生伤害事故”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伤害后果的事故;同样,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上海人大常委会的上海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也都采取了“人身伤害”的定义。这种对于儿童安全问题的理解固然考虑到了中小学生作为发生伤害事故的主要群体,但明显具有狭隘化之缺陷。

在当今开放、信息化社会中,一个健康的儿童不仅仅是要求人身的完整,更要求具备精神的健康。同理,对儿童的伤害不仅有大量有形的即显性人身伤害,也逐渐出现了很多无形即隐性“精神伤害”,还有,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网络对于儿童的多重伤害也正日益增加。因而,我们认为对于儿童安全的界定应该是:使儿童在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免受人身和精神上的侵害,并得到特殊保护。这样理解既能体现儿童安全的完整性和时代性,也具有了内在的逻辑合理性。

由于对儿童安全问题的视角不同,我们还可将儿童安全范围做一个界定。从空间范围看,儿童安全主要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三个主要领域;从时间范围看,儿童安全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期间、家庭生活期间和社会生活期间;从对儿童安全影响因素来源看,主要涉及网络影响和现实影响等。当然,所有这些儿童安全范围的划分只是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之便利,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大多是以上多种领域影响的综合结果。

三、我国儿童安全现状原因分析

(一)传统社会对“儿童安全”观理解不全面性的影响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儿童安全观念在国内社会具有一定片面性。这种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

从实践来看,整个社会对儿童安全持狭义和客体性的理解。所谓狭义是指认为儿童安全主要是人身即生理上的完整性,忽视了儿童精神即主要在心理方面的健康。在这种观念支持下,社会群体更多只关注儿童的存在,关注儿童更基本的需要,忽视了对儿童安全整体把握。所谓客体性的理解是指由于儿童在诸多方面和成人的差异,我们在理解儿童安全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把他们视为成人行为和观念的受体。这种观念容易越俎代庖,导致从一个成年人角度出发去看待儿童安全需要,忽视他们本身也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和主体的更自然的需要。

从理论上看,儿童安全观念片面性体现在儿童安全有关的学科研究上。我国目前未成年人法学研究的主要缺陷是强调打击犯罪而忽视权利保护。这种以犯罪和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针对儿童的保护,在方向上显然是有误的。我们应该多考虑通过怎样的手段去保护他们的权利,如何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场经济过渡的当下,很多人缺少观念和基本的知识,这种社会背景容易导致弱小的儿童特别是在校学生成为缺乏制约的暴力行为的受害者。

(二)独生子女教育的误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独生子女大量涌现。虽然对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群体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认识上存在争议(注:蔡扬眉:“近五年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国内青年研究2002年第7期;),但不可否认独生子女这一群体容易出现问题。如独生子女的“三高”(过高保护、过高期待、过高溺爱)现象明显存在并易于导致他们产生不易接受挫折、孤独感强、缺乏独立性等心理特征,具体为:其一,他们的价值观、认知的统一性受到挑战,与长辈之间文化差异大,在一个多元化社会中生活,自我内心冲突,容易造成心理缺陷。其二,隔代抚养的利与弊。由祖辈照料的独生子女群体非常普遍,如何克服隔代抚养的不足也是确保儿童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三,“压力后置”的潜在忧虑。独生子女看上去“压力”小了,实质上是一种“压力后置”现象,压力事件被推迟到下一个家庭历程中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注:陈建强、包蕾萍:“‘独生父母现象’及其对未来国内社会的影响”,上海社会报告书(2004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三)对生命与权利教育的忽视(注:杨雄:“第五代人:自身特点与发展趋势”,国内青年研究2002年第3期;)在当前学校中,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方针落实到操作面上仍存在问题,对学生评价标准和价值导向仍以分数至上,甚至好分数可以掩盖学生其他问题。情感、审美、自理能力、社会合作等人文训练被忽视。文理科过早分流,造成了理工科教学缺乏人文精神关怀。现实社会中物质与精神的失衡,现实教育中知识本位、技术至上等外在于教育因素的介入,使教育演化为工具教育,教育过多谋求“何以为生”的本领,而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感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负责。过分强调智育、强调“快餐文化”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考试机器,班级成为竞争的“战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他们面对的是无情的竞争。快餐的教育方式又使他们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他们面对挫折和打击,缺少耐挫力和容忍度,轻则产生心理问题,或逃避,或消沉,重则走向自我毁灭,或报复他人,造成许许多多不应该发生的生命悲剧。

四、关于儿童安全若干政策思考

我们认为,儿童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力量的参与,针对现阶段国内儿童安全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新的儿童安全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委员会曾提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儿童应该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一个“清晰而有效的沟通者,自我指导的终身学习者,创造性和实际的问题解决者,负责任的和参与的公民,合作的和优秀的工作者,整体的且富有信息的思考者。”要达到上述这个目标,当前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儿童安全观。不仅要保护儿童的人身安全,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心理健康,并为他们创造一个“绿色”成长环境。同时,要从尊重人权角度出发,切实尊重儿童参与主体性,从他们自身需要出发,全面理解儿童安全需要,为儿童发展与保护儿童安全在观念上创设思想准备。

生命教育是珍惜生命的教育,包括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使学生学会保护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首先表现为保护生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尽管绝大多数不是直接来源于教师,但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自身精神发展的规律,又要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遇到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办法、逃生的本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任何可能性的伤害事件发生。

(三)进一步落实依法治教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有效防范儿童伤害事故的根本要求。从目前来看,主要应做的是:(1)从立法角度完善现有的有关儿童安全法规。由于对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性质的认识存在争议(注:国内社科院法学所草案建议稿、国内人民民商科研中心建议稿;),所以导致对教育部现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更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存在不同理解,这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儿童伤害事故的保护力度。应尽快对相关法规加以完善和修改;(2)强化全社会依法保护儿童安全的意识。儿童安全保护强力保障是,但这种保护同样有赖于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提高。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家长、教师和儿童自身等多种主体的意识,才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儿童安全的法治环境。具体来说,我们应该通过在政法院校、师范院校开展教育教育,通过学校尤其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接受教育的继续教育等工作,提高他们的儿童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隐私部门的隐私公平,通过各种举措使我国的教育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体系进一步的完善,为切实保护儿童安全确立一个良好的法治平台。

(七)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的儿童教育与保护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将他们的做法为我所用,不失为一种提高我国儿童安全管理水平之有效方法。其一,在制度和理念上借鉴。“9·11”后,美国教育战略调整的战略目标就包括“确保我国的学校安全、无,学生远离酒精、烟草和其他麻醉品”和“提升青年人的坚定品格和公民精神”;其二,在学校教育内容上借鉴。比如日本有一项训练课叫“人工心肺复苏”,帮助模型娃娃进行心肺复苏,要求所有中小学生必须过关。日本是一个多灾国家,防地震、防火或防原子弹的演习,差不多每月就有一次。在美国,学校里也有专门课程教给孩子遇到地震、洪水、歹徒、诈者的应急措施,而且十分具体。还有的学校讲授空手道,甚至国内武术课,以备防身。英国一些校园安全组织针对年龄较大的学生成立了专门的防身培训班和防研究中心;其三,在立法面上借鉴。日本和美国以及德国等国家都有具体的规定或判例来保护儿童的权利,如美国的单独监护和共同监护制度、日本的终身学习振兴法等都有我国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内容提要】对儿童保护范围的扩大化,不仅符合社会对儿童问题认识基本统一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国内重视儿童权利事业发展和应尽的义务。本文认为对于儿童安全的界定应是使儿童在人身、精神和网络等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免于侵害,并得到特殊保护。这既能体现儿童安全的完整性和时代性,也具有内在的逻辑合理性。当前国内儿童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因意外伤害造成儿童死亡率高、校园生活中的受伤时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存在等。我国儿童安全问题原因主要有受传统社会对儿童安全观理解不全面的影响、独生子女教育的误区、对生命与权利教育的忽视、对网络及其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缺乏准备等。儿童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在经过深入探讨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新的儿童安全观、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强化学校管理制度建设、确立新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等建议。

儿童安全教育小常识篇3

儿童安全及安全教育一直是我国高度关注的问题,这里从国外幼儿园及国外儿童道安全教育方面的一些相关实例入手,希望能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创设安全环境

美国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操场多采用橡胶木之类的材料,但同时也有适合幼儿开展不同活动的不同地面,如草地、水泥地、沙地等。他们非常重视安全检查工作,认为现在看上去安全的环境设施不一定在一周后甚至24小时后还是安全的,因此他们有每日、每周、每月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

日本幼儿园中的绝大部分户外活动场地采用了硬沙土地,以减少摔倒后的损伤程度;单杠、爬竿等攀爬类设施下面垫上塑胶垫子;秋千周围设置围栏或用白线标示,以提示孩子秋千摆的安全位置。他们的一些环境创设似乎又故意增加了危险因素,有尖尖屋顶的小房子用来给孩子攀爬,两棵高高大树之间有着大漏洞的绳网也是允许孩子爬越的。

在幼儿园里,保护幼儿安全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教师也是幼儿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国外的幼儿园教师在保护幼儿园安全及进行安全教育时,角度是多重的,也是灵活多变的。

在户外活动时,为了培养孩子预测、判断、回避危险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自主的精神,教师允许孩子尝试各种他们自创的具有“冒险性”的活动及自己发明的一些游戏设施的“非常规”玩法,不会轻易制止或强调幼儿完成某一项动作或活动,相反,他们还会参与到孩子们新奇刺激的活动中去,成为孩子们活动中的“同伴”。

德国一家幼儿园曾调查过鼓励幼儿运动与事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实施时间共持续8周,实验组幼儿在运动方面受到鼓励,结果发现这些孩子不仅运动能力较强,而且事故发生率也下降了,而对照组的幼儿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当然,给孩子以充分自由的前提是,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必须的安全行为规则。当孩子次玩某一器械或对一些游戏设施还未完全适应,或尝试某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时,教师会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成人,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安全使用某一器械、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如何避免危险发生的经验等,并在儿童对这些器械设施活动的反复尝试中给孩子以适当的安全指导与提醒,如秋千的使用。教师并不规定某一特定的玩法,但要让孩子理解一个基本的安全规则,即当你在荡秋千时要注意前后有没有其他小朋友,以免相撞。

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模仿性极强,所以,澳大利亚教师时刻注意为幼儿树立安全行为的榜样,例如,当教师使用工具、餐具、电器时总是小心翼翼。此外,教师还注意通过言传来促进身教,使身教与言教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比如,烹调活动时,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当我炒东西的时候,我非常小心地不去碰摸沙锅的边缘,这样就不会被烫伤。现在你们也学我的样子,炒炒看。”教师给幼儿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让幼儿进行操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迅速掌握安全技能。

融入游戏、生活的安全教育

由于国外幼儿园中游戏活动的时间比例非常大,他们的安全教育是与孩子们的游戏融合在一起的,并更多地与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游戏中自己体会什么是安全,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

澳大利亚经常开展模拟演习活动。为防止水、火、电对幼儿的伤害,教师经常组织系列模拟演习活动,让幼儿从中学习安全防护措施。比如,为了预防火伤,教师告诫幼儿:万一衣服着火,不要惊慌失措、到处乱跑,而要做好三步曲,即:“停步-倒地-翻滚”,然后让幼儿逐一演习。在开展模拟演习活动时,教师经常邀请家长参加,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方式、方法,以主动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由于发现幼儿独自在家中应对陌生人时很容易引”狼”入,给自己带来危险,因此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政策教育部门特别制作过主题为“不要开门”的专题节目,警方也专门为孩子制作了独自在家的安全手册,让孩子在涂涂画画中记住应对陌生人的一些安全守则。对于这样的自我保护教育,幼儿园更多的是要求家长参与,将这些安全守则转换成亲子游戏的一部分,让孩子在与家长的游戏过程中学会自我保护的技能。

预防救助措施完善

在丹麦,当孩子两岁半时,即开始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并被邀请加入儿童交通俱乐部;6岁时,开始在学校接受交通安全教育;8岁时开始知道为实现交通安全目标所应该采取的行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手段和措施。

瑞典的交通安全教育从幼儿抓起,当幼儿2周岁时,幼儿园对他们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使他们掌握交通法规更初步、更基本的知识。瑞典特别重视对驾驶员的教育,认为年轻驾驶员一般有以下特点:一是驾驶经验不足,多为非职业司机,驾驶经验相对较少,不能预见到危险情况的存在,在紧急情况下容易因缺乏经验、措施不当而造成事故;二是心态浮躁、行事莽撞,盲目超速、超车,引发事故。瑞典还重视对卡车司机的教育。因为实践证明,卡车司机常常超速、超载,极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儿童安全教育小常识篇4

小营员在“安安少年学院”中了解有关绿色出行以及垃圾分类方面的环保知识

“安安救护中心”的老师正在为小营员讲解急救等小常识

今年,BMW再次对训练营进行了全面升级,打造了一座占地面积达600平方米、且拥有更加逼真道环境的“模拟城”,通过“安安交通学校”、“安安奇幻影院”、 “安安救护中心”、 “安安开心乐园”和“安安少年学院”这五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学习场馆,为小朋友们带来丰富的学习内容。不论是一边驾驶BMW迷你电动车,一边学习交通安全知识;还是通过实际感受4D座椅体验,了解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作用;抑或是观看BMW儿童城安全生活电视系列片安安的故事、学习急救小常识,掌握自我防护知识,在这座充满轻松愉悦气氛的欢乐城堡中,BMW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难忘的快乐学习时光。

全国中小学质量安全社会实践基地评审专家郭凯先生

九载坚持 不断创意

自进入国内场以来,BMW就将自身视为国内社会值得信赖的伙伴,并在资源创新、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合、教育等领域切实履行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在教育领域,BMW是行业内率先在国内推广儿童道安全教育的汽车厂商。作为BMW企业公民战略中的旗舰项目,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具有显著的长期性、创新性和性特征。

2005年,BMW将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项目引入国内,并在随后的九年间,不断为国内的少年儿童带来惊喜。今年是BMW连续第九年开展该项目,通过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拓展学习内容,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在道安全教育领域所开展的公益项目的典范,并为我国的儿童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已在九年间走过了国内63个城,使超过36万国内儿童从中受益。

日前,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也已成为企业参与儿童安全教育的典范,通过持续推进该项目,BMW不仅向公众展现了一个顶级汽车品牌的丰富内涵,也彰显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公民的担当,以及BMW深植国内、切实回馈国内社会的长期承诺。未来,BMW也将带动更多的经销商、车主和员工参与其中,并不断增强项目辐射的广度与力度,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关爱与帮助。让我们共同期待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十周年的里程碑――下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安格先生

宝马集团大安康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在日常出行中,交通安全问题应该是位的,尤其是对孩子们,这也是我们持续九年推广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项目的原因。我们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影响到他们的父母,使他们认识到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链接

2005年首次登陆国内,开展主题为“为了儿童,请减速”的专题安全教育项目。

2006年推出儿童交通安全教育读物安娜&保罗和贝贝鼠,以孩子们乐读易懂的形式传递交通安全知识。

2008年BMW开发出“儿童交通安全大礼包”和“在线儿童交通安全游乐场”,让无法来到训练营现场的儿童也能学习安全知识,受益儿童由2000人增加到10万人。

2009年BMW特别创作了BMW儿童交通安全拍手歌及MV,并在全国10站活动城开展儿童绘画比赛、招募“交通安全小先锋”。

2010年BMW在训练营中融入德国成功推广的“宝马少年学院”的新元素,首次与教育部合作出版BMW小学生交通安全读本,下发到全国12万名小学生手中。

2011年训练营特别关注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参与度,先后在北京、广州等七个城开设了“家庭日”活动,募集小营员家庭660余个,让交通安全走进家庭。

儿童安全教育小常识篇5

当前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广大家长对于校园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其中幼儿园的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孩子在幼儿期,安全概念模糊,安全意识淡薄;加上幼儿园安全设施配备不全,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儿童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出现安全隐患。

如何减少儿童在幼儿园安全风险的发生,需要幼师、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儿童自身安全意识和预防风险能力的提高,能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幼儿园要加强幼师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园内各类安全设施的检查。

二、当前学前教育中儿童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被动”式安全教育

传统的儿童安全教育,往往是划定“安全区”。老师和家长会对孩子规定,什么东西不能碰,什么区域要远离,不能和小朋友追逐打闹等。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拿减少儿童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需要家长幼师的寸步不离。但是,幼儿园孩子很多,幼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个孩子都特别关注。有的时候关注不到的孩子,就有可能出现安全风险。

(二)幼师安全意识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幼儿园配置和入园儿童数量的增加,幼儿教师也在扩招。虽然都具备幼儿教师资格证,但是她们的安全业务素质不近相同。有的幼师格外注重对儿童文化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淡薄。

(三)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方式欠妥

现在幼儿园儿童的家长多数为80后,他们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上幼儿园之前多数交给老人代管。而老人对孩子的教导多数按照老套的方式进行,为了安全考虑,老人都不会让孩子接触危险的事物,而不是教育孩子如何了解危险的情况;孩子父母下班后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够,一些家庭处在父母玩手机,孩子玩平板的状态,游戏上的追逐和打杀情节,对于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三、当前如何做好学前教育中儿童安全教育工作

(一)强化幼师安全意识,提高幼儿园安全硬件水平

幼儿园要加强自身安全设施的检查力度。对于电源,电线等危险设置,要派专人定期巡查,遇到问题及时换新整改;对于儿童午休床位床板,要逐一检查,确保牢靠;午休时要随时巡回检查,注意幼儿午睡状态;定期检查幼儿园内灭火器配备和有效情况,确保都在有效期内且性能良好;特别注意幼儿园食品安全问题,确保所有采购都按照程序规范进行,保证儿童饮食安全。

(二)创新安全教育方法,由“被动”变“主动”

被动的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儿童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在日常的安全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开展形象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堂,让孩子知道插座不能碰,热水不能摸,红灯停,绿灯行等常识。同时通过设置安全情景课堂,对于儿童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比如摔倒后伤口如何处置,自己独自在家不给陌生人开门等情景,让孩子不仅知道要时刻注意安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遇到危险情况如何处置。

通过定期开展亲子课堂,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安全教育,对儿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提高危险处置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开展交通安全亲子课,在教里摆放各种交通安全标示,幼儿园老师讲解各个标示的含义并设置相关交通安全情景,由家长带领孩子如何安全的行走和过马。在老师放置红灯时,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停在斑马线外,并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停下;绿灯的时候带领孩子快速通过斑马线。

(三)开展实地安全教育课堂,让孩子理解真正的安全

幼儿园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幼师要开展形象生动的课堂形式给孩子们讲安全。要组织孩子参观各类安全设施,告诉他们设备的样子和使用方法;开展应急火灾演练,地震演练等方式,带领孩子正确处置遇到的火灾和地震等危险情形。每周开展儿童安全应急演练,让孩子担任演练中的各项角色,让他们真正领会安全隐患的正确处理方法,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督促家长以身作则

告知家长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对于孩子视力和自身安全的影响因素,督促家长下班时间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多带领孩子到实地体验各类安全设置和案例。因为家长对于孩子安全教育的效果,是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园都无法达到的。

儿童安全教育小常识篇6

关键词:交通安全;儿童 ;宣传教育

1、国外儿童道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儿童道交通安全,并在全社会的共同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其中一些国家在儿童道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中,对于儿童心理研究,课程设计、社会合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比较先进的措施和经验,对我们国家积极提高儿童道交通安全宣传效果,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促使我国儿童交通安全宣传管理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1.1丹麦

丹麦政策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儿童出行安全的规定,例如,“乘坐家用轿车时,7岁以下儿童必须配备车用儿童座椅,否则属于违法;孩子骑自行车或坐自行车的儿童座椅时,必须戴安全头盔,或使用安全带,将双脚固定在儿童座椅上”①。条款以硬性规定的形式制约了儿童和家长的出行行为,从小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并进一步加强了家长的安全意识,降低了道交通事故的发生。

丹麦的幼儿园每周都会举行“徒步行走”活动,老师会带领孩子们到大街上进行实景教学。因此,在丹麦的大街上经常可以遇到几个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在街上行走的景象。幼儿园老师带队行走的同时,还会为孩子们讲解在马上遇见的各种交通标志,帮助他们进行认知、记忆和识别。

2、国外先进理念对我国儿童道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启示

2.1强化规范,制定儿童交通安全专项条款

在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国外许多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来规定儿童及他人的出行准则,以确保儿童的出行安全,例如美国制定了儿童乘客保护法。在我国,安康人民道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法规的出台,对于完善我国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这套体系中没有提及对儿童道交通安全管理和教育等的具体、可落实的细项章程和规定。这使得儿童道交通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以及安全宣传教育得不到具体的法规、政策支持。

因此,要从提高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国家应制定全国性的儿童交通安全教育规划体系,将此类体系纳入,以条文法规的形式确保实施。此外,教育部门作为现阶段我国儿童道安全宣传教育的主管部门,应在全国范围内,将有关儿童交通安全的内容纳入教学课程,并组织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处于各年龄段的不同儿童群体,编写和分发交通安全教育教材知识普及教材等,同时给予课时保证和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

英美等国家以完善的交通法规体系确保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实施和完善,除此之外,国家相关政策部门的资金支持也是推动儿童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驱动力。国外发达国家有关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活动项目一般是由国家交通部、国家陆运基金以及地方政策的拨款来维持运营的。相关政策部门、社会组织、保险公司、银行以及其他企业也会为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提供资金和赞助。我国在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经费方面缺乏明确的经费渠道,制约了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只依靠学校或交警部门组织的小型的集体活动,难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知识的有效普及。

3、小结

我国目前在儿童道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了解和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在儿童道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更新做法,有利于帮助我们认清我国目前存在哪些方面的缺陷,进而采取措施填补漏洞,促进我国中小学道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从发达国家制定的措施中可以看出,儿童交通安全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国家面的大力关注,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在关于儿童道交通安全的知识传授方面,要充分结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特征,采取新颖的互动方式,吸引儿童和家长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来,逐渐养成良好的交通出行习惯。(作者单位:1、公安部道交通安全研究中心;2、 北京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外的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2.11

[2] 汶爱萍,邱慧敏。国外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措施简介[J]。道交通与安全2010.06

[3] 庞勇。关于我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国内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02

[4] 李小伟。慢,我们在这里行走[J]。国内教育报.2005.1

[5] 曹晓华,段海丹。儿童交通安全心理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注解:

儿童安全教育小常识篇7

一、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现状

1、隐患:常处于失管状态。

很多时候,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农村的留守儿童的安全常常处在失管状态。根据国内农业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叶敬忠教授的调查和研究,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监护、同辈监护四种情况,其中以隔代监护和单亲监护居多。无论何种监护,父母都是无法取代的。有的老人只管衣食住行,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但没有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没有监管的意识。有的老人缺乏文化知识和安全常识,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管。有的老人年迈体弱,根本就没有看管孩子的精力。

2、伤痛: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2008年,国内共有2万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伤亡和被伤害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留守儿童也成了更容易受伤害的群体。

3、留守女童:遭受的侵犯机会很多。

在安全问题上,有一个群体更特殊,那就是留守女童。在留守女童中,被猥亵、被虐待、被等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近年来,留守女童遭受害的案件屡有曝光,而家庭、学校及社区往往缺乏对留守女童的有效保护以及性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

4、心理:六成存在问题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消除,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有扩大的趋势。有专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和伤害预防控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人们担心,家庭教育的不足造成了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引导与帮助,留守儿童极易产生价值观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

由于父母常年离家,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容易成为留守儿童更大的心理问题。有学者调查发现,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30%的留守儿童甚至直言“恨自己的父母”。

二、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成因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家庭教育功能和监护功能严重弱化乃至缺失。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这样的话,家庭者,人生更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大抵胚胎于家庭之中。家庭是孩子的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以父母为主体施行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品德、人格、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来自父母的管理和监护则是保障孩子人生安全的根本所在。但在我们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里,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监管伴随着父母双方或单方的外出而被严重地弱化了,甚至是缺失的。

首先,外出父母难以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监护。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后,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对于留守在家孩子的教育和监护,他们基本上是爱莫能助的。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这表明,父母外出以后与在家孩子的联系和沟通是少之又少的,留守儿童很难得到父母情感与生活上的爱护和关怀,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帮助与引导,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有的甚至滑向犯罪边缘。

其次,临时监护人基本不能履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责任。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以后,很多的孩子由其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这些祖辈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防护、防范能力弱,无法保护和阻止留守儿童受到伤害,而且他们文化次偏低,难以胜任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我对我校调查显示,有70%的监护人表示“很少与孩子谈心”,有72%的隔代亲人及74%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很少管”。这表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生活上关心得多,精神上关注得少,而对于孩子的思想、品行、心理、安全等方面更是很少顾及,致使留守儿童在安全、健康、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基本权益不能得到保证,不但导致了很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习惯都较差,还给这些孩子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2、学校缺乏有效管理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

3、社会问题。由于各种社会原因,也对留守儿童的安全造成了重要影响。当前,社会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种种不良思想也对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加之一些违法分子出于各种目的,也对学生造成了危害。

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我们可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2)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不单要从学校抓起,而且还要向他们的家庭延伸,特别是地方的党委、政策、村级组织要组织人员平时经常性的上门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给予关心,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和言行上的反常现象要及时掌握,公安机关基在开展入户调查的工作中要把侧重点放在这些留守儿童的家庭,利用入户调查的方式把法制教育和发现违反犯罪线索延伸到他们的家庭中,给予这些留守儿童以更大的保护。

(3)教育部门对在校生中的留守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重视,特别是对他们的生活、学习、日常消费和行为举止上的情况要及时掌握,要与他们的家庭建立多方联系的制度,使得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达到无缝对接,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大程度的关心和保护。

儿童安全教育小常识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留守儿童;关爱;策略

1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概述

我国人口流动主要从农村向城迁移,农村留守儿童因而占据了留守儿童的主要比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3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3]。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儿童出于户籍、经济、入学等因素限制,只能留在农村托养于祖父母等亲人、亲戚、朋友甚至独立生活,其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1.1心理问题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缺乏亲子交流的机会,难以获得父母的适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亲子关系表现疏离。留守儿童的苦闷、烦恼、压抑、恐惧等情绪往往积压内心,无法找到倾诉出口及途径。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对外部世界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自信心不足,少言寡语,胆小懦弱,害怕与他人交流交往,以至自我封闭,变得自卑孤僻[4]。

农村留守儿童离开父母,托养于祖父母等亲人、亲戚、朋友甚至独立生活。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无暇关心和顾及孩子的学业状况。另一方面以祖父母为代表的托管方,更多着眼于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在面对孩子的学业问题上,由于自身较低的文化水平而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留守儿童因而极易对学校产生疏离,出现孤立感、无意义感、无力感和无规范感[5],具体表现为学习动机缺乏,厌学、逃学,不求上进,不服管教;学习习惯不良,自觉性较差;学习基础薄弱,学业发展产生重重困难。

1.3安全问题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自身天性好动,生活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薄弱,防范能力较差[6]的特点,极易陷入各种风险之中;其次,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及安全教育减弱,留守儿童被拐卖、受侵害、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更后,学校教育由于侧重文化教育,加之学习资源缺乏,面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实践薄弱,留守儿童所应具有的安全风险意识及风险防范知识较为缺失。

1.4道德问题

由于父母常年离家外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十分缺乏。家长难以通过身体力行,点滴示范,树立榜样,实现有效的道德引导,进而影响留守儿童正确是非观的树立,具体表现为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横行霸道,任意妄为。在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下,极易养成不良生活作风及行为习惯,误入歧途。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优势分析

2.1丰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实践形式

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有效补充、延伸和创新传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活动,基于留守儿童关爱创设虚拟、多媒、开放、共享的协作交流、资源获取、工作管理的社区平台。活动开展形式更具时代性和技术性,使留守儿童关爱实践工作更为灵活、高效。

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有效地突破时空限制,增强信息交流的直接性和便捷性,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学校三方之间提供随时随地的同步或异步交流,创立多维的沟通交流体系,为留守儿童关爱提供了畅通的信息交流基础。

2.3弥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实践资源

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图、文、声、像多种媒体素材的高度集成以及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传输。其能满足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实践工作需要,提供多媒化的留守儿童宣传素材,加强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效果,营造关爱关注留守儿童的氛围。此外,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和关爱需求,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终端,设计和开发立体化、形象化、网络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文化教育资源、安全教育等资源,从而丰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实践资源,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策略设计

3.1打造家校合育互动平台,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学业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核心任务,学业问题因而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关注焦点之一。纵观诸多因素,学习动机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学业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基于信息技术视角,在文化学习中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能实现儿童学习动机的有效激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学业问题,实现学业成绩提升。首先,学校应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使信息化教学实施与推进成为可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时、合理、有效地引进信息化教学,以新颖、先进的教学形式吸引留守儿童的学习注意力。其次,教师应科学、有效地实施信息化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内容的多媒呈现与高效讲解,激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帮助其建立牢固的知识基础,获取学习成就感。运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内容学习,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应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所在,进一步激发学习积极性。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学习形式,实现从以听讲为主的传统学习形式向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转变,逐步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与自我规划能力,强化人际交往能力。在新型学习形式中,留守儿童初始由于学习形式新鲜参与尝试,随即在过程中获取学习成就感,体会知识学习快乐,学业成绩逐渐得以上升。

3.3巧用信息化学习资源,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

由于缺乏父母的日常监护,人身安全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传统实践上,提升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风险普及和风险知识获取,是以学校为主体,实施安全教育课程。其实施形式单一,以课堂教授、专题讲座等说教的形式为主;学习资源较为单一,以课本、简单音像材料为主;内容呈现缺乏情境性、可参与性以及可视化特征,忽视了从留守儿童学习需求及学习特点出发,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各种基于学习者视角,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资源不断涌现,例如目前流行的教育游戏、微课等。教育游戏以传统游戏活动为原型,通过多媒化、情境化、虚拟化的学习环境将安全教育内容以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呈现,有效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疑、通关、奖惩等学习环节,实现留守儿童对安全教育内容的深入认知和理解。微课则是基于某一知识点或主题内容颗粒度,以一般不超过5~10分钟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多媒化、网络化的自主学习资源。可将留守儿童需要了解的安全教育知识加以碎片化,形成安全教育专题系列微课。其不仅适合教师用于拓展安全教育课堂的内容及资源,而且合适农村留守儿童通过计算机、手机等信息终端,在课外进行安全教育学习的延伸、强化与巩固。富媒体化、情境化、教学设计精细的安全教育微课,有效契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需要及特点,有助于深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微课中内嵌的问题思考、模拟操作、练习评价便于营造安全风险场景及氛围,通过多次重复播放帮助留守儿童提升安全风险意识,深化安全教育知识的认知与记忆。

3.4建设思想道德微信平台,提升农村留守儿童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关键因素。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修养,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目前,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为开展思想道德课程教学。为拓展和延伸思想道德课堂,可利用当前快速发展的微信公众平台,建立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社区。平台设置思想道德学习、名人成长传记、同辈榜样掠影、励志名言警句、思想交流论坛、思想变化日志等栏目。通过多媒化、可视化的信息资源推送,回顾课程讲授,感受名人成长,学习同伴事迹,感悟励志文字,让农村留守儿童浸润于思想修养的正能量环境中,进而抵御不良思想和风气的侵袭。通过思想交流、思想记录与呈现进行自我反思,提升道德修养。

关注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心理、学习、安全、道德各个面关爱留守儿童,更大限度地弥补情感关怀和教育缺失,才能促进其健康快乐发展。

作者:廖倩 单位:钦州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

[4]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症候探析[J]。求索,2016(11):57、

儿童安全教育小常识篇9

安全教育的实施模式

总体来说,加强儿童少年的应急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救技能,着重从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即教育的有效性上来考虑未来安全教育的研究方重点。

1、传统教育模式。目前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以学校老师灌输式为主,学生对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极差。从现状来看,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我国中小学还普遍存在着应急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材缺乏、教育教学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很多学校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仅有一次相关课程,课程内容陈旧,无法与现在社会生活有效对接;课程设置单一,缺乏针对性;教育形态多以大课堂宣讲为主,单向灌输,不利于少年儿童的理解和接受,互动交流性差;缺乏实际演练,即使有演练,也是走过场,直接导致学生对各种潜在危险和灾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乏学习兴趣,对讲授的内容不理解;安全教育的定义相对狭隘单一,没有从多面、多角度关注少年儿童的安全问题。

要解决这些困境,在传统模式下则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教育成本大大提高:教育人员需要接受专注培训,相关配套设施需要跟进,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接受安全教育知识。教育的可行性和普及度也因此受限。

2、数字化教育模式。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借助数字技术讲解安全知识、推广安全理念,可以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并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安全教育”的渠道和形态在现代数码技术的支持下,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均将大为扩展。以安全教育电子出版物为例,其设计制作完成后,可推出光盘与网络两种版本,小学、中学、三种版本,并就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城与乡村不同设计制作不同的教学版块,推广到国内城乡学校。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安全教育的实施具有更为现实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现代媒体均可作为安全教育的载体

现代媒体的受众面广,不仅针对学生,而且将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带动全社会学会真正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构筑起全民安全防范教育体系。

(一)安全教育数字化的意义

1、用数码技术,以形象的、动态的、交互的方式讲解安全知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体验和演练的过程中树立“生命高于一切”的观念,尊重生命。在培养生存能力和训练应急避险技能的互动过程中直观、感性的学习和接受安全教育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规避和解决,并能将知识举一反三,提高生存技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触摸屏、LED展示屏等现代多媒体传播手段,通过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的“避险自救”知识普及教育,教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这将使少年儿童有兴趣学习如何“用知识守护生命”。

以电子出版物为例,分为可以观看的动画视频和互动性的动画游戏两个部分。动画视频以演示、讲述为主。电子出版物拟设计虚拟人物形象,如生命守护小精灵、生命守护神爷爷、小朋友平平、安安等,将一些抗灾避险知识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视频了解各种交通、自然灾害、溺水等事件发生的原因、学习急避险技能。在掌握一定常识后,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触摸屏参与互动性动画游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选择题中,选择一种选项后,即有相对应的动画形象显示出选择的结果:

选择答案错误即会看到非常严重的后果,选择正确答案则会得到数码的精神奖励。电子出版物经过悉心策划,将丰富的内容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动画角色设计活泼可爱,语言自然,不生硬说教。画面制作使用painter、illustrator、photoshop等平面设计软件与flash等交互设计软件,并配合AE软件制作效果,三维软件制作场景。形式生动,交互性强,寓教于乐,注重应用是电子出版物的特点。使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以及课余时间娱乐中学习到有用的紧急避险、防患于未然的知识与技能。电子出版物通过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普及教育,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和训练应急避险技能,以有限的投入满足广大师生、家长的需要,更大可能避免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将构筑起全民安全防范教育体系。

2、数字载体和呈现方式还有利于安全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跟动性。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安全教育已经不再囿于过去简单的形态和内容,少年儿童所面临的安全隐患类型多、形态新,数字技术构架下的安全教育平台和载体可以随时更新,突出新情况下的高发问题及解决方案。可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季节和不同问题分别解决。这扩大了安全教育的范畴和概念,同时,也扩大了受教育的人群,有利于不同群体的少年儿童找到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并得到及时的帮助。

(二)期望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包括学校家长在内的全社会的责任。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的数字化设计研究,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家庭的幸福,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曾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儿童安全教育小常识篇10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单纯地是一个由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所引起的孩子情感缺失和心态异常的问题,而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1 家庭因素

为了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经济需求,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由于父母的缺位造成家庭结构或家庭抚养方式的改变,使得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甚至缺失,然而家庭教育功能在儿童的婴幼儿时期和青春期的身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1 家庭教育“缺位”:亲子关系失谐与父母榜样作用缺失

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儿童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却不是家庭关注的中心,很多留守儿童情感心理被家人所忽视,他们缺乏与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对学习、生活、自身变化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然而亲子关系的失谐和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共同剥夺了留守儿童正常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改变了留守儿童社会学习的情境与过程。

1.1.1 亲子关系失谐

在良好亲子关系中,父母不仅要给予儿童情感支持还要鼓励子女情感表达,以此让子女们通过社会交往促成其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内化。若亲子关系失谐,子女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就难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受、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困惑。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抚慰和呵护,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和耐心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可以模仿的清晰的榜样形象以及父母对其亲社会行为的评价、奖励和强化,人为地剥夺了他们正常社会学习过程,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判断,影响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然而此时若不良同伴群体替代了父母的榜样作用,将自己一些消极思想以及一些诸如抽烟、喝酒、进网吧、看不良录像、逃学和打架等不良恶习带入并污染留守儿童正常社会学习过程。留守儿童受到同伴群体的感染,在与他们交往过程中不断模仿、强化这类恶习,从而导致自身误入歧途并影响自己正常社会化。

家庭的教育方式是留守儿童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决定了其家庭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农村留守儿童所受到的教育不仅来自父母也来自现有监护人。但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不管是父母还是监护人在教育方式上均存在一定的误区。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4种监护类型主要以隔代监护型和“单亲”留守型为主。

隔代监护的祖辈对儿童教育方式出现两个极端:打骂和溺爱。在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祖辈们承担着很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辛苦劳作完成家中的全部农活和家务活,还要承担起照料孙辈的责任,生活上的压力让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上没有足够的耐心,一旦孩子们淘气、顽皮、不听管教,就会采取简单的打骂方式,语气用词上不会注意孩子们的感受,这极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还有一部分祖辈对孙辈过度溺爱、骄纵儿童,导致要求放松和原则失效,易使儿童缺乏自我约束力,养成刁蛮任性的不良个性和行为。

“单亲”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教育方式过于严格。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对子女期望很高,为了不让孩子再走他们的道,都希望子女能够在家好好学习,将来有一个好的出,因此对子女学习上要求非常严格,但父母一方外出后,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便承担起督促孩子学习的“重担”,再加上外出配偶的嘱托,使得他们对孩子管束过于严格。当子女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便指责、批评他们,限制孩子们玩乐的自由,结果是许多孩子由于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又不敢公开与父母冲突,所以把不满压制在内心里,极易促使留守子女们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2 学校因素

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和疏导来弥补亲子关系失谐所带来的家庭教育的“缺位”。但由于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观念陈旧等多方面制约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也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

2.1 学校软、硬件条件薄弱

虽然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在赣州部分农村中小学中试点建立了“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以及“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甚至还有个别学校由政策投入重资打造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但这些都只是典型,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基本不具备如此条件,软、硬件设施薄弱。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较差,教师整体学历偏低,基本维持在中专水平,极少有学历,甚至还有部分年长的带教教师,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师年龄结构断现象、教师专注化程度不高及部分师德意识淡薄等问题。同时农村中小学校硬件设施欠缺,缺乏正规的操场和一些生活、学习配套设施。

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限制,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很多教师一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就理解为思政、品德教育,即使有部分教师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缺乏心理学专注知识,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很少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2.3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留守儿童是学校里一个弱势群体,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关爱。由于农村中小学老师和领导也是生活在农村周边,对家长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学习现象已司空见惯,很少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尚未深刻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因而并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也不够。学校缺乏一系列针对留守儿童的监督管理机制,加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对问题学生难以管理。

2.4 农村学校教育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虽然目前社会广泛宣传现代素质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得到发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是以“知识多少和智力高低”占支配地位,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心育。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学校不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成绩的好坏以及升学率决定一切,加之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根本没有条件建造体育设施供学生体育锻炼,甚至部分学校根本就不开设体育课,更别谈有专注性的艺术教师教学生唱歌、跳舞等,学生除了烦闷的学习毫无丰富精彩的课余生活,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据我们调查所知,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班级学生数偏多约有50-60人,老师根本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心理状况特别是留守儿童情感心理需求更加无法顾及。

3 社会因素

3.1 庸俗的大众媒体腐蚀儿童的心灵

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以致庸俗和低级趣味性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父母的缺位对孩子的监管和控制的弱化为留守孩在不良文化熏陶下的不良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农村由于缺乏社区娱乐活动,电视、网络这些媒体可能对留守儿童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虽在农村不普及,但它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影响已逐渐显现,虽然在农村没有网吧,个别同学便利用周末时间借故去镇上网吧一玩就是一整天。在我们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在其课余生活主要闲暇活动就是看电视、去网吧或游戏、打牌和同伴玩耍,且这些活动所花费时间比例大约分别为70.2%、8.6%、4.3%及16.9%。一些网络游戏、影视、书刊为了追逐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不仅让部分留守儿童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也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留守儿童是一个系列性问题,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协调管理,部分地方政策分工细化,各自只负责自己份内事,教育、政法、文化等部门不能有机协调起来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地方政策对网吧、游戏等娱乐活动场所监管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禁止未成年儿童的进入;对整治色情文化场力度和措施不足;对青少年暴力违法犯罪估量不充分不能做到有效预防。

一些农村基组织根本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对一些农村中散布的诸如“读书无用”等不良言论和盲目攀比、金钱至上的不良风气不能有效制止,对一些聚众行为不加以劝阻甚至个别干部自己也参与其中,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根本没有考虑到为留守儿童建设业余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1] 刘霞,赵景欣等.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 .国内教育学刊,2007.6:7-20.

[2] 刘红.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4月第24卷第4期.

[3] 马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

但是,公共卫生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更加严重,对社会的影响更大。公共卫生条件差,易导致食品污染,包括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所以食品安全就无从谈起了。

参考文献

[1] 邓海燕。食品安全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肉品卫生。2003;10、

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人民政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儿童友好是指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建设儿童友好城,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广大儿童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为落实党、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儿童友好城建设,让儿童成长得更好,经国务院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儿童优先发展,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完善儿童政策体系,优化儿童公共服务,加强儿童权利保障,拓展儿童成长空间,改善儿童发展环境,全面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让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让广大儿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为实现安康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内梦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儿童优先,普惠共享。坚持公共事业优先规划、公共资源优先配置、公共服务优先保障,推动儿童优先原则融入社会政策。坚持公益普惠导向,扩大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供给,让广大适龄儿童享有公平、便利、安全的服务。

——国内特色,开放包容。立足国情和发展实际,促进儿童参与,探索国内特色儿童友好城建设径模式。结合推进“一带一”建设,坚持世界眼光,借鉴有益经验,强化交流互鉴,以儿童友好促进民心相通。

——因地制宜,探索创新。适应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资源禀赋特点,因城施策推进儿童友好城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建设模式经验,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多元参与,凝聚合力。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儿童工作“一盘棋”理念,发挥党委领导、政策主导作用,健全完善多领域、多部门工作协作机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充分激发场活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建设的合力。

(三)建设目标

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展望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开展儿童友好城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儿童友好成为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推进社会政策友好,推动全社会践行儿童友好理念

(四)推动儿童优先发展。制定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考虑儿童需求,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儿童需要。健全推进儿童优先发展工作协调机制,重点在政策协调、资金投入、项目实施等方面形成合力。在城发展重大规划、政策、项目决策中引入儿童影响评价。探索应用数字化手段创新儿童工作方式方法。

(五)城规划建设体现儿童视角。引入“1米高度看城”儿童视角,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规划建设。制定城各类儿童友好空间与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完善城功能布局,优化公共空间设计,推进城建设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满足儿童服务和活动需求。

(六)推动儿童全方位参与融入城社会生活。建立健全儿童参与公共活动和公共事务机制,畅通儿童参与渠道,涉及儿童的重大事项事先听取儿童及监护人意见。在制定社会政策、发展公共服务中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全面保障儿童在社会生活、社区发展、家庭事务中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

(七)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致力儿童发展。坚持以普惠为导向,鼓励政策、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参与,整合全社会资源增进儿童福祉。积极培育为儿童服务的社会组织、专注社会工作者、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发展儿童公益慈善事业。

三、推进公共服务友好,充分满足儿童成长发展需要

(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普及普惠水平,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补齐资源短板,提高保教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精准做好控辍保学,保障流动儿童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加强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一人一案”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安置。落实政策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开展儿童友好学校建设。

(十)加强儿童健康保障。关注生命早期1000天健康保障,加强婚前、孕前、孕产期保健和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推进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母乳喂养促进行动,提高优生优育,建设母婴友好。建设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做好儿童健康管理,规范预防接种和防治龋齿,降低近视及肥胖发生率。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开展儿童生命教育、性教育,培养珍爱生命意识,提升自我情绪调适能力。

(十二)丰富儿童文体服务供给。合理规划文体设施布局和功能,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向儿童免费开放,推动有条件的公共体育设施向儿童低收费或免费开放,组织面向儿童的阅读推广、文艺演出、展览游览等活动。制修订面向儿童的体育设施器材等标准,加强儿童体质监测,丰富儿童体育赛事活动,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四、推进权利保障友好,完善公益普惠儿童福利体系

(十三)关爱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深化孤儿助医助学项目,探索推进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医助学,优化完善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走访、监护评估、家庭培训和监护保护制度。完善儿童收养登记管理,推进实施收养评估制度。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支持建造家庭式居所,推广家庭式养育模式。

(十四)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协同推进儿童残疾预防、早期筛查、诊疗康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及年龄范围,提高救助标准,鼓励公办机构开展康复业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康复机构,加强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管理。

五、推进成长空间友好,提升城空间品质和服务效能

(十六)推进城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加强城街区、社区、道以及学校、、公园、公共图书馆、体育场所、绿地、公共交通等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适儿化改造。建设适合儿童的服务设施和标识标牌系统,推动公共场所建设母婴、儿童厕位及洗手池、儿童休息活动区等。加强儿童友好街区建设。

(十七)改善儿童安全出行体验。完善慢行交通体系,加强人行道、自行车道规划建设,优化校园周边步行线规划和人行设施,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加快完善城公共交通场站、过街无障碍设施。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儿童安全出行能力。

(十九)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建设社区儿童之家等公共空间,为儿童提供文体活动和阅读娱乐场所。增加社区儿童“微空间”,鼓励社区打造儿童“游戏角落”,提供适龄儿童步行径和探索空间,合理增设内外安全游戏活动设施。

(二十)开展儿童友好自然生态建设。建设健康生态环境,推动开展城儿童活动空间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评价。推动建设具备科普、体验等多功能的自然教育基地。开展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推进城和郊野公园设置游戏区域和游憩设施,合理改造利用绿地,增加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二十一)提升灾害事故防范应对能力。推动落实儿童密集场所安全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应对各类灾害事故风险。强化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增强儿童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储备面向儿童需求的重要应急物资。

六、推进发展环境友好,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社会环境

(二十二)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增强家庭监护责任意识和能力,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培养儿童良好思想品行和生活习惯。

(二十三)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鼓励创作符合儿童特点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深入开展共青团、少先队实践活动。普及发展青少年健身运动,让更多儿童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

(二十四)持续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环境保护,聚焦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等儿童上网重点环节和应用,及时发现处置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儿童用户量集中的网络平台日常监管,规范涉儿童相关网站管理,压实互联网企业维护网络环境责任。

(二十五)筑牢安全发展屏障。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深化少年警校建设,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加强校园、校舍和校车安全管理。落实食品安全校(园)长负责制,保障在校学生安全营养用餐。强化儿童用品安全监管,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向社会公示。

(二十六)防止儿童意外和人身伤害。健全儿童交通、溺水、跌落、烧烫伤、中毒等重点易发意外事故预防和处置机制。做好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有效防范性侵、家暴事件,严格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及时受理、依法查处儿童失踪案事件,严厉打击拐卖儿童等犯罪行为。

(二十七)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推进实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分级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制止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依法惩戒与精准帮教相结合,增强教育矫治效果,预防重新犯罪。

七、组织实施

(二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统筹协调儿童友好城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儿童友好城建设、认定、评估、监测等机制,研究儿童友好城认定办法。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能开展相关领域儿童友好行动,制定标准体系或建设指南。省级政策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区儿童友好城建设实施方案。城政策履行建设主体责任,整体制定落实建设方案。

(二十九)完善政策支持。财政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发挥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对儿童友好城建设予以积极支持。对价格普惠且具有一定收益的儿童服务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地方政策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地方要统筹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强化政策支持。强化公益普惠类儿童服务项目规划用地保障。鼓励地方政策以购买服务、租金减免等方式发展普惠性儿童服务。

(三十)分批推进建设。制定实施国家儿童友好城建设行动方案,支持有建设意愿、基础较好的城先行探索,分批分期滚动推进实施。对于不具备整体建设条件的城,鼓励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起步,以点带面夯实基础。对建设成效突出的城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支持有条件的城发起“一带一”儿童友好城联盟。

(三十一)加强监测评估。组织制定儿童友好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适时调整完善政策措施。开展儿童友好建设的城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儿童数据信息,对本地方儿童发展整体情况实施动态监测,探索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儿童友好城建设标准和分领域建设指南,开展建设情况评估。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

住房城乡建设部

宣传部

网信办

教 育 部

公 安 部

民 政 部

财 政 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交通运输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应 急 部

场监管总局

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国家医保局

国家林草局

共青团

全国妇联

国内残联

重温77处变化

1、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

2、完善了民法的基本原则

3、规定胎儿有权继承遗产、接受赠与等

4、限制隐私行为能力人的起始时间由10周岁调整为8周岁

5、紧急情况下被监护人无人照料的,村、居委会或民政部门应安排照料

6、隐私权利的保护——新增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

7、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协商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8、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支付扶养费、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请求权不适用协商时效的规定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依法不适用协商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第九百九十五条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隐私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协商时效的规定。

9、加强对建筑物业主权利的保护;适当降低业主作出决议的门槛,明确共有部分产生的收益属于业主共有

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10、明确地方政策有关部门、居民委员会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

11、建筑物及其设施的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应当定期公布;增加规定紧急情况下使用维修资金的特别程序

紧急情况下需要维修建筑物及其设施的,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可以依法申请使用建筑物及其设施的维修资金。\"

12、增加规定业主的相关行为应当符合绿色原则

14、增加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应当执行政策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业主应当依法予以配合

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执行政策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业主应当依法予以配合。

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的续期,依照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16、增加规定居住权

(1)扩大了可质押财产范围,取消质押登记机关的规定

(2)统一了动产抵押的设立及特殊效力规则

(3)先租后抵,需转移占有才能对抗抵押权——明确在先设立的租赁关系不受抵押权影响的前提为,租赁物已转移占有

(4)肯定了非典型担保合同的效力

(5)取消对流押/流质条款的禁止性规定

(6)统一了以登记作为公示方式的担保物权的清偿顺序

(7)明确规定同一财产上抵押权、质权并存时的清偿顺序

(8)新增抵押物价款债权人的抵押权优先受偿的规定

(9)允许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抵押财产转让无需经抵押权人同意,同时确认抵押权的追及效力。

电子合同的标的物为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合同标的物进入对方当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统且能够检索识别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方式、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四百九十五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构成预约合同。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预约合同约定的订立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

20、增加规定情势变更制度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21、增加规定物业服务合同,明确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业主违反约定逾期不支付物业费的,物业服务人可以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合理期限届满仍不支付的,物业服务人可以提起协商或者申请仲裁。

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22、在物业服务区域内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物业服务人应予以制止

23、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24、增加规定房屋承租人的优先承租权

租赁期限届满,房屋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承租的权利。\"

25、规定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权,但是房屋按份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或者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的除外

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十五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的,视为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

26、客运合同对\"旅客霸座\"\"抢方向盘\"等问题作出回应

第八百一十九条规定:“承运人应当严格履行安全运输义务,及时告知旅客安全运输应当注意的事项。旅客对承运人为安全运输所作的合理安排应当积极协助和配合。”

27、不可撤销的赠与情形中增加“助残”

经过公告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28、完善了格式条款等合同订立制度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第四百九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

(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第四百九十八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29、新增“性骚扰”规定

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30、规定人格权不得放弃、转让或者继承

31、规定了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

32、明确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后的救济方式

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隐私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33、对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利的保护

34、确立器官捐献的基本规则

完全隐私行为能力人依据前款规定同意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

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千零七条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

违反前款规定的买卖行为无效。\"

35、明确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应当遵守、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36、增加规定不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侵害他人肖像权

37、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38、明确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则

(1)明确了隐私的定义,列明禁止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具体行为,即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2)界定了个人信息的定义,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码、电子邮箱、行踪信息等。

(3)规定国家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负有保护自然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义务。

(4)明确规定收集使用未成年人等个人信息应征得监护人同意。

39、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千零一十五条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千零一十七条规定,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姓名和名称的简称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40、“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入法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图片

41、取消实行计划生育的相关条文

42、界定“亲属”“近亲属”“家庭成员”的范围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43、增加规定更有利于被收养人的收养原则

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45、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胁迫婚姻请求撤销起算时间点为“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46、增加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47、增设夫妻家事代理权

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隐私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48、明确夫妻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1)“其他劳务报酬”投资的收益\"也属夫妻共同财产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49、婚内可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两种情形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50、规范亲子关系确认和否认之诉

对亲子关系有异议且有正当理由的,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协商,请求确认亲子关系。\"

51、增设“离婚冷静期”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52、双方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起诉离婚的,应准予离婚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协商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协商的,应当准予离婚。\"

53、明确离婚后子女直接抚养方的确定原则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更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54、离婚财产分割增加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55、离婚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的事由增加\"有其他重大过错\"的情形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56、完善收养制度的相关内容

(2)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有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3)收养人需\"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4)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须相差40周岁以上。

(5)收养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须征得本人同意。

(6)县级以上政策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57、增加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的死亡时间的推定规则

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58、新增对继承人的宽恕制度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受遗赠人有本条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59、完善代位继承制度,侄子(女)、外甥(女)可以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60、完善遗嘱继承相关规则

(1)增加打印、录像等新的遗嘱形式

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2)修改遗嘱效力规则,公告遗嘱不当然具有优先效力,切实尊重遗嘱人的真实意愿。

61、增加遗产管理人制度

62、明确归国家所有的无人继承遗产应当用于公益事业

63、完善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均可以成为扶养人

64、确立\"自甘风险\"规则

65、规定\"自助行为\"制度

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66、\"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明确列为人身损害赔偿项目

67、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1)明确人身意义特定物精神损害赔偿

(2)增加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68、完善公平责任规则

69、增加规定委托监护的侵权责任

70、增加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召回缺陷产品应负担被侵权人因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依据前款规定采取召回措施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负担被侵权人因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71、完善非营运机动车好意同乘损害的责任

72、医疗损害责任的新变化

(1)明确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和责任承担主体

(2)明确医务人员说明义务和患者知情同意权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紧急情况下知情同意的特殊规定

千二百二十条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4)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过错的界定

千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5)明确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

千二百二十二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6)明确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因输入不合格血液的侵权责任承担

千二百二十三条规定,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药品上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7)明确医疗机构免责情形

千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前款项情形中,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9)明确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

(10)明确医疗机构禁止违规过度检查

千二百二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11)明确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受保护

千一百二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保护。

干扰医疗秩序,妨碍医务人员工作、生活,侵害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73、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增加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明确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

千二百三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侵权人在期限内未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规定的组织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进行修复,所需费用由侵权人负担。\"

74、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完善高空抛物坠物治理规则

76.完善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千一百九十七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隐私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77、明确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责任承担

以上关于“国家对亲子关系的政策支持措施”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国家对亲子关系的政策支持(打造幸福家庭的关键步骤)

责任感教育篇1

一、五个打造彰显目标

通过实施感恩责任教育,培植感恩责任文化,更终使学校德育工作实现“五个打造”的目标:

(一)打造更安全校园。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底线,安全是一,其他都是零。实施感恩责任教育,让教师和学生热爱校园,以校为家,增强安全责任意识,自觉从自身做起,创建平安校园。

(二)打造更规范校园。规范是学校的纪律线,是职业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感恩责任教育,在学校管理各环节上强化责任意识,推行岗位责任制,突出管理的规范性、针对性、实效性。对学生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观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三)打造更文明校园。文明是学校的形象线。我们坚持在培养学生的德养上动脑筋,通过创“文明班集体”“文明教”“文明宿舍”“文明校星”等形式,让文明责任与学生同行。我们提出了“干净的环境育文明规范的人”的口,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教、宿舍、卫生区做到了无纸屑、无痰迹、无污迹,学生在创造文明环境的过程中感受了尽责的愉悦,增强了文明规范的意识。

(四)打造更激情校园。激情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通过感恩责任教育,强化“职业立身、技术报国”的使命感、责任感,在校园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积极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求。

(五)打造更和谐校园。和谐是学校的幸福线。实施感恩责任教育,教师会自觉发挥表率作用,学生则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共处,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共同为和谐校园的打造尽责尽力。

二、五大内容深化主题

我校实施感恩责任教育,主要内容是:

(一)感恩父母,尽责家庭。即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对家庭尽一份责任。我们要求教师定期为学生布置爱心家庭作业,组织开展“我的成长足迹”“算算亲情账”“回味感动的瞬间”“搜集成长的见证”等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的不易,明白回报的幸福。

(二)感恩老师,尽责学习。即感谢学校、老师的培育之恩,尊敬师长,勤奋学习,早日成才。我们要求学生尊敬老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主动去办公帮助老师打扫卫生,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

(三)感恩他人,尽责互助。即感谢同学、朋友以及社会人士的真切关爱,懂得待人接物处事的道理,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团结友爱,自觉关心帮助别人。

(四)感恩国家,尽责社会。即感谢国家的培养,努力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我们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缅怀革命先烈等系列活动。

(五)感恩自然,尽责环保。即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爱护一草一木,增强环保意识。我们开展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活动,要求学生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五大途径实施教育

(一)环境文化熏陶

(二)主题教育宣讲

我们开展以感恩责任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坚持“四轮齐转”,一是成立感恩责任教育领导小组,为感恩责任主题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把军训、升旗仪式、学校大会、专题教育讲座、晨词宣誓、弟子规诵读等作为实施感恩责任教育的常规活动,并结合国庆节、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青年节、文明礼貌月、清明祭扫烈士墓等节点,针对性开展感恩责任宣教活动。三是开好主题班会,组织感恩责任教育主题班会竞赛。四是开展感恩责任教育专题研究,就实施感恩责任教育的模式、途径、效果等进行深入研究。

(三)课堂教学渗透

我校十分重视根据各专注、各学科的特点,施行不同专注各具特色的课堂德育。首先,开足德育课程。其次,加强学科“感恩责任教育”的渗透,把培养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纳入到学科教学中去,融合到课程中去,捕捉课程中、生活中可以利用的素材,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和感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感恩责任教育的洗礼,实现学校感恩教育在操作模式上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再次,突出专注课教学的感恩责任教育,无论是专注教还是实习车间,都创设了良好的感恩责任氛围,通过卫生的保持和用料的精确,培养学生良好的节俭品格;通过技能展示,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通过成果展览,树立学生的自信。

(四)全员导师引导

一所学校不仅需要大、大师,更需要大爱,全员导师制可以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体现“平等、尊重、关爱”的育人原则,构建“全员育人、全流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帮助广大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

(五)特色活动提升

寓教于活动之中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我们坚持用活动来提升感恩责任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养成、在活动中提高。力求每项活动都能做到“五要”,即目标定位要准、组织实施要实、活动形式要新、参与程度要高、活动效果要好。在搞好常规活动的同时,我们又在特色活动上做活文章,主要开展“书香校园”、“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助学济困四大活动。

四、五大成果形成特色

(一)弘扬了主旋律

“感恩责任教育”是基于新理念下的德育载体的创新,它的取向性在于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老师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和养育之恩,它的功利性在于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催生责任的承担和行动的回报。通过感恩责任教育的实施,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旋律。

(二)传递了正能量

学校主动与家庭、社会联系,让学校“感恩小环境”带动社会“感恩大环境”。一是指导家庭教育。让家庭成为孩子责任教育的课堂,父母亲人成为学习楷模,积极参与感恩行动。二是服务社区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承担责任并感恩社会。三是组织社会培训。把我校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培训中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三)更新了育人观

我们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优势,从学科教学、课外实践、评价调控、资源整合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感恩意识的形成。为收到理想教育效果,在感恩责任教育中,我们按照各年级各专注教育内容设置考评指标,务实考评管理,做好学生、教师、家长及相关社会人士三个面的适时调控,在教育过程调控中提高学生感恩和责任意识,促使其健康个性的形成。

(四)增强了实效性

实施感恩责任教育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办学次,凸显了学校的竞争力和内涵,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社会效益,使学校尽快成为人文校园、温馨家园、幸福心园、品牌名校。自从感恩责任教育实施以后,教师师德修养全面提升,工作责任心明显增强;学生饱尝温暖,真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学习、生活热情。

(五)扩大了影响力

责任感教育篇2

关键词: 责任感教育 评价体系 育人为本

一、国民素质的缺失

飞速发展的经济、高速联通的信息把人们带进了美好的二十一世纪,在普天下敢于有梦、勤于追梦、勇于圆梦的跋涉中,身为其中一员的我,面对繁冗纷杂的社会现实,与越来越高的教育期望相比,总感觉国民素质的某方面缺了什么。

1、家庭责任感的缺失。仅以家庭离婚率为例,当前夫妻离婚率越来越高,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具有教育上的诸多弊端,这样的家庭出身的孩子往往成为学校的问题生,乃至“德困生”、“学困生”,影响国民素质。一个没有家庭责任感的人,何谈会有社会责任感?

2、为他人着想的责任感扭曲。现实社会中,合伙经商的人往往缺少合作意识,形成诸多不和谐人际关系。有媒体报道,被救的人面对因救自己牺牲的英雄,连声道谢都没有,还谈什么责任?一个不为他人着想,只为自己着想的人,怎会有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3、为集体着想的责任感淡漠。仅以学校教师队伍“三不”现状为例:毕业工作后不学习,课堂教学不民主,同事之间不合作,这么做无非是从自己名利出发,怕同科教师成绩超过自己、名利强于自己,而不考虑教研组集体、学校集体育人的效益。一个不为集体负责的人,当然不会承担起为国家育才的重任,也就不会有社会责任感。

二、责任感教育的途径

作为一名基教育工作者,如何贯彻纲要精神,使学生成为有责任心的一代公民?这就需要建立起责任感教育和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结合二十多年教育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到:

1、把责任感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以品德课教学、学科课渗透、班队会活动、旗下讲话、晨夕会点评等诸多形式贯穿教育的时时、事事、处处。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意识和责任感,使之扎根心田。把责任感教育植根于庞大的德育教育体系中,增强其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把富有责任感的代表人物当做学习榜样。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铁肩负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安康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我是国内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等名人名言都是活生生的榜样、教材,教育学生人的一生只有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立德、立功、立言,才能成为有作为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的梁。

3、建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教材体系。在加强品德课教学的同时,重点加强学生责任心教育,应将教材建设纳入其中。教材应自成系列,形成国家、地方、校本三级体系。教材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作用,借助音频、视频资源为学生喜闻乐见。校本教材充分利用本地域、本校资源,尤其是古今名人事例入教材、入课堂、入脑、入心。

4、强化家长、学校在责任感教育中的功能。现在从上到下,由各级关工委牵头成立的挂靠在学校的家长学校早已建立,应发挥其作用,可以纳入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总学时。融入责任感教育内容,从而保证家长与孩子所受教育内容相同,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

5、搞好行为训练。“知行”是明代王阳明提出的,为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尊崇,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要搞好实实在在的训练,以养成良好的习惯。训练内容可以是校园内教育教学活生生的内容,例如,班干部竞选、一团纸团的捡起、节约一粒粮食、一滴水等,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也可以虚拟内容,模拟社会仿真训练。通过一言一行,逐步建立起学生的责任感。

6、建立一支责任感强的教师队伍。以爱育爱,以责任感育责任感。要把为国家育才作为责任感的核心价值,让每一位教师师德中都具有责任感成分,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影响学生、陶冶学生、渗透学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8、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由小学到中学再到的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并形成个人电子评价档案,体现人的发展性。评价标准、要求和办法要具有可操作性与连贯性,能够衡量学生的责任感程度,促进学生责任感养成。通过学生责任感发展评价足见家长、教师对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历程,从而对他们做出科学的、全面的评价。这样,两纵一横的H型评价体系把多个领域统筹起来,交错沟通、协调制约、和谐发展,更促进责任感多元培树。

确实,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实施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任,承担着育人为本的重任,承担着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的责任感教育重任。只有认真学习、落实好纲要精神,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务本求新,积极探索,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待,圆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强国之梦。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

[2]姚冰。教育家论教书育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4、

责任感教育篇3

关键词:责任;德育教育;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1002-7661(2012)07-081-01

一、 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中进行责任感的教育

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负责任的行为,养成负责任的习惯,塑造负责任的良好形象,学做负责任的公民。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

二、 在常识教学中进行责任感教育

常识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常识教学中进行责任感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例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终身受益的权利一课时,告诉学生:国家通过形式赋予了我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其义务也就是我们应承担的责任。从国家角度讲: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发展靠的是知识和人才,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身处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空前激烈的新世纪中学生,必须努力学习,发掘潜能,发展智慧,增长才干,成为一名对国家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人。这是每一个人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从个人角度讲: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爱和心血,我们应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和承担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同样是我们的责任。要能够承担起这份责任,就必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具备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创造了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能在物质上帮助父母,在精神上安慰父母,不要成为啃老族。

三、 在时事热点的教学中进行责任感教育

四、 教师在教学中身体力行的责任感教育

责任感教育篇4

关键词生;感恩;责任

1感恩及感恩教育的内涵

2责任及责任意识

责任是行为主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对特定任务的自由确认和自觉服从。[2]人的责任,即是作为个体在扮演一定社会角色时所应完成的任务,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包含两意思,一是个体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做所为要与自己的社会角色相符合,二是个体在社会中根据所扮演的角色必须接受并完成相应的任务。责任意识是个体在理解和接受自身所扮演社会角色和要求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态度和意愿。它是个人的一种自我感受和内心体验,反映了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生的责任分为社会责任和自我责任,与此相对应的生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我责任意识。生一方面应该对自身所作出的行为及其后果有充分的考虑,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另一方面要认可并接受社会所赋予生这一社会角色的任务,将自己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承担相应的义务,通过自己的行为去积极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社会责任意识面看主要包括孝敬父母,回馈家庭,尊重与帮助他人,热爱集体,热爱祖国,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内容。从自我责任意识面主要包括尊重自我生命和发展提升自我等方面的内容。

3实施感恩教育对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生的责任意识源于感恩教育

生责任意识的养成依赖于外部环境与个体心理因素的整合。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对责任意识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95后逐渐成为生的主体,生的独生子女占比较大。部分父母由于教育理念的偏差,对子女过分的溺爱与迁就。加之,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过分偏重智力教育,忽视了学校的德育,感恩教育更是流于形式。感恩教育的缺失导致了生缺少明确的认识,认为家长、学校和社会提供给他们便利的学习条件都是理所当然的,不能理解他人的艰辛和困难,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久而久之,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只享受权利不去履行相应的义务,同时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造成了学生责任意识淡化。例如,现在国家为确保生能安心学习,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资助体系,尽量去解除学生学习的后顾之忧。但是部分学生受资助后,缺乏感恩意识,认为国家给予的资助是自己理所应当拿的,获取资助后依然违反学校纪律旷课缺勤,不去通过学习上的努力来回馈社会和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些事例的出现,呼吁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加强生的感恩教育力度,强化生的责任意识。

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在个体对自己和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在感恩基础上所采取的实践行动则是学生具备责任意识的体现。在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是为了培育生的高度负责的精神,使得他们能够明晰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使之成为一个对个体行为负责和对国家和社会具有奉献精神的人。现今的生生活条件优越,家长和老师给予了他们太多的关爱,他们太需要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来对待和回报这些关爱与呵护,这是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这些回报不应该是他们外在的负担,应该使之成为他们由衷自发的行为。通过感恩教育,生具备感恩的意识和外在行为之后,他们会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对外在赋予他们的关爱不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能够体谅父母的艰辛,学会理解他人,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对自然心存感恩,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自然的责任。对社会心存感恩,生们会明晰自己与社会联系密切,使之能够自觉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对他人心存感恩,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明晰自身的社会属性,懂得社会中的人与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会付出和关爱他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有助于生感恩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形成,其责任意识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从而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质量。[3]

4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培养生的责任意识

4.1在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大感恩教育力度,凸显生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既有成熟的一面,也有冲动和非理性的一面,对外界的一些人和事缺乏成熟和深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的日常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开展感恩教育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深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生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系,明白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教育他们懂得奉献与索取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感恩,教育生树立责任感。生的责任是对祖国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的统一。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父母。引导生逐渐形成自强自立、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4]

4.2在感恩教育实践中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将责任意识教育落到实处

我们开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的指导下开展的,同时在实践活动中意识也能够得到强化。培养生的责任意识的更终目的是希望生在社会实践中有一颗责任心去对待一切。所以,在感恩教育中,要凸显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寓责任教育于感恩教育的实践之中,在活动中让他们通过活动进一步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责任认知与责任行为的统一。要把感恩和责任意识教育渗透到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可以结合生的身心特点,创新学生活动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提升校园的感恩氛围。例如举办感恩与责任教育的主题班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恩之心,强化责任意识。当今社会,各种思潮影响着生思想观念,对生责任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紧扣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线,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以感恩促进责任教育,引导生形成良好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2]程东峰。责任论[M]。北京:国内林业出版社,203、[3]华莹。生感恩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2008、

责任感教育篇5

一、问题的缘由

本校招收的五年制高职学生中,绝大多数因为成绩不理想,不能升入高中,因而选择了五年制高职。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他们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学习缺乏动力,社会责任感较弱。部分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只求受惠,不知感恩;只求索取,不知奉献;只求权利,不知责任。他们对家人、社会给予的关爱认为理所当然,不懂得付出。为此,课题组以本校五年制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

经过定性分析,发现师生关系紧张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不理想;同时他们与家长的关系——亲子关系大多也不好,有时甚至是对立的。

影响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因素比较多,如双方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生活环境、生活阅历、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差异等,这些都会影响相互的关系。经过研究,认为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可能在其中起着更大的作用。尤其对于子女、学生身份的人来说,如果缺乏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更容易引起亲子冲突、师生冲突。而个体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的缺乏又与其自身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的大环境以及个人的自我教育有关。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因此,教师在参考了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对在校的二、三、四年级三个年级近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班及个别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

二、教师的调查研究

(2)问题的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少五年制高职生不知道感恩、缺乏责任意识呢?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进行深刻反省,认为造成如此状况的责任并非都在学生身上,这里面掩藏了很多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问题。

首先,部分家庭感恩责任教育存在偏差。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知道,部分家庭教育能力非常薄弱,甚至是丧失。另外,通过调查、访谈,发现有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水平低、方法不当;还有个别家长自私、冷漠、没有责任感等(如他们对自己的父母不孝)。家庭教育不力是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其次,学校教育存在偏差。虽然新国内的教育从“三好”教育,到“五好”教育,再到素质教育,一直都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但是反思一下,好像个别学校的德育成效总体感觉越来越小。

从教育成果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技能比赛的成绩是显性的、刚性的,德育的效果是隐形的、软性的。这使得一些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重知能、轻德育。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学会感恩、承担责任”的良好氛围。

三、进行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感恩与责任意识的概念。感恩是安康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之一,强调“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施恩慎勿念,受施慎勿忘”。这也正如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现代生活中,感激的对象已经超出“人”的范围,包含其他生物体或者更广泛的对象,如自然界。所以,有学者将感恩定义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感恩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同时与众多其他积极情绪相关,如满意、幸福、自豪、希望等。感恩可以增强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感恩情绪对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是通过“能力需要、关系需要和自主需要”的满足来实现的。

责任意识是指主体在理解一定条件下自身角色和社会要求的基础上,把握自身行为及其结果,使之符合社会要求的情感、意愿,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范畴。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即要有做好分内事的意识,否则应当承担过失的意识。

所以,责任意识也可理解成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也是安康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十分强调的内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充分显示了林则徐的担当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体现出了责任意识。

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了感恩的心,懂得感恩,就会产生责任意识。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感恩教育中增强责任意识,在家中要有尊敬父母、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的良好行为规范;在班集体中要友爱同学、帮助同学、团结同学;在学校要尊敬老师;在社会要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2)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感恩与责任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更基本的道德素质。要使青年学生成人成才,必须对他们开展以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为重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不会感恩,没有责任意识的人,即使他在生理上已经发育成熟,但是他在心理上、思想上还未成熟,还没有达到“精神成人”。从“人”的完整角度看,还没有“成人”,也就不会做“人”,这种人即使是高智商,也不会对社会和他人奉献,也不会“成才”。

只有学会了感恩,有了责任意识,青年学生才能具有关爱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拥有良好的心态、积极的状态、有情有义的生活,才能成人成才。实现安康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内梦是学生现阶段美好的理想,是他们不懈的追求。如何实现国内梦?客观上需要一大批具有高度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的人才。人才从何而来?人才来自于教育。青年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形成阶段,因而对他们加强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非常重要与必要。

对青少年实施感恩教育,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塑造健康的人格,构筑融洽的人际关系。延伸到社会面,人人懂得感恩,互敬互爱,社会将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因此,感恩教育应该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也应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全面提升青少年自身素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四、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的实施

根据前文的分析,本校五年制高职学生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缺失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为此,教师从如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实施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

首先,应从家庭做起。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孩子在其家庭成长环境中应该先感受到“感恩”与“责任”,如果父母和其他家长没有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孩子的这种意识从何而来?家庭教育中,一方面家长在感恩、承担责任上要有榜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这是教师在做学生调查的时候很有感触的地方,不少学生从小没有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说彻底些,有些家长、社会中的成年人也缺乏相关的意识,也需要教育。

因此,教师要以家长学校(网络课堂)、班级家长微信圈的方式向学生家长宣传“感恩”与“责任”的教育意识。其次,学校要承担起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应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中,要将教育学生“精神成人”置于首位。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是做人的教育。

应该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教育做好统筹规划,在不同的学段都有内容,具体要求则有所侧重,并且将显性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要避免庸俗化、功利化,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不应该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班的工作,应该是全员育人,各学科教师都应该履行自己的教育责任。如以国家将每年的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为契机,开展扫墓、祭奠活动,纪念那些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为国家建设而牺牲的烈士,表达对烈士的感恩。学校的橱窗、壁报也进行感恩、责任意识的宣传,宣传师生中的典型人物,形成校园文化氛围。班级可以在每年的“九九重阳节”之际召开感恩主题班会,书写感恩书信等。

第四,重视青年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青年学生自身具有能动性,在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中,既是被动的客体又是主体,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各方面教育能不能更终起作用,要看青年学生自身的情况(即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自身积极向善、向上,见贤思齐,感悟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积极履行自己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使自己不断完善,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结束语

责任感教育篇6

一、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必要性

1、小学阶段是责任感教育的良好时机

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少年儿童时期,是教育的关键期,这一阶段是完善小学生思想品德和形成小学生知识能力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小学生能否形成健全的人格,关系着他们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揭示了少年儿童极强的可塑性。他引用孔子的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认为早期教育和训练形成的习惯,就像与生俱来的天性一样稳固而难以改变,如不抓紧早期教育,等到“骄慢已习,方复制止”,就会“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成败德”。错误或缺失的早期教育,必然会养成无德无才之人。

责任感教育,是较高面的道德教育,旨在培养人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事业、学业等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小学生已具有了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已经开始在社会、学校、家庭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已经应该履行的一定义务并担负一定的责任。因此,我们要抓住小学阶段这一重要时机,开始强化对小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从小就准备把他们教育成一个负责任的人。教育者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事着手,切不可放任自流。如果小学生一旦形成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毫无责任感的不良个性,甚至有推卸责任的习惯,将十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2、青少年责任感缺失的现实,要求强化小学生责任感教育

二、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责任感教育

1、学校要成为对小学生责任感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在小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校优势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施以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排除来自社会和家庭的不利因素,在小学教育中贯穿责任感教育。小学生每天在学校和老师呆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并且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老师的话在他们看来很有权威,所以,小学教师要抓住教育时机渗透责任感教育,使承担自己的责任成为孩子们的一种行为习惯,成为生命的有机部分,让使命和成长同行。要让孩子知道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读书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增长才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要告诉孩子们读书、做事要确定一个方向: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读书做事首先不应是凭兴趣,责任应是位的,应在责任中找到兴趣,但不能用兴趣来代替责任。

2、家庭和社会应积极参与配合小学生的责任感教育

责任感既然主要是人对家庭、集体、社会应承担责任自觉的认同态度,那么影响孩子责任感形成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在家庭、班级、学校、社区里,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一项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从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等诸方面齐抓共管的育人系统工程。

3、培养小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

卢梭道德教育中的“自然后果教育法”,值得我们借鉴。卢梭主张“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这实际上是一种让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教育。当孩子因自己的过失而做了错事,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因失误造成的后果。在卢梭看来“孩子打破了他所用的东西,莫要急于添补,让他自己感受到需要它。他打破了自己房间的玻璃窗,让风日夜吹向他,也不怕他因此而伤风;伤风比起漫不经心还要好些”。作为教育者,要从小学生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无论事情的结果好坏,只要是小学生独立行为的结果,就要鼓励孩子敢做敢当,不要逃避责任,应该勇于承担后果。而不是找人代替,否则就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

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形成小学生责任感的前提。习惯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小学生的优良行为习惯是在教育者向他们不断地重复了一些要求、命令和思想观念之后,在他们不断重复了一些正确的行为后逐渐形成的。培养小学生负责任的行为习惯,更好办法是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选出几件事让他们负责,并高度地信任他。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你越是信任他,他就越主动、自觉;所以,选几件适合小学生做的事,让他负责,他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如在家里让孩子负责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或负责每天给小鱼喂食等。一旦规定孩子做的事,不要随便改变,要使孩子明白:这件事必须做,没有商量的余地。此外,还要让孩子清楚,该马上干的事必须立即干,不能拖拉。渐渐地,就习惯成自然了。

参考文献

[1]李泽芸。从小培养孩子责任感。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0)。

责任感教育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责任感培养途径

托尔斯泰说过:“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与失败。”在当今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重要的个人素质,对自己、对他人要有责任感,对集体、对国家以及对自然也要有责任感,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找准切入点,提升责任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和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等实际因素,做到有的放矢。在对个人的责任、他人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教育侧重在对“智”与“学”、“克己”与“宽容”“孝”与“慈”的理解,引导学生对自我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责任意识以及养成尊重、理解他人的品格和能力;在对集体、社会、自然的责任重点放在“协作”与和“谐”、“诚”与“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理解和认同。在提升学生责任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要确定目标,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性。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日渐多元化,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塑造力、模仿力强的时期,培养责任感必须提高个人的鉴别力,防御不良影响,把“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把“责任感”作为更美好的品性去追求,不断完善自我。二是要注重养成教育。责行是责任感的外化,是责任感的更终归缩。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必须重视个人的实践活动和养成教育,严格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把“责知、责情、责意”变为客观现实的“责行”,不至于沦为“口头上的将军,行动上的矮子”。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履行行为规范,尽职尽责去完成自己的职责。

二、以知识积累为载体,培养责任感

思想政治课要解决学生的政治导向、理论导向、价值导向以及道德导向等问题,在实施德育教化和进行责任感教育,有其他教育途径不可替代的优势。它通过课堂教学,以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教育、意识教育、国情教育、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哲学等理论教育,使学生了解、明确社会赋予每个人的神圣使命,并将其内化为自我体验,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思想政治课应是进行责任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应当仁不让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素质教育的重任。教师应充分挖掘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突出责任感教育。

三、寓责任感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教材中富含深刻的道德思想内涵,要善于开发其培育人的功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为安康崛起而读书”的壮志雄心,“为安康的富强而孜孜以求”的不息精神,都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更优秀的教材。用教材中伟人的事迹,科学家的故事来唤起学生为国内的富强而奋发的责任感。同时,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近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接近适当的哲学、历史作品,培养他们开阔的胸襟和敏感的心性,以优秀的文化来培养学生。经过自身感知、觉悟的拓展与升华,取得实效。

四、强化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教育,培养责任心

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教师尽量给他们安排为集体服务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工作的主人,让他们能感到“英雄有用武之地”。这样,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管自己,学会各司其职,恪尽职守。在学生履行职责时,难免出现差错,教师要及时分析原因,及时找他们谈心,适时提醒他们,使学生逐渐学会自己控制自己,自己约束自己,促使学生的责任感日益增强。

另一方面,使学生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社会的责任心。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每个人都在享受其它社会成员上所提供的服务。反过来,个人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别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要对社会尽义务、尽责任。敢于承担责任就是敢于面对社会、迎接挑战,无论自己在社会中是什么身份、地位,都要努力做好符合社会的份内之事。只有树立了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得到社会的信任、信用,才能促人奋发向上、催人思考、勇于探索;更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作为贡献。

五、运用好榜样示范作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六、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合力强化责任意识

七、完善考核评估,推进责任感提高

责任感的培养要落实到实处还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评估机制。有了评价的标准,学生在管理和被管理中认识到责任,学会履行职责。要建立学生个人评估、班级评估和班评估、家长评估多个次的考核机制,在评估方式上采取自评、互评、家长评、领导评等多种形式,形成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评估机制。张榜公布考核结果,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三好学生、优秀干部评选、班团先进评定、奖学金的评定、优先推荐就业等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尽责者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失职者以舆论谴责、行政处罚,必要时给予制裁,扬善抑恶,真正形成尽责者光荣,失职者可悲的环境,以推进责任感素质的提高。

责任感教育篇8

强化中学生思想行为责任感,引导学生养成爱学习、守规矩、懂感恩的良好习惯,培养和增强学生优秀品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丰富

责任感教育包括岗位目标教育、惜时教育、激励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四大部分。以岗位目标教育为“责任感教育”的切入点,以惜时教育为“责任感教育”的保障,以“激励教育”为“责任感教育” 的主要方式,以习惯养成为“责任感教育”的落脚点。

三、措施得力

1、政治处重拳出击

2、班严格管理:

班对本班学生加强责任感教育,班手册送检及时。班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奋斗目标及强化措施,利用有利时机进行惜时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作息时间,班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鼓励学生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心。对学生既鼓励又提醒,防止情绪不稳定。对学生多找长处,多表扬,鼓励他们奋进。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学生自我教育积极性高

团委会学生会干部分解制定周工作安排,检查各班情况,收集整理资料,日常工作井然有序,开办了一期目标与责任专刊。各班团支部班委会积极调动学生,制定本班班训和班级誓言,归纳条理出了本班特色班风,涌现出了遵纪守规好习惯标兵,其优秀事迹在校园广播站广泛宣传。各班每天在黑板上写上自我激励语一条。同时,各班也对违纪违规等不良现象及时记载,及时改正。

四、优势突出

1、政治处与教务处管理形成合力,注重学生的奋斗过程

2、改被动为主动,改救火为引导,不让学生牵着鼻子走

3、正面教育与常规管理相结合,全方位调动学生积极性

4、政治处统一意志,加强宏观管理,强化评价机制

责任感教育篇9

关键词:生;社会责任感;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在战略主题部分中明确把“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1](p5)作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社会责任感是指人们对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他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相应职责,履行多种义务和使命担当的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社会责任感是一种精神风貌,它所展现的,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所承担的高尚使命,是理想和价值观的高度统一。当代生是青年优秀分子的集合,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领物和中坚力量,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2](p1)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16文件颁布实施后,各高校十分注重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汶川大地震、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活动中,生们的表现,充分展示了当代生敢于担当、富有责任的精神风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生中“啃老一族”、“潇洒一族”、“网瘾一族”等还为数不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生责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笔者在高校工作二十多年,从事过多年的学生工作和长期担任思想道德修养和基础课的教学工作,不管从教学还是管理的角度,对这种现象都感到十分担忧,也充分感到提升生社会责任感的迫切。

因此,加强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引导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让生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二、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一)理想信念缺失。

在一些生中,缺乏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国内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实用主义盛行,注重物质利益和短期目标,重功利,讲实惠;由于没有理想追求,幸福感降低,常常伴有空虚、失落情绪,由此带来酗酒、沉迷网络等;进取心、上进心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喧嚣的影响,静不下心来学习,经常逃课,即使在教里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睡觉、聊天、玩手机等。

(二)生命意识弱化。

心理发展滞后生理发展,心理不稳定,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不成熟,情绪化现象比较突出;抗挫折能力较弱,过强的自尊常常导致过分自卑,一些偶然小事就可能产生轻生念头甚至付诸行动;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

(三)诚信意识薄弱。

(四)公德意识淡化。

公德本是一个公民应该遵循的更基本更普通的道德规范,然而,在生中,公德意识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随地吐痰、长流水长明灯、铺张浪费、不爱护公共财产等现象十分严重。

(五)意识缺乏。

不遵守校规校纪,违规违纪甚至触犯后方知后果严重;利用网络虚拟化特点,散布流言蜚语,发表不负责任言论等,表现出对的无知,缺乏对的敬畏之心。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三年级学生药家鑫交通肇事演变成故意杀人就是佐证。

(六)集体精神匮乏。

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越来越多的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强调个体,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

以上所列是目前生存在的比较普遍的现象,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归根结底,根源就是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分析。

(一)社会压力和负面因素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

非理性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国内的父母可以为子女的成长和教育作出一切牺牲,子女相应地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父母,依赖性较强,习惯接受,不懂得付出,家长这种只讲“奉献”,不图“回报”的教育方式,使生们从小就淡化了责任意识;其次是一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过分注重“功利”,在中学阶段追求分数,在阶段追求毕业后有个好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不少生功利化倾向严重,对专注课、技能课重视,对一些人文社科类课程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兴趣,长期以往,缺乏人文素养,造成人格的缺失。

(三)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虽然我国高校一直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教育中对社会责任感的地位与教育内容缺乏明确的定位,对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加上渠道单一、方式简单,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止于表面,没有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另外,教育也存在功利化倾向。不少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或工程,单纯追求人才培养的捷径和速度,违反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忽视人才的全面发展,背离了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存在着急功近利地培养人才进而导致培养急功近利的人才的现象。学校跟着场跑,不少学校把专注课、考研、应用技术的教育放在首位,忽视人文精神教育,导致学生注重个人技能的提高,忽视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出现责任意识文化的断。

(四)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生的生活经历比较简单,绝大多数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社会经验,往往看问题比较片面,容易走向极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辨能力,不能正确认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功利化的学习态度,没有把学习当作追求有意义生活的更佳方式,而是沦为寻求短期利益的工具,从而导致人生态度的功利化;同时,的心理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期,即“心理断乳期”,新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生活目标还没有完全建立,因而心理上会产生空虚、郁闷感,行为目标也就不明确,对他们而言,社会责任就是外在的东西,无法产生崇高而伟大的社会理想,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大动力。

四、强化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4]作为高校、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培养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角度,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大力提高生社会责任感,应是责无旁贷。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丰富和深化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涵。

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安康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理想,也就失去了民魂国魂,就失去了凝聚力和生命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安康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共同理想,为伟大事业的成功提供精神动力。在当前社会生活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寻求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更加需要用共同理想引导和激励全体社会成员向一个目标前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石,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决定着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国内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也是培养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内容。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贯穿始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生头脑;二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主阵地作用,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陶冶,对学生更深的精神生命的唤醒和重塑有重要作用,要改变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品味不高的现象,使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三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生的主体作用,创新思、提供平台,通过丰富多彩、富有青春气息的活动,让生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承担振兴安康的伟大责任。

(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高校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可以让生了解国家国体、政体的基本内容、准则和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有自立能力、有信心、有参与意识、具备素养的自主公民。

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一要加强主体意识教育。教育生正确认识、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主人翁意识,培育自尊、自强的心理意识,克服等、靠、要的依附意识,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独立人格的确立;二要加强权利义务意识教育。教育生正确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既要树立权利意识,坚决捍卫政策和的尊严,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权利,又要树立强烈的义务意识,明确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从而积极履行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三要加强法治意识教育。通过法治意识教育,让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参与实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养成从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四要加强国民意识教育。通过国民意识教育,使生铭记自己是国家的构成分子,进而自觉维护国家权威、国家利益、国家荣誉、国家安全等。[5]

(三)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相衔接、相协调的合力教育体系,提升教育实效。

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学校、家庭、社会应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为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就社会而言,要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和制度建设,使场经济发展更加规范有序,同时社会和政策要为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和创造条件;就家庭而言,父母注重言传身教,少一些溺爱,多一些严格,少一些功利,多一些责任;就学校而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中,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营造氛围,完善机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沟通。同时,学校要加强与社会、家庭的沟通联系,改变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统筹规划,促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建立立体教育网络,克服过分依赖学校教育的倾向,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育实效。

(五)强化社会实践,注重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3]高原平。如何培养当代生的社会责任感[j]。中外企业家,2009、(6)。

[5]李荣娟,施雪华。公民意识教育正当其时[n]。国内教育报,(3)。

责任感教育篇10

人不仅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这个社会,更是作为社会成员存在于社会。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黄淮学子来说,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就必须有创造性的实践。在当今社会,不同的角色都有不同的人在扮演,每个角色都在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责任感是指,在社会里,每个人对他人在心里和感觉上的伦理关怀。具体来说,个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承担义务的自觉认识。黑格尔指出,“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就是自觉的履行责任,培养自己社会责任感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人与人的本质规定之一是责任,是客观要求和主观追求。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独立的自然人对社会、集体、国家、他人所承担的义务。作为道德的一种表达形式,社会责任是知、行的统一,是人的内在修养和外部行为规范的结合。

二、当代生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一)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

当代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体现在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重个人,轻社会。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的需求为目标,崇尚“追求自我”往往忽略了家庭、社会的责任。当个人的需求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只强调了个人的需求而忽略了集体的利益;当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个人的利益,缺乏个人为国家牺牲的精神。

(二)目标定位不合适

一部分生往往以片面的追求个人的发展和前途,而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还应该为集体、为国家尽一份责任。他们往往局限于自己的理想,并没有把自己的理想和集体、国家的责任有机的融合,缺失必要的担当意识,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日益淡漠。

(三)社会公德意识淡漠

应当承认当代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有部分生社会公德意识淡漠,主要表现在缺乏礼貌;知行不一,实践能力差;损坏公共财物;考试舞弊等。

(四)权利与义务关系不明确,缺乏感恩之心

当代生表达自己权利诉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凡事往往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为目的,不择手段,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是强调家庭、集体、国家的帮助,缺乏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一部分生认为父母供养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懂得体恤父母的辛苦;一部分生认为自己交学费,自由选课,自由就业是理所当然的,是自己的权利,而他们往往忽视了自己应该履行学校的纪律,尊敬师长。极少数生对帮助自己的老师,学校,资助自己读完的社会热心人士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得学业有成之后,应该回报社会。

三、新时期当代生责任感教育的途径

(一)以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责任感内涵

一是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当代生认识到历史赋予当代生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反映出安康民族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安康民族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此,必须发挥思想教育这一强大的力量武器,来武装当代生头脑,不断增强当代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觉的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把自己的价值控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把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二是加强公民道德意识,培养当代生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社会责任感是公民对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我自律意识,是一种基本的公民意识。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拓宽和社会的接触面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培养,开设第二课堂培养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生的责任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慢慢的积累,形成一定的文化沉淀。校园文化的建设能使广大生促进责任感教育的形成。校园文化不仅是当代生责任感形成的重要阵地,而且也是社会道德架构的支撑。是教化人、塑造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生责任感教育的平台,要使之成为当代生的责任感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平台,要开展广泛和持续和谐校园文化活动,努力使社会责任感教育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使得生自觉地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得生日常行为规范成为基本意识和形态。二是不断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生。社会责任感是知行合一的统一体。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当代生责任感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协作的一项工程。

家庭教育方面:父母作为孩子的任老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的教育方法、家庭的氛围都直接影响孩子责任感的形成。父母应该从点滴抓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比如做家务,逐步培养孩子的负责任的意识,从家庭负责开始,进而培养他们超越个人利益,以此来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在监督孩子的同时,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在道德品质上,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人民政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儿童友好是指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建设儿童友好城,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广大儿童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为落实党、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儿童友好城建设,让儿童成长得更好,经国务院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国内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儿童优先发展,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完善儿童政策体系,优化儿童公共服务,加强儿童权利保障,拓展儿童成长空间,改善儿童发展环境,全面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让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让广大儿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为实现安康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内梦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儿童优先,普惠共享。坚持公共事业优先规划、公共资源优先配置、公共服务优先保障,推动儿童优先原则融入社会政策。坚持公益普惠导向,扩大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供给,让广大适龄儿童享有公平、便利、安全的服务。

——国内特色,开放包容。立足国情和发展实际,促进儿童参与,探索国内特色儿童友好城建设径模式。结合推进“一带一”建设,坚持世界眼光,借鉴有益经验,强化交流互鉴,以儿童友好促进民心相通。

——因地制宜,探索创新。适应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资源禀赋特点,因城施策推进儿童友好城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建设模式经验,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多元参与,凝聚合力。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儿童工作“一盘棋”理念,发挥党委领导、政策主导作用,健全完善多领域、多部门工作协作机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充分激发场活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建设的合力。

(三)建设目标

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展望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开展儿童友好城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儿童友好成为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推进社会政策友好,推动全社会践行儿童友好理念

(四)推动儿童优先发展。制定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考虑儿童需求,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儿童需要。健全推进儿童优先发展工作协调机制,重点在政策协调、资金投入、项目实施等方面形成合力。在城发展重大规划、政策、项目决策中引入儿童影响评价。探索应用数字化手段创新儿童工作方式方法。

(五)城规划建设体现儿童视角。引入“1米高度看城”儿童视角,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规划建设。制定城各类儿童友好空间与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完善城功能布局,优化公共空间设计,推进城建设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满足儿童服务和活动需求。

(六)推动儿童全方位参与融入城社会生活。建立健全儿童参与公共活动和公共事务机制,畅通儿童参与渠道,涉及儿童的重大事项事先听取儿童及监护人意见。在制定社会政策、发展公共服务中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全面保障儿童在社会生活、社区发展、家庭事务中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

(七)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致力儿童发展。坚持以普惠为导向,鼓励政策、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参与,整合全社会资源增进儿童福祉。积极培育为儿童服务的社会组织、专注社会工作者、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发展儿童公益慈善事业。

三、推进公共服务友好,充分满足儿童成长发展需要

(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普及普惠水平,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补齐资源短板,提高保教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精准做好控辍保学,保障流动儿童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加强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一人一案”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安置。落实政策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开展儿童友好学校建设。

(十)加强儿童健康保障。关注生命早期1000天健康保障,加强婚前、孕前、孕产期保健和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推进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母乳喂养促进行动,提高优生优育,建设母婴友好。建设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做好儿童健康管理,规范预防接种和防治龋齿,降低近视及肥胖发生率。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开展儿童生命教育、性教育,培养珍爱生命意识,提升自我情绪调适能力。

(十二)丰富儿童文体服务供给。合理规划文体设施布局和功能,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向儿童免费开放,推动有条件的公共体育设施向儿童低收费或免费开放,组织面向儿童的阅读推广、文艺演出、展览游览等活动。制修订面向儿童的体育设施器材等标准,加强儿童体质监测,丰富儿童体育赛事活动,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四、推进权利保障友好,完善公益普惠儿童福利体系

(十三)关爱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深化孤儿助医助学项目,探索推进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医助学,优化完善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走访、监护评估、家庭培训和监护保护制度。完善儿童收养登记管理,推进实施收养评估制度。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支持建造家庭式居所,推广家庭式养育模式。

(十四)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协同推进儿童残疾预防、早期筛查、诊疗康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及年龄范围,提高救助标准,鼓励公办机构开展康复业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康复机构,加强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管理。

五、推进成长空间友好,提升城空间品质和服务效能

(十六)推进城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加强城街区、社区、道以及学校、、公园、公共图书馆、体育场所、绿地、公共交通等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适儿化改造。建设适合儿童的服务设施和标识标牌系统,推动公共场所建设母婴、儿童厕位及洗手池、儿童休息活动区等。加强儿童友好街区建设。

(十七)改善儿童安全出行体验。完善慢行交通体系,加强人行道、自行车道规划建设,优化校园周边步行线规划和人行设施,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加快完善城公共交通场站、过街无障碍设施。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儿童安全出行能力。

(十九)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建设社区儿童之家等公共空间,为儿童提供文体活动和阅读娱乐场所。增加社区儿童“微空间”,鼓励社区打造儿童“游戏角落”,提供适龄儿童步行径和探索空间,合理增设内外安全游戏活动设施。

(二十)开展儿童友好自然生态建设。建设健康生态环境,推动开展城儿童活动空间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评价。推动建设具备科普、体验等多功能的自然教育基地。开展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推进城和郊野公园设置游戏区域和游憩设施,合理改造利用绿地,增加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二十一)提升灾害事故防范应对能力。推动落实儿童密集场所安全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应对各类灾害事故风险。强化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增强儿童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储备面向儿童需求的重要应急物资。

六、推进发展环境友好,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社会环境

(二十二)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增强家庭监护责任意识和能力,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培养儿童良好思想品行和生活习惯。

(二十三)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鼓励创作符合儿童特点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深入开展共青团、少先队实践活动。普及发展青少年健身运动,让更多儿童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

(二十四)持续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环境保护,聚焦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等儿童上网重点环节和应用,及时发现处置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儿童用户量集中的网络平台日常监管,规范涉儿童相关网站管理,压实互联网企业维护网络环境责任。

(二十五)筑牢安全发展屏障。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深化少年警校建设,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加强校园、校舍和校车安全管理。落实食品安全校(园)长负责制,保障在校学生安全营养用餐。强化儿童用品安全监管,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向社会公示。

(二十六)防止儿童意外和人身伤害。健全儿童交通、溺水、跌落、烧烫伤、中毒等重点易发意外事故预防和处置机制。做好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有效防范性侵、家暴事件,严格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及时受理、依法查处儿童失踪案事件,严厉打击拐卖儿童等犯罪行为。

(二十七)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推进实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分级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制止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依法惩戒与精准帮教相结合,增强教育矫治效果,预防重新犯罪。

七、组织实施

(二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统筹协调儿童友好城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儿童友好城建设、认定、评估、监测等机制,研究儿童友好城认定办法。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能开展相关领域儿童友好行动,制定标准体系或建设指南。省级政策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区儿童友好城建设实施方案。城政策履行建设主体责任,整体制定落实建设方案。

(二十九)完善政策支持。财政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发挥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对儿童友好城建设予以积极支持。对价格普惠且具有一定收益的儿童服务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地方政策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地方要统筹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强化政策支持。强化公益普惠类儿童服务项目规划用地保障。鼓励地方政策以购买服务、租金减免等方式发展普惠性儿童服务。

(三十)分批推进建设。制定实施国家儿童友好城建设行动方案,支持有建设意愿、基础较好的城先行探索,分批分期滚动推进实施。对于不具备整体建设条件的城,鼓励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起步,以点带面夯实基础。对建设成效突出的城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支持有条件的城发起“一带一”儿童友好城联盟。

(三十一)加强监测评估。组织制定儿童友好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适时调整完善政策措施。开展儿童友好建设的城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儿童数据信息,对本地方儿童发展整体情况实施动态监测,探索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儿童友好城建设标准和分领域建设指南,开展建设情况评估。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

住房城乡建设部

宣传部

网信办

教 育 部

公 安 部

民 政 部

财 政 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交通运输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应 急 部

场监管总局

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国家医保局

国家林草局

共青团

全国妇联

国内残联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1

(一)家庭教育资源的内涵

不同学科对家庭资源有着各自不同的界定。从教育学角度看,家庭教育资源主要指子女在家庭发生社会化过程中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物质与人文资源。即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一切潜在的或显现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客观的或主观的,可以发掘利用的,对儿童教育和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家庭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总和。其中,人力方面的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闲暇时间、职业、兴趣和特长等,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家庭中的各种经济支持、教育信息支持、环境支持和设备支持等。家庭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按幼儿活动形式可分为生活类、运动类、学习类和游戏类等。从家庭教育资源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家庭资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资源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所以我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去充分挖掘、利用它的各种教育功能。

(二)家庭教育资源的功能

1.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力量

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曾指出:“幼儿教育是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单方面所能完成的,也不是幼稚园能承担的。”家庭作为教育资源,体现在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力量。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教育,利用自身的职业特点与便利条件为幼儿园开展活动提供物质方面和人力、智力以及知识经验的支持,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工作。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家庭的关心、支持和监督评价也是做好幼儿园管理工作、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促进因素,要办好幼儿园必须要取得来自服务对象的支持和帮助。家庭成员的参与为早期儿童教育机构提供了额外的人力资源,延伸了教育机构的范围,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了额外的知识和技能。家长可以为幼儿园教育活动提供各种材料,比如,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需要一些生活中的材料,这时幼儿园就可以请求家长协助搜集材料,从而使废旧材料能够变废为宝,成为幼儿园的教学材料。

2.家庭能够提供对幼儿的个别化指导

3.家庭参与幼儿教育能够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有助于发挥其自身拥有的丰富知识,增强自信心,提高他们在幼儿教育中的参与水平。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会使家长拥有正确的幼儿启蒙教育的目标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在幼儿园利用家庭资源进行教育的活动中,家长会对幼儿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和方法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成为幼儿探索世界的好伙伴,也有利于幼儿园对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园本资源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主要资源

(一)园本资源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应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园本资源,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园本资源主要是指幼儿园教育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总和。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幼儿同伴群体和教师集体,物力资源主要是指幼儿园内的各项硬件设施和课程资源等,园本资源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主要资源。

(二)园本资源的功能

1.幼儿同伴及同伴群体彼此间有一定的教育影响力

幼儿园是集体教养机构,为来自不同家庭的儿童提供了共同生活的场景,其与家庭教育个别化之更大区别在于,在具有教师指导下的集体生活的教育影响下,幼儿同伴之间、幼儿与同伴群体和班级幼儿之间均可作为教育因素和资源互相影响。每个幼儿在这个共同生活的集体中,既是活动和行为的主体,又是被他人认识和交往的客体。幼儿既可以主动与其他伙伴交往,同时又能够体验到伙伴对自己的看法、态度和行为方式。幼儿与幼儿的交往在促进社会性发展上,具有成人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幼儿都有社会交往的需要,有被同伴承认、接纳的需要。他们会尽全力去学习如何加入同伴的圈子、学习公平友好交往的规则等,而这些行为习惯仅由教师直接教给幼儿则是很难掌握和改善的。同伴间的互相调节也是幼儿新经验的获得和构建的重要途径。同伴群体的作用不仅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的过程,而且还有助于幼儿获得物理经验。同伴间有着相似的知识经验背景,易于沟通和交流,还可以互相提示观察事物和现象的不同角度和方面,更有利于经验的概括化和发现关系。教师应注意创造良好的集体保育秩序,创设并营造集体氛围,发挥幼儿群体或集体的影响力,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伙伴间交往、共同活动和游戏的机会,发挥幼儿伙伴之间互相激励促进的作用。

2.教师集体的对幼儿教育具有主导作用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这一教育思想同样适用于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中。在幼儿园中,教师不仅作为个体对幼儿教育施加教育影响,同时也是作为群体对幼儿产生影响,这就意味着教师存在对幼儿发生影响的综合效应。作为工作集体的教育团体,要求幼儿园保教人员和其他各类人员在工作中加强配合、协调,要注重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教职工间的人际关系,互相学习研讨,互相吸取经验和智慧。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能够形成教育的合力,积极、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幼儿园应注重园所目标的确立,并使之能凝聚全体教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幼儿园组织文化,从而发挥环境对组织成员的影响作用,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并更终有利于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促进师生之间、教师群体之间在相互合作中共同成长。

三、社区教育资源是学前儿童教育的补充性资源

社区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场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幼儿的教育提供天然的、富有挑战性的支持。幼儿园和社区合作共育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幼儿教育领域的关注,很多幼儿园正尝试着走入社区,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有益补充。

(一)社区资源的内涵

社区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的人群及其社会性活动的总称。从幼儿园自身角度来看,幼儿园总是处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即社区之中,因而社区是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是幼儿教育和管理活动面临的社会现实。社区及其公众也是幼儿园公共关系的重要客体,社区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学前儿童教育的社区资源是指幼儿所在地区和邻近地区中可被幼儿教育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人力资源、社会组织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包括社区内的管理者、企事业人士、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先进人物、知名人士、各类专注特长的居民等,他们是社区教育资源的“生命载体”,是幼儿园开发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基本力量。社会组织资源,指当地可以用来对幼儿进行教育的社会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动物园、活动中心等。自然资源,包括当地的名山大川、气候、森林、名胜古迹、土特产等。有些社区资源,如博物馆等,能够为幼儿收集、陈列、展示多种多样有关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内容,如各种动物、植物的标本和实物,可供幼儿参观、观察。

(二)社区资源的功能

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来看,幼儿参与真实世界的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的活动如能超越幼儿园的范围,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与社区的活动相结合,将有效地开拓幼儿的眼界,帮助幼儿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同时,幼儿对感性经验的运用,对方法的实践,也需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社区教育资源的一个很大的功能就是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对幼儿园教育形成有益的补充。社区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是实现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社区能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也能为社区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一个双向互惠的过程。

1.社区能为幼儿教育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

2.社区能为幼儿教育提供富于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2

[]促进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日益被视为提高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政策杠杆。OECD成员国在促进家长参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采取的主要做法包括宣传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及参与内容、提供多元化的参与途径、为家长和托幼机构提供资源支持等。为让家长更积极、深入、有效地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我国政策相关部门应为家长参与提供立法与政策保障、财政与资源支持;托幼机构应采取丰富多样的策略促进家长参与。

[

关键词 ] 家长参与;早期教育;教育质量

一、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一)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的内涵

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简称家长参与),指家长不仅认识到父母、家人参与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并能通过多种途径科学、有效地参与到儿童早期教育中。由于儿童所处的教育阶段不同(托班、早教机构、幼儿园等),早期教育的不同主体(教师、家长、研究者等)对家长参与有着不同的理解。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家园合作”“家庭参与”和“家长参与”等术语通常交替使用。有研究者把家长参与的内容界定为:良好家庭教养(Good parenting in the home)、与学校重要信息(Contact withschools to share information)、参与学校活动和管理。有研究者认为家长参与主要包括6个方面:教养( Parenting)、沟通交流(Communicating)、家庭学习(Learning at Home)、家长志愿者(Volunteering)、参与决策( Decision Making)、与社区合作(Collaborating with Community)。在本文中,家长参与指家长与托幼机构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具体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以托幼机构为中心的家长参与,包括家长参与幼儿园观摩活动、志愿者活动、亲子教育活动、家长委员会、家长培训等;二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家长参与,包括亲子阅读、亲子游戏、合作完成幼儿园布置的学习任务等。

(二)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的意义及面临的挑战

家长是幼儿更初的,也是更重要的教育者。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有助于教师和家长确立共同的教育目标,从而保证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两种背景下习得经验的一致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已有研究证明,家长参与,尤其当家长营造了高质量的家庭学习环境并且经常与教师沟通时,会对幼儿的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发展、入学准备、学业成就以及社会适应性具有积极影响。美国早期开端计划、佩里学前教育项目、芝加哥幼儿家长项目等促进家长参与早期教育项目的成功案例证实了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可见要提高早期教育质量,需要采取措施让家长参与早期教育,并为家长参与构建外部支持系统。

然而,由于家长和教师对家长参与的界定存在差异,导致家长的参与及其与托幼机构教育的合作关系受到限制,削弱了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OECD各国在如何激发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的积极性,鼓励托幼机构让家长参与进来等方面面临着挑战,如家长参与意识和动机缺乏、家长与托幼机构缺乏联系、家长参与受资源和时间的限制、家长参与能力缺乏、教师开展家园合作能力不足、教育不公平的加剧以及家长社会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差异等。如何通过政策的杠杆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家长参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应对上述挑战,OECD国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二、OECD国家促进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大力宣传——激发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的意识

1.通过文字材料宣传。

2.创建信息联络点。

(二)政策支持——让家长参与成为一项权利或义务

(三)资源支持——为家长参与提供公共财政资源和学习材料资源

1.为家长和托幼机构提供公共财政资源。

已有研究清晰表明,投资儿童早期教育所带来的收益更大,因此除了让家长意识到参与的重要性,OECD国家也通过为托幼机构和家长提供经费支持的方式,鼓励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以此促进机构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家庭学习环境的改善。具体而言,一是为参与的家长提供报酬。在韩国,为或者地方早期教育政策委员会工作的家长,每参加一次会议就能获取100美元的报酬,这种做法大力刺激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政策直接向托幼机构划拨专款用于开展家长工作。在日本,政策拨专款给托儿所,用于开展育儿信息交流和支付育儿指导的薪资。加拿大政策投入资金支持大约270个家庭资源项目的运行,支持家长在家庭中参与幼儿的学习,以确保幼儿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的连贯与一致。

2.为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提供支持材料。

英国学前教育有效性( EPPE)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直接开展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的活动对儿童发展更为有益。OECD国家已有经验也表明,为家庭(尤其是处境不利家庭)亲子互动提供活动方案和相关材料的支持,包括提供家庭游戏方案、故事书、玩具、歌曲光盘和课程材料等,可以有效提高家庭学习环境质量。因此,OECD国家都积极通过网站、托幼机构和社会团体等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材料。如在西班牙,为提高0—3岁婴幼儿的教育质量,政策建立网站为家长提供针对儿童早期教育和发展的视频资料。为了促使家长在家开展高质量的学习活动,挪威、荷兰和美国都选择通过托幼机构向家长免费提供家庭学习材料,包括故事书、儿童歌曲光盘和课程辅助材料等。在英国,2002年BBC电视台创办了CBeebies儿童频道,并开发网站向家长提供与节目有关的游戏、歌曲等学习资源。

(四)智力支持——提升家长参与能力和教师促进家长参与的能力

1.帮助家长营造高质量的家庭学习环境。

家庭学习环境,包括家长的教养行为和态度,也包括亲子阅读、唱歌、唱童谣、参观图书馆以及玩数字游戏等。已有研究认为,提升儿童学业成就和适应性更有效的方法就是支持父母积极参与儿童在家庭中的学习活动。OECD国家经验显示,为家长提供育儿指导和活动材料、帮助和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学习活动(读书、讲故事、唱歌、玩字母玩具等)能促进家庭学习环境的改善。如在巴西,托幼机构为处境不利母亲组织研讨会,展示如何通过游戏改善亲子互动和家庭学习环境。新西兰实施了亲子阅读(Early Reading Together)项目,旨在支持外来出国和少数民族家庭的父母在家开展针对0~6岁幼儿的语言和读写活动。

2.帮助教师提升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能力。

托幼机构教师开展家长工作的能力是有效吸纳家长参与的关键。为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需要理解、接纳和尊重来自不同背景的家长,并具备与家长良好沟通的技能,OECD国家为此提供了多种支持。如在韩国,托幼机构教师初级培训课程中开设有家长参与、家庭和社区参与选修课程,每个课程3个学分。荷兰政策从2007年开始投资5500万欧元支持幼儿园教师培训,其中即纳入了家长参与的内容,希望通过培训使教师有能力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早期教育质量。葡萄牙和芬兰托幼机构的教师在职前及职后都会接受如何促进家长参与方面的培训。

(五)为家长提供多元、民主的参与径

强势开端报告显示,OECD成员国家长参与的形式包括正式参与(Formal engagement)、非正式参与( Informal engagement)、管理式参与(Managerial engagement)等。正式参与包括教师与家长的例会、家访、家长委员会等形式;非正式参与主要指家长接送幼儿时的沟通与交流;管理式参与指除了上述的正式参与,家长参与机构教育的相关决策,包括课程设置、员工聘任、经费预算等。成员国的经验显示,下述参与机制能够促进家长的民主参与。

1.鼓励家长开办和管理早期教育机构。

为实现所有幼儿享受高质量早期教育服务的目标,OECD国家通过多项措施鼓励家长开办和管理托幼机构。为了确保家长开办机构的质量,在提供支持的同时,OECD国家通过准入机制、制定更低质量标准、年度审查等方式对其实施监管。在瑞典,许多家长开办并管理幼儿园,并能得到专项资金支持和指导材料,但接受公共财政支持的机构每年需要向地方政策质量报告。到2009年,瑞典超过900家学前教育机构是由家长团体进行管理和运作的,占所有学前教育机构总数的4.6%。在爱尔兰,父母既可以独自开办一个私人的游戏小组,也可以和家长委员会的其他成员联合管理一个社区游戏小组,且无论是私人游戏小组还是公立的社区游戏小组,创办者都能获得公共基金支持。在澳大利亚,由家长或者看护者组织的社区游戏小组不仅得到州或地区游戏小组协会的支持,也会获得澳大利亚政策的经济资助。同时,澳大利亚于2012年颁布了新的国家早期保教质量框架,对包括家长开办的所有早期保教机构实施质量监管。质量评估的结果与国家财政资助直接挂钩。

2.吸纳家长参与课程设置。

为了保障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OECD成员国大都颁布了国家或地方面的课程框架,以指引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框架聚焦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师、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和协商。如芬兰的学前教育核心课程(2010),为家长和监护人提供参与机会非常重要,家长有权参与学前教育的目标设置、规划和评估等工作,因此芬兰的家长可以与托幼机构教职工一起设置儿童教育的目标,并合作规划如何实现这些教育目标。在西班牙,家长可以直接参与设置教学流程。日本的幼儿园学习课程也包括家长参与,并强调通过创造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加深家长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开展亲子活动。

3.邀请家长参与托幼机构的评估。

随着幼儿教育的民主化,OECD成员国选择向家长赋权,强调通过家长参与的途径监督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在日本,2007年起实行学校评估系统,评估委员会由包括家长和当地居民在内的相关人员组成。评估委员会通过观察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分析幼儿园与家长、社区沟通的情况对机构质量进行评估。自2005年起,为提升政策管理保育中心的服务功能,韩国地方政策成立由家长组成的监督小组,对早期保教项目开展评估。家长参观需要评估的保育中心,观察、监督其活动组织,并向政策提出幼儿保育建议。在斯洛伐克,家长会被邀请参与评估托幼机构的质量,评估方式包括家长直接与教师自己的意见和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对我国的启示

在我国,对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话题的讨论主要聚焦于“家园合作”,且多少有些“幼儿园中心主义”的倾向。目前,虽然家长参与意识有所加强,托幼机构也更为重视家园合作,但仍有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家园合作始终停留在保教实践的,形式大于内容。为了让家长更积极、深入、有效地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政策及教育部门、托幼机构、社会团体应协同为家长参与提供政策、资源支持,保障家长积极、科学、有效地参与早期教育,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一)政策在宣传、政策保障及资源支持上应有所作为

1.多形式、广渠道宣传家长参与的意义与价值。

2.立法保障家长参与的权利与义务。

3.提供资源,支持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家庭教育。

(二)托幼机构应采取丰富多样的策略促进家长参与

1.营造开放、尊重、欢迎参与的环境。

托幼机构欢迎家长参与的程度是影响家长参与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家长参与,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家长的作用,与家长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特别是面对不同社会背景(工作、收入、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的家长,教师应持尊重、接纳、包容、欢迎的态度。此外,教师还应该掌握基本的沟通与交流技巧,营造轻松、真诚、自然的交流氛围,让家长感到愉快,体会到被尊重。

2.开展家访,指导家长参与家庭教育。

家访是为提高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的能力、帮助家长建立良好亲子互动和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由教师和其他专注人员提供的支持性教育服务。已有研究表明,家长和教师沟通的频率与托幼机构的保教质量呈正相关。此外,家访活动可以让家长更自信地跟教师互动交流。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家访活动定期与家长交换幼儿学习和发展信息,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庭中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并尽可能为家长提供学习操作材料、实施策略与建议,以确保家长能正确实施这些活动。

3.尊重家长的决策权,提供共同决策的机会。

在影响幼儿发展的教育实践和政策等问题上,家长有权参与决策。决策权是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核心体现,表现为参与幼儿园重大事项的决策,如在幼儿园管理制度、课程目标设置、教师考核、教育评价等方面都要听取家长意见,并赋予家长表决权和审核权。实践中,由于家长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管理的能力有限,家长参与托幼机构决策的权利常常被忽视。许多幼儿园为应付上级教育部门检查或幼儿园等级考核达标等原因,设置了园务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等家长参与机构,但这些机构往往形同虚设。为支持构建真正的家园合作伙伴关系,幼儿园和教师须平衡与家长之间的权利,让不同背景的家长都拥有参与其子女教育的机会。

参考文献:

[5]Hennch,C。&Gadaire,D。 Head Start and parental involvement[J]。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2008,(1)。

[6]Weiss,H。B。, Caspe,M。, &Lopez,M。E。 Family involvemen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Cambridge,MA:Harvard Family Research Project,2006:3-4、

[ll]Siraj-Blatchford,l。, Mayo,A。, Melhuish,E。, Taggart,B。, Sammons,P。&Sylva,K。 Performing against the odds: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children in the EPPSE 3-16 study, Research Brief[R]。Department for Education(DFE),UK,2011:128、

[12]Sheridan,S。M。, Knoche,L。L。, Edwards,C。, Bovaird,J。A。&Kupzyk,K。A。 Parent Engagement and School Readiness: Effects of the Getting Ready Intervention on Preschool Children´s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ies[J]。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2010,(1)。

[20]Hoover-Dempsey,K。V。, Walker,J。M。T。, Sandler,H。M。, Whetsel,D。, Green,C。L。, Wilkens,A。S。,&Closson,K。 Why do parents bee involved? Research findings implications[J]。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2005,(2)。

[21]Linda C。Halgunseth, Amy Peterson, Deborah R。Stark, Shannon Moodie。 Family Engagement,Diverse Familie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ograms: An Integrate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2009:8、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3

关键词:家庭亲子游戏包;家长指导;陪伴

一、引导家长了解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

1、向家长宣传家庭亲子游戏包的理念与开展现状

家长会上,我们将幼儿园的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的设计理念和开展现状制作成视频资料介绍给家长,首先让家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其次定期将孩子在活动中的照片,取得的成果等相关资料制作成海报展示,获得家长关注;此外,我们还会适当安排相关讲座,帮助家长提升对家庭亲子游戏包的理论认识。

2、邀请家长观摩班级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

提前制作邀请卡,把本次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的主题、游戏目标、游戏玩法、材料的投放,与教师的互动、幼儿的探索能力与学习能力等注明,让家长主动地学会与课题活动交流,提高认识。

在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开展前,教师事先集中家长,重点介绍每个游戏的主要内容,侧重指导家长观看材料的投放与幼儿的操作能力,以及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游戏常规习惯,注重过程观察。在观摩中,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家长记录并思考一些问题:你的孩子喜欢玩什么?怎样玩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如何?玩好游戏以后有没有整理好游戏材料?等。观摩结束后,还可以请家长把想法或者疑问用书面形式进行交流。

二、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

1、开展全园性家庭亲子游戏包作品征集比赛活动

良好的物质材料支持可以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家庭亲子游戏包内容要随着班级主题、幼盒巳さ淖移而不断进行替换和更新,不仅老师要及时进行家庭亲子游戏包内容的更替,还要发动家长,带动家长共同参与材料的收集和制作有着积极的意义。于是,我们经常召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创设可玩性的游戏内容,这不但能增加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互动,还能培养幼儿的勤俭习惯和创造意识。上一次的家庭亲子游戏作品征集活动中,从活动的筹划、作品制作到展出历时两个多月,共有800多个家庭参与,一件件作品都凝聚了家长与孩子们的智慧创意,也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了成长。

2、定期交换家庭游戏包内容,鼓励家长陪伴和参与游戏

我园每月都会将家庭亲子游戏包发送给幼儿,让他们带回家和父母一起游戏,鼓励家长在游戏活动中陪伴幼儿,指导幼儿,将游戏情景拍摄下来,制作成视频和大家一起交流,我们愿意以游戏为切入点,在幼儿、幼儿园和家庭之间架构起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幼儿游戏水平。

三、有的放矢,为家长提供具体可行的家庭亲子游戏包指导策略

利用问卷调查、访谈、电话询问等形式尽可能地了解孩子在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中的一些信息,找出他们在指导孩子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的一些困惑,通过“家庭亲子游戏包”这个平台,在幼儿游戏领域给予家长一些具体可行的指导。加强家园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使家园之间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能够及时沟通,达成共识,形成教育上的合力。

四、收获与反思

家庭亲子游戏包在我园已经开展了两年多,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家长对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表示认可和支持,不断地参与到我们的课题活动中。当幼儿游戏的愿望被点燃时,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教师教育行为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全方位、全时空融合的育人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家庭亲子游戏包”便捷、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让幼儿园的游戏能有效地延伸到家庭中。另一方面,幼儿园立足“家庭亲子游戏包”项目积极创设形式更多元的“游戏节”活动,让游戏成为维系幼儿与家长之间爱的纽带。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4

一 、班级情况分析

二、日常保教工作

为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我们将继续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发展,真正的做到保教并重。

1、 能用较规范性的语言完整、具体、连贯的表述为幼儿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提供自由交流、表述的机会和条件。首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谈话活动、听说游戏中扩展幼儿的经验,在活动时教师将注重各个领域互相渗透的教育,支持幼儿在各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的倾向,让幼儿在活动中有机会听说,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改进看图讲述、情境讲述等讲述活动的教学形式。教学形式决定幼儿讲述的兴趣程度、讲述水平、语言潜能的挖掘程度。从原来的集体集中,适当安排小组集中,幼儿分组讲述能为幼儿提供更多讲述机会,从而能让幼儿更大胆放开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再次如开设小小故事大王,播报员等活动项目,让幼儿运用已有的语言经验充分表达和锻炼;更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了解家庭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重要场所,从而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不断强化家庭中语言教育, 如:让家园配合督促幼儿完成任务,如:布置任务,目的一是让幼儿回家能完整叙述任务的内容,目的二是任务的选择多以复述儿歌、故事为主,让幼儿进行表述一定的内容的语言实践活动。

2、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结构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幼儿的操作活动。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并能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提供丰富的科科学探索类的玩具和材料,让幼幼儿在玩中体会科科学现象。以集体、小组、个别的探索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将科学活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如科学游戏活动—风车转转转,借助一定的材料或玩具,将科学的道理寓于游戏之中,通过参与有一定规则的、有趣的玩耍和操作活动,获到相关的科学经验;如根据班级开展种植饲养活动,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播种、管理、收获等种植活动和喂养、照料等饲养活动,让幼儿从中获取有关大自然的丰富经验。同时,鼓励家长多带幼儿走向大自然,利用外出散步,参观、游览的机会让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生动的了解一些科科学知识。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5

一、绪论

1、幼儿早期阅读的内涵

幼儿早期阅读是当今国内外密切关注的热点研究之一,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在幼教界开展了早期阅读的研究与教育。当前随着幼儿早期阅读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并对其优劣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所以将幼儿早期阅读定义为:幼儿早期阅读,是指幼儿园、家庭通过为婴幼儿提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材料(图书、图片、录像带、碟片、电视、多媒体、幻灯、符、标志等),让婴幼儿接受有关材料的信息,在观察、思维、想象等基础上对材料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和语言表达,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倾听成人讲述的一种认知过程[1]。

由以上的概念可知,幼儿早期阅读是0~6岁的儿童依靠图像文字与色彩,以及成人形象性的讲读来理解书籍意思的阅读过程。华东师范学前教育系张明红副教授也将早期阅读定义为:早期阅读是婴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所有活动[2]。

2、家庭阅读环境的内容

家庭阅读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在家庭物理环境环境中,是家庭中是否有适合幼儿身材的专用书架或者书桌。在大多数家庭中是有书桌和书架的,但是多是成人用的,并不适合学前儿童用,太高或者太大,对儿童而言,是不合用的。因此,建议有幼儿的家庭应准备一些适用幼儿的早期阅读用的书房、书橱与书桌。这样,孩子们有固定的阅读环境,就会愿意去读书。在家庭人文环境中,是看看家庭中有无良好的阅读氛围。家长本身就没有阅读的习惯,并且不真实阅读,就会对幼儿的阅读活动缺乏热情与耐心,与孩子的共读的时间就会相对较少。有研究表明,像北京这样文化发达的大城中,能经常与儿童共同读书的家庭比例还不足20%。幼儿更初的阅读兴趣是在与大人一起读书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成人的阅读行为潜移默化地会影响孩子的阅读行为。

二、家庭阅读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的意义与价值

1、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与良好的阅读习惯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更好的老师”。兴趣是使人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更好内在驱动力,是幼儿学习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强大动力所在。对于幼儿早期阅读而言,孩子的年龄越小越需要直接的兴趣来激发他们阅读兴趣与动机。阅读习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而且被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与倾向,一旦形成就会伴随幼儿的终生。我国2012年以来一直主张用素质教育来培养我们的孩子,各位专家学者纷纷认识到儿童如果养成一系列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将会受益终生,并且能成为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发展。

在家庭阅读环境下进行幼儿早期阅读,就是家长要利用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征,努力培养幼儿愿意读书、喜爱读书的阅读兴趣,努力把阅读活动建立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上,促使孩子喜爱阅读活动、产生积极的阅读态度,使他们爱读书、常读书。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护图书书籍,在光线适宜的地方读书,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

2、有助于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环境是幼儿时期更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家庭中进行早期阅读教育,就是要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在家庭中接受良好的阅读刺激,促进他们阅读能力快速发展,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所以,父母在家庭中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提供包含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内容与进行良好的阅读刺激。家长在营造阅读环境的同时,在物质方面要提供幼儿可以使用阅读的图书与材料,并且要努力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另外家长要提高与幼儿共同阅读的频率,自身也要做好榜样作用,喜爱读书,这样孩子就会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读书学习视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

3、家庭阅读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的本质在于使幼儿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与经验

三、家庭阅读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1、家长应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幼儿早期阅读观念

幼儿早期阅读与成人读书、看报的阅读是不同的,是家长培养的一种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能为幼儿入学后的正式阅读作准备,能扩大幼儿的视野。家长应该改变对早期阅读的观念,可以树立以下几种新的教育观念。

其次,幼儿早期阅读是区别于单纯的识字、认字活动的。幼儿早期阅读并不是单纯的认字活动,通过阅读,幼儿不仅仅能认识文字符,还能获得相关的识字经验,也就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到文字是一种语言符,具有发音与意义,是我们日常交流的工具。事实上,幼儿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周围环境中文字的存在,比如周围商店的名字、广告牌子,并且他们通过“涂鸦”,使用这样特殊的“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与想法。所以,幼儿的图画书阅读是一种听说读写的启蒙活动。

2、家长要重视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按照早期阅读的理念与要求,亲子共同阅读,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与指导。亲子阅读,是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是一种情绪上的享受,也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很好的方法。

亲子阅读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父母与孩子共同读书,不仅能拉近亲子关系,还能拉近幼儿与书籍的距离。家长若能坚持在闲暇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并鼓励孩子读完书后提问题,日积月累地坚持下去,幼儿就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喜爱读书的习惯,将读书当做生活必不可缺的一个部分。同时,亲子阅读,能使幼儿在温馨快乐的气氛下从父母那里获得更基本的阅读技巧与技能,比如学会翻书,了解书本的基本结构,懂得要从上到下的阅读,这样能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行为。

3、家长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早期阅读环境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家长要致力于为孩子创设好的阅读环境,应从创设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家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就是要给幼儿提供一定的阅读空间,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等等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快速发展。父母应该利用家庭的阅读氛围让孩子感受到书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潜移默化地接受着书籍的影响。所以,家长应为幼儿准备一个固定、通风良好而且光线充足的阅读学习环境,一张适合幼儿而且专用的书架与课桌,还有一定数量而且内容丰富的书籍。另外,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多多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机会,比如家长带孩子到户外,可以指导他们学习各种店铺的招牌与广告语,认识文明礼貌用语和交通标志,这样做可以不断地扩大幼儿的阅读范围,而且也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另外,我们要为幼儿准备适合幼儿发展的书籍与图画。幼儿的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图案清晰、色彩鲜艳以及情节故事性的绘本读物非常喜爱,所以我们大人可以选择图画较多但有少数汉字的书籍给他们,甚至可以带领稍大些的孩子到书店,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自己喜爱的图书。

在创设心理环境方面,温馨的家庭氛围与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动力。在幼儿阅读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要与他们交流,对其进行耐心的鼓励,及时对孩子的进步进行表扬,这样会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产生美好的阅读愿望。同时,家长也可以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一个教育课堂,多多让幼儿阅读这样的“无字书”。同时,父母可以经常带他们外出参观旅游,去各种类型的公园与博物馆,这样既可以让幼儿欣赏各种自然的风光景色、丰富其生活经验,又可以体会体验书中所描写的情节内容,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这就是做到古人说的“行万里,读万卷书”。家长也可以经常带幼儿去书店或者图书馆,这样温馨安静的读书环境下,能促使幼儿产生对书籍的热爱之情与对知识的渴望。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6

关键词:幼儿园;学习型区域;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活动指导

中图分类:G6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1008-3561(2016)14-0067-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组织开展幼儿园学习型区域的实践活动中,幼教工作者有过困惑,有过迷茫,也有过柳暗花明后的成就感与惊喜,更有过对自我不断否定与超越的痛苦和喜悦。为提高学习型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自我梳理、自我反思与自我提升。

一、区域材料的投放原则

(1)要体现年龄性。在投放游戏材料时,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需要,选择适宜的材料或半成品。比如,小班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可以投放一些直观、游戏性强的材料,如给小动物喂食物、扣纽扣等。

(2)要体现多样性。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理解知识,需要多种经验的支持,所以老师应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材料。比如,数学区进行“排序活动”,可以用多种方式、多种材料来呈现,让幼儿在摆弄材料的过程中,体验有规律排序的多种方法。

(3)要体现安全性。很多时候,教师会选择一些环保材料或废旧材料。无论投放哪种材料,都应该选择光滑无棱角、无毛刺的材料,并及时进行清洗、曝晒或消毒,以保证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性。

(4)要体现更新性。活动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破损老旧,就会使幼儿对游戏逐渐失去积极性。所以,材料应及时更换,根据幼儿的兴趣,定期对游戏材料进行补充、更新,使幼儿增强游戏兴趣。

二、区域活动的指导方法

在日常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以幼儿的兴趣为主,既不能过分干预,也不能放任不管。所以,需要巧妙地采取各种方式,或示范,或合作,引导和改善幼儿的游戏能力。在各学习型区域的开展中,可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和方法来进行。

(1)相关活动区的空间邻近设置。设置活动区的空间位置时,使相关活动区在空间上彼此邻近,有助于引发与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

(2)活动区分隔物的合理运用。活动区之间,可以采用一些具有较强通透性、开放性的不会阻挡幼儿视线的分隔物,如矮柜、栅栏和橱柜等,为幼儿营造一个相对独立又开放的活动空间。

(3)适宜的活动规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不按照规则进行游戏,那么幼儿在游戏中难免会发生矛盾或争吵。如果遇到不遵守规则的幼儿,应该及时提醒,并且告知幼儿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让幼儿了解到规则的重要性,并且慢慢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4)教师的细致观察。除了诸如“幼儿做了什么”“如何做”“做得水平如何”等常规性观察之外,教师还要关注“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互动”“各区域活动之间的关系”“区域活动材料”等信息。

三、区域活动之家园合作

为配合幼儿园的课题“幼儿园在新昆山人家庭教育中的指导”,教师们不断尝试将幼儿园区域活动和家庭、社区等单项的资源建立起关系,使其成为平等基础上的双向合作伙伴关系。例如,大班语言区的幼儿更近在制作通信卡,将自己家的电话码、住址等相关信息填在上面。大班组的老师们通过研讨交流,引导幼儿们从关注自己的家庭开始,逐渐尝试关注和了解其他人的家庭。在此过程中,幼儿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例如,由于他们考虑问题欠周全,所以信息的收集不是一次性能完成的,而是发现需要后,多次与家长进行交流,使信息不断得到补充,从而传递给需要的同伴。在这个反复的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引发家长的多次参与。教师们也通过家园联系栏和家校通等途径、方法,帮助家长了解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使家长更积极主动地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正是在这种多次有意义的联系过程中,幼儿的经验不断得到了拓展与深化。在开展学习型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园也充分利用潜在的社区教育资源,在收集和丰富信息的基础上,对潜在的资源进行了分类整理。比如,社区的,可以为幼儿讲解医学小常识;社区的面包店、超,可以为幼儿提供户外参观的地方。而由一些家长组成的不同职业的“导师团”,也可以为幼儿提供各行各业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吕音。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7

一、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1、家园合作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就幼儿园教育来说,它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作为家长来说,他与孩子之间存在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使得这种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教育方法机智灵活。只要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更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发展。

2、家园合作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我们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果家园没有做到互动、沟通的话,就会出现“幼儿园抓得严、家庭放得松”的情况。例如: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所以父母一般都为幼儿做好了一切事情,就连穿衣服、吃饭等基本的生活自理也由家长代劳,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孩子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的问题。所以只有教师与家长取得沟通,两者形成互动,从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对孩子进行该方面的教育、培养,才能使得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取得进步和提高。

二、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家园合作中双方地位的不对等,其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教师指挥,要求家长配合,较少考虑家长的真正需要和想法。

2、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观念不同,在某些方面难以达成共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必要对其进行什么教育,只要让孩子吃好玩好就行了。

3、很多家长仍存在着旧的观念,认为“教育”是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只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自己就不必再对孩子进行什么教育了。

三、家园合作的途径

家园合作既然是这么一项十分重要又十分棘手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家园互动方面多动脑筋,多创设一些家园互动的有效途径,使得我们的家园互动取得有效的成果。

1、家长开放日。

案例一:区域活动开展以来,为了培养幼儿环保及变废为宝的行为意识,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幼儿在活动区有丰富的操作材料,我们需要家长协助收集废旧材料比较多。有部分家长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度不高,也有一些家长表示不理解问:一些要扔的“垃圾”幼儿园要去能干什么?尽管教师苦口婆心地解答,但仍有家长表示疑惑。在定期开展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通过观摩在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的一幅幅生动形象的作品,看到优雅的幼儿园及班级环境都是通过孩子们灵巧的小手装扮而成,让家长为此感到惊讶和惊喜。家长深入了解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活动的同时,更促进了家长对协助收集废旧材料这一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案例二:在一次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水果沙拉的活动中,我先是引导孩子讨论制作水果沙拉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然后让孩子与家长或小伙伴商量做什么样的水果沙拉?在此过程中,有的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讲不出来而着急,一个劲儿地提醒。在孩子制作过程中,有的家长嫌自己的孩子笨手笨脚,就干脆直接代劳,让孩子成为旁观者……活动过程中,我并没有制止家长们的做法,而是在活动结束后,把我对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情况做个记录读给大家听,与家长共同讨论各种做法的对错,有的家长对入座,意识到自己这样做的不当之处,有的家长则对某种做法或表扬提倡,或批评指正,还有的家长提出教育困惑,大家共同探讨教育方法……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提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对育儿方法的交流平台,不但使我们的家园关系更加密切,更提高了彼此的育儿能力。

2、丰富家园联系板。

“参与教育是家长的权利,家庭和幼儿园应该互相配合,给孩子提供一个协调发展的空间”。每个班级的家园联系板内容不单可把教育刊物上的文章摘抄下来给家长看,教师也可将在某一次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做一详细的记录展示出来,实事求是地向家长传达信息。全面认识一个孩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让家长如实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孩子发展。

3、建立网络平台。

建立班级群或利用幼儿园网站,及时向家长更新动态和上传一些幼儿的活动照片,如在“母亲节”那天,我带领孩子们为她们的妈妈制心卡,并协助孩子们写上自己相对妈妈说的一句贴心话,拍成集体照发到群相册中,与家长共勉、孩子们的心意。家长也可利用幼儿园网络平台,在家长论坛中积极发表自己对幼儿教育的看法、心得。

4、建立家长委员会。

在了解了家长的各方面情况后,利用自荐和指定的方式,组建幼儿园家长委员会,这些成员有热心积极的家长,有在教育方面有一定经验的家长,也有平常对班级事务不太关心的家长,照顾到各个面以使班级工作在整个家长群体中有更大的影响力。每月一次例会,主要跟家长商量以下本月班里将要组织的活动,了解一下更近家长们对班里的工作意见,使家长积极参加班级的管理工作。

5、利用家园联系手册。

家园联系手册是一种书面形式的交流方式。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时间一般是在每个月的月末,教师会对每个幼儿在这一个月里的各方面表现向家长做一客观的评价,家长也会对孩子的近期表现及突出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6、开展学期家长会。

家长会是我们每学期都必须开展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家长会形式,多动脑筋,调动起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而不再是只有老师说,家长听。教师可通过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相关精神的学习,在家长会中采取“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家长分组讨论”的形式。家长就教师的问题结合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其他家长讨论,这样家长不仅可以在老师这里得到一些比较专注的育儿意见,而且也能到其他家长一些好的育儿经验。

7、运用幼儿晚离园环节。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8

一、创设丰富的阅读情境,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阅读情境,即一种气氛。情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将幼儿拉进阅读世界的步,逐步引发幼儿的阅读动机,要幼儿爱读书,就要让他们在读书之前先爱上读书的气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在、有趣、丰富的阅读情境,帮助幼儿建立阅读习惯。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有幼儿阅读的机会和内容。我们采取了多样化的形式,让幼儿参与阅读。例如,晨会活动中、离园前,有时幼儿会带来一些图片、照片等资料,这时我们会鼓励、引导幼儿通过介绍、观察讲述等方式进行阅读、交流;饭后,我们有时会集中幼儿进行图书阅读,这时教师可以在幼儿集中阅览中,全面观察多数幼儿的活动情况,给予集中指导。在阅读中,除了进行师幼共读、师流外,同伴交流、合作阅读也能补充、完善发展幼儿的阅读技能,令幼儿产生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如让能力强的幼儿与能力弱的幼儿一同阅读,互相讲述书中故事,这样还能起着带动的作用。因此,有时,我们也让幼儿随意分散阅读,让孩子选择阅读资料后,自由结伴、分散地进行阅读活动。这也有利于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图书区是每个班内必备的活动角区,也是我们创设阅读情境的另一有效途径,图书区中摆放各种有趣的图书和阅读材料,幼儿可以和同伴一起坐下来阅读,来获得认同、接纳、借鉴同伴的阅读经验;图书区是多次的,为幼儿提供的书籍有幼儿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种次,以保证不同水平幼儿阅读的需要。教师还要留心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从图书区中选择一些图书读给幼儿听,在老师的有意识的影响下提高幼儿对这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图书区内除了书外,还要有些其他材料,如纸、笔等各种文具来支持幼儿反映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生活,让他们自己学着书的上标记、符、文字、绘画尝试制作图书,并对幼儿有创造性的画、涂、写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多样阅读材料

新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合适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这里所说的合适,是指符合幼儿阅读的目标和特点;优秀,是指画面形象生动、内容健康向上、语言丰富优美。因此,在选材时,必须以目标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择合适的图书。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提供大量有具体意义、形象、生动的阅读材料,同时,要摆放在幼儿容易取到的地方,方便幼儿自由选择,自主阅读,感知、体验其中的乐趣。

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阅读特点,选择了一些幼儿所喜爱的、画面生动的、内容科学的读物作为他们的阅读材料。其中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它包括以下几类:

1、视觉类的:图书、图画、图片、影像以及根据幼儿近期热门话题用图文制作的画面。如以“神舟五”为主题,用文字或图画形式记录下来的、幼儿自己发现的、与神舟五发射成功有关的内容:“我看见航天员杨利伟叔叔了”“我在电视上看到了神舟五”等。另外,我们还结合各班的教育教学活动,鼓励幼儿自己收集、自制图片等材料,动手布置画面。同时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色彩丰富的与内容吻合的背景,如与“冬天”主题相关的雪花的背景等。

2、听觉类的:配套的故事、儿歌、散文、轻柔的音乐磁带等。让幼儿自主地操作,把他们自编自讲的故事录下来,放给他们听,甚至有时让幼儿自己来录音。3、 操作类的:提供图、文配对材料,让幼儿玩配对游戏,或看字做动作、看动作猜字等。

4、表演类的:提供头饰、面具等具有形象特征的道具,以及不同场景的背景等,供幼儿表演。

我们在选择这些阅读材料时,注意了题材的多样化和文体的多样化。从儿童生活到科学知识,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谊、克服困难、经历奇险,各种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讨论话题,都试着让幼儿去接触。我们为幼儿提供的不仅有儿歌、童谣、诗和故事,还有一些知识性的图书。幼儿在不同的阅读内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呈现方式中,渐渐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知识、信息的积累有所加强,视野也扩大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表现力和理解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调动家长参与阅读教学,营造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9

【摘 要】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它的开发和利用不只是为教师服务,更应当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生也应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本文介绍了教师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村庄)三结合”的课程资源开发网络时,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和具体的作法。

【关键词】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利用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它大致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学生家庭、当地社区等校外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态度与能力等无形的资源。通过近几年初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教学活动,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对象,是家庭、社区生活的重要参与者,也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更终受体。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只是为教师服务,更应当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 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生物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开发生物课程资源时应深入研究初中阶段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种种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发现多种多样的奖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业的信心,也可以启发教师打开记忆之门,从自己以往与学生的经验中挖掘出大量有益的参考资料,归纳出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手段、工具、设施、问题,以及如何布置作业、安排课堂内外学习等诸多要素,从而帮助学生尽快达到生物课程的目标要求。

3、 让学生成为资源开发的主体,在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中学习生物

3.1 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教师在充分利用生物课程资源为开展生物教学服务的同时,也积极为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查阅书籍,做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例如,在学习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收集并交流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的主题活动,布置学生组成活动小组,自行制定活动计划,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和电子备课查阅相关书籍及互联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来调查、收集、整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并展示和讨论、交流成果。通过这一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觉利用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促进学生了解就地保护对象的多样性和我国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领域所肩负的重任,使学生对我国目前在上述领域中面临的威胁进行思考,学会分析和判断我国生物多样性潜在的威胁,鼓励学生将基础知识与实际联系,丰富和发展了学生对生物学科课程学习结果的体验和认识,较好地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爱国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3.3 善于利用社区(村庄)的课程资源,发动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在每个社区或者村庄,其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为学生学习生物学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加以选择,从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走出教,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之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让学生走出教,直接参与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了解当地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与生物科学息息相关,让学生懂得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才能使生物课程突破“以学科为中心”观念的束缚,使生物教学摆脱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欲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当然,课程资源还包括媒体资源和隐性资源等,其开发利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生物教师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村庄)三结合”的课程资源开发网络及挖掘利用媒体资源和隐性资源时,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更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学到终身受益的本领。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10

【关键词】阅读活动;家庭;资源

关于教育资源的利用,我们可以以身边更简单的为例,比如阅读课程,它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有配套的教材、指导用书、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个系统程式。而家庭资源,是一个比较分散,相对抽象的资源,既包括家庭中物的资源,也包括家庭中人力的资源,我们应该考虑把它更大化地利用起来,让孩子更大化地受益。

一、家庭阅读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家庭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丰富的资源库,无论是家长的人力资源还是物质资源,都是幼儿园教育的宝贵资源。家庭是幼儿教育的环境,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一个家庭都为幼儿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家庭教育投入,从各类图书、玩具,到各种新奇的文具、工具,但是在家庭中,这些资源的开发不够充分与全面,利用率很低,而且比较零散。而家长作为幼儿教育的实施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因从事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生活工作经历、职业特点、专注背景,其从事的工作和职业同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存在着各种交叉与关联,而幼儿园也需要这样的一些专注人士进入幼儿园,辅助与指导幼儿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家长自身的素质修养、人格魅力也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作为幼儿园师资的补充,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其本身就是一种活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起到资源补充、拓展的作用,而这一作用的更终受益者是幼儿。所以,将家庭阅读资源充分开发、利用,与幼儿园现有教育与资源整合,就关系到幼儿园阅读活动的深度发展,关系到幼儿教育的实际意义。

二、家庭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家庭图书的共享。

每个家庭都会购置一定的图书,既包括成人的也包括幼儿的。但有的家庭图书往往购买了却没有认真阅读,或者阅读一遍后就束之高阁,不但增加家庭支出,而且放置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天下之大,要买尽所有的书也是不可能的。怎样让家庭中现有的图书发挥更大价值,而且不需要额外增加支出却能饱览群书呢?家庭图书的共享使这些成为可能。在课题实践中,我们通过推出“萤火虫读书卡”、“阅读银行”和“图书漂流”活动让更多的幼儿和家长参与到阅读的行列中来,大家共建图书馆的模式不仅扩大了幼儿的读书视野,体验了一种图书馆式的图书共享活动,这种借阅的经历,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更教会孩子自主管理图书,自主借阅,自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幼儿中形成。

“萤火虫读书卡”活动通过发起活动倡议和规则,建立“萤火虫书目”,将幼儿带来的图书进行登记编,幼儿利用读书卡每周五进行借阅登记,将已读完的图书带回归还,再借阅新书,一个流动式“图书馆”建立起来,幼儿轮流做“图书管理员”实现自主管理,整个活动实施让图书共享流动、运转起来。通过读书卡,老师可以对整个阅读情况一目了然,很方便地了解幼儿阅读状况和对图书的喜好,便于调整阅读书目。在实践中我们更加坚信:只有让阅读融入幼儿的生活,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阅读的教育功能。只有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成为一种乐趣,才能够让幼儿体会到阅读的无限魅力。

在班级开展“萤火虫读书卡”、“阅读银行”活动的同时,我们将这一共享模式扩大到家长中间,这就是“萤火虫图书漂流”活动。旨在帮助家长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亲子阅读习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教观,同时也提醒家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天地,引导孩子读书、爱读书、读好书是每个父母应尽的职责。同时认识到: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仅是幼儿需要的,也是家长需要的。

图书漂流,让一本本“沉睡”的图书,实现它的更大价值,传递的是知识,传递的是文明,传递的是信任,开启的是一段文明美丽的奇妙旅程。“萤火虫漂流书”计划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全班读书运动,是在构建一个在家长和幼儿中“漂起来”的开放式图书馆,漂流活动蕴含了游戏情节和神秘感觉,会让人觉得原本枯燥的读书活动充满了趣味。“漂流书”没有借书证,不需要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这种好书共享方式,通过放漂、求漂、受漂与收漂等有趣的形式,使家庭闲置阅读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家长资源的开发利用。

亲子阅读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但是家庭亲子阅读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家长缺乏正确的亲子阅读互动,亲子阅读有量无质,亲子阅读形式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该如何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如何合理指导亲子阅读,提高亲子阅读的质量呢?

(1)利用家长开放活动指导亲子阅读。

家长开放活动中,很少有家长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园看老师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阅读与游戏。针对家庭中亲子阅读存在的问题,我曾设计了一节教育活动――花门帘,是在省编教材基础上改编出来的一节阅读活动,我把家长开放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如何指导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家长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联想等等。家长开放活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家长来园看看孩子是如何上课以及孩子的表现上。活动中大量的提问,给幼儿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提问的问题也大多具有发散性特点,整节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扩展。家庭中的阅读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亲子互动,很多家长总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与孩子一起阅读,每天睡前给孩子讲故事,直到把孩子哄睡。这样的阅读重在量而缺少质,因此阅读的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2)利用“故事爸爸”、“故事妈妈”活动提高亲子阅读质量。

(3)亲子自制图书,拓宽阅读渠道。

早期阅读读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书,而是婴幼儿凭借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言语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内容的过程,早期阅读的意义不在于“书”,而在于阅读的过程。陶行知说过: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活的人,活的动物,活的世界……从天到地,从春到冬,从进餐到入睡,从洗手入厕图示、安全警示图示到区域活动规则图示,凡是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幼儿阅读的活的书。就此而言,阅读就不应仅仅局限在购买的“书”。除却成品图书与绘本、在阅读活动中,幼儿自制图书也是很有价值的阅读资源。幼儿自制图书不仅能发展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幼儿自制的图书,可以体现幼儿的语言发展过程,无论是对教学工作或是对幼儿本身,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料。

(4)评选“书香家庭”、“阅读之星”推广亲子阅读。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11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探究能力 创新思维 创造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更高目标。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学科,它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因而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强化学生感知的同时纠正了其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

二、如何发挥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中的作用

教师要发挥各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物理实验按来源?形式?目的的不同,可分为课堂: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课内外小实验和家庭实验。

1、演示实验的生动?直观?形象,极易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演示实验要有启发性,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形象,通过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客观规律,发展能力,培养兴趣。例如在讲授流体压强时,我们可以用一只漏斗?一只乒乓球给同学们演示一个有趣的现象,老师先把漏斗的尖部咬在嘴里,漏斗口朝地,当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去,在向漏斗里吹气的同时把手松开,奇妙的现象出现了,虽然手离开了乒乓球,但乒乓球并不落下来,却在漏斗口附近跳动着,同学们会被这一现象惊呆了,“为什么乒乓球不落下来呢?难道重力就不存在了吗?”再将漏斗和乒乓球交给某个同学,让其仿照老师的动作表演,他会吸足了气,集中力量对准漏斗尖部吹气,想把乒乓球吹下去,结果,乒乓球照样在漏斗口附近跳动着,并没有落下去,你吹得愈厉害,它跳动得愈快。这一场面,会激发在场每位同学的努力思考:这是为什么?这时候,老师再解释这一奇妙的现象,这一堂压强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2、学生分组实验,是实验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实验操作能力就是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对其思维造成的冲击远比被动接受强烈得多,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可以让先演示后实验,也可先设计后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完成的方法完成。

3、课内小实验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穿插在当堂内容中的小实验。这不仅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突破难点,而且也烘托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边学边实验”的氛围中自然地产生了学习兴趣。它具有趣味性强,方法简单、易做、实用的特点,有助于打破学生对实验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如在静电教学中,“纸上跳舞”的小实验,使学生在笑声中体会到静电的产生与防止方法;再如,在“超重?失重”的教学中,自由下落的易拉罐中水竟然不从孔中射出,学生在惊讶之余了解到失重现象。讲解力的合成实验时,用一条线从中间对折后拴在木凳上,然后两手各提一股线,并逐渐分开,来研究分力与合力的“小实验”。这些趣味的小实验是不用障眼法的真正魔术,它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引发大家探索物理问题的热情。

4、课外小实验和家庭实验能让物理走进生活,提高社会和家庭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课外小实验和家庭实验主要取材于身边的物品及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学生用这种随手取材的方法进行实验,会感到分外亲切,也能切切实实感到学有所用。例如:背对着太阳,在嘴里含一口水,迅速向上喷出,你可以发现在有雾的地方会出现白光经过色散后的彩色光带。

三、教师应该如何在物理实验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1、利用探究模式教学加强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培养。这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在应用这种模式时,要求教师有目的的选择重演与再现内容。物理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实验教学就应该合理利用探究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多渠道收集物理实验信息,丰富教师的业务水平。应该从杂志、报纸、广播和电视中收集一些更新的实验信息,创造性地加以改进,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借鉴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业务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12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促进创造,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学生在其中成长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没有安排交流,自己一个人“唱独脚戏”,学生只有听的份;另一方面教师没有创设交流的氛围,学生正襟危坐、循规蹈矩,一节课都在紧张中度过,哪敢交流。因此,教师应提高对“交流”的认识,并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交流的氛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可能进行。

1、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态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多让学生说话,可以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便于教师针对性进行教学。学生通过交流,可以明是非,知得失,在交流中修正自己,发展自己。其次,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促进课堂教学师生之间交流的开展与深入。

2、教师要准备有效的材料

师生要进行有效的交流,除了教师提供学生交流的时空、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说话以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准备材料、设计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创设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同时允许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也就成了课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生在“讨论”“争辩”中积极思考、学会交流、学会表达。

二、交流――需要广度

传统的课堂缺乏交流,而现实的课堂也有一种不好的现象――课堂成了教师与少数尖子生的对话,许多中下生没有参与数学交流,尤其差生,成了课堂的摆设。新加坡教育部长在给校长的委任状上有这样一段话: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如何关注每一位个体,使他们也参与交流并得到发展,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关注生理和心理有些问题的学生,引导他们参与交流,这样才能提高课堂交流的广度,真正体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1、关注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

因此,对于这些孩子,我们教师更应该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爱心,创造机会让他们表达,耐心倾听他们的每一句发言。我班有个学生叫远远,思维比同龄人迟钝许多,同学们说他是傻瓜。我开始特别地关注他,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和交友情况,并且尽可能地在班里给他创造一些发言的机会,经常与他交流。如在教学表内除法时,我让远远来回答“54÷6”等于多少时,远远的脸通红通红的,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我微笑着鼓励他:“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对。”他纠正了好几次,终于说对了。在我的刻意关心、培养下,经过一个学期他已经有明显的进步了。

后进生不会永远是后进生,教师应该坚信这一点,多和他们进行交流,给予他们比别人更多的关怀,让他们自信起来。只要有充足的阳光、氧气、水分,鲜花一定会开满枝头。

2、关注因家庭原因造成的问题学生

一个健康、幸福的家庭是每个学生快乐成长的保障,是给予学生安全感的一个港湾。如果一个家庭开始出现分歧或者是支离破碎的,那么这个孩子无论是精神上还是学习上都将受到很大打击。小潜是个聪明的孩子,数学成绩在班里也不错的,但是他的行为习惯却不怎么好,独立能力很差。我了解到他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不在了。爸爸又比较忙,他平时就寄宿在一个老师家。他如果对某一个人不满意就跟那个人唱反调。又进行了解,他在语文课上的表现是不错的。我就想到可能语文老师给了他一种妈妈的感觉,使他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我上课特别留意他,关心他,鼓励他回答问题;下课时经常找他聊天,现在他在数学课上发言越来越多,学习也进步了不少。

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只要我们教师找出问题所在,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多与他们进行交流,问题学生也可以变得很可爱,他们同样也是一朵朵可爱的花朵。

三、交流――需要调控

学生的交流并不是与生俱会的,是需要培养与引导的。

1、重视问题的预设

交流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材料,还需要设计好问题,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交流成为可能。

2、加强评价的激励

重温77处变化

1、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

2、完善了民法的基本原则

3、规定胎儿有权继承遗产、接受赠与等

4、限制隐私行为能力人的起始时间由10周岁调整为8周岁

5、紧急情况下被监护人无人照料的,村、居委会或民政部门应安排照料

6、隐私权利的保护——新增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

7、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协商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8、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支付扶养费、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请求权不适用协商时效的规定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依法不适用协商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第九百九十五条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隐私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协商时效的规定。

9、加强对建筑物业主权利的保护;适当降低业主作出决议的门槛,明确共有部分产生的收益属于业主共有

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10、明确地方政策有关部门、居民委员会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

11、建筑物及其设施的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应当定期公布;增加规定紧急情况下使用维修资金的特别程序

紧急情况下需要维修建筑物及其设施的,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可以依法申请使用建筑物及其设施的维修资金。\"

12、增加规定业主的相关行为应当符合绿色原则

14、增加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应当执行政策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业主应当依法予以配合

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执行政策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业主应当依法予以配合。

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的续期,依照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16、增加规定居住权

(1)扩大了可质押财产范围,取消质押登记机关的规定

(2)统一了动产抵押的设立及特殊效力规则

(3)先租后抵,需转移占有才能对抗抵押权——明确在先设立的租赁关系不受抵押权影响的前提为,租赁物已转移占有

(4)肯定了非典型担保合同的效力

(5)取消对流押/流质条款的禁止性规定

(6)统一了以登记作为公示方式的担保物权的清偿顺序

(7)明确规定同一财产上抵押权、质权并存时的清偿顺序

(8)新增抵押物价款债权人的抵押权优先受偿的规定

(9)允许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抵押财产转让无需经抵押权人同意,同时确认抵押权的追及效力。

电子合同的标的物为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合同标的物进入对方当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统且能够检索识别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方式、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四百九十五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构成预约合同。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预约合同约定的订立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

20、增加规定情势变更制度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21、增加规定物业服务合同,明确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业主违反约定逾期不支付物业费的,物业服务人可以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合理期限届满仍不支付的,物业服务人可以提起协商或者申请仲裁。

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22、在物业服务区域内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物业服务人应予以制止

23、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24、增加规定房屋承租人的优先承租权

租赁期限届满,房屋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承租的权利。\"

25、规定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权,但是房屋按份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或者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的除外

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十五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的,视为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

26、客运合同对\"旅客霸座\"\"抢方向盘\"等问题作出回应

第八百一十九条规定:“承运人应当严格履行安全运输义务,及时告知旅客安全运输应当注意的事项。旅客对承运人为安全运输所作的合理安排应当积极协助和配合。”

27、不可撤销的赠与情形中增加“助残”

经过公告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28、完善了格式条款等合同订立制度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第四百九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

(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第四百九十八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29、新增“性骚扰”规定

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30、规定人格权不得放弃、转让或者继承

31、规定了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

32、明确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后的救济方式

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隐私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33、对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利的保护

34、确立器官捐献的基本规则

完全隐私行为能力人依据前款规定同意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

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千零七条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

违反前款规定的买卖行为无效。\"

35、明确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应当遵守、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36、增加规定不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侵害他人肖像权

37、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38、明确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则

(1)明确了隐私的定义,列明禁止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具体行为,即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2)界定了个人信息的定义,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码、电子邮箱、行踪信息等。

(3)规定国家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负有保护自然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义务。

(4)明确规定收集使用未成年人等个人信息应征得监护人同意。

39、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千零一十五条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千零一十七条规定,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姓名和名称的简称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40、“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入法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图片

41、取消实行计划生育的相关条文

42、界定“亲属”“近亲属”“家庭成员”的范围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43、增加规定更有利于被收养人的收养原则

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45、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胁迫婚姻请求撤销起算时间点为“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46、增加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47、增设夫妻家事代理权

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隐私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48、明确夫妻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1)“其他劳务报酬”投资的收益\"也属夫妻共同财产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49、婚内可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两种情形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50、规范亲子关系确认和否认之诉

对亲子关系有异议且有正当理由的,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协商,请求确认亲子关系。\"

51、增设“离婚冷静期”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52、双方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起诉离婚的,应准予离婚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协商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协商的,应当准予离婚。\"

53、明确离婚后子女直接抚养方的确定原则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更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54、离婚财产分割增加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55、离婚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的事由增加\"有其他重大过错\"的情形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56、完善收养制度的相关内容

(2)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有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3)收养人需\"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4)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须相差40周岁以上。

(5)收养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须征得本人同意。

(6)县级以上政策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57、增加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的死亡时间的推定规则

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58、新增对继承人的宽恕制度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受遗赠人有本条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59、完善代位继承制度,侄子(女)、外甥(女)可以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60、完善遗嘱继承相关规则

(1)增加打印、录像等新的遗嘱形式

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2)修改遗嘱效力规则,公告遗嘱不当然具有优先效力,切实尊重遗嘱人的真实意愿。

61、增加遗产管理人制度

62、明确归国家所有的无人继承遗产应当用于公益事业

63、完善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均可以成为扶养人

64、确立\"自甘风险\"规则

65、规定\"自助行为\"制度

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66、\"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明确列为人身损害赔偿项目

67、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1)明确人身意义特定物精神损害赔偿

(2)增加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68、完善公平责任规则

69、增加规定委托监护的侵权责任

70、增加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召回缺陷产品应负担被侵权人因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依据前款规定采取召回措施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负担被侵权人因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71、完善非营运机动车好意同乘损害的责任

72、医疗损害责任的新变化

(1)明确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和责任承担主体

(2)明确医务人员说明义务和患者知情同意权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紧急情况下知情同意的特殊规定

千二百二十条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4)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过错的界定

千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5)明确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

千二百二十二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6)明确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因输入不合格血液的侵权责任承担

千二百二十三条规定,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药品上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7)明确医疗机构免责情形

千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前款项情形中,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9)明确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

(10)明确医疗机构禁止违规过度检查

千二百二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11)明确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受保护

千一百二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保护。

干扰医疗秩序,妨碍医务人员工作、生活,侵害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73、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增加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明确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

千二百三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侵权人在期限内未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规定的组织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进行修复,所需费用由侵权人负担。\"

74、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完善高空抛物坠物治理规则

76.完善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千一百九十七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隐私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77、明确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责任承担

母婴创业项目计划书(精选5篇)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需要使用创业计划书的情况越来越多,创业计划书是创业者叩响投资者大门的“敲门砖”。你所接触过的创业计划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婴创业项目计划书(精选5篇),欢迎大家。

母婴创业项目计划书1

1 计划

(1)企业概况:网上销售 婴儿日用品、儿童服装、食品、保健食品、婴儿工艺品、纪念品、玩具、孕妇服装、日用品、防辐射系列产品。

母婴用品行业在国外发达国家早已属于成熟产业, 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儿童及孕妇的产品和服务都已具备,按场发展必然规律及我国一系列的政策倾向(如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政策)母婴用品 行业也必将在我国场迅速崛起。

我国母婴用品场领域急需要一个 品牌化,专注化和实力化的企业来开发和壮大。

2行业分析

2.1行业所处阶段及其竞争特点

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经过五个阶段:萌牙期、初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败期。赚钱的定律是从成长期介入,成熟期退出。婴儿用品行业正从初长期进入成长期,外界对婴儿用品业的盲目追捧导致大量婴儿用品店应运而生,行业竞争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鱼龙混杂,这是每个行业的发展规律,经过场优胜劣汰筛选后大浪淘沙,剩者为王,不规范的、竞争不强的将淘汰出局,剩下的,或后来再介入的就会开始进入稳定的成长阶段。婴儿用品萌牙期靠产品和对手竞争;初长期是靠产品、价格和对手竞争;成长期是靠产品、价格、地理、专注知识、营销、细节和对手竞争,成熟期是靠产品、价格、地理、专注知识、营销、细节、服务和对手竞争!不要以为产品全,价格低就有竞争优势了,现在许多商场的倒闭就是更好的例子,商场面积大,产品全、地点好,并且一样是促销不断,理论上应该是生意兴隆了,但我们知道,现实中商场倒闭的例子常有发生。面积、产品、地理这些是硬件,附加值、营销、服务这些是软件,软件才是核心竞争力,因为软件对手无法复制,而硬件对手是有可能比我们做的更好的。

据权威调查显示,国内 0 至 6 岁婴幼儿用品场的远景容量为 5000 亿元。

有关专家指出,婴幼儿用品产业将是我国一个新的经济 亮点。有关专家预测,国内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人口生育高峰期,在 2016 年以前,人口增长将保持在每年 1600 万至 2000 万的水平,将 出现一个庞大的需求群体。国内社会科学院一位社会学家分析指出, 与前几个高峰期不同的是, 这个生育高峰期的主要群体是改革开放初 期出生的一代独生子女,在经济社会不断开放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的 思绪方式、受教育程度、生活观念以及消费观念和父辈差异很大。这 决定了他们在孩子成长的花费方面表现出两个特点:一个他们舍得为孩子花钱;二是花钱趋向越来越重视婴幼儿的素质教育, 从而带来一个全新的婴幼儿用品场。这个全新的婴童用品消费场潜力到底有多大?有研究显示,按照目前新生儿的出生数量进行累积计算。0至6岁的婴幼儿数量为 1.08 亿。以平均每个孩子花销 5000 元进行概算。0至6岁婴幼儿用 品场的远景容量为 5000 亿元。统计显示,国内每年出生的城新 生儿为 350 万,一年消费总额大致为 300 亿元。

的确,国内婴童产品场的发展潜力极其巨大。据国内童装协会 统计,目前我国年产童装 46亿件,占全服装总产量的近 10%,国内共计消费童装 21 亿件。全国年童装消费约 亿元,占全国服装总消费的近 7%,占全球童装总消费的 3%。

再者,社区儿童服务业在国外发达国家早已属于成熟产业,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儿童及孕妇的服务项目在社区中都已具备,按场发展必然规律及我国一系列的政策倾向(如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政策)也必将在祖国大陆场迅速崛起。

3 目标场分析

3.1场介绍

场潜力理性消费者的增多增强了对品牌消费的需求。随着现在婴儿父母 的年龄下移(以 3 岁之前儿童为限,一般为 25-33 岁)知识文化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加上他们在孕婴育养的专项知识上却严重缺乏,促使他们需要借助更多、更全的护理用品。特殊人群的消费决定了安全的消费行为特征。孕、婴是人生中健康更脆弱的两个年龄段,国家投入大量精力进行优生优育宣传使现代父母对用品的卫生条件要求近乎苛刻,但场上大多常用品(如奶瓶、奶嘴)的销售点如同杂货摊无安全感。孕、婴、童相关品的场需求不断增大。“婴用品 奶瓶+尿片”的陈旧观念的统治时代随着人们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逐步终结,伴之而来的是对多功能、多样化的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孕婴用品对现代年轻的父母而言早已归为必须品之列了。

计划生育的政策刺激了高消费群的迅速扩军。我国数十年的计划 生育政策,使孩子宠居成为家中的“小皇帝”,是全家人围绕的中心。据南方周末载的场调查显示中等城的新生儿每年消费在 0.6-1.8 万元之间。群体消费优势显著:消费者虽然是孩子,可具有决定购买权和购 买力的人却有 6 人之多,如: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喜庆型消费心理加传统礼节为场繁荣推波助澜。孩子的出生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大喜事,消费起来也就显得格外的大度。另外,国内的传统礼仪文化也繁衍出大批消费群体。如同事、同学或邻居的 小孩出生、生日(满月、周岁)等都必须送上一份礼品。综上所述,一方面,孩子是一个家庭围绕的中心、既是父母的希 望又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随着年轻而又有着高文化素质父母为主的消 费群体的增多,凭其前卫的消费观念、强烈的健康意识、强大的消费实力,对于婴幼儿相关品的消费要求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婴儿用品专卖店也逐渐不能适应消费者的要求。

首先,社区中“四位一体”型的婴幼儿服务专注尚属空白在社区中同时具有品牌、规模、个性及服务为一体的婴幼儿专注尚属空白,有的只是个体户色彩浓厚的所谓的婴儿用品专营店,这些规模过小、销售方式呆板、商品以杂牌无序拼凑为主、管理多为 家庭化、安全感极差、服务较少且功能单一的店,与现在具有时尚消费观念、高素质型年轻父母居多的新兴社区的消费需求已显得格格不入,在品牌的信誉保证下的具有集衣、食、居、行、穿、教、玩、乐“一站式”综合消费为一体的婴幼儿商业单位尚属空白。其次,购物地理环境局限性大 孕婴用品的主导消费者(除礼品性商品外)为怀孕 6-10个月期间的孕妇(准妈妈)和新生婴儿的新妈妈这两类特殊阶段的特定消费群,消费的共同特点为:行动不方便、对安全感需求特别强,所以她们希望能在交通便利且人流不拥挤的安全环境下购物,而现在的品牌专卖店大都依附大型商场或购物中心(以店中店的方式出现)。经调查绝大多数的店中店设在人流不断、拥挤嘈杂的商场的上,有的商场设在四(如武广)或更高(如中广在七),以至消费者在出 于安全及品质的双重因素下购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而对出现在家门 口的专卖性品牌店愈加渴望。再次,销售方式单调、滞后母婴用品卖场的销售仍采用传统的坐店销售模式,传统方式接待顾客。单调、滞后的销售方式造成场终端呆板,产品

3.3场前景

场区格正在创建之中,事业机会前景广阔。目前,孕婴用品及孕婴幼等相关人群的服务业在国内的出现距今 仅仅只有数年的时间,场尚处在启蒙阶段,虽然行业竞争逐渐增多,但场区格仍处在创建整理之中,服务内容单一的高档品牌店及低档的“杂货铺”型店居多,所以发展“一站式”社区高档的婴幼儿服务机构事业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母婴社区运营而生,既调查,专注的母婴商城圣少,越来越多投资商瞄准了这场。婴孕服务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具有无限广阔的场“钱景”。更有经济头脑的犹太人就以“赚女人和孩子的钱”为至高准则。现代生活对多功能、多样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完善、人性化的售后服务、专注指导的渴求与日俱增。计生政策的实施与老龄化的社会现状,使得孕妇、婴幼儿既是年轻夫妇关注的焦点,又是老一辈人疼爱的核心。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 下父母的普遍心态,尤其是目前“6+1”(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共同抚养一个婴儿)的养育模式,使母婴场具备了巨大的场潜力。当前的“小皇帝”、“小太阳”现象都说明,孕妇、婴幼儿是两代家庭消费的重点。现在的婴儿用品存在的一个现象是行业利润大,很多的家庭开始抱怨这个现象,但是又没有厂家愿意改变这个格局。同时现在开始出现了很多的婴儿系列服务,而且现在又很多的商家已经获得了很多高额的风险投资,那么在婴儿场一片繁华的背后催出低价策略将会是很强的竞争力。在场经济作用下有很多产品以低价格策略获得了成功。所有的消费者都喜欢物美价廉的东西。

4 竞争分析

4.1竞争优、劣势

(1)、开店时间超过三年以上,进货、销售渠道稳定;种类接近千种商品,且多已经开有实体店铺,会吸纳一部分同城消费者上门选购。

(2)、开店时间长,消费群体稳定积累,信用度高,顾客回头率也高。

(3)、开店时间短,为了积累信用度,初期疯狂打折促销,吸纳、分散消费群体,短时间内影响明显。

4.2竞争对手的主要劣势

(1)、虽然开店时间长,也积累了一部分客户群,但因产品积压过多,又无能力及时更新产品品牌和品种,导致消费吸引力降低。

(2)、虽然开店时间长,也积累了很高的信用度,容易滋生骄傲情绪,导致怠慢顾客、买多买少不能一视同人的现象发生,影响卖家的口碑。

(3)、对于开店时间短,为了积累信用度而疯狂打折促销的卖家,虽然短期内吸纳、分散了一部分消费者,但促销商品销售快,没有采取促销的商品销售慢,也一定程度上使卖家不能对销售对象产生完整的认识,往往会发生种类不全、缺货、断货等商品不能及时补充的现象。还有因打折导致利润降低,当提高售价后那些因“价格便宜”积累的买家也会逐渐离去,对于长期经营不利。

4.3本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

(1)、本店以婴幼用品类中的中高档品牌为销售主体。

(2)、承诺有质量问题无条件退换货的售后服务。

(3)、零售兼批发,不依赖单一货源,坚持两条腿走的原则,保持进货、销售渠道的畅通。

(4)、保证一定的库存量,避免缺货、断货现象发生。

(1)、店铺规模小。目前只有几十件商品,相比之下,大卖家商品件数普遍超过千件。

(2)、销售经验欠缺。才开起来的店,实际销售时间很短,需要学习的知识、技巧等还有很多。

(3)、我们团队成员都是新进成员,没有足够销售经验影响顾客满意度。

5战略定位

5.1 店铺战略

定义客户根据前期场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被称为 21世纪的朝阳行的母婴产品的场前景广阔,是目前乃至以后发展潜力更大,收益更为丰厚的行业之一。鉴于商品的实用性,因此将主要客户地理区域和客户群定义如下:客户区域:a、全范围内消费者。客户群:

a、所有孕妇、产妇 b、婴儿

5.2总体战略

母婴用品行业在国外发达国家早已属于成熟产业,各种商品琳琅 满目,各种儿童及孕妇的产品和服务都已具备,按场发展必然规律 及我国一系列的政策倾向(如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政策)母婴用品 行业也必将在我国场迅速崛起。

5.3 战略目标

在这短短两个月中,尽更大的努力,做好店铺宣传工作,提升店铺的的知名度,争取更大的收益。战略途径前期:进行场调查,包括对母婴类行业调查,母婴实体店调查、竞争对手调查等。初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自己的竞争优势、劣势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对创业进行总体的安排,撰写创业计划书,和做好宣传等工作等等。后期:对店铺进行维护,对产品进行销售。

5.4竞争战略

(1)、承诺有质量问题无条件退换货的售后服务。同时若顾客不满意商品,能指出明显原因的,我们将视情况考虑换货。对部分商品施行保修策略。

(2)、零售兼批发,保证价格同类更低。保持进货、销售渠道的畅通。

(3)、保证一定的库存量,避免缺货、断货现象发生。

在大客户管理战略中,大客户服务人员对外代表公司对大客户进行服务,对内代表客户提出需求,是公司与大客户之间的桥梁。公司将

建立大客户管理中心,直接对总经理和大客户负责,将客户资源作 为公司财产进行专门管理。

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公平透明的晋升制度,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机制等,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员工忠诚度,并适当利用手段(与员工签订保密协定等)为公司利益提供保障。

6婴幼儿用品店的定位

所谓经营定位,就是对店铺的商品和服务进行设计。只有定位于消费者的内心深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地竞争越来越激烈,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敏捷,企业为争取更大的场份额,必须使自己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获得有效的认可和普遍认同,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持久不忘,这就需要准确的为自己的店铺定位。

(1)、店铺形态定位。婴幼儿用品店在经营的品牌设置上更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本区域内主流消费群体的购买习惯,对商品品牌和种类进行灵活配置,实现多品牌经营。对个人投资经营来说,开设一家多品牌婴幼儿店的专营店是更佳选择。

(2)、店铺规模定位。“在大城开小店,在小城开大店”。在中小城,可供年轻妈妈购物的场所不多,大型婴幼儿用品店由于具有规模效应,可免去年轻妈妈们分别采购的麻烦,因而对该区域的顾客来说具有更强烈的吸引力。

(3)、目标顾客定位。在确定目标顾客时,可以根据顾客的社会阶,居住区域、收入水平、文化水平等进行场分析,以便使婴幼儿用品店有效的召唤和满足目标顾客。

(4)、商品品牌定位。女性在购物时非常重视商品品牌,年轻妈妈在购买时,对品牌的关注程度更高。在选择品牌时,产品的可持续性、产品结构的完善程度和价格水平,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5)、服务定位,作为婴幼儿用品店的经营者,一定要明白自己卖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商品质的服务。服务是婴幼儿用品店主营理念衍生出来的商品增殖内容,它不仅包服务态度要友好,必要的退货服务,迅捷的送货上门服务,还包括购物时恰当的推荐,完整的育婴用品推荐方案,育婴知识和商品使用知识的交流和传递。

7 母婴用品店面经营品种汇总

日用品:奶瓶、奶嘴、喂药器,吸鼻器,吸奶器、婴儿牙刷、安全指甲剪、

奶瓶盖、棉签、学步带、护手套、护脚套、护脐带、干发帽、奶瓶刷、水壶、安全别针、安抚奶嘴、温度计、宝宝伞、咬牙器、宝宝爽身巾、防撞器、泡沫地板、吸壁碗、浴擦、浴架浴盆、奶瓶消毒锅、奶瓶干燥架、保温筒、保温奶瓶、婴儿手帕、婴儿手巾、软头汤匙、温度计、

床上用品:纸尿裤、尿不湿、睡袋、定型枕、隔尿垫巾、蔺草席、渗液毯、空调被、小方被、母婴蚊帐、棉纱尿布、防蹬被、康姿枕、竹炭枕、披风、蚕沙枕、尿裤、床围、竹炭纤维被、尿不湿提醒器、蹬裤提醒器衣服:外套、春秋装、偏开衫、和尚服、背心、肩开式内衣、罩衣、绑带无袖、护手套装、翻领套装、肚围、肚兜、棉装!

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木制玩具、布艺玩具、充气玩具、益智玩具、幼教玩具、背袋玩具、遥控玩具、游乐玩具、大型玩具。

鞋帽类:婴儿鞋、软底鞋、带响鞋、棉鞋、防滑袜、反口袜、生态袜、薄袜、太阳帽、海盗帽、套帽、初生帽、凉帽

妈妈用品:孕妇装、产后束腹带、保胎带、背包、防辐射肚围、妈妈包、胎教磁带、孕妇托腹裤、哺乳文胸、孕妇内-裤防溢乳垫、妊娠膏、产后修复液

护肤类:热痱粉、爽身粉、沐浴露、防晒霜、润肤油、防蚊液、洗发液、宝宝金水、护臀霜、婴儿香皂、湿巾、滋润霜、驱蚊露、洗发沐浴液、

车床类:学步车、助步车、电动车、摇摆车、推车、健身车、童车、车后座、防雨篷、汽车安全座、童床、电动摇篮!

书籍类:婴儿画报、小手撕不破、挂图、智力拼图、翻翻乐、立体画、妈妈讲故事、全能宝宝、妈妈书籍儿歌磁带、彩色画写板、

食品类:米粉、奶粉、牛初乳、磨牙饼、菜泥、辅助食品、婴儿挂面、开味宝

幼教用品:学习机、复读机、学习桌

户外用品:帐篷、睡袋、沙滩椅、

礼盒:书籍式礼盒、日用品礼盒、提蓝式礼盒

特色:豆桨机、手足印、宝宝相册、果汁机、理发器、退烧贴、防丢器、游泳池、游泳圈、胎音器、哭声分析器

8店铺选址和装修

由于婴幼儿用品店的特殊性,临近、保健站的铺位,是开设婴幼儿用品店的更佳位置。因为孕妇检查,婴幼儿打预防针等必须过这些地段,方便他们进购物,也可以吸收一部分固定的成员。高档婴幼儿用品店更好能提供停车位,以方便距离远的顾客驱车前来选购。

8.1选址细节

、面积(平方米)、租金或建筑成本

8.2选择该的主要原因

由于婴幼儿用品店的特殊性,临近、保健站的铺位,是开设婴幼儿用品店的更佳位置。因为孕妇检查,婴幼儿打预防针等必须过这些地段,方便他们进购物,也可以吸收一部分固定的成员。高档婴幼儿用品店更好能提供停车位,以方便距离远的顾客驱车前来选购。

9店面装修

9.1外观形象设计

婴幼儿用品店的门面能清晰的表现出店铺的名称和标志,名称和标志要醒目、简洁、大气,能表达出店铺的经营理念。在色彩和装潢上要与旁边的店铺有明显的区别。在设计招牌时要注意,招牌除了反映婴幼儿用品店的名字外,后面应该再加上一小行词语,勾勒出服务的性质,招牌要有一定的寓意,为了吸引人的注目,招牌应该光线明亮,采用霓虹灯或是良好的照明设备,上面再印上容易便读的大型字母或标志

9.2装饰材质选定

整体要体现出现在感、时尚感。一般来说,使用玻璃、金属材料装饰店面,显得比较贴切一些。购物环境的安全性,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要注意忌用刺激性、对孕妇和婴幼儿有还的涂料和装饰材料,要突出环保健康这一主题。地面更好铺设防滑地砖,或对地面加一防滑处理,以避免孕妇,年轻妈妈和婴幼儿滑到。

9.3灯光设计

灯光设置分招牌、天花、橱窗、灯箱、陈列架等几个方面,重要是烘托产品和渲染卖场气氛的作用。灯光设置应力求使光线接近自然光,这样才不影响商品的自然色彩,要想更大程度的发挥灯光的作用,就必须考虑到产品的陈列方式和装潢设计的风格。在灯光设计时,要注意在有物体的地方有充足的直射光线,没有展示的地方就通过间接光源,使卖场的次更加多样化,空间感更强,购物环境更浓。另外,还要注意灯光的节能,一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9.4音响设备

在店内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可以增强店铺所要表现的情感因素,缓解顾

客购物的紧张情绪,让顾客细心的挑选恰当的产品。

10场营销计划

10.1产品

10.2价格

11 筹措开业资金

创业开店资金更基本的前提就是经济基础。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 醋 茶。”其中哪一项都离不开花钱。所以开店之前,一定要有足够的创业资金。资金势力不但决定你的投资规模,还决定店铺的的档次和顾客定位。投资开店之前,作好预算和费用和控制,可以防止资金链的断裂。

投资计划要有根据。在制订投资计划时,要以经过场调查得到的资料为基础,决定开店的规模、档次、主营品牌和商品种类。

计算盈亏平衡点。在开业初期,为了使自己的婴幼儿用品店尽快盈利,要先设定经营目标,根据经营目标计算出盈亏平衡点,也就是成本和营业额相等的点。每个月的营业额只有超过了该点,婴幼儿用品店才能盈利,也就是说,盈亏平衡点是每月营业额的底线。

婴幼儿用品店前期投入:

12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将登记注册成:个体工商户

拟议的企业名称:连云港好爸爸母婴用品店

企业的员工:

职务月薪

业主或经理 :1人 2000元

员工:1人 1元

合计:2人 3元

类型 预计费用

营业执照 200元

税务登记证 200元

别看现在婴儿用品场多、搞加盟的也不少,但极少有场能让客户一次性进全所有想要的货。因为婴儿用品面太广了(涵盖了日用品、床上用品、车床、礼品、玩具、食品、鞋帽、内衣、外套、纪念用品、特别用品、妈妈用品、洗护用品、书籍等等)进货需要去好几个场,无形中增加很多进货成本。

解决办法是:开店前别冲动,客观的比较供应商,也别一味的看中价格低,现在价格透明度很高,价格特别低的也只是个别品牌,或许是用来吸引客户用的,会有价格特别低的,就一定会的特别高的,供货稳定,补货快、价格适中才是更重要的。

首期进货因为进货量大,所以相对比较容易进到货,但补货就是零零碎碎了,补货慢是开店后更现实的问题。解决办法是寻找几家产品比较齐全的,起批量比较低的供应商,协商好:首期可以去他们那里进货,但以后补货少也一定要及时发过来,有言在先会好说话一些。

国内人是跟风情况更严重的,一看你生意好,立刻在你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开起来,有竞争不是坏事,问题是彼此只会搞价格战,弄得利润越来越低,只会

贬低对手,攻击对手,让消费者相信谁都不是,对整个行业都充满戒心。解决方法:给产品更多的附加值,给客户更多实用的育婴知识,以诚待人,以专注知识为导向,让客户信服你,然后产生忠诚度。

目前场上针对与这些方面属于少数,很多家庭在孕前期、中期、晚期的胎教、营养免疫方面的健康常识、及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及新生儿、婴儿、幼儿的营养免疫方面的健康常识、情商、智力开发及家长如何引导方面属于盲区。通过课程的引导,使父母更加了解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需要,关键时期给予关键培养,在孩子健康的体质基础上鼓励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孩子潜能,从而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和同伴一起玩,和父母一起玩,帮助孩子更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在玩的同时可以大大促进孩子智力和情感的发育,通过亲子互动的形式使父母和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过对玩具的操作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完成对技能和智力的训练目的;通过和同伴的交往,使宝宝建立更初的社会情感;通过对爸爸妈妈的培训,使爸爸妈妈懂得如何做一名英明的父母。

通过系统地引导,使父母有了收获,让宝宝聪明健康的成长,所以每一位热爱自己的家庭,愿意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想做一名成功的家长是愿意接受这种营销方式的,因为这种方式给更多忙于工作的父母提供了太多的方便,使他们在不同的关键期可以得到不同知识的获取,所以更多家长是愿意接受的。由于婴幼儿用品店成本少、技术含量不高。婴幼儿用品店的优点弥补了专卖店单一品牌的局限性,店内婴儿药品大都种类齐全,实现了品牌互补,基本上可以满足年轻妈妈一次性购足所需婴幼儿用品的需求。

目前各城婴幼儿用品专营店数量众多,大多是个人投资经营,离居民区较近,进本上容纳了婴儿所需的各种用品,另外多数产品质量也都有保证。但是,除少数已经形成规模性销售强势的婴幼儿用品专营店以外,大多数婴幼儿用品店存在规模较小、档次较低、销售方式呆板的问题。因此发展空间仍然非常大。资金不是很充裕,只要有六万元以上的资金,就可以开办一家小型婴儿用品店。一般来说,小型婴幼儿用品店做精做专,产品线不要拉的太长,引进的品牌不易过多。只要不出现大的经营失误,一般1到3三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只需平时多了解孕婴方面的知识和婴幼儿用品知识,掌握一些店铺经营知识,注意跟踪场发展态势,即可开业经营。平时多翻看育婴方面的杂志和书籍。

母婴创业项目计划书2

一.项目介绍

主要经营范围:婴儿日用品、儿童服装、食品、保健食品、婴儿工艺品、纪念品、玩具、孕妇服装、日用品、防辐射系列产品及健康培训讲座。

主要针对孕前期、中期、晚期的营养与胎儿的脑发育、母乳喂养的技巧、产前准备及家庭监护以及孕期营养、情绪对胎儿成长及气质形成的影响、胎教、孕妇体操、如何迎接新生儿、产后恢复、如何坐好月子的知识方面的健康课程、产品的宣传及销售;其次对新生儿的洗澡与抚触;疫苗接种的选择与护理;婴儿、幼儿的右脑的开发与训练、儿童的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儿童营养食谱、早期语言训练、预防儿童肥胖、利用玩具帮助宝宝的智力开发、在游戏中增加宝宝的智力、儿童气质与良好人格塑造、如何对待宝宝的坏习惯、抓住宝宝学习的各阶段的关键时期及如何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格等方面的健康课程、产品的宣传及销售工作。

二.场分析

目前场上针对与这些方面属于少数,很多家庭在孕前期、中期、晚期的胎教、营养免疫方面的健康常识、及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及新生儿、婴儿、幼儿的营养免疫方面的健康常识、情商、智力开发及家长如何引导方面属于盲区。通过课程的引导,使父母更加了解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需要,关键时期给予关键培养,在孩子健康的体质基础上鼓励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孩子潜能,从而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和同伴一起玩,和父母一起玩,帮助孩子更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在玩的同时可以大大促进孩子智力和情感的发育,通过亲子互动的形式使父母和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过对玩具的操作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完成对技能和智力的训练目的;通过和同伴的交往,使宝宝建立更初的社会情感;通过对爸爸妈妈的培训,使爸爸妈妈懂得如何做一名英明的父母。通过系统地引导,使父母有了收获,让宝宝聪明健康的成长,所以每一位热爱自己的家庭,愿意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想做一名成功的家长是愿意接受这种营销方式的,因为这种方式给更多忙于工作的父母提供了太多的方便,使他们在不同的关键期可以得到不同知识的获取,所以更多家长是愿意接受的。

三.竞争分析:

目前场上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一些外资的亲子乐园,他们资金实力足聘请非常有名的教授或营养讲师做名人效应。

店铺面积大,装修环境,造型精致,场地较大,可设有大型儿童活动场及家长休息区。

由于资金较为充足,所以铺天盖地的派发广告,在宣传上大做文章,会员制等促销模式搞得非常成功。

竞争对手的主要劣势:由于店员较多,人员流动性较强,管理较为混乱,业务员之间为了争取客户互相进行降价销售,从而扰乱企业的价格体系,降低客户信任度。客户交了费用后,由于后期服务跟不上,导致顾客满意度大大降低。

由于外部装修环境好,广告力度大,所以对每个家庭的收费标准相应较高,中收入家庭只好望而却步,而高收入家庭往往追求享受和服务,服务不到位往往降低了顾客回头率。

对每一位顾客建立顾客档案,并对每次消费进行积分累计,定期跟踪回访,进行一对一的服务,并可免费上门亲自指导、送货。

店内播放开发儿童智力的轻音乐,消除与顾客间的陌生感。承诺不满意可退款的信誉保证。

本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主要劣势:由于创业初期,资金实力不足,店铺面积只有100平米、装修较为简单。

广告力度不足,只能从社区做起,利用顾客的口碑效应进行传播。

母婴创业项目计划书3

1、场背景:

目前场上还没有几家正规的,大型的母婴用品、儿童服饰、儿童玩具等产品的专注营销代理商。仅在超及小规模个体私营中涉及母婴产品及儿童用品。开一家专门的大型的营销公司很有必要,一来可以占据大量场空间,二来可以抢占场份额。

2、场现状:

婴儿用品店的主要消费群是年轻父母们,他们舍得为孩子花钱,因此场潜力大。新生儿父母在年龄的下移和文化次的提高,表现在了对孩子培养知识的渴求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伴之而来的是对多功能,多样化的产品,高质量商品高品位服务的需求在国内孕婴场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除少数大型商场,专卖店外几乎没有具有品牌效应的专营店面。

3、场需求:

4、场前景:

孕婴儿起步前景广阔。目前孕婴场仍属启蒙阶段,场切合仍在初见时期,杂货铺式的商店居多,而能够提供规范化管理、统一形象、高品质的特许经营店将来是未来场发展趋势。供不应求,潜力巨大。如今场整体处于一种供小于求的状态,场能够提供的产品远不能满足需求。

5、可行性分析:

卖出去都是零碎的东西,短时间内时不会有明显的收益,且总体声誉不会轻易扩大,因缺少像流行物品那样的青年传播人群,但利润可观。虽然从事这个行业是需要经验,但其产出投入产出比却高得惊人。行业入门槛并不高,目前开婴儿用品店有两种方式:一是加盟知名品牌店,二是个人独立开店,其中可以销售各种名牌的产品。

6、婴孕用品:

婴儿哺乳用品系列,起居用品,健康内衣,高级服饰,孕妇保健用品及专用服饰,婴儿益智产品,教育系列产品,护肤品,胎教用品,文化用品,纪念品,高科技产品、护肤用品、服装一应俱全小到婴儿用的小别针、枕头等,都有多种样式多种价位的商品可供选择的经营特色,各种婴儿的科教系列、玩具、服装、奶粉、辅食、衣物、童车、玩具、纸尿裤专门用品如练牙器、吸鼻器、专用体温计等商品应力求全求新。在商品的选择上力求新,可观察一些大型的商场或根据顾客的反映,及时更新换代。还可依照客源、年龄段,对中高档产品进行合理搭配。

7、顾客群:

1、主要消费群是年轻父母们

2、 对孩子很重视的爷爷奶奶们

3、 企业的员工(如送礼等)

4、 出外旅行的家庭选购

5、 幼儿园或胎教机构的购物

8、营销策略:

以代售超加连锁专卖店的营销方式。(代售超的销售价格统一由销售部经理制订。代售超无权干涉,仅由销售经理定价,超利润由公司返回。)

9、合作伙伴:

1、大小超

2、 幼儿园

3、 KFC,麦当劳等食品提供及食品公司

4、 玩具生产厂家

5、 奶制品生产厂家

6、 文化品生产厂家

7、附加关于胎教方面)

8 。在各个阶段加入新的合作伙伴

10、关键风险:

1、 资金需求比较大,且短期内很难收益

2、 区域场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如缺少扩展模式和资本,就有可能被新的模仿者分割或超越,出现恶性竞争。

3、开业到停业只有几个月,进货渠道控制不好,经营的产品比较复杂,缺乏品牌效应和差异化竞争优势

4、 50平方米左右的小区店面,开业往往要5-6个月的过渡期才能达到预期赢利。

5、 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影响顾客的心情及信誉

6、 随时应对新的突变和挑战

11、收入来源:

1、超营业额?

2、 专卖店营业额

主要支出:

1、超提成及销售经理的工资

2、 专卖店的租金及员工的工资

4、 公司高领导的工资

5、 股东分红及投资者回报

6、 专卖店发货到超的运输费用

7、 公司成立的注册资金

8、 定期交纳国税和地税

9、 为公司扩展声誉做广告和慈善事业而需资金

10万元创业模本:

一、经营投入

1、店面租金:一般可选城的二三类地段,5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年租金大概6万元左右

2、装修及设备投入:装修只需突出个性和整洁明亮。加上水电、空调等必须添置的设备,共需2万元左右

3、进货资金:5万元左右,品种多些,量可以少,尽量摆满柜台

4、初期营业员1名,500-800元/月,为节省开支,自己也需充当全职营业员

5、税费:每月1000元左右。折算后,每月的固定成本在7000元以内

二、经营收益

婴孕用品的店址选择非常重要。婴孕用品的主导消费者为怀孕6-10个月的\"准妈妈\"和刚生宝宝的\"新妈妈\",这两类消费群体通常居住比较分散,行动不便,所以周边交通应便利。

婴儿用品店的利润平均在25%左右,每月3-4万元的销售额基本可保本。

三、经营管理:

吸纳网络营销人才。每区配备2名高级营销人才,优先选用有经验者。

严格把关,强调质量信誉,随时调换产品,售后服务周到服务态度好,衣物采用全棉等,各种产品采用无毒材料。

一流的管理人才,一流的基础设施,高级物流中心,高级的技术研发体系,连锁超满足所有消费次,品种齐全。

母婴创业项目计划书4

一、企业概括

主要经营范围:婴儿日用品、儿童服装、食品、保健食品、婴儿工艺品、纪念品、玩具、孕妇服装、日用品、防辐射系列产品及健康培训讲座。 企业类型:零售

二、创业计划作者的个人情况

三、场评估

目标顾客描述: 主要针对孕前期、中期、晚期的营养与胎儿的脑发育、母乳喂养的技巧、产前准备及家庭监护以及孕期营养、情绪对胎儿成长及气质形成的影响、胎教、孕妇体操、如何迎接新生儿、产后恢复、如何坐好月子的知识方面的健康课程、产品的宣传及销售;其次对新生儿的洗澡与抚触;疫苗接种的选择与护理;婴儿、幼儿的右脑的开发与训练、儿童的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儿童营养食谱、早期语言训练、预防儿童肥胖、利用玩具帮助宝宝的智力开发、在游戏中增加宝宝的智力、儿童气质与良好人格塑造、如何对待宝宝的坏习惯、抓住宝宝学习的各阶段的关键时期及如何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格等方面的健康课程、产品的宣传及销售工作。 场容量或本企业预计场占有率:目前场上针对与这些方面属于少数,很多家庭在孕前期、中期、晚期的胎教、营养免疫方面的健康常识、及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及新生儿、婴儿、幼儿的营养免疫方面的健康常识、情商、智力开发及家长如何引导方面属于盲区。通过课程的引导,使父母更加了解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需要,关键时期给予关键培养,在孩子健康的体质基础上鼓励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孩子潜能,从而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和同伴一起玩,和父母一起玩,帮助孩子更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在玩的同时可以大大促进孩子智力和情感的发育,通过亲子互动的形式使父母和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过对玩具的操作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完成对技能和智力的训练目的;通过和同伴的交往,使宝宝建立更初的社会情感;通过对爸爸妈妈的培训,使爸爸妈妈懂得如何做一名英明的父母。通过系统地引导,使父母有了收获,让宝宝聪明健康的成长,所以每一位热爱自己的家庭,愿意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想做一名成功的家长是愿意接受这种营销方式的,因为这种方式给更多忙于工作的父母提供了太多的方便,使他们在不同的关键期可以得到不同知识的获取,所以更多家长是愿意接受的。

1、目前场上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一些外资的亲子乐园,他们资金实力足聘请非常有名的教授或营养讲师做名人效应。

2、店铺面积大,装修环境,造型精致,场地较大,可设有大型儿童活动场及家长休息区。

3、由于资金较为充足,所以铺天盖地的派发广告,在宣传上大做文章,会员制等促销模式搞得非常成功。

竞争对手的主要劣势:

1、由于店员较多,人员流动性较强,管理较为混乱,业务员之间为了争取客户互相进行降价销售,从而扰乱企业的价格体系,降低客户信任度。

2、客户交了费用后,由于后期服务跟不上,导致顾客满意度大大降低。

3、由于外部装修环境好,广告力度大,所以对每个家庭的收费标准相应较高,中收入家庭只好望而却步,而高收入家庭往往追求享受和服务,服务不到位往往降低了顾客回头率。

2、对每一位顾客建立顾客档案,并对每次消费进行积分累计,定期跟踪回访,进行一对一的服务,并可免费上门亲自指导、送货。

3、店内播放开发儿童智力的轻音乐,消除与顾客间的陌生感。承诺不满意可退款的信誉保证。

本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主要劣势:

1、由于创业初期,资金实力不足,店铺面积只有一百平米米、装修较为简单。

2、广告力度不足,只能从社区做起,利用顾客的口碑效应进行传播。

3、儿童活动区较小,只能利用现有场地提供中小型玩具进行儿童娱乐。

母婴创业项目计划书5

1、全新的公司:

2、优秀的团队:

本中心创业团队均来自XX工业。同时均为学生干部,有着一定的管理经验和不同的特长。

中心还将邀请和聘任XX工业相关教授和有关医科高校教授担任管理和医学顾问。。

3、专注的服务:

4、庞大的场:

“XXX”母婴护理中心正是抓住在这一传统不足作为切入口,通过科学的护理和育儿方法来赢取广大顾客,为产妇和婴儿提供专注、特色,优质的服务。同时,新型的月子护理中心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场潜力非常巨大。

5、高效的管理:

中心将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使中心的`组织机构趋向于战略性和动态化。在管理过程中中心将以数据信息为基础,实行网络化管理,由此实现中心各部门的有效联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条完整的服务信息链;建立人才招牌和人力资源评价体系,发掘人才、挖掘人才、留住人才。同时,中心还将建立学习型和激励型组织,培养员工的企业价值观和归属感。

6、场竞争:

作为有别于传统月子护理的新兴行业,中心面对竞争的策略是“立足于专注、完善于竞争”。本中心依靠超前的理念、优质的服务和合理的价格、以及独特高效的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内部优势来弱化外部威胁,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快速成长,健康发展,在竞争中独领风骚。

7、财务、风险分析:

中心注册资本:750万。权益100%、债务0%。

二、服务项目:

(一)、项目背景:

1、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结构的调整:

根据图说国内(2003五洲出版社)资料统计,当前我国城住院分娩率为85%,东部发达地区为98%,同时,在坐月子期间几乎每名产妇都有保姆和专人照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国民对坐月子非常重视。

2、月子护理现状不够科学:

在大陆,从事月子护理的主要是保健院和家政月嫂服务中心,但是两者由于自身原因、社会因素的影响又存在较大缺陷,科学、专注的新型月子护理中心呼之欲出。

我国的婴儿出生数量居世界第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科学坐月子越来越重视,产妇对自身的产后健康和形体恢复的重视,以及对婴儿健康等问题的重视,传统的月嫂服务已不能满足场的高要求,这已是人民健康问题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传统月子护理行业利润空间高: 现阶段,传统月子护理的价格和产妇月子期间母婴的日常生活需求用品消费情况:

产妇在坐月子期间的消费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医疗费用、护理费用和日常消费。

医疗费用:以马鞍山保健为例,产妇在住院和生产期间的费用在2000-3000元不等。

由此可见,传统的月子护理并不便宜。

4、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根据安康人民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国家扶持医疗机构的发展,鼓励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

(二)、服务项目:

“XXX”护理中心不同于传统的保健院和家政月嫂服务中心,中心首先会修建自己的疗养护理中心、根据传统月子服务的不足推出自己的特色服务项目,中心将注重国内人的传统亲情观念,为妇婴提供人性化的护理环境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时为满足不同次和不同情况妇婴的需求,中心分集中护理和外派护理服务。服务项目如下:

1、婴儿:

(1)婴儿、胎儿体检;

(2)新生儿观察、护理;

(3)婴儿操、婴儿洗浴;

(4)婴儿抚触;

(5)婴儿营养调配;

(6)婴儿营养品和药品;

(7)婴儿服装和尿布经营;

(8)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9)婴儿养育指导。

2、产妇:

(3)产妇孕妇体检;

(4)产褥期观察、护理;

(5)乳房护理、乳房按摩;

(6)母乳喂养指导;

(7)产妇科学膳食;

(8)产妇形体恢复和保养;

(9)产妇和家人育儿知识培训;

(10)产妇医疗保健服务;

(11)产妇、孕妇保健药品、用品经营。

3、外派护理服务:

(1)产褥期护理;

(2)母乳喂养指导;

(3)新生儿护理;

(4)母婴健康知识宣教;

(5)临时解决紧急情况。

根据当地人均收入、消费水平和相关物价规定,中心在创业初期在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价格如下表所示:

三、场分析:

1、已开发程度:

目前,在国内大陆从事月子护理的主要是保健和一些小型的而且不专注的家政中心。一般来说,保健主要从事产妇产前和产后较短的一小段时间的医疗护理,不直接从事长期的月子护理,而且费用较高,而家政中心在月子护理方面往往是外派月嫂服务,这种服务不仅单调,同时护理人员的也较差,又缺乏专注的科学护理知识,存在较大的不足。而新型的月子护理中心通过科学的护理和育儿方法、为顾客提供专注和特色的服务来赢取广大顾客,是人们极其盼望的产业,场潜力巨大。

中心目标场的选择:通过分析,中心在发展初期将选择上海和周边大城; 中期将向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湾80万以上人口的城扩张;

更终扩散至全国80万人口以上的城。

目标顾客的选择:中心的服务对象为城收入水平较高,对健康和自生形体较为重视的孕妇、产妇(尤其是夫妻双方均在上班且父母不在身边的孕妇、产妇)。同时采用灵活的服务对策,根据顾客的要求来针对服务。

2、场容量:

(1)趋势分析和预测:

3、场需求预测:

4、首家中心选择:

南京。南京是我国较大城之一,对医疗健康事业较为重视。人口基数相对较大、人口密度高,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都居全国前列。符合中心定位的潜在顾客较多。考虑到环境和地价的原因,中心将选择在南京郊,环境较好,交通方便的地点建立疗养院。

四、竞争因素分析:

1、竞争分析:

(1)竞争对手分析:目前国内从事月子服务行业主要是传统的保健和家政公司的外派月嫂服务。

保健:保健是采用集中服务,对产妇产前和产后一个星期左右进行医疗护理服务,服务较为专注化,但不直接从事长期的月子护理服务。同时保健的服务质量不够高,医疗护理费用极其昂贵。

家政月子保姆服务:这种服务主要是上门进行月子服务,由于护理人员的专注素质不高,缺乏科学的护理、育儿方法,一般仅仅是对产妇和婴儿进行简单护理,同时做做家务。

(2)同行业和潜在跟进者:

由于本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短期我们希望和同行通过合作来共同面对相关行业的挤压,进而达到双赢,共同发展。长期我们将通过服务、品牌、管理来占领主导地位。

2、机遇与风险分析:(如图所示)

解决方案:

(1)加大广告宣传;

(2)加强对相关法规了解;

(3)建立高效的护理接送队;

(4)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费用成本。

3、与相关行业对比优劣势分析:

为了提高中心和其他替代行业的竞争力,中心将与相关机构和企业密切合作寻求相关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支持。

相关合作者:

(1)技术支持:中心将和相关高校进行合作,聘请其对中心所需的技术进行研发并对中心护理方法进行指导。

(3)管理支持:中心将聘请有关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担任中心的独立董事和管理顾问,对中心的管理和财务进行指导。

五、公司战略:

1、公司宗旨:

“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科学护理”。

2、公司使命:

“让所有的妈妈更漂亮、让所有的宝宝更聪明、让所以的人更健康”。

3、战略目标:

十年内形成该产业主导地位。

4、发展战略:

两年立足南京,五年占领长江三角洲场,同时立足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场,十年内占据国内主流场。

六、场营销:

1、营销理念:“以人为本”。

2、目标场:

全国人口80万以上的大城。先侧重于特大城,再选择大城;先侧重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再选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2、品牌战略:

(1)商标和商:

中心在成立时将注册“XXX”的商标和商,以保证中心的品牌战略。具体的商标和文字将由专注人士和机构设计,具体的图形:略。

(2)中心通过“以人为本”的营销理念,切实有效的渠道管理和极具特色的营销策略,灵活的场信息反馈控制体系,来全力树立品牌,从而将服务赋予品牌的内生力和社会发展赋予品牌的外生力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服务推广品牌——品牌占领场——场支持服务的优秀品牌战略。

4、推广策略:

(1)价格:

基于竞争、成本和顾客本身承受水平考虑,本中心将采用折中的定价,即价格在家政服务中心之上,在保健之下;同时根据各地的消费水平进行分地定价,本中心将更加注重服务质量。

(2)促销:

A、促销目标:

①引导:

改变人们传统坐月子的观念,使人们意识到科学坐月子的重要性。

②推广:

通过宣传,提高本护理中心的知名度,吸引潜在顾客。

B、促销策略:

由于本中心的服务对象是产妇和婴儿这一特殊群体,本中心的促销策略如下:

〈1〉广告促销:

①通过专注杂志、报刊、地方电视台、宣传单等直接向顾客宣传。

②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中心将加大对公益广告(健康广告)的宣传投入。

③媒体炒作,由于本行业是一个新型产业,本中心将借助媒体炒作来扩大本中心的知名度。

④在等一些醒目的地方树立大型广告牌。

〈2〉网络营销:

本中心在成立时将建立功能健全的大型网站,网站将承担营销推广的职能,同时还将承担中心管理、中心品牌、服务宣传、顾客反馈等作用。中心将通过网站采用会员注册制度,发掘潜在顾客。

〈3〉人员推销:

(3)公共关系:

②与卫生主管部门和社会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加强对公益健康等的基础宣传。

③邀请有关专家定期到中心指导、服务。

(4)后期服务:

当产妇和婴儿接受完护理后,中心将通过成立妈妈俱乐部来对产妇进行育儿辅导、产后心理疏导、预防产后抑郁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以此来获取客源和提高知名度。

七、公司体系及运营管理:

1、中心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

2、组织框架:

根据中心的特殊性,本中心将部门设置如下:

同时根据安康人民公隐私及其他、法规的规定,中心将建立党组织和工会等相关组织。

3、部门职能:

(1)董事会:

①制定中心的战略计划;

②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③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④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⑤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

⑥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⑦其他职权。

(2):

①主持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

②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③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④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⑤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⑥提请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

⑦决定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负责管理人员;

⑧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3)财务部:

负责“中心”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4)人事部:

负责协调“中心”内部的人力资源和公司人才的招聘,并负责相关文件的整理归结,以及人事档案的处理。

(5)场部:

(6)服务部:

(7)事务部:

①依法制定公司章程;

④与政策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的部门保持联系和沟通,确保公司合法运营。

4、管理创新:

(1)通过部门结构的设置可以看出,中心的组织设计既像新型的现代化企业,又近似于的组织设置。中心通过自身的特点设置独特的组织框架,通过两种组织类型的结合,以数据信息为基础,对整个企业实行网络化管理,实现整个中心、各个部门之间有效的结合和高效的运转,不断追求高服务、高质量、高效率。中心还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建立一条完整的信息服务链。

(2)建立科学的人才招聘和人力资源评价体系。中心将与医科高校和其他高校建立人才合作计划,以保证中心员工的数量和员工素质。中心还将建立完整

的人才考核体系,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来实现中心人力资源的管理高效化、正规化。

(3)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将建立激励型、学习型组织。使每个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中心目标相一致,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5、企业文化:

中心特别注重自身的企业文化,通过切实的企业文化来培养员工的企业价值观和归属感,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心健康、稳定、向上的发展。

6、员工要求:

(1)管理人员:

要求有相关学历和一定的工作经验,有较强的进取心和敬业的精神。

(2)服务人员的要求:

本中心所聘任的人员一律要求三化:“专注化”、“素质化”、“经验化”。

A。专注化,即本中心所聘任的护理人员都来自相关行业。

B。素质化,即本中心所聘任的护理人员必须达到相关学历。

C。经验化,即本中心的护理人员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积累一定程度的经验才能上岗。

(3)中心的专注护理人员须得到国家相应机构的认证:(具体如下)

国家认证的育婴师、国家认证的营养师、国家认证的执业、国家认证的健身教练、通过专注考试的护士、经过专注培训的护理人员等。

(4)为保证中心客源,中心将聘请部分作为兼职。

(5)为杜绝相关事故的发生,中心将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落实责任到人。

7、运作方式:

(1)建立稳定有效的物质采购渠道,通过各种方法确保医疗设备和相关的物品质量,让顾客“放心”。

(2)与当地的,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聘请专家为本中心相关科做技术方面的指导,让顾客“省心”。

(3)中心竭力突出特色,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让顾客“安心”。

(4)本中心开设有“漂亮妈咪”俱乐部,有意者可以申请加入会员,俱乐部定期举办内容多样,意义丰富的活动,目的是交流“妈妈”的心得,开发“宝宝”的智力,让母子“开心”。

(5)中心计划在营运五年内通过ISO2000服务质量体系认证,以此来提高中心的服务质量和知名度。

(6)硬件设施要求:

中心的硬件设施要严格要求,以此来保证服务质量,中心的地理位置选择必须要求合理;地理位置要选择交通方便、环境清幽、空气清新的地区。医疗护理设施必须达到国家的相关要求。房间和床位达到三星级水平,根据不同要求提供相应的护理实施。中心将营造温馨、舒适的护理环境,给产妇、婴儿及其家人以家的感觉,共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8、服务流程:

(2)中心派接送车将产妇和婴儿接到中心、体检办理入院手续、建立档案、选定房间和床位并选定主护理护士,建立岗位制度,落实相关责任人。

(3)根据产妇和婴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为产妇和婴儿进行营养膳食搭配,健身教练指导产妇进行形体恢复。

(4)对产妇和婴儿进行定期检查,对产妇和家人进行育儿知识讲解。

八、财务分析:

(一)、资金来源,使用及投资:

注册资本:750万。权益100%、债务0%。

首期中心每天接收产妇和婴儿5名,每对母子的护理期为20天,则中心的日长期日护理量为100人,每对母子平价的日护理费用为200元;

(二、)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1-5年)

16 让所有的宝宝更聪明、让所有的妈妈更漂亮、让所有的人更健康

现金流量表(1-5年)

单位: 元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5600000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分配利润或偿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96800

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期初:

期末 :

九、风险管理和资本退出

中心在创业初期可能会面临三方面的风险:

1、场风险

迅速地进入并占领场无疑是中心成败的关键,虽然现在的总体环境对中心十分有利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相关问题,如创业初期的客源问题、潜在竞争者的跟进等。中心应对的策略是:加大广告宣传、聘请的在中心兼职,以此来保证客源。对于潜在竞争者,中心在价格上还存在较大的下降空间,同时中心将以品牌、高效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来进行应对。

2、管理风险

由于经验、复杂环境和其他不固定因素,中心在创业初期以将会存在管理风险。中心应对的策略是: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年初董事会制定详细的经营目标,严格按照管理计划执行,同时追求管理创新,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

3、资本退出

由于本行业是一个前途较为光明的新型行业,所以在短期内不打算退出。

【母婴创业项目计划书】相关文章:

以上关于“国家对亲子关系的政策支持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以上关于“国家对亲子关系的政策支持(打造幸福家庭的关键步骤)”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www.yuefachezhuang.com/html/891.html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